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就殺人而言,以槍子最為迅捷,一發僅如無名指粗細大小的子彈便足以置人於死地,單就罵人而言,又以筆杆子最為厲害,寥寥數精彩之語足以將人罵得狗血淋頭乃至痛不欲生。《帝國日報》的輿論陣地從來就是為筆杆子們準備的,而其中最具影響力和殺傷力的便是梁啟超——時人私下評述,康南海漸失帝寵,已淡出視野,梁啟超與楊度才是立憲派中堅領袖。 前次《排滿辯》之文一發,引起國內立憲派山呼海嘯般的回應,或撰文或評議或演說或辯論,將文章大意散布於各地,有利配合了帝國憲政黨成立後的輿情風貌。自然,此種對抗的基礎並不對等,革命黨除偶有幾封電報被《帝國日報》選擇性地刊登外,幾乎沒有文章能夠見諸報端。而為數不多的辯駁電報又偏生引來了強大火力,無數立憲派競相攻訐。從內容到立意,從用詞到句落,每一點細微紕漏與瑕疵都難逃他們的火眼金睛,常常被駁了個體無完膚。
此時此刻,手掌輿論利器的康梁等人愈發體會到了國家政權支持的重要性,在皇帝的威望之下,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報紙有報紙,要發行有發行,要支持有支持,以往與革命派論戰時那種漸落下風的窘境早就一去不複返。更重要的是,《九年預備立憲籌備綱要》的漸次推行,各省諮議局選舉日期的日益臨近乃至於帝國國會大廈的興建都對民心造就了陣陣衝擊——你看,皇上金口玉言說2年後召開國會,親自撥錢下令籌建國會大廈,這憲政還能是假的麽?原來對朝廷頗有微辭的立憲派歡天喜地,對新政大力支持的革新派微笑不語,即便心懷不滿的頑固派在雷霆風暴面前也緘口不言——好一派萬眾一心的和諧氣象!
禦前侍從文官梁啟超趕著去上書房裡送明日報紙稿樣時,卻聽見皇帝正在裡頭罵人。
“這幫混蛋無法無天,真以為朕治不了他們?”
稍一了解,原來是開平的舊帳,張翼倒打一耙,居然煞有其事地參劾周學熙一本,還列舉了對方十款大罪。皇帝的態度梁啟超早有所耳聞,早幾年便疾言厲色地下詔令張翼火速收回開平利權(當然那是光緒這具軀體,與林廣宇無涉),前事未了,周學熙不去尋他晦氣已是萬幸,他倒反過來惡人先告狀,著實令人著實讓人哭笑不得。
“張翼這廝的膽子也忒大了一些……”
“豈止是膽大包天,簡直是喪心病狂。”
“要不臣仿效貪汙集團一事將其怒罵一番?”
“不必如此,張翼自然有人料理。什麽人辦什麽事,你梁卓如的任務便是宣傳立憲,抑製革命,務必讓民眾隻知有改良而不知有革命。至於懲治貪官汙吏,自然有人辦理,換你梁大才子去辦,一是浪費,二也未必得力。”
“倒是成全了岑中堂。”此言一出,梁啟超與皇帝都笑了起來。
“今日除送清樣來,還有一份徐勤的密扎。”徐勤也是康門高足,《帝國日報》東京分社成立後出任社長,負實際責任。
“日本有何動靜?”
