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慶豐軍》第316章 扶桑精兵
 豫章(南昌)城的大漢皇宮,大漢太尉張必先,匆忙的從皇宮走進來,老遠就對著皇座上的陳友聯嚷嚷:“大哥!”卻早就忘記此時的陳友諒早已經不是當年沔陽小吏,如今已經貴為大漢的天子。

   卻見陳友諒在在太師鄒普勝的簇擁下,對他怒目而視,那眼神中,滿是殺氣,嚇得張必先不由得渾身雞皮疙瘩。

   “陛下”,張必先慌忙規矩的行禮,改口道:“慶豐軍祝賀陛下登基的使節到了!”

   “呵呵!”陳友諒頗為得意,笑道道:“我大漢據地千裡,甲士百萬,又與朱重八締結盟約,約定共擊慶豐軍,大軍正在秘密集結中,慶豐軍的賀使早不來,偏偏在這個時候來,難道施耐庵已經尋到蛛絲馬跡,特來試探我方虛實嗎?”

   鄒普勝作為徐壽輝前朝太師,如今就任大漢太師,歷經兩朝而不倒,他拍馬屁道:“陛下天威所在,料事如神,施耐庵那個酒包,只知道貪杯,有豈能揣摩陛下心意,恐怕是郝仁久出未歸,慶豐軍群龍無首,施耐庵有心要歸附陛下也!”

   “不是安慶太守施耐庵派出來的使節,而是慶豐軍大元帥郝仁親自出來的使節!”張必先回答道。

   “啊?”陳友諒大驚道:“郝仁已經從扶桑凱旋歸來了?”

   郝仁初與陳友諒相識時,陳友諒不過是倪文俊手下的一個近衛千戶,地位跟郝仁差十萬八千裡,如今就算是當了皇帝,也只是想趁郝仁不在的時候,和朱重八一道分取慶豐軍的地盤,聽聞郝仁歸來,迫於郝仁昔日的威名,哪有不吃驚的道理。

   張定邊早年於陳友諒、張必先結拜於沔陽,如今貴為大漢丞相,張定邊道:“陛下無須猜測,待問過使節便知道!”

   天完政權的徐壽輝自繼位以來,一味享樂,不問朝政,曾經倚彭瑩玉及其弟子為股肱,彭瑩玉倒也不貪戀權利,乃真心輔佐徐壽輝(徒弟鄒普勝的應夢賢帝),彭瑩玉將天完政權的丞相之高位讓給倪文俊,又將國師之職讓給鄒普勝,自己隻當了一個平章政事。

   彭瑩玉在天完政權中,地位和實力最為崇高,他在之時,徐壽輝這個皇帝當的還算安穩,可惜彭瑩玉戰死,天完政權遭遇毀滅性的打擊,天完政權的大權,最終被倪文俊獨攬。

   倪文俊在政權中沒有其他權臣製約,欲/望膨脹,不禁想襲殺徐壽輝而自立,結果事情敗露沒能成功,只能逃離京城,投奔自己的部將陳友諒。

   陳友諒曾經在倪文俊手下,擔任多年的近衛千夫長,只因在郝仁破康茂才水軍時,陳友諒被郝仁以重金從倪文俊處借來,利用陳友諒與康茂才同鄉的關系,誘騙康茂才進入埋伏,進而將康茂才的水軍在長江中徹底擊敗。

   倪文俊怕再壓製陳友諒,陳友諒真要帶著他的結拜兄弟投靠慶豐軍了,於是才讓陳友諒自成一軍,陳友諒逐漸成為倪文俊手下,與入蜀的明玉珍齊名的將領。

   陳友諒聽聞倪文俊可以殺徐壽輝(雖然事未成),他也可以殺倪文俊啊。於是,以倪文俊背叛為名,將投靠自己的倪文俊襲殺,進而掌握了天完政權的大權,自認為丞相。

   陳友諒乃是元末著名的梟雄,文武全才,待自己坐穩了丞相寶座,身邊又無強敵,乾脆,又將徐壽輝殺死,自己當皇帝,連國號也改成大漢。

   “讓使者進來吧!”陳友諒道。

   “見過大漢陛下!”武甲象征性的拱手,就算是行禮了!

