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了決斷,趙風坦然的笑道:“劉賢侄前來,所謂何事?”
趙風這麽說,算是承認了劉和,是侄子的身份。
雖然這個侄子,比趙風還要大上一些。
劉和聽後,眼中精光一閃:“公孫瓚誣陷我父親,還下辣手殘害了我父親。”
“我父親乃是朝廷重臣,哪怕真的犯下了滔天大罪,也應送往長安,由陛下來決斷。”
然後對趙風行了一長揖:“懇請趙叔父為我做主!”
公孫瓚當初誣陷劉虞之前與袁紹合謀要當皇帝,然後脅迫使者段訓,將劉虞斬首,並打算送首級到長安。
只是在途徑河間國時,被趙風暗示河間王,派人給劫走了。
所以,劉和的話,沒有說錯。
劉虞身為封疆大吏,朝廷高級官員,不管犯了什麽法,都需要由皇帝來判決。
當然,這是正常情況下。
只不過現在,乃是動亂的年代,一切都是以兵權來獲取話語權。
公孫瓚雖然做的過分,但好歹還給劉虞扣了一個造反的帽子。
哪像孫堅,直接逼死了荊州刺史王睿。
不過,如果有另一個擁有兵權,擁有極高話語權的人,願意插手此事。
事情的發展,自然又不一樣了。
何況趙風還是緊鄰幽州。
之前就打算,打著替劉虞翻案的名義,來佔據幽州。
如今劉和來找趙風,從大義名分上來說,那自然更加合適。
趙風點了點頭,做了一個傷心的表情:“伯安兄被陷害致死,我亦非常痛心。”
“自然要替伯安兄正名!”
劉和聽後,面露喜色,不過馬上就收斂起來:“多謝趙叔父成全!”
趙風點了點頭:“詳細說說出兵細節!”
劉和對趙風行了一揖:“喏!”
然後非常快速的,說出了到底該如何出兵。
從這出兵細節上來看,明顯是早就有所規劃的。
那麽趙風有理由相信,劉和之所以願意認自己為叔父,肯定是受到劉虞舊部的唆使。
這其實也是借勢。
不然無緣無故的,趙風為什麽要去幫助劉和?
而既然趙風願意替劉和出頭。
那麽事成之後,幽州牧的位置,自然會由劉和繼承。
哪怕趙風不去上表,劉和也可以自己發聲。
所以,趙風直接對劉和,發起了天賦能力。
看完後,趙風發現劉和能力一般。
趙風之所以要查看劉和的能力,是因為需要知道,劉和的能力,到底如何。
這樣才能確定,自己以後到底該如何對待劉和。
如果劉和能力出眾,那麽趙風就需要防備一下劉和。
免得在以後征戰天下時候,幽州突然出現亂子,然後從背後給趙風來一下。
如果劉和能力一般,那就會好掌控一些。
畢竟,劉和當了幽州牧,劉虞的舊部,自然都會向著他。
說完出兵細節後。
趙風看向熊大:“帶劉和下去好生安頓。”
熊大一拱手:“喏!”
說完,便走到劉和身邊,然後伸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公子請!”
劉和點了點頭,然後對趙風行了一揖:“侄兒告退!”
說完,轉身便退出了議事廳。
等劉和與熊大走後。
田豐才開口道:“主公真打算助劉和,拿下幽州嗎?”
趙風笑道:“元皓兄以為,我們拿下幽州後,上表誰為幽州牧比較合適?”
田豐聽後,沉吟了下來。
因為趙風這個問題,可不好回答。
如果從功勞、資歷來說,無意是田豐自己最合適。
但田豐總不可能說自己吧。
另外,張遼也不遑多讓。
畢竟都是很早就跟了趙風的人。
而田豐比之張遼的優勢,就是雖然都已經拜趙風為主。
但田豐的目的,是要助趙風成就王霸之業。
而張遼,暫時還沒有這種想法。
不過,這也說不定,畢竟當初在田豐也是暗示過張遼的。
加上這次趙風入住王府,張遼不管怎麽樣,也應該猜到了。
而且,幽州是大漢邊州,張遼乃是武將,看上去,比田豐也更適合一些。
不過,公孫瓚就是以武力鎮壓的方式,來對待外族,雖然外族聽到公孫瓚的名字,就聞風喪膽。
但也激起了外族的反抗心理。
這將不利於幽州發展。
畢竟趙風以後要去打天下的話,總不可能還留有大量大軍,在幽州駐守,以防備外族。
這簡直就是自己牽製自己的力量,得不償失。
趙風如果要去打天下,不能讓張遼去坐鎮幽州。
所以,田豐想來想去,最後發現,貌似還是類似劉虞這樣的人,在幽州坐鎮,會更好。
劉虞是以懷柔的手段,來對待外族,這樣外族便不會生事。
而趙風麾下,能用這種懷柔策略的人,目前就魯肅有這個可能。
但魯肅不管是資歷還是功勞,顯然都不足以擔任一方刺史、州牧。
所以田豐想來想去,發現趙風麾下,沒有一個適合擔任幽州牧的。
想清楚後,田豐搖了搖頭:“還是主公思慮的周全!”
趙風不知道田豐想了些什麽,但只要田豐不反對,那就沒什麽問題了。
所以笑道:“既然要出兵相助劉和,那之前休養生息的策略,就需要略作調整。”
“此事就交由元皓兄來規劃了。”
田豐行了一揖:“喏!”
說完,轉身便退出了議事廳。
田豐走後。
趙風站起身來,走到身後掛著的一副大漢地圖前,細細的思索了起來。
民生之事,可以讓田豐去處理。
這出兵之事,就需要趙風自己來思考了。
哪怕田豐、魯肅等人,會提出出兵的建議,但趙風依然要自己心裡有些思量。
比如, 該派誰去幽州作戰!
因為在趙風的映像當中,公孫瓚是肯定要敗的。
那麽趙風派去的人,自然會取得勝利。
所以這就是白撿一份天大的功勞。
而這份功勞,趙風要送與誰,自然就要看誰比較合適了。
如果太史慈正式拜主的話,趙風認為,太史慈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畢竟太史慈曾經去遼東避禍過,對於那邊的勢力劃分,地形情況,都會比較了解。
這個勢力劃分,不單單是指公孫瓚這種幽州霸主。
也包括比較強大的世家、豪強。
可惜,太史慈不說拜主,貌似以後會不會留下,都是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