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慶豐軍》第5章 巧遇推圖
  焦香的鹿肉實在誘人,郝十三卻不許弟兄們動手分食,而是用那鈍刀一片片的片下熟肉分給眾兄弟,刀實在太鈍,已經沒有了刀刃,火上的鹿肉又實在太燙,燙的郝十三不停的摸耳朵。  “老大,這些小活就讓兄弟我代勞吧!”張三十一實在看的著急,大哥分肉的速度太慢了。

  郝十三一巴掌排在猴子腦袋上,罵道:“你以為我願意啊?不是怕你們餓這麽久了吃的太猛,吃壞了肚子”

  “老大,老大就是仗義”

  猛然抬頭,郝十三看見一旁樹下的母子倆,有心招呼過來一塊分食,但是又知道古時候的婦人不同時他曾經生活過的那個時代,又不能讓他們餓著,隻好扯下一條鹿腿,效仿在動物園給大猩猩投餌了。

  那個少年背對著眾人,倚在一棵大樹下,正聚精會神的看著他父親給他留下的古籍,看到難處不得其解,不停的搔這頭髮。

  郝十三暗歎,好一個求知少年,居然不被肉味所動,孔老夫子“韋編三絕,三月不知肉味”也就不過如此,走到近前一撇書頁,讓郝十三大失所望。

  只見左面書頁上一柄突兀的大斧,左右兩邊配著兩端文字,右面一圖,是一個和尚走在前面,後面跟著數個女子,圖邊也是配著文字。

  還以為是個求知少年呢,沒成想耽於漫畫,難怪對肉味都不感興趣。

  等等――

  這圖怎麽這般熟悉?好像在哪見過呢?郝十三看書不多,略微思忖,馬上就想起來這兩幅圖是在什麽地方見過了。

  他曾經在路邊的書攤看過盜版的民國出版《推背圖》,據稱是預言華夏國運的奇書,全書一共六十圖,其中就收錄了這兩幅圖,而且據稱是金聖歎老先生親自批注過的版本,從唐初一直到清初,也就是金先生因為“哭廟案”被朱國治殘害之前,貌似解釋的比較合理,後面的事情沒人能夠推斷解釋準確了。

  至於這種所謂的預言迷信之書,前世的郝大寶就不認同。

  就是金聖歎批注過的認為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都有頗多解釋不通的地方,更有說法是宋朝的開國功臣趙普據說是讀懂了推圖,認清形勢,所以鼓動宋太祖黃袍加身,太祖即位後,深深忌憚推圖的流傳,又禁止不得,所以打亂六十圖的順序,讓陰謀家無從揣摩。

  那麽問題來了!

  別有用心的陰謀家僥幸讀懂時下的圖讖,便認為其乃是奇書,準確無誤。誤判之人,便把責任歸咎於宋太祖,圖像打亂了,沒看明白,所以難免身首異處。

  相傳此書時隱時現,往往是改朝換代之際出現,多有假托根據圖讖為自己張本造勢,推圖版本繁雜,就是李淳風、袁天罡確實做了此書,也被後人更改的面目全非,將圖讖改為對陰謀家有力的角度了前世的郝大寶就認為這書是後人托偽之作,所以版本眾多,純粹出自歷朝歷代陰謀家之手。

  唐宋元明清,據說趙普利用過,劉伯溫利用過,姚廣孝也利用過,貌似元初的耶魯楚才也利用過,不過是為了自己的主子張本造勢罷了,這些都是僥幸成功,位極人臣。

  難道李自成手下的牛金星、宋獻策、李岩等處在失敗一方的文人謀士,沒有研究過推圖,還是研究跑偏了?

  郝十三不忍心看著無良少年癡迷這種迷信之說,規勸道:“這書可不是你這小小年紀之人看得的。”

  哪成想,那少年正在苦思之中,貿然被攪擾了興致,不禁大怒:“你這個醃H潑才懂得什麽?你知道這是什麽書嗎?你能看的懂嗎?”

  郝大寶的靈魂若不來,

那個無良少年也就罵對了,可是此郝十三,已經不是昨日的郝十三了。  郝十三一番苦心,結果狗咬呂洞賓,碰了一鼻子灰,怒道:“不就是一本破《推背圖》嗎?有什麽了不起的?我們那面的地攤多得是,切!”

  那少年甚為惶惑,這書,本沒有名字,因為全書最後兩一圖是一人推前人之背,並附有文字“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所以坊間便稱呼他為“推背圖”,郝十三這個扁擔倒了不知道是一個一字的土匪,他還能知道?

  那少年不信邪,指著他看不懂的那張圖問道:“這麽一把斧子,你說怎麽解釋?”

  這能難倒郝十三嗎?前世他可是在地攤把此書當漫畫看的:“斧子是什麽做的?鐵做的!斧柄是什麽做的?木做的!這把斧子劃的逼真吧?逼真!合起來是一個人的名字――鐵木真!”

  “恩!”少年見這麽解釋說的通,立馬茅塞頓開,驚道:“難怪家父讓我專研此圖,原來此圖是預言韃子朝廷國運的,請先生教我,這大元朝的國運什麽時候能到盡頭?其後又該何人得天下呢?”