   “放肆!”大漢國師鄒普勝怒道:“見過我家陛下,為何不跪?”

   陳友諒不明白使者的虛實,雖然感覺使者無禮,倒也顯得仁慈,擺手阻止鄒普勝的斥責,問武甲道:“我平素也曾經在慶豐軍的軍營行走過,從未見過你,你是何人?”

   武甲挺直身子,不卑不吭道:“在下慶豐軍治下,科舉探花、肥東知縣胡明是也!”

   鄒普勝厲聲斥責道:“郝仁不過是龍鳳政權的一個元帥,如今拜見我家陛下,他不親來也就算了,至少也要派施耐庵、廖永安、劉伯溫一樣的大員出使,也不算他無禮,如今僅僅派了一個小小的知縣前來,進殿又不肯行跪拜之禮,眼中可有我家天子啊?”

   陳友諒聽聞郝仁僅僅派了一個小小的知縣,不禁臉上陰雲密布,直覺告訴他:郝仁太瞧不起他了,還當他陳友諒是曾經被郝仁花錢雇傭的小千夫長一般。

   太尉張必先見大哥面色不悅,刷拉一聲的抽出要到,狐假虎威的怒道:“儒生如此狂悖,我殺了你!”

   “帶有屈辱性的叩拜大禮,早已經在我慶豐軍之中廢止,何來無禮之說?況且,我乃慶豐軍治下的知縣,又非大漢治下的知縣,何來輕辱之說?”武甲毫無懼色,仰頭自信道。

   陳友諒輕視曾經的上司倪文俊、徐壽輝,甚至殺掉了他們,郝仁也曾經在某種意義上是他的上級,陳友諒曾經替郝仁效命過,但是,自始至終,從未敢輕視過郝仁。

   自郝仁起兵元末以來,慶豐軍鮮有敗績,尤其是郝仁親自都兵作戰,從未有一次敗績,陳友諒打心中敬佩郝仁,或者可以說是一種自卑,甚至是畏懼。

   慶豐軍的一個小小知縣,居然敢在堂堂的大漢天子的面前,如此桀驁無禮,陳友諒生性多疑,料定,郝仁必然有所覺察,才導致武甲如此有恃無恐。

   武甲見陳友諒面部表情,飄忽不定,才又道:“慶豐軍大元帥郝仁,自扶桑凱旋而歸,募得扶桑武士二十萬,得知昔日並肩抗元的戰友已經登基做了皇帝,特潛下官……”

   “等等——”陳友諒打斷武甲的話,狐疑的問道:“二十萬武士,你是說郝大帥在扶桑募集了二十萬的甲士?”

   “然也!”武甲又瞪眼說瞎話道:“我家主公不足三月,盡平複扶桑之地,此二十萬軍隊,只是隨我家主公此次返還,更有大批軍隊,正在攻打高麗!”

   劉福通在北伐的檄文中曾寫:‘孕玉璽於海東,取精兵於日/本’,本來是嚇唬敵人的,如今從慶豐軍小小的口中輕描淡寫的說出來,由不得陳友諒不相信了。

   此時恐怕武甲說郝仁從扶桑帶回八十萬軍隊,陳友諒都有理由相信。

   ……

   “陛下, 俞通海的水軍,已經大規模的開進鄱陽湖,恐怕對我方已經早有準備了!”

   陳友諒剛剛送走慶豐軍的使者,尚且遊移不定,太尉張必先又進來稟報道。

   “讓廬州的探子查一查,郝仁究竟從扶桑帶回來多少軍隊!”陳友諒道。

   “那我們集結好的大軍,不協同朱重八一同進攻朱重八了嗎?”張必先反問道。

   “再等等!”陳友諒瞪著鷹隼一般的眼睛道:“反正也要等朱重八和郝仁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我們才能出兵,不差這三五日!”

   陳友諒隻想讓朱重八與郝仁打得不可開交時,再去坐收漁翁之利,他可不想讓朱重八給坑了,也不想在郝仁回歸中土的時候,冒險與郝仁撕破臉皮。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