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武俠朋友圈》第368章 向太后
人人小說歡迎您的光臨,請記住本站地址:,手機閱讀,以便隨時閱讀小說《武俠朋友圈》最新章節...

趙煦的擔心並非莫須有,因為自從向太后站出來後,舊黨死灰複燃。便?34??已經被貶的蘇轍,都有回到朝中的預向,而新黨這邊也有人被向太后拉攏過去。

礙於倫理常綱,趙煦不能對向太后怎麽樣,只有在政策上對決。只有證明變法是對的,朝中大臣和天下百姓才會繼續支持他,當然,季陽這樣的高手也很重要。

“皇上不介意在下說些得罪的話吧。”季陽微微一笑道。

他心想讓趙煦受一些挫折也好,此時他年輕氣盛,若是不受挫折恐怕還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尤其是不好聽的話,你在趙煦躊蹉滿志的時候說出來,他很難接受。

“不介意,你盡管說。”趙煦擺擺手道,他沒有用朕赦你無罪這樣的話。

“以在下只見,變法之所以如此困難,究其根源還在先帝。”季陽說道,敢在趙煦面前說他爹的不是,估計季陽也是頭一個了。

“願聞其詳。”趙煦卻沒有惱怒,看不出他什麽想法。

“先帝變法時,以一己之力鎮壓反對者,不遺余力地支持王安石。卻不知那樣做,已經為大宋埋下了禍根,如今朝中兩黨爭鬥,一山不容二虎,如何變法?”季陽說道。

不遺余力絕非誇張之詞,史書記載宋神宗還是一個王爺的時候,就對王安石的才華十分佩服,乃至崇拜。後來宋神宗當了皇帝,第一件事就是把王安石封了官,而且晉升特別快。

之後王安石變法,有一個侍奉了幾代皇帝的老臣,提出一些建議。按理來說這樣的老臣,宋神宗應該給點面子,但他沒有,而是殺雞儆猴把那個老臣給貶了。

在當時,就是誰反對變法,誰說點不是就都貶了。

可以想象,王安石變法期間權利有多麽大,對舊黨更是殘酷無情。倒也不能怪王安石,因為有歷史證明,歷來搞變法的都沒有好下場,比如著名的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成功了,對秦國的好處不言而喻,可是秦孝公,也就是當時的皇帝一死,商鞅就被階級派五馬分屍了。考慮到歷史教訓,王安石當然要趁權利大的時候把那些反對派全部乾掉。

這種偏激的做法,反而激怒了舊黨,埋下了變法失敗,乃至北宋滅亡的隱患。之後兩黨之爭一直在延續,趙煦死了向太后扶持舊黨,宋徽宗繼位之後又扶持新黨,反反覆複,你說這樣一個朝代能不滅亡嗎。

向太后眉頭微皺,貌似季陽說的有些道理。

趙煦也皺著眉頭,但他卻不想聽這些追究責任的話,而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於是回道:“季先生,想來你一定有解決之法,便告訴朕該如何做就行了。”

季陽卻搖搖頭,說道:“皇上若是不明白先帝失敗的根本原因,我就是告訴你方法,也沒用。”

趙煦深吸一口氣,說道:“那好,你細細說來給我聽。”

向太后也豎起耳朵,想聽聽季陽怎麽說。

“皇上,我先問你幾個問題,先帝為何要不遺余力地支持王安石?”季陽問道。

“王安石天縱之才,換我也會不遺余力地支持他。”趙煦對先帝和王安石都十分推崇,否則也不會一心變法。他變法的理由便是子承父業,誰也不能說他的不是。

“我再問皇上,是王安石聰明,還是百姓聰明?”季陽問道。

“自然是王安石,一介百姓如何能跟天縱之才相提並論。”趙煦說道。

“一介百姓自然不能,若是天下百姓又如何,

天下人又如何?”季陽繼續問道。“嘶…這個麽。”趙煦不好回答。

向太后本以為季陽會大肆貶低先帝和王安石等人,沒想到他會這樣問,還把趙煦問倒了。她饒有興致地看著季陽,從他別出心裁的問題裡面,向太后感覺他不簡單。

季陽呵呵一笑道:“還是我來替皇上回答,天縱之才,也比不上天下之才。王安石讀書再多,還能把天下的書都讀完不成,且不提一本書還能看出一百個道理來。”

趙煦雖然心裡不爽,卻不得不承認:“有道理,可這跟變法有什麽關系?”

