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慶豐軍》第128章 血戰高郵
  至正十四年九月,為了剿滅義軍,打通大運河通往大都的糧道,蒙元丞相脫脫親帥草原諸王、中原諸省、西域諸汗國、以及屬國高麗等處兵馬,共計四十萬大軍,號稱百萬,南征高郵義軍。

  一時間,旌旗遮天蔽日,軍馬綿延望不到邊際,整個華夏為之震動。

  張士誠組織義軍節節抵抗,無奈蒙元兵馬太多,又多是各地抽調的精銳部隊,張士誠抵擋不住,不一日,脫脫大軍已經兵臨高郵城下。

  郝仁帥三千騎兵遠道支援張士誠,可不是用三千兵馬與四十萬大軍硬拚的,他求個急公好義的名聲,又與張士誠簽訂幾張合同,已經足夠了,他料定張士誠死不了,脫脫進犯的又不是自己的地盤,犯不上損兵折將,與敵血戰。

  張士誠早已經殺紅眼,不肯罷休,將高郵的十余萬軍隊,列陣城下迎戰脫脫四十萬大軍。

  蒙元軍陣中,以草原諸王的軍隊為主,摻雜著阿速人、回回、高昌、斯拉夫、高麗等諸多人種士兵,相貌和旗甲五花八門,簡直就像是多國聯軍。

  張士誠虎目長髯,端坐在中軍馬上,握著雙手長苗刀,頗有幾分帝王之氣,他對郝仁郝仁道:

  “賢弟,你這層層抵抗,以拖待變的手段,不靈了,脫脫已經打到我的都城了,如今只有背水一戰了!”

  “敵兵勢力大,一時恐怕難以戰勝,孫子曰昔日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可勝在敵,不可勝在己,誠王據城死守,國祚帶兵在外,分散其兵力,只要高郵不破,總有戰勝脫脫的手段,我已經派參軍劉伯溫到大都離間脫脫君臣劉伯溫在刨墳的路上,脫脫若失勢,戰敗這百萬大軍,易如反掌!”郝仁引經據典,朗朗上口的說。

  郝仁吹噓的什麽離間計,根本就是子虛烏有。

  他在地攤文學上,看過關於對高郵之戰的故事,大致了解戰爭經過,所以他吹噓自己用了離間脫脫君臣的關系,堅定張士誠的抵抗決心,也為自己的能力張本。

  反正脫脫早晚要失勢,乾脆就吹牛說自己用計,到時候事情真的發生了,誰還能考證?天下諸侯,還不納頭就拜?

  “就依照賢弟的計策,等我戰過這一陣,就據高郵死守,但願賢弟的離間之計,早日奏效!”

  張士誠也想依高郵死守,奈何各地方退下來的兵士有十萬之多,高郵沒那麽多的糧食養活這許多人,困也要困死在高郵了,所以,張士誠決定,在高郵城下,再與脫脫戰上一陣。

  “我與誠王壓住陣腳,接應誠王回城!”郝仁道。

  “賢弟保重!”

  “誠王保重!”

  未己,雙方擂鼓助威,戰端一開,雙方數十萬之眾互相衝殺,場面異常慘烈。

  張士誠的三個弟弟張士信、張士義、張士德、並李伯升等一應武將,早年乾的是販私鹽的勾當,過的是刀口上舔血的日子,打起仗來,異常驍勇。

  脫脫大軍,以蒙古諸王、及西域諸汗國的兵馬作為先鋒,這些軍隊一直生活在草原,戰鬥力基本還保持在成吉思汗時代的水平,不似漢地的蒙古兵那般腐化。打起仗來就像喝酒一樣,興奮的嗷嗷直叫。

  蒙元多國部隊與高郵義軍戰了兩個時辰,高郵義軍逐漸支撐不住,義軍如潮水一般的潰退下來。

  最先潰退的是步兵,張士德、張士誠等率領著騎兵拚死抵擋一番,掩護步兵撤退撤退入,高郵義軍再也控制不住局面,全線潰退了。

  “賢弟,幫我擋住他們,掩護我入城!”張士誠渾身帶血,狼狽的往城內跑。

  郝仁在高郵半月余,受到張士誠相當高的禮遇,大家都是義軍,此時再不做點像樣的抵抗,確實有些不夠意思了!

