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後鋒》第189章 陳述
吳三桂覺得自己很冤枉。 手下做事雖說過份了點兒,可那小北荒反應也太過激烈了。 收買人心也不用這樣啊。 可是,面對小北荒的強橫,他卻沒有辦法。 寧遠靠海不遠,山海關更是在海邊兒上,兩地之間距離更是足有數百裡,偏偏卻只有靠著海邊的那塊比較平緩的道路才能順利的聯系,雖說這片土地也算寬闊,可終究不似那種大塊的平原,以小北荒的實力,說截斷這條道也就只是一句話兒的事兒。 而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他的山海關和寧遠兩塊地盤兒想要聯系,就只有越過那龐大的燕山山脈。 雖然山海關和寧遠的駐軍都是靠著在當地種糧來補充軍需,但終究不能完全的自給自足,而且,他吳家還有商行,也需要通過這條道路才能經營,然後為他的軍隊提供軍餉,這條道要是斷了,他必然會損失慘重。 何況,自己的老子居然也被人家抓了去,一向以“孝”字聞名的他如果不理會,日子也就不用混了。

 所以,陶繼智必須死!

 可是,吳三桂卻又必須考慮一下自己如果殺掉這名忠心的屬下,其他的部將們又會怎麽想。

 凡此種種,進退兩難。 而最重要的,還是他的威名從此將受到極為嚴重的削弱。 因為,他居然被小北荒騎到頭上還不能反擊。

 ……

 吳三桂的苦惱延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可是,該做地事情還是必須做。 答應了陶繼智照顧他的家人之後。 吳三桂也沒殺了他,只是把人直接送到了右屯附近的海邊兒,交給了小北荒在當地的水師。 之後,陶繼智被押走了。 在山海關和寧遠附近海域遊弋的各式戰船也紛紛不見了蹤影。 這讓關寧一帶的各路軍馬松了一口氣,但是,小北荒的威名卻也通過這件事深深地扎到了他們地心中。 對這個把滿清弄得狼狽不堪的地方勢力,這些號稱大明第一精銳地將士們。 卻基本上沒什麽人表示不滿。 因為他們非常清楚,他們不可能把滿清逼到現在這種地步。 這也就是說,他們是比不過小北荒的。 而既然比不過,不滿又有什麽用?人家連吳三桂的老爹都敢綁了,還收拾不了他們這些小?

 當然,除去有些驚懼於小北荒的戰力和肆無忌憚的行事方法,關寧軍的上上下下之所以對小北荒不敢存有敵意,還是因為吳三桂老爹吳襄的獲釋。

 吳襄是一個老牌地逃跑將軍。 因為大凌河之役救援不力而被祟禎下獄。 要不是吳三桂在關寧還有著不小的勢力。 大明朝廷害怕殺了他之後而受到反彈,他恐怕就要跟原先的那些敗軍之將一樣而被斬首了。 不過,即便如此,為了控制吳三桂,祟禎最後雖然放了他出來,卻還是將之軟禁在了北京城。 可是,這一回,小北荒居然說抓就把人抓了。 還直接把人送出了京城,押到了海上,然後,送到了朝鮮。

 在朝鮮,吳襄不僅很“榮幸”地獲得了小北荒兼朝鮮兩地執政官楚鍾南的接見,還被帶去參觀了一場第四軍的一個軍營。

 ……

 “小北荒軍容嚴整。 即便沒有戰事,也是日日訓練,每天的訓練也絕不會少於四個時辰。 無事之時,將士於營中散步,亦是兩人成列,行於路上,昂首挺胸,絕無任何散漫之象。 軍中將士皆學文字,懂戰術,習戰法……其中一小小兵卒。 見識恐怕也遠強過你軍中百人將。 ”

 “這麽厲害?”吳三桂沒有回山海關。 也沒有回寧遠,接了老爹之後。 他又回到了錦州。 按照他的說法,是許久未曾與舅舅見面了,難得滿清退兵,沒什麽戰事,大家應當近乎近乎。 何況,老爹吳襄剛剛被釋放,也需要有人幫著驅驅晦氣,而這個驅晦氣的人選,自然是征伐多年地祖大將軍最為合適。 不過,表面是這麽說,他的真實目的也瞞不住別人。 這位山海關的總兵大人其實是有些擔心小北荒再來找麻煩,也擔心滿清那邊,所以,要拉著祖大壽一起壯膽。 而且,遼西也算不小,而關寧一帶的各路軍馬夠資格去搶地盤兒的,也只有吳、祖兩家罷了,並不擔心被別人搶了去。 所以,吳三桂也是想趁著這個機會,跟祖大壽把遼西地地盤兒劃分清楚。 當然,他之所以如此篤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遼西的青壯婦孺都被韃子給驅趕走了,他不必跟祖大壽急著去搶兵源!

 “何止是厲害。 我駐於軍營的那夜凌晨,炮火連天……”吳襄大約五十歲左右,比祖大壽稍年輕,在京城優養了幾年,反倒有些恢復了南方人的模樣(吳襄祖籍江蘇高郵),說話也是慢聲細氣,頗顯氣度,可惜卻不像一個將軍。

 “炮火連天?小北荒的人難道……”祖大壽有些疑惑地看著自己的這個妹夫,“他們還打自己的兵?”

