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後鋒》第211章 討論
被人接二連三的提醒,眾人也不好在討論自己日後畢業的出路,只是都忍不住責備地瞪了那個提醒大家的小子一眼。尤其是那個秀才,眼神最是不善。

 秀才名叫尹國用,是皇太極建國稱帝之後,開科取士所中的秀才之一。這種人,如果放到普通的改朝換代之中,雖然不見得就會受到怎麽樣的虐待或者歧視,但一般也不會受到優待。不過,皇太極這些年受到楚鍾南的強大壓力,不得不接連放棄了許多有致於緩和民族矛盾的政策,所以,像尹國用這些漢人秀才,楚鍾南倒也沒有過於在意。畢竟,這些人也是受過滿清的苦的。在建立大學之後,也沒有拒絕這些人入學,相反,他甚至還對這些受過壓迫的讀書人有那麽一些期望。

 但是,這個尹國用卻不是一個心理簡單的讀書人。在這群學生之中,他的年紀雖然不算最大的,但也屬於相較年長的一類。所以,相比起那些年紀還小,也還不怎麽在乎自己前途的同窗們,他對自己日後卻是有著相當的期待的。在他看來,楚鍾南在建立東北執政府之後便創立了這麽一所東北大學,肯定是有著更大的野心。而大學,隻比“太學”少那麽一小點兒,顯然也是有著相當的寓意的。他是個成年人,當然知道從政的好處。所以,對自己在政法學院畢業後的前途也有著相當的憧景。但與眾多曾經參予科考的讀書人一樣,他的憧景總是向著好的一面。認為自己會在楚鍾南這名“老師”的照顧下,勇往直前,並最終取得高位。但是,他卻並不打算只是取得高位而已。這也是為什麽他不與自己差不多年紀的同窗聚在一起,卻要跟劉風、“老路”這些年紀較小的學生湊到一塊兒的原因。一個好漢三相幫,一個籬笆三個樁,他要培養自己的班底或者說是勢力,以期在日後的官場上相互照應。而相應的,要做的這一切,他也就要在平時的交談或者行動中顯示自己的才能見識,讓這一群小同學佩服自己,進而願意接近並聽從自己的意見。

 可以說,除了看不清大勢的發展方向,又有些喜歡意yin,尹國用符合一個有野心的讀書人的諸許多條件。如果放到某個封建王朝,他或許真的能建立一隻屬於自己的勢力網。只是可惜,他今天的表演被人打斷了,這讓他有些不爽。不過,雖然不是很高興,他也僅僅只是裝模作樣的瞪了提醒自己的許綱一眼,倒也沒有表現的很過份。

 ……

 “滿清之敗,敗在不懂懷柔!”

 既然開始談正事兒了,大家也就嚴肅了起來。他們未來會做什麽且不說,光是憑著政法學院的名頭,學生們就知道自己不可能跟先前那些所謂的秀才、舉人什麽的一樣。而且,能來到這個學院的,不是原本在小北荒生活過的,並且成績突出的學生,就是曾經在朝鮮經歷過土改,見識過一場大變革的人,還有,就是像尹國用這樣經歷過滿清由盛衰這一過程,並且承受了其中的辛酸苦辣的人員……可以說,雖然年青,但這裡的學生都不是那種不懂事的少年。許多比他們年長、成熟,並且願意投向執政府的讀書人什麽的都不被政法學院錄取,他們能有這個機會,自然也要知道什麽叫珍惜。

 “懷柔?不是這樣的。”尹國用首.先發話,可話音剛落,劉風便首先提出了疑問:“據我所知,其實滿清不是不懂懷柔。就像皇太極,在即位之後,就曾頒布過許多緩和女真一族和漢族百姓矛盾的政令。雖說成效甚微,但這並不是說他不懂懷柔呀。”

 “沒錯。而且在我看來,其實滿清就.算是想懷柔也不行。大家別忘了,當時的遼東漢人足有一百多萬,可滿人有多少呢?不過十幾萬,兵力滿打滿算還不足十萬。如果他們像是對待自己人一樣對待漢人,那麽,在外有蒙古、大明窺視的情況下,他們能保證那些過得不錯的漢人完完全全的聽從他們嗎?要是稍有火星,那可能就是燎原之勢!”數次提醒眾人回歸正題的許綱說道。