“自《帝國日報》在日本開辦分社後,氣勢日長,輿論火力已大為加強,同盟會機關報《民報》被查封,宋教仁等人連打了三回官司都不能讓日本政府收回成議。革命黨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敗,早已為之氣餒,不複當日張狂之勢。”
“這也是理所當然。輿論的陣地,憲政黨不去佔領,革命黨就會想方設法去佔領,反過來也是如此。”
有心的日本警察做過統計,
在東京的中國留學生初到日本時傾心於革命者甚眾,幾乎十之八九,但一年後在深入學習西方文化、親眼目睹日本現實情況後此種比例就開始下降——革命簡單,建設卻難。及至《預備立憲九年籌備綱要》頒行,憲政派勢力大張,中國學生參加革命黨會議或集會、編寫革命報刊的熱情也急劇下降。至前月吏部擬定的《高等文官考試暫行辦法》公布後,很多人收斂了革命心思開始埋頭苦讀——說到底出來留學的學生要麽是官費,要麽是家中頗有資財的富家子弟,有多少人能夠擋得住回國做官的熱切呢?科舉已廢,朝廷招攬高等文官必然要以西學為主,不少人摩拳擦掌,很想博取個光宗耀祖,自然對革命派避之唯恐不及。在此種意義上,《朝日新聞》宣稱皇帝為新政偶像的言論倒是言之鑿鑿。 “形勢看好,卻不能掉以輕心。”皇帝沉思片刻後道,“革命黨如蔓生野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日松懈便會死灰複燃。現在輿qing動蕩、人心思變,你們更是要抓緊一切機會加以分化打壓。”
梁啟超笑了:“臣亦有此種考慮,已草就一篇《所謂遠距離革命家》,準備明日刊發,給亂局再增添一點新意,特前來請皇上過目。”
梁啟超的文章洋洋灑灑數千字,先是列舉了革命派歷年所發動的九次運動,包括1895年廣州變亂,1900年惠州三洲田變亂,1907年5月潮州黃岡事變,1907年6月惠州七女湖事變,1907年9月欽州防城事變,1907年12月廣西鎮南關變亂,1908年3月廣東欽州、廉州事變,1908年4月雲南河口事變,1908年11月安徽馬炮營舉事等,說革命黨“屢戰屢敗”,“屢起屢仆”,毫不客氣地指責革命黨領袖是“徒騙人於死,己則安享高樓華屋,不過‘遠距離革命家’而已”,更何況“孫文等人不事生產,卻享中產階級生活,何以所供養?”
“妙哉,‘遠距離革命家’不過六字,卻將此等人物勾勒得惟妙惟肖——黨首空以革命大話為號召,煽動他人子弟回國送死,自己卻一個個好端端地在國外活著。那麽多次舉事,所謂革命領袖怎麽不親自上陣?死了那麽多人,他們怎麽一點事沒有?真可謂一語中的!”
“皇上聖明,孫文慣會以大話欺人,可憐熱血青年被他們騙得一籌莫展。”
“孫文就是一傳銷領袖,殺之何用,得之無益。”
“傳銷領袖?”梁啟超不解。
皇帝發現自己說漏了嘴,忙解釋道:“便是諸如洪、楊等邪教首領。”
“原來如此。”皇帝經常時不時蹦出新名詞,梁啟超多少也習慣了。
“革命黨有毒,青年無辜。故朕一直號召要文鬥不要武鬥,要用文章大義打倒對手,卻不能用鉛彈zha藥消滅對手。不然,單就孫文一人,朕派遣若乾大內高手便足以置其於死地。”
“皇上宅心仁厚,可惜這幫人卻如此冥頑不化。”梁啟超歎息道,卻又想起了什麽,連忙說道,“《民報》被查封後,章太炎已與他人勢如水火,變亂在即。”
“是麽?”皇帝微微一笑,“那便需要再加幾點力氣。”
“皙子也如是說。謂劉申叔既有悔意, 又有章炳麟之證據,不如便照樣刊登,以撼革命黨。”劉申叔即劉師培,系與章太炎齊名之國學大師,學問極精深,唯做人首鼠兩端,先入革命黨,後又叛出。林廣宇在穿越前對其所研究之中國中古文學史成果極為推崇,謂其為“300年來中國中古文學史第一人”,可對他的節操亦有詬病,此番梁啟超說起,皇帝也想了好一會兒,一時難下決定。而所謂章炳麟之證據,卻是他與劉師培之間的通信,希望通過他與端方運動,取得諒解,不料劉師培後來回國後公諸輿論而為己晉身之階,此舉也一直為世人所詬病。
“你是何意見?”
“以皙子一貫信奉的王霸之學而言,此計倒是好計,足以引發革命黨內訌。只是臣唯覺得太過毒辣,章炳麟未必就范,亦足毀劉申叔,況且……”梁啟超期期艾艾說不上來。
“劉師培首鼠兩端,你不恥爾?”
“恥不恥另當別論。只是其舉動怎麽都算是幡然醒悟、回頭是岸,皇上用人該用其長,去其短……何況,厚待劉師培才能引後繼者棄暗投明……”
皇帝長歎一聲,終究是愛才,便在心底原諒了劉師培,提起筆來在清樣上“刷刷”寫下數語:“明日將此刊為頭欄廣告,務必讓東京眾人知曉。”
廣告只有一句話,卻讓梁啟超大喜過望,連連磕頭道:“皇上寬宏大量、仁至義盡,實為萬民之福!”
究竟是何言語呢?……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