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直播當皇帝》第50章 馮諼客孟嘗君
兩個月之後。

陳光終於能夠自由出入東宮。

腿傷早就好了,疤痕都沒留下,他已經在東宮裡憋死了。

當然整裡呆在東宮也不是沒有收獲,白天寫字看書,晚上龍鳳呈祥,生活其實也是有滋有味的。

這段時間蜀王那裡沒出什麽么蛾子,想必是被陳光當面戳破之後收斂了,又或者是在謀劃什麽更加匪夷所思的謀也不一定。

這個陳光沒辦法,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見招拆招了。

其實有的時候陳光覺得,當太子也無聊的,雖然有錢花,有妹子玩,但是其他的就什麽也沒有了。也難怪古代的那些個王爺什麽的,要麽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要麽吃喝賭一應俱全,實在是太無聊了啊。當然,也有那些收買官員,為以後做準備的,當然這種人少,而且下場一般都不怎麽好,成功了的更是少之又少,這種事陳光是不去做的,如今已經是太子了,穩穩當當等皇帝老死了,自己不就上位了麽?

雖然看起來陳昂距離死還很遠,不過這也沒什麽,當太子其實也好的,除了有些事不能做之外比如說他現在想弄死陳秀以絕後患,但是卻不能做一樣。

這天,新年已經過了,是上朝的時間了,陳光如今已經是太子了,每天上朝他是必須要到的。

群臣列隊,皇帝升龍坐。

“諸位卿啊,朕剛才呢,在禦花園裡打鐵,跟著那幾個師傅掄了幾錘子,都出汗了,可是這朕要打的一個犁,可還連形狀都沒有,看來明天還得繼續啊。”

群臣還沒開始奏事,陳昂便自顧自說起來,大家都覺得很驚訝,堂堂萬歲爺跑去打鐵?這要是傳出去,那該多聳人聽聞啊。

陳昂接著說道:“後來啊,皇后看見了,跟朕說,都該上朝了,還打鐵呢,打江山還差不多。”

“朕覺得啊,這打江山啊,就跟打鐵一樣,邊上不平了,就敲敲邊,中間不合適,那就改改樣。總歸是要時刻敲打的。不過犁終究還是犁,不管怎麽改,都還是那麽個犁樣,這可是不能跑偏了的。”

領導說話,不管說的是啥,那都必須要揣摩其中蘊含的深層次道理,陳昂平白無故說什麽打鐵,這滿朝文武,頓時就給聯想開了,這皇帝今天是在暗示什麽呢?

陳光也在想,陳昂到底準備說什麽,但是他也不著急,也不猜測,就那樣站著,等待陳昂的下文。

沒成想陳昂說完這個就沒了下文,這真是讓人惆悵,想必這些個大臣連拍馬的路都已經找好了,結果陳昂不說了,馬拍不出來,那鬱悶可想而知。

隨後陳昂擺擺手說:“行了,有事就奏吧。”

左下首一人道:“皇上,微臣有事啟奏。”

“說。”

“五元郡郡守彭成有本奏,請微臣代為呈上。”

按照規矩,地方官員想要直達天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一旦有什麽事,除了在每年過年進京述職的時候有機會當皇帝面說之外,其他時候想要上奏折,只能寫好了遞給京城這些大官員,請他們幫助自己上報。

這樣一來,這些官員必然會看這些折子,然後權衡利弊,不可能所有的折子皇帝都能看見,所以造成上下信息不通暢,陽奉違的事也就不可避免了。

所謂上達天聽,下應民,那就是小說裡的事,實際上是不可能發生的。

比如說下面一個縣令,一個郡守,要狀告兵部尚書擅自屯兵,這可是大事,但是他又不能自己拿折子上來,只能請京城的官員幫忙,而京城的官員,關系錯綜複雜,搞不好這折子就要落到那兵部尚書手裡去,

那他能把這個折子送上去?那不是自己找死嗎?所以這種折子皇帝非但看不見,這遞折子的人,還可能會招來殺之禍。“五元郡郡守彭成,揭發五元郡下青縣縣令龔長龍,私分稅糧。把去年的一庫稅糧分給百姓。”

聽到這個消息,不僅僅是陳昂,群臣亦是嘩然。

“這龔長龍好大的膽子。”

“這龔長龍該萬死。”

“龔長龍罪大惡極,請皇上下旨,拿下龔長龍。”

大臣們紛紛進言,唯有陳光站在那兒不說話。

陳昂第一反應自然是不相信的,他道:“怎麽會有這種事呢,這稅糧收上來當屬國家啊,這怎麽能私分呢?這可是大罪,難道他不知道嗎?”

那大臣道:“據傳言,這龔長龍做事一向是我行我素,他這是慷國家之慨,行沽名釣譽之事,這樣一來,得了實惠的百姓,自然會宣講他的仁義之名了。”

“仁義之名誰不想要?朕也想要!但是他以這種方式來取仁義之名,又有什麽仁義可言?這稅糧收不上來,國庫豈不是空虛?國庫空虛了,這官員餉銀怎麽發?這軍隊的軍糧又怎麽解決?倘若人人都效仿他這一, 那我大乾國豈不是要被他們掏空?雖是實惠了百姓,那這朝廷,怎麽運轉!?”陳昂越說越激動,到後面的時候,就差拍著桌子怒吼了。

稅收不上來確實是很嚴重的事,也不怪陳昂會發這麽大的火了。

“太子,你來說。”陳昂突然點名陳光。

陳光頓時嚇了一跳,我站這裡招誰惹誰了我。

聽著那些大臣議論紛紛,陳光稍微想了一下,道:“作惡有作惡的緣由,行善也有行善的緣由,龔長龍不是中飽私囊,而是把稅量分給百姓,此時必然有隱,個中是非曲直,兒臣不敢斷言。”

嗯,就這樣,他做的事我覺得很奇怪,你要我評論,啊對不起,我不知道。

那大臣道:“微臣這兒還有一本,乃是那龔長龍的辯解之辭。”

陳昂道:“他說什麽?”

“龔長龍說,他效法馮諼,此舉是為了皇上。”

齊國有個名叫馮諼的人,窮得沒法養活自己,托人請求孟嘗君,說他願意在孟嘗君家裡當個食客。這孟嘗君也是心大,問了馮諼會什麽才能,馮諼說沒什麽才能。那孟嘗君家大業大的,多一個人的飯也吃不垮自己,於是就把這家夥給收了。後來有一次,孟嘗君需要找一個人薛邑去收債,馮諼毛遂自薦。

馮諼趕著車到了薛邑,派官吏召集應該還債的老百姓都來核對借契。借契全核對過了,馮諼假托孟嘗君的命令,把債款賜給老百姓,隨即燒了那些借契。老百姓們歡呼萬歲。

龔長龍是把自己比作了馮諼,把陳昂比做是孟嘗君了。未完待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