 “你們難道沒聽過‘走於遼不如.走於胡’?大明政策苛嚴,百姓根本不活不下去。要不然,他們為什麽背進離鄉的跑去胡人那邊?可見,百姓心中並無民族之偏見,大家想要的,不過就是一口飯吃。民以食為天。關內為什麽屢屢有民亂發生?那李自成、張獻忠之輩為什麽每次都能敗而複起,至今日竟可橫行中原?不為別的,百姓吃不飽而已!吃不飽,誰還會管什麽官府朝廷?所以,滿清之敗,就是敗在不懂懷柔。若是那努爾哈赤、皇太極能以對待滿人之法對待遼東百姓,那麽,他們絕不會這樣輕易失敗,說不定,他們還真的會得到民心支持。百萬之眾,放到努爾哈赤之時,據說還有兩百萬……如此人數,足足是滿族的十二十倍。他們若是能善加利用,又何至於今日這般如喪家之犬一樣?”尹國用說道。

 “光是有心支持也不見得就行。他們就算能有兩百.萬漢人支持,那關內億兆的漢人又該如何?朝廷已經不行,但自古天下分久必合。關內終有平定之時。到那時,不管是誰平定了天下,都不會放過遼東。滿清早晚難逃一敗呀!”許綱針鋒相對地說道。

 “若是滿清懷柔遼東百姓,爾後趁著中原未定揮兵.入關,搶奪天下呢?”“老路”突然問道。

 “……”眾人都是一怔,接著全部失笑,劉風甚至直接拿.手撫摸上了“老路”的額頭:“我說小路啊,你這腦袋還真的跟咱們大家不一樣唉。滿清入關?沒錯,他們確實入過幾回關,可都只能搶一把就走,卻不能停在某處割據。為什麽?一來,人們兵少,二來,他們是異類。堂堂中原大地,又豈能由他們這些蠻夷之輩主掌?”

 “為什麽不能?大.明之前,蒙古人不就執掌中原了嗎?而且,蒙古人還不只是執掌了中原大地,北方的草原,西方的大漠,乃至執政大人他們先前所居住的歐羅巴大陸,也曾在蒙古人的鐵蹄下顫抖不已。北方俄羅斯,其國主甚至被迫拿自己的頭盔為蒙古人喂馬……”“老路”反問道。

 “說的在理。”許綱點頭說道:“而且不僅僅是蒙古。當年五胡亂中華,漢人幾近芻狗,幾乎是由著那些胡人殺害。北方大地,被胡人強佔了何止百年?”

 “今時不同往日。五胡亂中華,是因為前有漢末三國之爭戰,致使漢人實力大損,後有晉主司馬氏之無能,才會使得北方大地生靈塗炭。而蒙古,也是因為北宋有遼國、西夏、土蕃牽製,又重文輕武,繼而昏君當道,才會被金人佔了便宜。再之後,金人無能,才使得蒙古崛起!而如今蒙古敗落,除一滿清之外,大明別無敵寇,雖內亂頗多,傷了元氣,根本卻還在。所以,即便是滿清能揮軍入關,也早晚只會被趕出去,繼而,為關內大軍所滅。”尹國用說道。

 “對頭,就是這麽個道理。”劉風點頭說道。

 “尹兄說的確實不錯。任何一次外族入侵中原,都是有著長久的歷史原因。大明與北宋和西晉也都有不同。可是,滿清若是真的揮軍入關,進而圖謀天下,我卻覺得不是不可能。”“老路”皺眉說道。

 “哦?”尹國用、劉風,甚至正在想著如何反駁尹國用的許綱也都好奇起來。

 “這其實不是我自己想到的。只是家父有一回跟某位長輩討論起,說是此時的關內並沒有一個人或者一個勢力能為眾人所傾服。不管是朝廷,還是那些起義的農民軍,不僅是相互之間心懷鬼胎,自己人也不時內訌,大多不能團結一心。且眾人也從來不管什麽國家民族大義,只是認準了自家的利益。所以,若是滿清入關,運用遠交近攻,合縱連橫之類的策略,不難憑著八旗軍的強悍戰力,將各個勢力一一抹平。雖然時間可能會久一些。可只要滿清主政之人能使得自己轄下漸趨平穩,百姓能有一口飯吃,在中原站穩腳跟,繼而立業建國也很有可能。……就像你們剛剛說的,老百姓只要有一口飯吃,哪管誰坐了天下?”“老路”說道。

