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黨郡上期的賦稅是四十七萬余石。因為遷移了十萬人過去,所以賦稅增加顯著。
不過因為都是新開墾出來的荒地。
所以產量不高。
按照人均來算,常山郡人均二點四石。
太原郡人均一點八石。
上黨郡人均二點二石。
這幾個數據,除了太原郡跟往年差不多。
常山郡和上黨郡,都是被新遷移過去的人口,拖低了一點,不過也就拖低了零點二石到零點三石左右。
太原郡是因為田地耕種過度,所以每年都在遞減,如果不休養土地,今年或明年,就會出現大面積絕收。
上黨郡是因為新遷移過去十萬人開荒,這些地產量不高,會拖累平均指數。
常山郡也是如此,不會沒那麽嚴重。
從數據上來看,這些糧食完全不夠百姓吃。
不過普通百姓是,人均一個男子,一個月吃半石糧食。
而小孩、老人、婦女,肯定吃的相對要少一點。
所以百姓的這點余糧,只能勉強度日。
如果出現自然災害,導致糧食減產,百姓就無法度日。
這也是黃巾起義的根本原因。
因為百姓不起義造反,就會要餓死。
另外就是,這只是送上來的賦稅文書數據。
實際征繳的賦稅,沒有這麽多。
因為趙風遷移十五萬人去上黨郡和常山郡時,已經說了,他們會減免一年賦稅。
所以常山郡應該還是一百三十余萬石。
上黨郡還是四十七萬石左右。
都跟上一期差不多。
只有太原郡減少的,三十萬石糧食賦稅,是真的減少了。
這也是趙風到了並州後,決定休養生息,不發動戰爭的主因之一。
一期減少三十萬石糧食,一年就要少六十萬石糧食。
如果發動戰爭,勢必無法存有余糧。
看看現在的各路諸侯就知道。
而沒有余糧,趙風就無法完成人口遷移的任務。
太原郡如果人口不遷移,那麽就會出現絕收的情況。
到時候要麽學張燕,把太原郡人口遣送到太行山脈去求生存。
要麽讓太原郡人口成為流民,去禍害太原郡周邊的郡地,比如常山郡、上黨郡、雁門郡等地。
但這些地方,一樣也是屬於趙風的治地。
這些地方流民暴增,就會出現很多亂子。
這就會導致惡性循環。
像現在,休養生息了快兩年。
趙風治下的人口結構,也差不多已經調整好了。
那麽趙風的戰爭潛力,也就大大增加了。
這也就是趙風才會這樣做。
如果換個人,說不定就不是這樣了。
比如後世耳熟能詳的曹操。
他就是以屠戮百姓惡名遠揚。
如果不是因為他建立了魏國,又由他兒子代漢而立,洗白了不少名聲。
曹操的名聲絕對不會比董卓好到哪裡去,甚至會更臭。
董卓強行遷移河南尹附近的百姓,做法已經算的上十分殘暴了。
但跟曹操直接屠殺徐州百姓一比,那董卓的做法,就算得上十分柔和了。
曹操為什麽會屠殺徐州百姓?
真的只是為了泄憤嗎?
顯然不是!
別說後世的,禍不及妻兒。
就是漢末的現在,連連坐這種事,也不常見。
目前也就出了一個王允被連坐的事情。
但只是說說而已,還沒開始執行。
就更不要說牽連到百姓了。
所以歸其原因,還是因為曹操缺糧,根本負擔不起徐州百姓的遷移、安置工作。
那就是只能一殺了之。
所以,
如果太原郡真惡化到那種程度。心慈手軟的,可能會導致,周邊郡地跟著一起倒霉。
心狠手辣的,可能就直接開始屠殺!
只要屠殺掉幾十萬百姓,雖然名聲臭了。
但至少常山郡、上黨郡、雁門郡等地,不會出現意外。
這樣至少還能保有一定的戰爭潛力。
如果隨著常山郡、上黨郡、雁門郡等地,一起被牽連。
那麽被滅也只是遲早的事情了。
而趙風的目的,是要為大漢,盡可能多的保留一些人口。
這種屠殺百姓之事,趙風自然不會去幹。
那麽就只能靠修養生息,這樣看上去雖然耗費時間,但卻能溫和的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這種手段,也只能在特定時期有用。
這個特定時期,也就是現在天下諸侯亂戰的時候。
這時候,只要你不去惹事,你周邊的諸侯,巴不得你去休養生息。
因為你一用兵,你周邊的勢力,也會跟著受到牽製。
而到了天下大勢,比較明朗以後,你就是想休養生息,你周邊的敵對勢力,也不會同意了。
這類例子太多,不勝枚舉。
趙風看完文書,點了點頭:“新招募兩萬新兵的親眷,如何安置的?”
田豐行了一揖:“遷移了六萬人,前去趙國安置,比我們早先規劃的要少了一萬人。”
“遷移了三萬人,前去常山郡安置。”
“醉仙樓、洪門鏢局等主公的產業,招募走了五千余人,大部分都是男子。”
“剩下的五千人,留在晉陽,編入羊毛這個新的產業,大部分都是女子。”
趙風點了點頭:“很好。”
“既然這些新兵親眷都已經安置好。”
“秋收也已經完畢了。”
“那就傳令張武和王平,把他們招募的兩萬新兵,全部送到晉陽來。”
“這些新兵雖然訓練幾個月。”
“應該再讓典韋、華雄這些人也去操練一遍。”
“這樣才能繼續提高新兵的戰鬥力。”
“而且我仔細考慮了一下,你提出的意見。”
“我覺得,可以把這個當成軍部變法議案!”
現在漢朝的士兵,雖然名義上需要兵符才能去調動。
但只要時間一長,這些士兵,很可能就會成為某些將領的私兵。
不然也不會出現類似華雄這種,帶兵來投的情況。
華雄不是個例,還有很多這樣的將領。
所以趙風要杜絕這種情況發生。
而將領長期領兵在外作戰,顯然也沒有什麽好辦法去杜絕。
不然也不會到清末也沒有相應的解決辦法。
當然,完全套用後世的一套,目前也行不通。
經歷了這麽多的事。
趙風十分清楚。
有些事,不是你想怎麽樣,就能怎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