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慶豐軍》第258章 湖州遇阻
 湖州地處太湖南端,深入太湖南岸陸地,三面環水,是拱衛杭州的門戶。東苕溪與西苕溪分別從東西繞城而過,在湖州北面匯合成一條苕溪和,苕溪河與太湖相鏈接,慶豐軍水軍沿著苕溪河逆流而上,就能從三面攻打湖州。

 郝仁親自都帥水軍中小船隻,由太湖走裕溪河,主攻湖州。

 常遇春都帥東路步兵,走苕溪河東岸,護衛水軍左翼。

 鄧愈都帥西路軍,走苕溪河西岸,保護中軍側翼安全。

 三路大軍齊頭並進,合攻湖州。

 十艘慶豐軍的水軍戰船,作為先鋒,逆流行駛在裕溪河上,青山掩映著綠水,船上的水手們被這樣的氣氛感染,將腳下的水車踏的飛快,小船如同在畫中飛。

 “不好了,船漏水了!”不知道哪個士兵呼喊著,率先跳入水中,水上泛起一陣猩紅,那個士兵,卻再也沒浮出水面,緊緊著跳下去的三五人,也無一幸免。

 領軍的千戶趕緊阻止士兵繼續跳水,通知前軍停止前進,一面派小船和水鬼,向前查看水文情況,一面將大船貼靠上去,搭救漏水的船隻的士兵,並派出快船,向中軍稟報情況。

 郝仁把問題想簡單了!

 他本以為,自己將吳六奇的江防軍留在太湖,控制住太湖的治水權利,就可以阻止敵人的水軍發展,下次再整軍進攻湖州,簡直易如反掌,但是,敵人不是傻子,沒有船,卻已經采取了其他的反製措施。

 苗軍元帥早就料到了郝仁佔據水軍優勢,下次進攻,必然還會從裕溪河來,在苕溪河底,設置了重重水下障礙,裝備有火炮的船隻,吃水深,一時間難以通過。

 郝仁剛剛命令水軍暫停前進,待前鋒和水鬼軍清除了水下障礙,再繼續前進,卻又收到陸地的不利消息。

 楊通貫已經命人在通往湖州的大路上,密集的撒下了鐵蒺藜,兩路軍隊傷了不少馬蹄,大軍無法繼續開進。

 鐵蒺藜,是古代防止敵人進攻的冷兵器,相當於最原始的地雷,乃是三面帶尖刺的鐵刺,無論怎麽放在地上,總有一面的尖刺是向上的,對待騎兵,特別有效,至少能遲滯敵人的進攻。

 郝仁也只能命令兩支陸軍沿著苕溪河,靠近水軍營寨安營,一面派派步兵搜尋鐵蒺藜,一面派人回平江搜尋大的吸鐵石。

 元末地方衙門,為了阻止百姓私藏鐵器,對社會造成不穩定因素,有人因此設置了大型的吸鐵石的鐵球,官兵們推著吸鐵石球沿著街道滾,各百姓家私藏的鐵刺,紛紛破窗戶而出,被鐵球牢牢的吸住。

 郝慶豐軍弄了幾個大大的吸鐵石球,著布甲士兵(必須得是布甲,要不連鐵甲一塊吸了!)推著沿著大路滾,隱藏在路邊的草叢中鐵蒺藜,紛紛受到磁鐵的吸引,吸附在磁鐵球上。

 大路上的鐵蒺藜,肅清起來容易,因為是在陸地上作業,活動起來方便,而清楚河底下的障礙,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水下的障礙設置的也簡單,只不過是將兩頭削減的木頭,順流斜插在水下的泥中罷了,將尖刺對準慶豐軍水軍來時的方向,阻止慶豐軍水軍再來。

 也不知道楊通貫花費了多少人工,據水軍的哨探回報,從河口到湖州城的河道下,都布滿了障礙,而且越臨近湖州城池,水下的障礙越發密集,目測,從郝仁剛剛從湖州撤兵的時候,楊通貫就開始搞這個工程了,而且,工期至少在半年以上。

 真他娘的日了狗了,以慶豐軍的領先這個時代進百年的堅船利炮,就然被這樣原始的水下障礙給阻止住了。

 慶豐軍要破湖州,沒有其他的辦法,湖州城三面環水,就算是馬步軍冒著被楊通貫圍殲的風險,突進到湖州城下,沒有船,也過不了苕溪河攻打湖州,若是想繞過苕溪河,從湖州不靠水的南側進攻,那也不用費勁打湖州了,馬步軍已經繞到杭州城下了,還不如先破杭州,湖州不攻自破了呢。

 “大元帥,不如我都帥兵馬,先解了嘉定之圍,然後我再回來,與您共破湖州城!”

 趙繼祖每日督促水鬼軍和工程船(暫且叫工程船吧),清除水下障礙,奈何進展速度太慢,目測,以這樣的速度攻破湖州,恐怕嘉定早已經被敵人攻克,防守嘉定的邵榮將軍,燒頭七(從死那天算起的第七天)都來不及了。

 趙繼祖實在憂慮邵榮這個不求同生,但同死的兄弟,而且湖州距離嘉定路途並不算遠,楊通貫‘忘記’在大路上灑下了鐵蒺藜,他的步兵,預計十日便可以往返了。(注1)

 郝仁看看著三天沒有進展,心中也在著急,卻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不過,他料定,楊通貫絕對不是忘記在這條路上設置障礙,而是特意為慶豐軍留的,沿途,楊通貫必然設置了重兵,巴不得慶豐軍走這一條路呢。

 但是,郝仁先一次,已經拒絕了趙繼祖救援嘉定的請求,此番再拒絕,他有點說不出口了。

 參軍姚廣孝,一身儒士長衫,手中攆著念珠,口稱‘阿彌陀佛’道:“趙將軍,非是大元帥不肯救援,恐怕通往嘉定的道路必有埋伏啊,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啊!”

 此話若是劉伯溫、俞通源這樣資歷老的參軍說出來,趙繼祖斷然不會生氣,偏偏這個道衍和尚,年紀太輕,而且僧不僧,儒不儒的,趙繼祖怎麽看他,怎麽像沐猴而冠,不禁盛怒。

 他抱拳向郝仁請命道:“末將願意做前鋒, 親自去探路,還請大元帥恩準,若有差池,末將願意提頭來見!”

 “哎呀!”郝仁一聲歎息道:“嘉定被圍,本帥與你一般心焦,本帥也料定這一路上,必有伏兵,我若不讓你去,恐怕你當我不牽掛邵榮的成敗,既然如此,本帥就命令你都帥本部兵馬兩千,輕裝簡行,前去探路!”

 兩千兵馬?這個恐怕少了一點!

 趙繼祖也有點吃不準了,不過,他救友心切,感激的抱拳道:“末將領命,不勝不歸!”

 “趙將軍切記一點,但凡有危險,馬上撤退回來,切不可意氣用事,及時把消息傳遞回來,這個比什麽都重要,本帥再尋求解救邵將軍的辦法!”郝仁再三告誡道。

 (注1:邵榮、趙繼祖,在郭天敘、張天佑在集慶中埋而死,跟隨朱重八平定江南,立下汗馬功勞,因其忠於於郭氏,朱重八為鏟除異己,以謀逆之罪,一同處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