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都市狐仙養成記》第16章 海闊天空!
  【希望能留下推薦票,謝謝!】  唐逍內心一震,既震驚又複雜。

  震驚是因為他萬萬沒料到自己泥丸宮之中神秘的紫氣赫然是傳說中的儒道正氣,據史記載,古往今來,養儒道正氣者莫不是青史留名的大儒,唐逍雖然博覽群書,可掂量自己的學識,他豈敢和那些開宗立派的大儒並肩?

  而心思複雜則是唐逍這麽多年不為外物所惑,不為凡俗所擾,謹守本心,清貧這麽多年,沒想到竟然能一朝養出儒道正氣,這未免也太不可思議。

  柳功名教授說唐逍所書“心如磐石”四個字之中蘊含正氣,看來真的所言非虛,那四個字是唐逍凝神所書,筆鋒運轉之間自有正氣縈繞。

  唐逍眯眼盯著虯髯老頭,一字一句的道:“你一小小樹神,又哪裡懂什麽儒道?我看你目光漂浮,言辭閃爍,定然心中有事。你如老實的話,就一一說出來,否則,哼!哼!”

  唐逍冷哼兩聲,雙目如刀,盯著樹神,他泥丸宮之中的紫氣雖然沒激發,可是給樹神極大的威壓。小小陰神,本就是趨炎附勢,貪生怕死之徒,遭唐逍這一威懾,雙腿發軟,心神失守,哪裡還敢隱瞞,當即納首拜倒,道:

  “上仙明察秋毫,小老兒不敢隱瞞。小老兒粗鄙淺薄,哪裡懂修行之道?都是那千山觀的東來道士,前日傳訊臨港陰陽兩界,讓大家幫其尋找一人,說此人年紀輕輕,非道非佛,卻神通廣大,殺死了他坐下的黑狗妖。

  那東來道士,乃南粵道門尊長級厲害角色,他要尋之人也定然不是凡俗之人。既然非道非佛,那定然隻有儒道先生才可讓道門尊長如此重視,小老兒虛度百年,今日見上仙氣度,便不自然想到了東來道士所尋之人,所以就脫口而出……”

  唐逍眉頭一挑,喃喃的道:“千山觀,千山?黑狗妖?……”他心中不由得遽然一沉,前些日子自己遇到的奇事不就是發生在千山別墅附近麽?莫非中山公園所在的那一座山便是千山不成?

  還有那黑狗妖,難不成那一隻毛發漆黑的純種藏獒,竟然真的是一頭妖怪?

  如果是那樣,那白色狐狸……

  這些念頭幾乎一瞬間在唐逍腦海之中轉過,他心中不由得警惕萬分,他甚至覺得自己二十多年構築的世界觀幾天的功夫就完全崩塌了,原來這世界真的存在神鬼妖魔,原來這世界真的存在修道、修佛之人?

  “子不語怪力亂神!”唐逍默默的念道,他凌亂的心思慢慢的恢復平靜。

  他本就是意志堅定之人,如不然也不可能養出浩然正氣。

  要知道當今世界,尤其是華夏國立國以來,太祖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儒道被認為是封建社會腐朽思想的根源,太祖很早就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儒道聖人的宗祠都被打倒了,普天之下,哪裡還有人學習儒學?

  也就近些年來,國學複興,儒家學說開始被重新認識,然而當今世界,人心浮躁,利益至上。年輕一輩,有幾人能沉下心來讀書?在金錢為王,唯利是圖的社會,笑貧不笑娼,讀書又有什麽用?百無一用是書生!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古代讀書人勵志名言,在當今社會已經成為了笑柄,現在的大學生,連一本古代幼兒啟蒙讀物《百家姓》中的字都認不全,現在社會的博士生,連《三字經》恐怕都背誦不了,這樣的世道,哪裡還有儒道大師?

  “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聖人孟子擲地有聲的話,

華夏民族早已經有百年沒有人去踐行了,也就唐逍算是個異類,好古文,好讀書,儒家經典四書五經亂熟於心,而且他心性沉穩堅定,謹守本心,再加上又機緣巧合,才窺到了一絲儒道玄機,僅此而已。  儒家學說,傳承數千年,被無數人演繹,被無數人利用,其中可以說糟粕精華俱在,在唐逍心中,所謂儒道其實簡單,就六個字而已:“行正道,有作為。”

  他凝神內視,感受著泥丸宮之中那一縷紫氣,雖然隻有很細微的一縷,但是他卻從這一縷紫氣之中感受到了浩蕩之意,一時他心中豪氣勃發,開口誦道:“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這一語出口,擲地有聲,如春雷綻放,泥丸宮之中紫氣似乎受到了召喚一般,翻滾跳躍,極其活躍。

  一瞬間,很多信息湧入唐逍的腦海之中。

  儒道傳承,法不傳六耳,唐逍跟著腦海之中的信息誦讀,曰《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紫氣隨著唐逍的誦讀不斷的翻滾,唐逍的形象變得愈發的莊重,幾乎是凜然不可侵犯,樹神俯首,匍匐在地,被唐逍的氣勢所懾,渾身發抖,連頭都不敢抬。

