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第三次機遇》第23章 深明大義
  載洵鬧了半天結果沒能出洋?不唯載濤覺得詫異,便連載澤、載灃等人也是琢磨不透。怎麽會?專門登門拜訪的載澤剛把問話說出口,就看見對方已經拉長了臉孔,翻著白眼,有氣無力地說道:“這個嘛……最近身體不好,我又怕暈船,所以先不去了……”  載澤心裡嘀咕:就你這小樣還想管海軍?嘴上卻說:“好好休息,這回扳倒了李德順,連帶陳璧也下了台,你居功非淺。”

  一提起這事載洵心裡就鬱悶,眼看對方哪壺不開提哪壺,心裡頭早就一股無名火亂竄,偏又發作不得,隻好哼哼唧唧,不置可否。載澤見話不投機,也只能落荒而逃,心裡卻一個勁地琢磨,味道不對啊!

  張之洞也感覺味道不對,似乎皇帝身後隱隱有一隻翻雲覆雨的大手在四處操縱,表面上樣樣事情都是皇帝乾綱獨斷,仔細分析卻是太過精心的布置之局。這樣的巧妙布置,絕非是不諳朝政的皇帝可以設計,他從前的種種疑問便愈發深了,一個初春的雨夜,已經70高齡張老頭借著惡劣天氣的掩護,漏夜拜訪了徐世昌。

  “皇上最近的舉動,至精至巧,連環下套,走錯一步都是殺機——吏治是該整頓,但這樣的雷霆風暴、狂風驟雨不知能持續幾何?群臣傾軋,惶惶不安,只怕國事堪憂……退一步海闊天空,再往前走,君臣相依、上下同心便只能是一句空話。”張之洞隻字不提徐世昌的身份角色,但矛頭直接對準了這位新晉軍機,暗諷他在翻雲覆雨。

  徐世昌讀懂了張南皮的用意,也不反唇相譏,隻苦笑著說:“香帥,神跡一起,皇上至聖至明天下皆知,我們這些做臣子的難道還有轉圜余地麽?”他同樣也是太極推拿的高手,輕輕松松就把責任化解到了張之洞身上,隱約斥責對方不該背離“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儒家傳統,詭稱祥瑞,附和皇帝。

  張之洞氣得血直上湧,一口氣差點沒背過去,面上依舊客客氣氣,可言語間卻隱然帶有了殺伐之聲。話不投機半句多,他原本還存著勸說的心思,見說不動對方,一撩長擺便起身告辭。望著張南皮消逝在雨幕中的背影,徐世昌一臉苦笑,眼前忽地回想起前次情形來:

  那一夜,皇帝急詔徐世昌入宮,見了面二話不說就讓王商遞過來一個黃綾卷軸:“這是大行太后的懿旨,你看看吧。”

  滿腹狐疑的徐世昌打開一看,一行清秀小字映入眼簾:……徐世昌老成持重,胸有韜略,才堪大用,宜為輔臣首選。他滿臉堆笑:“臣惶恐,卻是皇太后謬讚了。”

  “你看清楚了,果是皇太后的手筆?“

  徐世昌定睛一看:“沒錯,是皇太后真跡。臣有數個太后所賜“福”字,早年在京時亦親眼所見太后親筆在條陳上批複字樣,與懿旨字樣觀來分毫不差。只是……太后已多年用他人執筆擬旨,這一份卻如何親筆?”

  皇帝淡淡一笑:“太后臨終前親手交付與朕,囑咐將來必有大用。”

  “太后深謀遠慮,臣等望塵莫及。”

  “你看過另一封再說也不遲。”

  第二份黃綾展開後,徐世昌僅掃視了一眼,便嚇得面如土色,癱倒在地連連磕頭:“皇上恕罪,

  原來上面分明寫著:查徐世昌近年來大權獨攬,驕橫跋扈,隱然有不臣之心,實為有才無德,可收而殺之。一樣的筆跡,一樣的落款,甚至連日期都是一模一樣。

  “看明白麽?想讓朕行那一份?”

  不用腦袋都可以做出選擇,

徐世昌焉能不明白,自然連聲求饒。  “張之洞保岑春煊入軍機,奕劻保你入軍機,理由都是冠冕堂皇。”皇帝咆哮著,“但朕心裡清楚他們打的什麽算盤。無非是陰結私黨,援引奧援,上躥下跳那一套,當朕是聾子瞎子麽?”