 “這不可能。難道你們忘了,每次滿清入關,朝廷一聲令下,天下各地援軍便蜂擁而至,他八旗軍縱然再強,不也只有退出關外一條路可走?”尹國用微微蹙眉說道。“老路”實在是一個很讓他頭疼的小孩兒。雖然,他也對一個十五六歲便能考進政法學院的人十分看重,可是,這個名叫路一辭小子也太能耐了些。不管是看什麽問題,總比他們這些年長的家夥要深一些。這樣下去,他又如何能按照心理所想地那樣將之收服?

 “尹兄你這話就有些不對了。滿清每次入關,哪一回不是滿載而歸?所謂的援軍,又有幾個真的能做到阻擋敵寇入侵的?相反,那些援軍倒是禍害百姓的居多。”許綱反駁道。

 “倒也是。那左良玉號稱名將,可也最他娘的不是東西。”劉風甕聲說道。身為大學的學生,他們的信息渠道自然比外界還要靈敏齊全的多。楚鍾南為了培養一批合格的人才,也沒少在他們身上下功夫。關內的情況,大多都要送來給大學一份兒。

 “百姓懼官軍而不懼亂匪。如此情形,若是那滿清懂得收買人心,確實有很大的可能能夠立足中原。”許綱小小地總結了一下。

 “立足又如何?蠻夷就是蠻夷,先天不足。縱然能得勢一時,我卻不相信他們真的能奪取天下。我倒是覺得,他們若是入了關,只會讓自己敗落的更快。”看到自己已經沒有了支持者,尹國用頓時皺眉。

 “為什麽?”劉風想開口,卻被許綱搶在了前面問道。

 “因為滿清不過是一群蠻夷。若是在關外也就罷了,沒有人在意,可是,他們苦是入了關,哼哼……”尹國用冷哼了兩聲:“他們腦袋上這兩個大字就如白晝之日,夜晚之月!任是何人都要對他們忌憚疑忌三分,他們又怎麽能夠輕松的連橫合縱?何況,關內又不是沒有睿智之人,若是滿清真的顯出其崢嶸之勢,各方勢力又豈會任由他們胡作非為?再者,先前數次入關,八旗軍四處燒殺搶掠,惡名昭彰,誰人不恨?他們又如何能夠立足?”

 “有理,有理!”

 劉風再次點頭。許綱想了想,也似乎找不出什麽可以反駁的話來。所謂話糙理不糙,一群狼裡突然出現一隻老虎,大家自然要注意一二,不能由得對方亂來。只有“老路”路一辭,聽到尹國用的話後微微搖了搖頭。

 ……

 “這麽說,那些學生還是不太明白關內各個勢力到底都是一夥什麽人了?”

 散學後不久,“老路”回到了自己的家。那是距離由沈陽皇宮改造的大學不遠的一處地方,原屬於大貝勒代善的住宅。而住在這裡的,自然也就是楚鍾南一家。坐在榻上,聽著化名路一辭的路易匯報的校內情況, 楚鍾南忍不住摸了摸額頭。

 “其實我覺得您還是太心急了。父親,觀念的改變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何況,他們入學也還不到一年!”看到老爹有些鬱悶的模樣,路易勸道。

 “我不急不行啊。”親昵地摸了摸兒子的腦袋,楚鍾南歎了口氣:“大明馬上就完蛋了,只要李自成朝北京進發,我們就得入關。時間不等人。這些學生是我改變大家觀念的種子,如果不能早點兒發芽,以後我們可就吃力了。”

 “既然您覺得滿清都能鼎定中原,那還有什麽可怕的?”路易問道。

 “就是因為這樣才可怕。連滿清都有可能鼎定中原,就知道那些仕紳地主之輩為了自己的利益,什麽都能出賣。可我們卻偏偏是要奪取他們的利益,由此可知,到時我們會遇到多麽大的阻力。”楚鍾南長長地歎道。

 “……”路易看了看老爹,搖搖頭,什麽都沒有說。雖然只有十六歲,可是,他畢竟不同於其他人。當然知道所謂的進取中原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這可是一局大棋,看上去好下,但實際上卻很不好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