  唐逍理解的儒道乃“行正道,有作為。”,這六個字唐逍有領悟,卻還沒來得及踐行,儒道心學宗師陽明公有所謂“知行合一”一說,唐逍沒有踐行,便隻算窺到了儒道的門戶,離真正的儒道大能還相隔十萬八千裡。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說年輕人在家裡孝順父母,外出交往能敬愛兄長,做事小心謹慎,說話誠實守信,廣泛和眾人友愛,特別是和那些有仁德之人親近,如果這些做好了還有余力,才可以用來學習。

  這一句話,便體現出了儒道的精髓,儒家重基石,重根基,行事當按部就班,不驕不躁。在聖人眼中,“學”是第一要,所謂“幼不學,老何為?”,不學不可明義,然而如此重要的事情,卻依舊不能急躁。

  要想學,先要夯實根基,隻有懂得了孝悌之道,為人處世誠信友愛之道,才可以開始學習,沒有那個根基,就算學了也沒有用。

  哪裡像現在社會,一切根基不需要,隻要能掙錢,就算是坑蒙拐騙,沒被公安局抓住,那都算有本事。而且當今還有一種思想,無奸不商,無狠不富,堂堂正正,怎麽能掙錢,如何能發財?

  唐逍年紀快三十歲了,毫無作為,可是對儒道來說,卻是再正常不過了,唐逍畢業八年,能夠謹守本心,不忘初衷,他謹守的便是儒者之心,相當於夯實了基礎,如不然他縱然有奇遇,也不可能存住浩然正氣。

  比如他救馬平一命,馬平要給他千萬酬勞,倘若是一般人,那肯定毫不猶豫,歡天喜地的收下。可是唐逍卻拒絕了,因為這一千萬並非他意料之中該得的,是所謂飛來橫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一千萬,唐逍不取。

  倘若唐逍取了,他一輩子也就是個世俗之中的凡夫俗子,就算能得千萬身家,終究是凡夫俗子而已,再也和儒道正氣無緣,其中的得失,隻有擁有大智慧的人才能明了。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唐逍近三十年的人生,便是夯實基礎的過程,基礎牢固,前途便不可限量。

  一篇正氣歌讀完,唐逍精神氣質已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整個人如同脫胎換骨一般,泥丸宮之中的紫氣更加的凝實,整個人如同一輪旭日,正氣凜然,坦蕩瀟灑。

  傳承依舊在繼續……

  “儒道境界曰而立、曰不惑、曰天命、曰耳順……”

  養儒道正氣,也有境界之分,初步的境界便是而立之境,往後便是不惑,便是天命,便是耳順……

  唐逍剛剛跨入儒道門檻,連最低的而立境界都達不到,儒道而立,“立”的意思便是立身、立志、立功。立身便是首孝悌、知善惡、明禮儀、辯是非,立身這一條唐逍已經做到了,他就是憑這一條,才跨入了儒道門檻。

  第二條立志,唐逍八年以來,雖然活得自得其樂,可是對自己的前途沒有任何規劃,整個人生活在渾渾噩噩之中,眼睛看前方,隻覺得迷霧重重,孤獨、迷茫便是唐逍就業八年工作和生活的寫照。所以立志這一條,唐逍還根本沒有。

  第三條立功,這一條通俗的理解便可以理解為有作為,儒家學生,當憂國憂民憂天下,道家消極遁世,無為而治,釋家眾生皆苦,苦海無涯都是消極遁世的思想,這些思想都不是儒家儒者應該遵從的思想,要成為儒者,便一定要有作為。

  唐逍畢業八年了,什麽事業都沒有,兩手空空,完全毫無作為,這離而立的境界還差很遠很遠。

  仔細品味傳承的教誨,唐逍思想豁然開朗,內心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充實和舒服,過去二十多年的人生他是孤獨的,尤其是畢業後的這八年,他身處臨港這麽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在這個巨大的染缸之中,他親眼見證周圍的同學,自己的戀人被社會這個大染缸同化,隨波逐流。

  他執著的堅守,被人當成了傻子,當成了迂腐愚蠢無用之人,他心中所受的委屈,何人能懂?那種孤獨,那種不為世人理解和認同的痛苦,困擾著他,讓他痛苦不堪。

  他甚至一度懷疑自己的人生觀是不是真的錯了,懷疑自己可能真就是一個無用之人,他的自信逐漸的失去,他的意志甚至已經開始消沉。

  直到此時,他終於聆聽到了儒道的傳承,他感到自己的人生從此有了方向,以前遭遇所有的委屈,現在都已經不值一提,那些曾經嘲笑他,輕視他的人,他現在看他們,覺得對方原來如此的渺小。

  不知不覺,唐逍已經離開了大榕樹,他才發現天色已經大亮了,街頭的廣場響起了嘹亮的歌聲,是信樂團的《海闊天空》,歌詞唱道:

  “海闊天空在勇敢以後

  要拿執著將命運的鎖打破

  冷漠的人

  謝謝你們曾經看輕我

  讓我不低頭更精采的活……”

  UU看書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UU看書!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