  徐世昌瑟瑟發抖,但眼看皇帝說起此節,卻靈機一動,喊著:“臣是皇上的臣子,自然事上忠心耿耿。張南皮也好,慶王爺也罷,還沒資格做臣的主子。他們怎麽想是他們的事情,我隻管守臣子的本分。”

  “這話倒還有點良心。”皇帝忽然換了面孔,和顏悅色地說道,“今年開內閣,設總理,各方關注。慶王貪鄙、南皮老朽、載灃稚嫩,肅王、岑春煊宜為獨當一面之才,唯獨卿實大有才乾,眼界開闊、年富力強,朕屬意久矣……”

  “皇上厚愛,臣……”徐世昌哽咽地話都說不上來——又是老套的又打又拉,徐世昌隻一秒鍾就想明白了,難為這個聰明人還要揣著明白裝糊塗。

  “朕有數件事務要辦,依你看來該如何?”

  皇帝說一樣,徐世昌便答一樣,果然是政治指數100+的牛人,條條方略非但切合心意,招數亦是綿綿不斷,讓人無從招架——楊士驤的爛帳、李德順的案子、乃至後來那桐與載洵的互相牽製都是徐世昌的手筆。林廣宇當時便大喜,親手扶起對方:“自古都說君明臣賢,有明君方有賢臣,朕感覺這話應該反過來說,有賢臣方有明君……朕得徐菊人,便如武王之有薑尚,齊桓之有管仲。”

  一直到皇帝“哈哈哈哈!”大笑出聲,徐世昌才敢把心中那塊大石頭放下。心想:這兩個比喻還不錯,若是將我比作王安石或者張居正,將來入了土都不得安生。手一探,後背早已被冷汗浸透,當真是伴君如伴虎。

  一想起當夜情形,徐世昌便變得五內凜然,張之洞的猜測無疑沒錯,但自己既已如此一心一意,哪還有回頭路可走,自然也顧得上和他囉嗦!

  這兩份懿旨當真是慈禧遺留下來的?非也。慈禧壓根就沒想到過這層。實是世續在清理宮裡帳目時發現有人通過偽造字跡騙走了大量錢財,模仿的字跡堪稱惟妙惟肖,便是當事人也著實難以分辨真偽,若不是因為條子裡用了一個當事人根本不認識的字而露出破綻,可能所有人一直都蒙在鼓裡,仔細一查,此人利用這種手法在13年間居然共虛領、冒支銀子逾7萬兩,堪稱妙筆生財。

  皇帝知道後大感興趣,在砍頭與活命之間,此人自然無所不允,將能力派上了新用場——模仿著慈禧筆跡,謄寫了兩份如出一轍、但內容截然相反的懿旨,不要說難得看見慈禧筆跡的徐世昌分辨不清,便是在宮內多年的世續連著看了3遍也挑不出問題來。現場高壓之下,粗粗掃視幾眼,徐世昌又不是神仙,自然只有乖乖入套。一個岑春煊、一個徐世昌就變成了皇帝埋伏在群臣中的殺手,無非一個在明,一個在暗罷了。

  楊士琦縱火案“真相大白“後,形勢急轉直下,原本心存僥幸與觀望態度的群臣來了一百八十度的原地大轉彎。非但齊聲喝彩,而且在此後公布的一個月限期內, 不管情願不請願,通過各種各樣途徑陸續退還了這幾年從直隸拿到的孝敬,少則幾千,多則數萬兩,奕劻更是多達十余萬。眾人沒一個不在心裡咒罵:楊士驤你個混蛋,死便死了,何必留下帳簿授人以柄,搞得大家灰溜溜?嘴巴上卻是異口同聲:皇上聖明,這吏治早就該整頓了!

  好在皇帝忠實地實踐了諾言,真正做到了既往不咎,只要有個主動交還的態度就行,數字多一些少一些也不予深究——得饒人處且饒人麽。貪汙集團的案子一辦,楊家兄弟、李德順等人亦被操了家,4個人雖算不上巨貪,但摟起來也有將超過600萬兩銀子,一堆的珠寶玉器、古董字畫以及個人在各地置的上萬畝地產統統查辦一空,再加上各大要員陸續退還的銀兩,贓款總數居然接近1000萬兩。

  望著白花花的銀子進帳,除了皇帝,便屬端方心情舒暢——皇帝下了旨意,大意說解鈴還須系鈴人,既然楊士驤挪用了北洋的款子,這個窟窿還得填上,一番計算後直隸便憑空多出來300來萬銀子,雖然按國防部要求上交當年練兵費用,但還是剩下來100多萬銀子留給直督衙門。端方本來正愁如何在直隸打開局面,現在拿著飛來橫財,心中頓時有了底,喜滋滋到天津上任去了。

  因為楊士驤而折騰的風生水起的直隸似乎在端方到來後又恢復了平靜,只不過誰都不成料到,這只是更大風波的開始……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