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直播當皇帝》第12章 晉王賑災方案(上)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這名太監看起來年紀已經不小了,頭髮花白,很胖,皮膚卻很白,手指甲很長,捏著蘭花指,一個浮沉掛在左手臂彎。

  他叫於超,本是前朝的太監,乾王朝建立之後效忠新皇室。

  “於公公怎麽有空過本王府上?”剛剛完成了一件大事的陳光心情十分舒暢,主動開口。

  於超陪了個笑臉,作了個揖,道:“老臣傳皇上旨意來了。”

  陳光一聽,作勢要下跪接旨,於超趕緊托住,笑吟吟道:“皇上這回傳的是口諭。”

  “哦?”

  “北方剛剛傳來消息,五原郡,榆林郡,朔方郡等地天降暴雪,許多人流離失所,被迫難逃,如今延安文城兩郡安置了大量難民。還有許多難民湧入京師,皇上的意思是請太子以及諸位王爺,想辦法安置災民。”

  陳光一聽,馬上就明白了,難怪今天京城下了這麽大的雪,北方都已經有雪災了。他對於超道:“請於公公回去告訴父皇,我已知曉此事。身為皇族,這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一定會竭盡全力。”

  於超一聽,頓時十分滿意。他剛才是從東宮過來的,當時陳勇可沒陳光這樣乾脆。所以當陳光滿口答應說要出力,他對陳光自然也就高看了幾分。

  “有晉王殿下這話,想必皇上聽了也會高興的,呵呵。”

  “為國分憂,為父王分憂,本來就是本王的職責所在。”

  於超樂呵呵地走了,楊榮皺了皺眉,道:“晉王殿下,你這答應得也太乾脆了,災民的問題,可不是小問題。”

  這個陳光自然想到了,從古到今,災民的問題就沒有簡單的。但是今天之所以這麽乾脆地答應下來,他也有著自己的考慮。

  “我當然知道不是小問題,我既然答應下來,自然就有我自己的辦法。”陳光自信地說道。

  既然陳光都已經這麽說了,楊榮也就不多說什麽了。陳光問道:“現在庫房裡還有多少錢,你去統計一下報個數字給我。”

  “恩。”

  陳光吹著口哨進了晉王府,到了自己的書房,找了個舒服的位子躺在椅子上,打開了直播間。

  “兄弟們,姐妹們,咱們有大事要忙活了。”

  其實直播間是一直開著的,不用他說,大家也都知道了是怎麽回事。

  “賑災?這還真是個表現自己的好機會啊。”

  “不錯,如果這次乾得漂亮,完全可以脫穎而出的感覺。”

  陳光笑道:“沒錯,這是我一個表現的機會,作為二十一世紀大好青年,博覽無數古裝戲,拍賑災的沒有一千也有八百,隨便拿出幾個方案來,都能震得他們屁滾尿流啊。”

  “哈哈,說的是,那主播準備從哪一部電視劇開始啊?”

  “先不說,劇透死全家啊,哈哈,到時候你們自己猜。”難得陳光心情好,也跟大家開起了玩笑。

  “喲謔,主播調皮了啊,信不信以後不給你出主意,宮鬥鬥死你。”

  陳光打了個哈哈道:“別呀,你們可是我的智囊團,沒你們的幫助我怎麽能混得下去啊。”

  跟直播間裡鬧騰了一會兒,陳光的心情也好了很多。楊榮進來,向陳光匯報道:“庫房裡還有銀一萬七千兩,布七百八十五匹,糧食一千石。”

  “這麽少?”陳光皺了皺眉,

雖然不知道一萬七千兩白銀是個什麽規模,不過想想形容別人富裕都是黃金萬兩,可沒有說是白銀萬兩的。再想想又有人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數量就更少了。知府是個什麽官?那就相當於是個省長,當三年省長就能混十萬兩銀子,他當個王爺庫房裡才一萬兩,你們說這寒酸不?  糧食就更那啥了,一石糧食有多少?按照二十一世紀的劃分,那就是六十公斤,一千石就是六萬斤。別以為六萬斤很多,整個晉王府上上下下百來號人呢,也就是算個口糧而已。

  其實想想,之所以這樣少也是有原因的,去年陳昂才當了皇帝,至今也就一年多一點點的時間,封晉王更是今年上半年的事情,至今不過幾個月的時間,能有這個家底就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如果賑災的話,很顯然這些是不夠的,但是陳光也察覺到了明確的信號,賑災本來就是朝廷的事情,為什麽會派人來通知?還不就是想考驗大家的辦事能力。陳光早就已經看透了,經過上一次分析帝兩輪的分析,他現在已經學會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晉王殿下,咱們這……要拿去賑災?”楊榮本想說咱們這點家底不夠折騰的,後來想想還是委婉一點說比較好。

  陳光卻是臉色也沒變一下,道:“是啊,怎麽,不可以麽?”

