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慶豐軍》第447章 兵臨大都
?元大都大內,元惠宗自己把自己灌的酩酊,連看著下面的舞娘都已經重影,可是他還想繼續喝,此時對於他來說,除了喝酒,已經別無樂趣。??·
  他回想起自己少年時候的日子,雖然困苦,但也不至於如此鬱悶,想他登基伊始,勵精圖治,鬥倒權臣燕帖木兒,用脫脫為相,大興改革,制定,修訂宋遼金三史,重開科舉,儼然蒙元要中興的態勢。
  而今又是怎麽樣呢?是自己老了,還是後期頹廢了?
  黃河以南的半壁江山已經全部丟掉了,王保保內鬥有余,外鬥不中,兗州慘敗喪軍失地,宋軍已經度過了廢黃河,王保保憑借手中的殘兵敗將,又能在禹城抵擋幾時?恐怕要不了多久,宋軍就要打到大都了。
  天下喪亂至於如此境地,究竟是誰的過失?誰又能來拯救將要危亡的大元天下呢?
  太子整日想著早日登基,挑起內鬥,元惠宗都不知道,身邊的人究竟誰還可以信任,誰又有這個能力,來拯救大元的危局。他隻恨自己早不聽祖宗言:‘高麗人不可以輕信’,如今高麗人生出來這個太子,已經尾大不掉,失去自己的控制,倘若不立高麗人生的太子,或者乾脆不立太子,恐怕也不至於內亂如此。??·
  “天下兵馬大元帥都是他的人了,他就不能等我死了再想著當皇帝嗎?非要等朕將皇位傳給太子,王保保這個天下兵馬大元帥,才能拚死的抵抗宋軍嗎?”
  元惠宗回顧他的一生,似乎只有丞相脫脫才能有這個能力,可是他錯聽奸臣之言,殺掉了功勳卓著的脫脫,等於自毀長城,如今蒙元積重難返,恐怕世祖皇帝在世,也無能為也已了。
  脫脫之後的太平丞相,也該有點手段,可惜太平也死了。
  “陛下,了不得了!”幾個大臣在淮王帖木兒不花的帶領下,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
  “何事如此慌張?”元惠宗抹掉臉上渾濁的淚水,故作鎮定道:“難道王保保在禹城又兵敗了嗎?”
  元惠宗已經拿定主意,反正禹城距離自己尚且還遠,實在不行,自己跑也是來得及。
  “郝賊十三主力大軍,已經攻破海津鎮,距離城下已經不足二十裡了,陛下快些下旨,早作準備吧!”淮王帖木兒不花焦急道。
  元惠宗本以為宋軍還在禹城,如今聽聞宋軍已經到了城下,猜想必然是宋軍在禹城殲滅了王保保的軍隊,如今主力全來,驚的半晌說不出話來。  ·
  “眾卿家趕緊從朕去高麗避難,幸好朕早有準備,命高麗王在耽羅給我修建了行宮,而今事情緊急,也只有如此了!”元惠宗無奈道。
  耽羅是高麗半島南部的一個海島,蒙元曾經在耽羅島置耽羅萬戶府進行管轄,後為了照顧高麗這個外甥藩國,蒙元朝廷大筆一揮,將耽羅劃給了高麗。
  當年毛貴帥軍打到柳林的時候,元惠宗便考慮耽羅四面被海水環繞,比較安全,為了自己日後避難,便有心命令高麗在耽羅島為其修建行宮,後來慶豐軍聯軍攻擊扶桑,關鐸、毛居敬紅巾軍入高麗,耽羅島早就被大宋扶桑知府的水軍胡伯顏部佔領。
  “陛下難道忘記了嗎?耽羅早在數年前就已經落入宋軍手中了。耽羅是去不得了!莫不如陛下暫時北狩,傳檄草原各親王南下勤王,派一王室親王暫時留京監國,臣等願意固守京師,與都城共存亡!”右丞相張伯康道。
  元惠宗在張伯康的提醒下,立馬明白過來,北地草原可是自己的家啊,東部草原乃是成吉思汗諸弟和勳臣的封地,向來對皇室衷心耿耿,雖然連年從草原諸王中借調大部兵馬,鑾駕退入草原,著諸王組織一支護衛大軍,還是綽綽有余的。
  按照常理,皇帝北狩,應該太子監國最好,可是太子爺不在京中,情急之下,元惠宗也想不起其他人,環顧坐下的幾位大臣,正好淮王和有丞相在此,又積極主動發言,便命令淮王帖木兒不花為監國,右丞相張伯康為京城留守。
  一應安排完畢,元惠宗隻帶著自己的後妃和精銳的皇家宿衛怯薛軍,倉皇從北門逃走,來不及派人打探宋軍兵馬數量,更顧不上元上都早已經被關鐸等紅巾軍焚毀,直奔元上都開平府。
  郝仁親自都帥的宋軍,並非從陸地而來,而是自山東半島的萊州登船,走海路,入渤海灣,遵循當年八國聯軍破清都的路線,出奇不易攻破了海津鎮。
  蒙元宿衛京畿的各路兵馬,因為王保保在兗州大敗,兵馬大多數已經南下支援王保保,唯獨宋軍北上,卻不曾想,宋軍自海上而來,京畿周邊,幾乎都是空城。
  郝仁既攻破海津鎮, 隻留下少數海軍再海邊看管戰船,其余水軍與搭載的步兵一同等岸,就地征集馬匹和軍糧,大軍沒有多余動作,直攻元大都。
  淮王帖木兒不花臨危受命,巧婦難為無米炊,元惠宗又帶走了京中最精銳的怯薛軍,對於兵力單薄的元大都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淮王親臨城頭,組織防務,城頭忙的一團亂麻,忽然見一隊二三百蒙元潰兵遠遠奔來,淮王不禁心中疑惑。
  如今天子已經北狩,就算沒有南下支援王保保的兵馬,也打著勤王的口號,跟著元惠宗一道向北逃跑了,此時哪裡還有兵馬前來勤王?
  “城門上的兄弟,我等是海津鎮的探馬赤軍,宋賊是從海上來的,賊人片刻功夫便到,快些打開城門,放我等入城!”城門下,一個探馬赤百夫長站在城門下,用北地的語言向城頭上高喊。
  京城留守張伯康,聽不懂北地語言,待翻譯解釋完畢,不疑有他,命令道:“開城門,放探馬赤軍入城!”
  “且慢!”淮王帖木兒不花阻止住張伯康,對著城下用北地的語言與潰兵對話道:“宋賊中,有海軍賊酋俞通海,不知道這位百夫長大人有沒有見過!”
  淮王嘴上說著,卻已經讓附近的火炮和弓弩手瞄準了城下的潰兵。
  俞通海聽這語言,便覺不妙,待微微抬頭看時,認出來說話人正是淮王帖木兒不花,而帖木兒不花,也認出來人不是旁人,正是宋賊海軍賊酋俞通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