  孩他爹傳給孩子點什麽不好?自己沒有研究明白掉了腦袋的東西,還要把這危險事情傳給後人?

  雖然郝十三知道歷史的走勢,就是不靠什麽圖讖也能說得明白,可是他又不好說破:“你數一數那斧柄分多少段!”

  那少年數了斧柄,共分十段,然後擺著手指頭在哪數落:“世祖忽必烈、成宗……烏哈圖汗小鐵鍋”然後又滿是疑惑的自語道:“不對啊?是十二個啊?難道這圖不對嗎?”

  “別研究那玩意了,趕緊吃飯吧,吃了飯我們好趕路”郝十三無心泄露天機,遞過去那個鹿腿。

  少年卻不理會郝十三,隻是擺著手指頭重新念叨著元朝皇帝的廟號和名諱,那婦人卻一旁過來,施禮道:“多謝壯士美意,我等有信仰,不吃葷。”

  郝十三心道:“什麽信仰這麽虔誠?好像也沒有剃光頭啊!這又不是豬肉?難怪這孩子這麽瘦弱,成年不吃肉哪成,當娘的也真狠心”疑惑道:“一會還要趕路,你們不吃點能受得了嗎?”

  婦人神神叨叨的說一些什麽神啊鬼啊的東西,說隻要對什麽明尊虔誠,莫說是饑餓,就是刀槍也傷她不得,氣的郝十三恨不得那菜刀砍她幾刀,江湖傳聞,不是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嗎?

  封建迷信害死人啊,此時不若後世,有人信這些也難免,郝十三心中氣憤,不再理會那個婦人,倒是那少年,在這樣母親的教導下,恐怕要步入歧途,可惜,可惜。

  那少年琢磨了半天郝十三的話,終究沒有琢磨出來推圖上斧柄的十段和元朝十二個皇帝有什麽對應關系,甚是客氣的又來問郝十三:“我還是不明白啊,請先生教我?”

  這麽一問,郝十三確實惱了,小小少年不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研究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老貓不發威,你當我病虎呢?沒好氣的說:“不知道!”

  那少年撲到便拜:“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請師父教我參透玄機!”

  他奶奶個腿的,放在後世,唐宋元明清的歷史朝代順序,傻子都知道,有什麽玄不玄的?我不過是借著推圖說出來罷了,其中有什麽玄機?

  還師父?一個整天不好好吃飯,瘦的跟能上樹的猴子似的,還當我是唐僧呢?

  不過這跪拜大禮,郝十三實在受不得,前世的郝大寶雖然自己沒有成家沒有孩子,但是自己外甥、外甥女一大堆,過年的時候給他們發紅包的時候,也不見有一個行這麽大的拜年禮,還有整天在手機軟件上吵嚷著要紅包的人,也沒見行這麽大的禮。

  郝十三趕緊將那少年從地上拉起來,他可受不了這麽大的禮,簡直是折殺他了:“我哪有那能力收徒弟啊,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那少年更加不依不饒的,所謂的名人都是這般的虛偽,欲迎還拒,少年感覺自己父子三代都不能專研頭的圖讖,眼看著郝十三能說明白,越發恭敬虔誠,非要拜師不可。

  郝十三實在不堪其擾,明明就是送個鹿腿的問題, 耽誤了這許多時間,一會鹿肉都拿那幫餓鬼給吃光了。

  如今天下的形式,群雄並起,都認為元朝的氣數已盡,郝十三感覺自己說破也無妨,以哄騙少年吃飯的心態道:“好吧,你若把肉吃了,我便告訴你!”

  那少年求知欲(望)強烈,也顧不得什麽信仰不信仰,他母親想上前阻止,可是已經來不及了,劈頭搶過鹿腿就大咬兩口,支支吾吾的說:“師父快些教我!”

  郝十三前世的晚輩多,雖然紅包發的多,好歹還是學了些哄孩子吃飯的手段,和啟發式教育方法:“你數一數,忽必烈之後的皇帝有沒有當不到一年的皇帝?”

  少年再次掰著手指頭算道:“興宗和寧宗登基都不滿一年,連年號都沒來得及起,如果這兩個不算,加上那幾個追封的皇帝不算,道時下妥歡帖睦爾這個小鐵鍋,正好是十代,推圖上頌曰‘欲盡不盡說不斷,子子孫孫五五宜’,那不是說元朝的氣數倒這個小鐵鍋就要滅亡了嗎?”(注1)

  少年異常興奮,沉浸在窺探天機的喜悅中,大聲宣泄著:“華夏幸甚!華夏幸甚!苦難終於快要到了盡頭――娘,這肉沒你說的吃不得,可口的很,可口的很……”

  注1:北蒙在中原最後一任皇帝叫妥歡帖睦爾,幼年時候坎坷,名字漢譯為“小鐵鍋”,北元追封的廟號是惠帝,朱八八因為順利攻入大都,蔑稱其為順帝,取順應形勢之意。

  UU看書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UU看書!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