  楊榮自然不能說不行,隻是他覺得,這點東西拿去賑災也不夠啊。他歎了一口氣,沒有說什麽。陳光卻問道:“京城最好的寺廟是哪一座?”

  “最好的寺廟?”楊榮一臉茫然,表示完全跟不上晉王殿下跳躍的話題,想了半天才道:“應該是玉峰寺吧。”

  陳光站起來,打了個響指,道:“備車馬,去玉峰寺。”

  楊榮表示直接蒙圈,咱們不是在說賑災的事情嗎?你去玉峰寺是要鬧哪樣啊?在說了跟你這麽多年也沒見你有佛教信仰啊?

  這算是臨時抱佛腳嗎?

  但是他是沒權利提出質疑的,很快,楊榮就坐上了前往玉峰寺的馬車。

  就跟現在的北京城一樣,皇宮相當於一環,到各種王爺府這屬於二環,三環是屬於類似於宰相這樣的重量級大臣的居所,四環才是京城百姓的居所,而最外層自然就是五環了,是最外圈的城牆所在,按照古書裡的說法,這五環保衛起來的這一大片地方,就是所謂的“京畿之地。”玉峰寺所處的位置,正是四環和五環之間。其實距離皇宮已經有相當遠的距離了。

  在建造城池這個問題上,歷朝歷代似乎都遵循了一個法則,那就是城市中軸線的長度,約等於當時最主流的交通工具一個單位時間內所能到達的距離。如果北京不堵車,所有的路都有長安街那麽直,那麽北京城從南到北的距離,大約就相當於一台保有量最大的小轎車開一個小時那麽遠。

  而在古代,這個距離,就是一輛馬車行走一個時辰。

  一個時辰之後,馬車到達了玉峰寺,隨著馬車往外走,他發現街上衣衫襤褸的流浪者就越來越多,想必是湧進城裡的難民。當然,更多的難民卻還是在城牆外邊的空地。

  果然不愧是京城最大的寺廟,玉峰寺佔地極廣,廟宇沿著山坡層層遞進,恐怕不下二十座,十分有氣勢。

  陳昂是信佛的,玉峰寺是一座皇家寺廟――不過是前朝修的。

  山坡上有很厚的積雪,兩名僧侶正在清掃從山腳進寺廟的台階。

  陳光從馬車上下來,楊榮早就上前去交談了,很快,陳光得以經過允許,拾級而上,往寺廟去了。

  晉王殿下大駕光臨,這前朝的皇家寺廟自然不敢擺譜,早早得到消息的各位高層,已經在大雄寶殿上等待著了。

  自從漢代進入中院以來,佛教就因為符合統治者的需求被大多數王朝所推崇,至南北朝時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當今新王朝剛剛建立,乾王朝正忙著建立制度,規劃行政,一大堆的瑣事,自然沒空理會信仰――這種東西大多數時候都是水深火熱時候的憧憬以及吃飽喝足後的消遣。

  大雄寶殿,氣勢恢宏,拋開那些專屬的東西不談,它甚至於跟金鑾殿也有得一拚了。等陳光來到大雄寶殿門口的廣場,一眾僧侶在大雄寶殿外的屋簷下一字排開,迎接他的到來。

  一名身材壯碩,手持禪杖,頭頂有著六個戒疤的僧侶上前幾步,到陳光面前,施了佛禮,道:“恭迎晉王殿下,貧僧法號釋然,是玉峰寺的住持。”

  陳光笑呵呵地揮了揮手,道:“免禮免禮。”

  “請。”

  大雄寶殿內,溫暖如春,不知道是不是那數千支蠟燭點燃所帶來的熱量。陳光掃視了一眼,發現這裡面布置非常豪華――不,應該說是奢華,黃金隨處可見。

  其實其他的不說,這大白天的點這麽多蠟燭,就是奢侈。

  跪坐在蒲團上――這個時代還沒有專門的凳子,除了蒲團之外就是床,像晉王府那個,也是床,不像現代所看到的那些有扶手的靠背椅,名字叫做羅漢床。不過陳光習慣把這些東西叫做椅子,他總覺得幹什麽都是床,說起來有點怪怪的。

  比如說請你到椅子上坐坐,總比請你到床上去坐坐感覺要純潔多了。

  中國古代臥具分為四種,它們是榻、羅漢床、架子床和拔步床。

  西漢後期,出現了“榻”這個名稱,榻大多無圍,所以又有“四面床”的稱呼。它在當時專指坐具,但在後來的生活中常被古人用作一種搬運方便,可提供臨時休息的家具大量使用。

  羅漢床是指左右和後面裝有圍欄但不帶床架的一種床。圍欄多用小木做榫攢接而成,也有用三塊整板做成,羅漢床有大小之分,大的羅漢床可供坐臥,它的作用就像我們現在的沙發。

  眾人分主次坐了,有僧侶為陳光奉茶,住持再次施禮,隨後問道:“不知晉王殿下到訪,有何貴乾?”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

  UU看書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UU看書!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