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權臣風流》第四百一十章 反對
天已經大亮,只是烏雲密布,光線不明,殿中依然用油燈照亮。

 朝臣們一雙雙眼睛望向小陸子手裡的奏折。看似輕飄飄的奏折,卻能改變天下無數寒子的命運,改變名門世家執宰天下的格局。

 劉詢接過奏折,立即打開看了起來。殿中落針可聞,只有燈芯輕輕爆開的聲音。

 程墨坦然端坐,準備接受來自朝臣們的攻訐。

 一刻鍾後,劉詢把程墨揚揚灑灑兩千字的奏折看完,面露喜色,道:甚好,就按程卿的方略執行吧。

 說完命小陸子宣讀奏折。

 簡單說來,程墨的方略以明代的科舉制度為藍本,分為四級考試製,即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生參加縣試,及格者稱為童生,取得院試資格,前往州郡參加院試。院試及格者稱為生員,又稱秀才。

 秀才才有參加鄉試的資格。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在秋天舉行,由皇帝派主考官主持,考中者稱為舉人,第一名是為解元。

 鄉試第二年春天,在京城舉行會試,考中者稱為貢生,第一名稱會元。

 只有貢生才有資格參加最後一場考試,即殿試。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考中者是為進士。殿試分三甲出榜,一甲三名,是為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乾人,賜進士出身,俗稱進士,三甲若乾人,賜同進士出身。

 至於考試的內容,當然是治國綱要了,也就是由考官出題,考學生的政治主張,治國方略。考生可以在考題上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只要不是謀反言論,朝廷不得治罪。

 只要是帝國的子民,不論貧富貴踐,都可以參加考試。

 一句句通俗易懂的話傳進耳裡,羅光大受震撼。他以為程墨借改革排除異已,沒想到程墨設想得如此周全,這是完全為帝國網羅天下英才的節奏啊,程墨圖什麽

 羅光目光如炬盯在程墨臉上,只見這年方二十二歲的青年劍眉星目,面如白玉,一臉平靜,既沒有會為朝臣攻擊而惶恐,也沒有討好了皇帝而得意洋洋。他想,這青年好沉穩。

 劉詢繼位,封程墨為九卿之一的衛尉,程墨開始了每天早上天還沒有亮,便起床上朝的苦逼生活,但他在早朝上極少陳述自己的主張。他一來年輕,二來曾收留龍潛時的皇帝,很多朝臣以為劉詢在報恩,除了羨慕嫉妒恨他走了狗屎運,在路上隨便撿個人便能成為皇帝之外,更多的是輕視。

 年底程墨心血來潮,要在京城建供暖系統,很多朝臣持觀望態度,踴躍報名安裝的大多是勳貴,朝臣直到大將軍府安裝好後,才開始報名。

 剛才見程墨提出改舉察製和征辟製為科舉製,文官們吵吵嚷嚷,多為嘲諷,雖不敢指名道姓嘲笑程墨,但主意是程墨提出來的,指不指名,又有什麽不同

 現在聽了這麽周密的方略,不要說羅光,就是蘇執等文官,都在心裡暗讚一聲:這青年設想得好周全。

 若是按程墨的方略執行下去,只怕天下英才,如過江之鯽,都奔帝京而來了。到時,皇帝取天下英才以供自己驅策,帝國想不強大,也不可能了。

 蘇執卻想,這方略果然不計出身,只要有真才實學,便能得以入仕,倒是一視同仁。他在慶幸沒有出言反對的同時,又想起自家女兒,難怪以程墨的出身,權傾朝野的霍大將軍會把女兒嫁給他,霍大將軍分明是慧眼識英才啊。

 小陸子念完,把奏折放在禦案上,躬身退下。

 劉詢道:諸位愛卿,可有補充

 殿中靜謐,沒有人出聲。羅光想反對,還沒找到方略的破綻。

 過了十息,劉詢再問一遍:諸卿可有任何補充

 依然沒人出聲。

 程墨臉色如常,心裡卻爆笑不已,這是自唐宋以來,到明清得以不斷完善的科舉制度,是經一千三百多年實踐,切實可行的開科取士的方法,你們剛聽完,就能想到反駁補充的方法,那也太牛了,開外掛也不能。

 劉詢對這方略滿意得不行,道:既然諸卿沒有補充,那就按這方略執行。擬詔,把開科取士的方法傳詔天下,先從州郡開始考試。

 且慢,羅光忙道:若有世家大族子弟要出仕,又將如何

 劉詢笑道:羅卿定然沒聽詳細,方略不是說了麽,無論貧富貴賤,都可參加考試。世家大族子弟若有真才實學,也可報名參加。

 在今天之前,世家大族的子弟都會輕而易舉地得到舉薦信,得以被地方官請到衙門為官為吏,以致到東漢,各大軍閥籍此網羅人才,壯大自己的實力。但這優勢自今天開始,不複存在了。

 羅光想到,原打算今天請蘇執向皇帝舉薦兒子,這還沒開口呢,便被程墨打了悶棍,以後兒子只能跟那些泥腿子一塊兒考試,就心塞得不行,勉強道:陛下三思,此法若是實行,只怕寒了世家大族的心,若因此引起這些人的不滿,社會將動蕩不安啊。

 撫遠大將軍公孫息再也聽不下去了,道:羅司徒此舉差矣,從來沒有聽說過世家不滿, 會引起民變。再說,若有人謀反,我等自當引兵平反,何慮之有

 眾武將都道:正是。

 更有人道:我等正苦於沒有立勞機會,若真如此,便是我等立功之日了。

 羅光差點吐血,你們武將不跳出來插一腳會死麽他望向蘇執,可惜蘇執沒看他,只是看斜對面的程墨,眼露異彩。

 他哪裡猜想到蘇執在想什麽心裡暗罵蘇執屍位素餐,道:不知丞相對此大事有何看法

 對啊,不知丞相有何看法不少文官附和道。

 倒不是他們要反對程墨提出來的方略,而是大半天沒聽到蘇執的聲音,心裡不是滋味。開科取士改變千萬人命運的同時,也將改變朝堂的格局,不久後,坐在殿中的同僚將不再是同樣出身世家大族的子弟了,難道蘇執一點不介意嗎

 蘇執的家族雖然沒有東閭氏那樣顯赫,但在老家,也是地方大族,要不然怎麽有出仕的機會未完待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