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後鋒》第179章 報復
“抓住了?”

 “嗯!”

 坐在旁邊的椅子上,看著楚鍾南有些疲憊的樣子,劉采青默默地點了點頭。 雖然攻佔朝鮮所用的時間並不長,可是,想要讓一個國家,尤其是剛剛經過了劇烈動蕩的國家穩定下來,這其中所要消耗的精神絕不是一點半點。 而且,朝鮮也不像小北荒那樣有著穩健的行政和法制制度,這裡完全是人治的社會,而不是法治。 所以,不光是楚鍾南一個,那些從小北荒調派過來的官員們也同樣都是這個模樣。 只是,朝鮮已經是他們對抗滿清的大後方,就算再累,也不能讓這裡出現亂子。

 “多少人?名字都問出來了嗎?”楚鍾南喝了口茶提了提神,又開口問道。

 “刺客一共一百二十五個,全都是滿清那邊派出來的八旗精銳,分成四批,住在四個不同的地方,正好把您老人家在平壤的駐蹕之地給包圍起來……”劉采青答道。

 “哦?這麽有水準?”楚鍾南笑問道。

 “水準?”劉采青聞言,臉上立時掛起了一層不屑:“四口人住的房子,一天進進出出的就有二三十號人的吃食,垃圾也是一大堆,那簡直就是群星中的月亮,螢火蟲堆裡的蠟燭,要不是為了拿到證據逮人,早收拾了。 還用得著現在?還水準?他們那如果也叫有水準,那咱們這可就是祖宗級別的了。 ”

 “呵呵,滿清那夥子人也不是經常搞刺殺。 業余人士,你們也要理解一下。 ”楚鍾南笑了笑,又問道:“對了,問沒問出領頭是誰?”

 “不用問,抓人地時候就蹦出來了。 叫鼇拜!”

 “鼇拜?!”楚鍾南剛咽去的茶水差點兒吐了出來,臉上滿是驚訝:“你說那些刺客的頭目叫鼇拜?”

 “沒錯。 這家夥是皇太極的親信,當初鬧天花的時候。 就是他帶著手下在鎮江攔著咱們。 可惜,那一次居然沒讓他感染上!要不然。 哪還輪得到他在咱們這裡囂張?”劉采青搖頭歎道,臉上還有點兒憤憤的感覺。

 “怎麽?吃苦頭了?”楚鍾南笑問道。 鼇拜在日後可是號稱“滿洲第一勇士”,抓拿這麽一個人,肯定不輕松。

 “苦頭?我們能吃什麽苦頭?”劉采青有些詫異,不明白楚鍾南為什麽這麽想,不過他也沒有在意,只是接著說道:“打埋伏而已。 一排箭射出去,後面還跟著火槍,就算他再勇再猛,也就是一下子的事兒。 只是那小子太不識趣兒,在刑房裡罵了足足兩個時辰,烙鐵都不管用!”

 “還有烙鐵?你們動刑了?”楚鍾南又笑問道。 還說沒吃虧。 小北荒地刑訊方法哪會那麽落後?對付那些嘴硬的,不怕皮肉之苦地家夥,自然有的是招數對付。 可劉采青居然讓鼇拜在那裡乾罵兩個時辰。 還動了平常不怎麽用的烙鐵,擺明了是吃了虧想報復對方。

 “動了。 **……”劉采青恨恨地罵道。 他想起自己在鼇拜面前吃的癟就是一肚子氣,自從奉楚鍾南之命創建朝鮮情報處以來,他還沒吃過這麽大的虧呢。 他們這些情報部門一直沒有被楚鍾南賦予刑訊之權,難得有了一次,自己想玩個新鮮。 又看到當時鼇拜被捆在椅子上,便過去問話,可沒曾想,居然被那小子在底下踢了一腳。 想到這些,他又覺得小腿骨隱隱地有點兒疼,暗暗決定呆會回去再狠狠地收拾一下那家夥。

 “行了行了,沒出息,跟個囚犯較勁兒。 ”楚鍾南白了劉采青一眼,也把手下抓住了鼇拜這個頗有震撼性的消息消化了一下,又問道:“那些人在平壤地內線清除了沒有?”

 “還沒。 ”

 “沒?”楚鍾南一怔。 “為什麽?”

 “這次刺殺你的事情。 不光是平壤這群家夥有份兒,漢城那邊好像也有黑手。 現在我們已經放出了消息,那幾個內線正往南邊逃呢!”劉采青解釋道。

 “明白了。 ”放線,釣魚!楚鍾南歎了口氣,看來自己這回得罪的人還真是不少,以後出門可要仔細著點兒了。

 “這群刺客基本都是死士,除了幾個領頭的,也沒什麽人知道內幕,殺不殺?”劉采青又問道。

 “不殺。 全部送建州左衛,讓他們挖煤去!”楚鍾南答道。

 “是。 ”劉采青應道。 他明白楚鍾南的意思,絕不是為了要對這些家夥進行什麽勞改,建州左衛的礦洞不只一個兩個,其中一個就是專門給那些對滿清最為忠心的死硬份子留的。 凡是被關在那裡地礦工,命運只有一個,就是永遠挖礦,一直挖到死!

