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慶豐軍》第423章 灑祭崖山
“擊鼓,升帳!”郝仁虎著臉回歸自己在城外的中軍大營,將馬鞭往案幾上一摔道。八一中?文網? ?㈠?㈧?㈠?㈧

 郝仁深居王宮兩月,全然不知道外面軍隊的情況,單是從王宮會軍營的一路,郝仁就親眼目睹數十起搶掠事件,倒是鄧愈因為自己被任命為鎮南都督,都帥兵馬在維持秩序,只是將搶掠的兵士驅散,既不打也不抓,跟撓癢癢差不多,笨笨製止不了。

 軍營內,到處是女人調笑的聲音,甚至還有女人的呻吟聲,士兵們裡倒歪斜,躲在白日縱酒,或是聚眾****全然沒有一點昔日宋軍的威武光芒。

 調教出一支軍隊,可能需要花費數年,用數不清的士兵的鮮血換來,而一直軍隊敗壞,可能只是一天一個時辰,甚至一刻鍾就軍紀敗壞掉了。

 可這能怪得了誰呢?郝仁自己躲在王宮裡縱欲兩個月,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

 各軍主將,仗劍而立,多半都帶著酒色氣,郝仁後背冷汗長流,如此軍隊,也就是先前已經擊潰安南主力,敵人不敢反抗,倘若有數千敵軍偷營,郝仁在安南的軍事行動,恐怕都要功虧一簣。

 “前些日子各軍的所作所為,無論是殺人還是搶劫,一概不問,自今日起,禁止士兵一切擄掠行為,鎮南都督鄧愈負責維護地面治安,但凡有擄掠者,一概先斬後奏。放歸所擄掠來的安南人妻女,明日中軍宿衛負責查看各軍營,但凡有私藏擄掠的女子者,無論兵將,一概斬示眾!”郝仁對一眾將領們道。

 已經兩個月的時間了,士兵們該乾的,都乾完了,哪一個腰包不是鼓鼓的?哪一個沒為非作歹幾回?此時郝仁下了如此嚴苛的命令,算是縱容了各軍兵將們以前的過失,也算是給自己找個台階下了,倘若真要追究以前的過失,郝仁恐怕只能自殺以謝全軍。

 各軍主將紛紛拱手領命,回軍傳達命令去了!

 本來被擄掠妻女的百姓,本來已經絕望,如今默然見妻女被遣返回來,各個歡呼萬歲,第二日郝仁宿衛查營的時候,居然有三頂萬民傘送到郝仁的軍中。

 許是,必然先吃盡苦頭,才能真正的體會到幸福的滋味吧!

 負責運輸軍需的徒單斛,在鎮安城得到軍令,將一應之中全部屯駐在鎮安城,隻帶空車,前來與郝仁匯合,其過楊通知軍營時,已經知道自己來的正是時候,知道自己的腰包要鼓起來,趕緊率領輕車全趕來與郝仁匯合。

 哪成想,剛趕到軍營向郝仁交令,就已經得到郝仁令行禁止的軍令,心中異常懊惱,錯過了財和享樂的機會,卻想不到,郝仁以其軍軍紀最佳,通令全軍嘉獎,各兵士都得到豐厚的獎賞,又得到郝仁美女賞賜,據說是陳王的妃子。

 如此賞賜,恐怕只有戰功卓著的主將們才能得到,徒單斛便也覺得自己因禍得福,便也覺得心滿意足了。

 徒單斛本以為郝仁命令自己空車來是要運兵士歸國,不曾想輕車滿載而回,居然沒有搭載一名士兵。有一輛輕車因為拉車的馬受驚,導致一輛馬車傾覆,徒單斛看著從馬車中散落出來的金光閃閃的東西,驚的目瞪口呆。

 郝仁大軍在安南又屯駐十日,做了些臉上敷粉的事情,修修路,補補屋,埋埋屍體,除留下鄧愈、徐達等六萬大軍組成鎮南都督府,萬勝任老告總管,大宋兵馬分水6兩路,班師回廬州。

 付友德都帥馬步兵,自6地歸廬州,郝仁則帶領內閣、中軍宿衛,跟隨海軍都督俞通海、南洋通商大使沈茂,走海路回軍。

 ……

 郝仁駐足甲板,貪看沿途海岸風光,忽然間左側赫然一山,氣勢恢宏,卻被一團陰鬱的氣息所籠罩,隱隱約約若有兵馬廝殺之聲,郝仁斷言,此處當為代戰場。

 問及海軍都督俞通海,得知此山名為湯瓶山,郝仁表情立馬嚴肅,令海軍靠攏過去,又見一山與右側,郝仁自語道:“此山必為崖山”,待船抵近時,卻見山下路碑,刻名為崖山,一應隨軍文武大人,無不驚奇。

 並非郝仁未卜先知,而此地實為華夏國殤之地。

 湯瓶山與崖山兩山相夾處,名為崖門,昔年南宋流亡政權,以張世傑為統軍元帥,帥軍民十余萬結成水上連營,曾經與蒙元大將張弘范血戰於此。

 可惜大戰時,文天祥已經戰敗被覆,寫下《過零丁洋》的千古名篇,陳宜中以探路先鋒為名,奔赴佔城,再不回歸,張世傑苦戰不敵,率眾突圍,盧秀夫不甘受辱,懷抱幼主赴海而死,軍民十數萬悲天蹌地,赴海而死,中原王朝,第一次被北方遊牧民族全境攻佔。

 辛苦遭逢起一經,乾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郝仁情不自禁的吟誦起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吟罷,心中久久不能平靖,對這些勇於為華夏生存而鬥爭的忠誠良將肅然起敬,命宿衛擺上香案,燒上熱酒,撒祭大海,為忠靈招魂。

 “陛下何故如此?”俞通海禁不住的問,廖永安卻已經潸然淚下道:“此處,乃昔日元滅宋的崖山也!”

 俞通源、俞通海兄弟,四目相對,陷入一陣沉默,待大軍繼續北上,也未見二人顏色舒展。

 “二位大人!”郝仁頗為嚴肅的問俞通源、俞通海道:“二位可知道這蒙元的主將張弘范,與大宋的主將張世傑是什麽關系?”

 “敵對主將,自然是仇敵啊!”俞通海不假思索道。

 “金國曾經有一名將,名叫張柔,其有一侄,名叫趙世傑,引坐罪而歸順大宋,從以小兵而升任檢校少保,而這個張弘范,正是張柔的親子,說起來兩軍主將,還是叔伯兄弟,就像二位與俞通河的關系!”郝仁生怕自己撒祭崖山,引起兩位北地將領的反感,趕緊別有用心的說。

 俞通海與俞通源會心一笑,似乎明白了許多,至少,不會有自己的叔伯兄弟會站在自己的對立面,或許,二位北伐當有大用,就像張弘范擊敗張世傑一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