  既然演戲,咱們就把戲演的真一些,有許多先進武器,總要施展一番,
日後等張士誠東山再起,也好兜售武器。

  “誠王先去,我與你擋住他!”郝仁大包大攬的說。

  郝仁軍隊列的是半月形的軍隊,在中軍中開了一個大口子,放過張士誠的軍隊,脫脫的騎兵部隊,一眼望不到頭,前鋒一條直線,潮水一般的緊隨著潰兵殺來。

  城門太窄,根本容不下大軍成群的退入城內,不少高郵的騎兵,順著城牆胡亂的向城門兩側跑,更有的躺著護城河往回跑。

  在郝仁的軍隊前,列著五百名的步兵,步兵的肩膀上扛著直徑一尺余寬、長兩尺余的鐵桶,每個鐵桶內裝載三十六支的火箭,這就是傳說中的“一窩蜂!”。

  一窩蜂在宋代的武經總要中就有記載,乃是後世火箭炮的雛形,不過經過慶豐軍將作坊對火藥進行改良,威力要遠遠的大於時下的一般火箭。

  “一窩蜂,開火!”

  郝仁一聲令下,五百支一窩蜂,噴出炫目的火焰,一瞬間,將一萬余支的火箭向壓過來的騎兵齊射。

  衝鋒的蒙元士兵,驀地遭遇強大的火力打擊,頃刻間人仰馬翻,中箭受傷無數,進兵勢頭稍稍遲鈍一些。

  慶豐軍身後的吊橋,吱吱嘎嘎的被拉了起來,郝仁知道,自己這點兵力對付四十萬大軍,除非是嶽武穆在世,此時不跑,將死無葬身之地。

  “兄弟們上馬,與我衝出去”郝仁一聲令下,已經長刀出鞘,五百“一窩蜂”手丟下鐵桶,翻身跳上馬背,操起手弩,緊隨著郝仁,沿著城牆邊,一直向東衝去。

  高郵城西面靠依靠高郵湖,蒙元的軍隊是從高郵的北面來的,郝仁的騎兵只能向東跑,在脫脫大軍合圍之前,跑過城牆,再向南退卻。

  蒙元數十萬的大軍,如同潮水一般的漫壓過來,淹沒郝仁的軍隊,就像是大海淹沒一抔細沙子,郝仁這點軍隊,想在蒙元大軍合圍之前衝出去,談何容易?

  郝仁的軍隊雖然是撤退,軍隊卻保持著陣型,整個陣型大約是鈍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一條長邊與護城河平行,郝仁處於三角形軍陣小角的頂點,後面跟著吳六玖的一千弩手,胡大海、耿再成各率五百騎兵,做三角軍陣的短邊。

  慶豐軍的手弩,是經過改進的!

  一個手弩就是一個小型的機器,通過動滑輪的原理,將手弩上弦的力量弱化很多,就是一個尋常女子,也能把弩弦搬到卡槽上,弩箭比弓箭短,提高射擊威力,射程比萌古的複合弓還要遠上十步。

  郝仁就帶著這樣的弩手,輪射著在前面開路。

  耿再成帶著五百梨花槍手,策馬斜舉著噴火的梨花槍,護住三角軍陣的外緣,不讓蒙元騎兵衝入軍陣,胡大海率領五百震天雷手,斷後,不讓蒙元騎兵衝破軍陣。

  蒙元欽察草原和蒙古諸王的騎兵,雖然異常驍勇,奈何在這強大有序的火力打擊下,死傷無數,卻不能衝破郝仁的軍隊。

  漸漸的,慶豐軍的騎兵在大軍合圍之前,衝出了重圍,沿著護城河向南撤退,城頭上的高郵義軍,也以火炮、投石車、弓弩,掩護著慶豐軍。

  遭受打擊的蒙元騎兵,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尾隨在慶豐軍的軍後,咬住不放,不斷的將弓箭往慶豐軍的軍陣中拋射,驍勇的紅巾軍士兵,陸續有中箭落馬者,然後被後面的騎兵踏成肉泥。

  慶豐軍的騎兵多是漢地馬,速度和耐力,都不及蒙元的蒙古馬,跑了十幾裡,馬力漸漸透支,與蒙元騎兵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馬力如此,再跑個十多裡,恐怕,慶豐軍騎兵的戰馬會跑得脫力,然後被蒙元騎兵吃掉了。未完待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