 “當然打。 而且聽說還是經常打!”吳襄的臉上滿是後怕,“他們管那叫‘演習’,士兵也似乎習慣了這種突然而至的襲擊。 炮火隆隆之中,軍營緊急集合,竟然隻用了不到兩刻鍾。 ”

 “不到兩刻?”祖大壽、吳三桂都是將軍,聽到這個時間,頓時都是悚然。

 “父親,你確定只有不到兩刻?”吳三桂呆了一下,又急急地問道。 他知道小北荒的人把吳襄送到軍營,十有**就是想通過他老子地口向他宣揚軍威。 可是,兩刻,而且還是炮火轟擊之下,這怎麽可能?如果換成是他地關寧軍,軍營外面放上幾門大炮轟上幾下,別說兩刻,半個時辰恐怕也無法集中全軍。 就這,恐怕也還是明知道是自己人演習的情況下,如果是突然間被炮火轟過來,吳三桂相信,自己地軍隊十有**會驚慌失措,如果再有敵人趁勢衝擊軍營,自己的兵絕對會垮掉。

 “兩環(吳襄字),他們用了多少炮?你所處的軍營又有多少人?”祖大壽較為冷靜,想了想問道。

 “一個師。 這是他們的編制,大概有一萬多人!炮火連天,我也數不過來,反正軍營之中到處都是炮火。 ”吳襄搖頭歎了口氣,“其實,何止是不到兩刻,現在想想,那些人也就是用了一刻多一點兒罷了。 這還全都是他們從朝鮮收的新兵呢!”

 “……”吳三桂默然。

 “難怪能將韃子逼到如此地步。 果然了得!”祖大壽長歎。 吳襄雖然打仗不行,但他既然能夠在袁祟煥死後的遼東諸將之中佔有一席之地,也證明了其人確實是有些本領。 而且,軍旅生涯多年,他也相信吳襄的眼力不會出現多大的問題。 說是新兵,就絕不會是老兵,說是不到兩刻,就絕對不是半個時辰……小北荒的軍隊,果然不簡單。

 “父親,那楚鍾南除了向你宣揚軍力,可還做過其他的事情?”吳三桂又問道。

 “沒說別的。 臨走的時候,就是說了幾句希望你們緊守遼西,莫要丟了關寧軍‘天下第一精銳’的名頭。 尤其是不許與韃子有苟且之事。 否則,……”吳襄又苦笑了一下;“否則,他就會再派人來找你,只不過,下一次,他們可就沒這麽好說話了。 ”

 “哼,山海關固若金湯,我倒要瞧瞧他怎生找我。 ”吳三桂微微有些惱火,這楚鍾南實在是太不給面子。 把他堂堂的總兵大人當成什麽?隨時都能教訓的娃娃麽?

 “算啦。 小北荒距離我等太過遙遠,還是先不要管這些了,要擔心,也是先要擔心那些韃子。 ”祖大壽在一邊歎息道。 身為遼東著名的猛將、老將,他對遼西居然不是由自己這些當兵的打回來,反而是由侵略者送還回來的而感到十分屈辱。 只是,打不過就是打不過,他也只有把這種屈辱埋到心裡。 但是,佔據遼西之後,他和吳三桂等人所要面臨的形勢就完全不一樣了。

 “韃子把青壯婦孺盡皆擄去,隻留下空蕩蕩的遼西給咱們,使得我軍無法多辟兵源。 而且遼西廣闊,與遼東接觸之面甚廣,又多為平原,便於騎兵機動……”吳三桂對小北荒的惱怒之情迅速消去,代之而起的是一絲憂慮。 畢竟,小北荒雖然可以從海上來襲,但在陸上沒有根基,縱然能一時得勝,也不能長久。 可是,滿清割地求和,卻把割去的土地上的人口都擄走了,這種做法隻表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八旗軍早晚都會打回來的!

 “遼西不好佔啊。 可惜,朝廷卻不能不佔, 你我也不能不佔!”祖大壽再次歎息。

 遼西是故土,收復故土,尤其是從自己手裡失去的故土,祖大壽責無旁貸。 這是一名武將最起碼所應具備的精神。 以前他做不到,可現在可以了,所以,即便是前面等著他的是刀山火海,韃子還會再殺回來,他也得去。

 當然,通過吳襄的獲釋,他和吳三桂雖然知道了楚鍾南對他們的警告,卻也明白對方的一絲善意。 因為,把吳襄送給吳三桂而不是直接奉還京城,相當於是去了吳三桂被朝廷勒子脖子上的那根繩子。 雖然這根繩子未必真的放在吳三桂的心上,可至少表面功夫也需要做做不是?而去了這根枷鎖,吳三桂也無異於得到了更大的自由空間。

 ……

 很快的,沒了小北荒的掣肘,關寧軍開始重新向遼西進兵。 而與此同時,流民遍地的山東、蘇北等地,也有一批批的船隻向朝鮮運送人口。 關內其他的地方,比如飽經摧殘的河南省,也有人開始大量地收攏流民,再將他們運往山東、蘇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