 “你們朝鮮情報處的人最近要多用點兒心,除了我的安全之外,凡是咱們的人,都要注意保護。 明白嗎?”楚鍾南又道。

 “這個您放心,這次他們沒機會,下次也是一樣。 ”劉采青自信滿滿地答道。 他倒不是自誇,以他朝鮮情報處經營多年的底子,如果用心保護某些人的話,別人想在暗處下手,還真是不容易。

 “那就好。 去吧!”楚鍾南揮了揮手。

 “那我就先走了。 您注意休息。 ”叮囑了一聲,劉采青站起身離開了辦公室。

 ……

 滿清聯合朝鮮一些對小北荒心懷不滿地富商、地主、貴族對楚鍾南,以及小北荒高官進行刺殺的事情還沒有開始就先失敗了,之後,小北荒的朝鮮情報處通過暗中監察,聯合各個部門又狠狠地在朝鮮進行了一遍清洗。 當然,這些事情基本都是在暗中進行的。影響並不大。 不過,雖然影響力小,通過這些行動,小北荒對朝鮮地控制力卻又獲得了進一步的增強。 而除此之外,滿清也很快就品嘗到了這種暗殺行動所帶來的苦果。

 祟禎十一年六月開始,建州左衛的第四方面軍一部開始將勢力向西推進。 雖然在他們面前的多是山地溝壑,但是。 這樣的地形反倒也方便了他們構建各種城堡、軍寨。 而這種軍事要塞規模化地推進,雖然緩慢。 卻讓滿清八旗無可奈何。 雖然皇太極也曾命令部下選擇地點同樣進行軍塞建設,打算以要塞對要塞,可是,八旗子弟地建築行動緩慢,尤其在建築的時候還要面對第四方面軍偶爾地火炮轟擊,使得皇太極的計劃總是無法達到預定目標,八旗軍也隻得一退再退。 最終,不得不退到了吉林烏拉、輝發至快大茂(通化)一線。

 而除去建州左衛的威脅之外,依蘭要塞的建成也使得小北荒第二方面軍有了一個穩定的基地。 在約瑟夫的帶領下,這支大部分成員都是白山黑水出來的軍隊,以依蘭要塞為依托,將觸角不住地向四面沿伸。 那些隱藏在長白山脈、小興安嶺的生女真,還有那些聚集在滿洲北部的村寨,大多受到了第二方面軍的襲擾。 或者乾然就是擄掠。 當然,約瑟夫等人的“擄掠”跟那些八旗軍不同,相對於八旗軍對財物的向往,第二方面軍對人口更加渴望,那些被擄掠而來的人口被他們安排到了依蘭要塞以北的嘉木寺囤,開始墾荒。 而在這種擄掠活動中受創最深地。 倒還不是滿清,反倒是那些楚鍾南的“舊識們”。 曾經由楚鍾南的“老朋友”齊賽諾延所統治的,如今屬於科爾沁親王明安統領的科爾沁蒙古各部,幾乎都受到了沿著松花江殺來的第二方面軍地“傷害”。 人口,牲畜,財物,無不受到了巨大的損失。 最可恨的,是第二方面軍還有一些政工人員,這些人跟著軍隊一起過來,卻不住地對那些普通牧民進行蠱惑。 這種蠱惑一時半會兒倒沒什麽威力。 可是。 隨著時間的推移,明安等人發現。 他們的治下越來越不平靜,好一點兒的,就是牧民開始出現逃亡的跡象,差一點兒的,竟然開始有奴隸毒死大批牲口,甚至是刺殺主人……而這種現象,還在暗暗地向著其他的蒙古部落傳染。

 而第二,第四兩大方面軍的推進雖然對滿清造成了巨大地壓力,可是,由於是在陸地上,滿清八旗地野戰能力依然擁有著巨大的威懾力,所以,他們也只能做到現在這種程度,卻不能殺出山地或者殺入滿清腹地,這也就使得他們不能像第三方面軍那樣取得更大地成績。

 祟禎十一年八月,第三方面軍再次集中主力戰船,不顧滿清軍隊的沿途阻截,沿渾河溯流而上,炮擊沈陽,並將沿途村鎮毀壞無數。 皇太極雖然大怒,可就是隔著那看上去並不算多麽遙遠的河面,他們卻始終沒有任何辦法。 而且,一旦在河邊聚集起軍隊,就會引來對方無情的炮擊。 無奈之下,皇太極只有帶著大軍,眼睜睜地看著第三軍水師在自己面前威裝遊行了一番之後, 又大搖大擺的離去。 可是,“禮送”第三軍水師離開,還沒等他來得及鬱悶,金州失守的消息又讓他的心情跌入了更深的谷底。

 然而,這一切都還只是開始。

 看到滿清囿於南面遼東遼西腹地防守壓力而不敢派出大軍北上,依蘭要塞的小北荒第二軍開始將觸角沿伸到了開原、鐵嶺一帶,而與此同時,東面駐守在第四軍建州左衛一部也不斷地向東進逼,戰線甚至已經推進到了八旗軍的防線面前;第四軍朝鮮駐扎部隊也開始有意識的越過鴨綠江,滿清沿江的鎮江、險山堡、長奠等地先後失守,又在對方撤回之後再次復得。 但是,這其中損失的人員卻是實打實的。 而除此之外,身負牽製滿清主力部隊任務的第三軍也時不時的進行幾場水上遊行,要麽,就是攻擊滿洲沿海地帶,要麽,就是直接沿河而上,攻擊遼河或者渾河沿岸的滿洲村鎮,甚或是又一次炮擊了滿洲舊都遼陽。 最終,逼得皇太極派出不得不大批人手,在三岔河口附近的河道內扎下了大批的木樁,這才最終斷絕了第三軍對滿洲內部的“進犯”。

 但是,這一切對於滿清士氣的打擊,已經無可彌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