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軍夫撩人》第55章 那些過往(宋墨)上
  宋墨是個少言少語的人,看過宋墨和旁人相處的模樣,林秋才發覺新婚的時候,宋墨說話不是幾個字幾個字往外蹦是多麽難得,他平日裡話很少,但往往一針見血。事實上對著自己,他講的話算得上多。在林秋眼中,宋墨又不是一個冷漠的人,笑容讓林秋感覺非常窩心。林秋感覺有點小矛盾、小別扭。  更加矛盾的是宋墨早年外出闖蕩做買賣,走街串巷,做這買賣不同於現在開店,流動性極大。可不得嘴皮子利索,能說會道,一張巧嘴那是必不可少的。死的能夠說成活的,活的卻能說成死的,那才能被人稱讚有真本事,這點在宋墨身上沒有展現出來,宋墨嘴巧但話真的不多。

  大伯子宋青曾經提過宋墨打外出闖蕩以後,性子變了許多,原本挺能說會道的一人,變成現在這副寡言寡語的模樣。

  大伯子宋青感慨那兩年宋墨在外打拚不知道經歷了多少磨難,吃了多少苦頭。

  那是一個風險與機遇並存的時代,外出倒賣東西,一個弄不好那是要出人命的。

  那兩年中宋墨錢有掙著,掙多少宋青不知道。

  大伯子說過家裡的房子也是宋墨掙錢以後修的,原本只有一人一間房一個廚房。宋墨當兵兩三年後把茅草屋頂改成瓦片屋頂,有加蓋了兩間茅坑、兩間臥室,房子用水泥重新弄過,圍牆也是後來砌的。

  財不露白,宋墨在外頭掙錢以後,沒顯出來。

  如果一回來就建房子,平白無故出來那麽多錢,鄉裡鄉親準保能夠猜到宋墨在外邊做倒賣這類的事情。

  那兩年肯定發生了許多故事,宋墨由一個莽撞的小夥子成為現在做事嚴謹有序的男人。

  林秋想要了解他的人生,走進他的世界,或許有一天她會把自己的故事全部告訴宋墨,只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

  ……

  宋墨是個敢拚有當擔的人,他願意往外邊闖,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

  最苦的年代,父母積勞成疾相繼離世,家裡的光景,唉,一言難盡。家裡邊大哥宋青既當爹又當媽,照顧弟妹兩個,辛苦得很,一家人餓肚子那是常有的事,那個時候吃一頓飽的,只能是奢望,沒有因為強烈的饑餓死亡已經是一件幸事。

  1976年家裡建好房子,大哥準備要結婚,宋墨打算外出闖蕩,他偽裝成意外失蹤的模樣,在外邊一呆就是兩年,期間連忘家裡邊寄信也打著別人的名號。

  出來之前,宋墨深思熟慮過,做這個倒賣的生意,不少人賺了錢,宋墨也打算出去闖蕩闖蕩,大伯子宋青勸不住宋墨,就像秀秀講的宋墨是個主意正的人難以被左右。

  宋墨打算不在自己這個省做這個買賣,免得萬一被抓住牽連家裡,在宋墨所在的地方,抓倒賣抓得非常嚴,一抓到受到的懲罰不輕,一般人承受不住。

  機遇與風險並存,正因為當時倒賣東西是投機倒把的行為,被認作是挖社會主義的牆角,其中的利潤十分豐厚。

  馬克思說:資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他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他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他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著被絞死的危險。

  宋墨一個半大小子,初入社會,吃過不少苦頭,才由曾經的懵懂不知世事變得精明。

  好在年輕的時候腦袋瓜子非常活泛,去異地他鄉,改名換姓弄了個假身份,蓄胡子留頭髮,連熟人也難認出他來,更別提在外地。

  否則這苦頭吃得會更多。

  那個時候倘若在大街小巷裡叫買東西,那你的膽子可真是夠大的,嫌招來的人不夠多。打個比方你大喊一句賣XXX,沒一會兒你就被群眾堵住,這樣一來準保你插翅難飛,好在那個時候這樣上趕著送死的人幾乎沒有,為什麽說幾乎呢?如果有人想不開或者那人是個傻子腦子不靈光,那可能性還是有的。

  低調一點挨家挨戶地問,也不代表不會出事情。

  宋墨一開始什麽也不懂大喇喇地挨家挨戶詢問,結果倒霉遇上抓倒賣小販的人家裡,那人立即招呼附近鄰居壯年男子一起抓宋墨。好在宋墨機靈,想也不想拎起麻袋就跑路,這架勢沒嚇到他,仗著自己腿長有優勢,人又壯實有力氣,一溜煙跑了,旁人追塵莫及。

  愛佔便宜的人也遇到過不少次,剛開始憤怒異常到後來也就習慣了。

  說買東西,結果伸手接過東西不給票和錢,威脅宋墨如果瞎嚷嚷就喊人來抓他。這虧宋墨吃過一次,那人要女兒把東西先回廚房,借口找不到錢和票,威脅宋墨,一看就是個老手,宋墨有點懵,也不好衝進去,心裡氣得厲害。

  這虧宋墨自然是不肯吃的,自己賺點錢和票容易嗎?天天妥協,自己還能賺什麽錢!後來宋墨認定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遇到這種情況,宋墨隻得迅速奪回東西,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一個字跑,那人也不好大聲喧鬧,隻得看著宋墨離去的背影,氣得火冒三丈不止。

  宋墨一個人孤身在外,孤軍作戰比起旁人來多來講更增幾分風險。

  宋墨沒想過與別人合作,他希望將來自己能夠做一名軍人,他不知道如果有一天自己被人認出來做過這般“投機倒把”的事情能不能被錄上。

  小心謹慎這四個大字宋墨一直銘記在心不敢忘。

  去村裡面收菜,收雞蛋,去山上下陷阱抓野味,樣樣都伴著風險。

  吃過幾次苦頭以後,宋墨對這熟悉以後,才了解有買有賣、又買又賣、買了又賣、低價買來高價賣出的做法,在60年代叫“投機倒把“,要被繩之以法,現在70年代叫“二道販子“,也是見不得人的勾當。這形勢比幾年前好多了,雖然也是不合法的買賣,但被抓住的懲罰比原來輕一些。只有自己家鄉那樣的鄉下小地方消息閉塞,人們一直以為這倒賣是“投機倒把”的活動。

  在歷經一兩個月的試水以後,宋墨從小城鎮轉移到了縣城裡,縣城裡邊人們手頭的票更多,需求大,生意會更好一些,再加上這個時候錢幣也流通得比較廣,在宋墨眼裡這就是天大的商機。

  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