季陽笑容不改道:“當然有關系,皇上變法乃是為了變天下,想要變天下就要天下人一起努力。可是先帝把重任放在王安石一個人身上,他一個人如何擔得起天下?”

趙煦聞言心中一震,腦海中豁然開朗,終於明白問題出在哪。

向太后都不禁陷入深思,季陽語出驚人,令她都有些佩服了。聽季陽這麽一說,問題似乎變得明朗起來,向太后開始重新考慮兩黨之爭。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趙煦目光灼灼地看向季陽,早知道這家夥如此有才,還費那心思幹嘛,直接讓季陽去督辦變法的事情就行了。隨後他又生出難題,問道:“可是朝中兩黨相爭,地方豪紳官員陰奉陽違,百姓怨聲載道,如何讓天下人一起替朕辦事?”

向太后也重新看向季陽,之前那句話只是大話,落實到具體問題,可沒那麽容易。

季陽卻自信一笑道:“這變法就如同督造一棟宮殿,皇上,您說是從上往下建造,還是從下往上建造。”

趙煦毫不猶豫道:“當然是從下往上建造,你的意思是說,變法也要從下往上?”

季陽點頭道:“不錯,皇上切莫將變法看做是一朝一夕之事,想要建成這座宮殿,必須牢牢打好地基。用神犬引導民間風向只是一時的,想徹底讓百姓成為大宋的根基,就必須讓他們認可你。”

“其實百姓的要求不高,他們只要吃飽穿暖,就會認同你了。當務之急,便是發展大宋的經濟,而非想著擴充軍備去打仗。此時發動戰爭,無疑會讓大宋的財政更加吃緊,百姓的日子過得更苦,又如何支持你變法。我知道先帝和皇上都不甘被蠻夷欺壓,想出一口氣,可是大丈夫能屈能伸,大國亦是如此。”

北宋經濟本來十分繁榮,但是到了宋神宗時期,則跌落低谷。而變法失敗之後,到了趙煦這一代經濟更加困難,所以網上說北宋經濟如何繁華,那也要看是哪個皇帝時期。

“朕變法,正是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就說那青苗法,利國利民,可到頭來卻因為那些貪官汙吏,豪紳貴族弄得一塌糊塗。依朕看,若是不重典鎮壓,用什麽法都沒用!”趙煦是被那些地方官員和豪紳貴族氣壞了。

“非也,皇上若是不用青苗法,地方官和豪紳貴族,又怎麽會百般作弄呢。”季陽笑著道。

“不用青苗法,那還怎麽促進經濟發展?”趙煦不解道。

說道這裡就有些麻煩了,季陽很難讓一個古代人理解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而王安石的變法,很大程度上就是讓國家控制民間貿易,也就是失敗的計劃經濟。

當然,在古代想要實現市場經濟也不大可能, 畢竟國情不同。封建社會搞市場經濟,或許可以促進商業發展,同時也會讓豪紳貴族的勢力更大,完全壓製皇權。

就算在華國,也沒有完全搞西方那一套,國家依舊壟斷了一些重要領域。不像西方國家,幾乎什麽領域都是自由市場,國家都被軍火頭子控制了。

如果季陽把這套說出來,趙煦肯定不會同意。

“依我看,王安石的新政已經失敗了,只有再變才行。”季陽說道。

“再變,莫非你有更好的法?”趙煦問道。

王安石在變法之初,曾經在一個區域試行了青苗法,取得很好的效果。因為他是親自在地區試行,沒有豪紳貴族的干擾,也沒有其他官員干擾,效果自然好。

後來在全國范圍實行失敗,王安石和宋神宗都懵了,完全搞不清什麽原因。

而此時的趙煦,也不知道失敗的根本原因,青苗法在他眼裡怎麽看都好。而季陽之前所說的那些原因,其實是後世總結出來的,趙煦哪知道的那麽清楚。

“想要再變,我們還得細細商量一下才行。”季陽有一些想法。

“好,我們去書房談。”趙煦道。

緊接著,季陽和趙煦,向太后三人來到他的書房,而丁春秋二人則在外面候著。在丫鬟倒茶的時候,季陽還思索著,該怎麽讓趙煦接受國家把持經濟的副作用。

經濟這個東西想要發展好,自然是越自由越好,但是過於自由又會跟國家產生矛盾。尤其是封建社會,國家不可能讓一群商人成為支柱,乃至於成為一個龐大的階層,影響到國家決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