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後鋒》第214章 自己去找
“東北大學的小小學生?”

 王夫之微微笑了一下。他和顧絳、黃宗羲三人雖然還沒有日後那偌大的名頭,可平時也沒少跟那些達官顯貴接觸過,這個路一辭剛剛沒說話的時候倒也罷了,現在露出頭來,所表現的卻已經不遜於他們所見到過的許多名士,甚至還更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氣質,肯定不是一個簡單的角色。不過,人家既然不說,他也沒必要問這些。反正,他們三個人這回來這裡,就是想看一看這個東北到底是什麽模樣罷了。錢謙益在給他們的信中說了許多事情,有不少都引起了他們的興趣,尤其是對東北推行的全民識字運動最為好奇。他們實在是不明白,如何能讓一群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識別那麽多的漢字。要知道,就算像錢謙益和他們這樣的名士大儒,也不敢說能認識所有的字,而普通的讀書人,沒有十年的功夫,也不敢說能熟練掌握常用的那些漢字。

 “這其實非常簡單,只不過是執政大人發明了一種拚音之法,平常人只需半年或者一年左右,便可以掌握那些字母韻母,然後通過這些字母的拚寫,得出各個漢字的讀音。雖然這只是基礎,離著熟練運用漢字還有著巨大的差距,但有了這個,卻也為大家開辟了一個方便之門。”

 想到什麽就問什麽,馬車開動沒有一會兒,黃宗羲就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而路一辭對東北的這一“輝煌壯舉”當然也是極為自傲,當即便為三人解說起來。

 “拚音之法?”顧絳問道。

 “沒錯。”路一辭微笑著,“這是我們大人根據西方的字母讀音所發明的,為的就是解決漢語讀音的標注,並打算以此作為日後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不過,雖然大人說這拚音之法是他自己發明的,可經過我們許多人的研究,發現他其實只不過是完善了這個方法罷了。早在多年以前,就有外國人準確地用拉丁拚音字母記錄了漢字的讀音,而更早的時候,利瑪竇就曾用寫過一本漢語注音的西書《西字奇跡》。只是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免得大人尷尬罷了。”

 “……你,你居然……”王夫之微微一愣。不管這拚音之法到底是怎麽出現的,可路一辭的話似乎是對楚鍾南有些不以為然啊。而且還這麽公然當著他們的面說出來,難道,他就不怕被人聽到?

 “嘿嘿,好奇吧?其實這沒什麽,.私底下罵我們大人的人多了。我們大人自己也說過,你罵他沒關系,當著大庭廣眾跟他打架也沒關系,只要別找他借錢!”看著王夫之三人的表情,路一辭笑的有些壞。

 “……”

 一開始就被小小的震了一下,雖.然微微覺得楚鍾南這人可能有點兒摳兒,可居然不禁止別人罵自己,這種上位者倒是少見。王夫之、黃宗羲還有顧絳的好奇心再次被調高了一些。這種不怕罵的上位者,不是大奸大惡,就是真的有大胸襟。可是,不管是奸惡之輩,還是真的胸懷寬廣,關內的大明朝似乎都沒有。光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得出,為什麽楚氏能在小北荒那種偏遠之地崛起了。而由此,他們也徹底放棄了對眼前這個不過才十幾歲的學生的那一絲輕視。隻憑區區幾句隨意之言就調動起了他們的興趣,這個小子也不簡單。

 “自古以來,就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之類的話。上位者巴不得老百姓什麽都不懂,就只知道逆來順受,可我們大人卻要推行全民識字,三位可知緣由?”隨著馬車緩緩地移動,瞄了一眼外面繁忙的景象,路一辭又向正打量著路邊情景的三人問道。

 “願聞其詳!”顧絳轉過頭來,微微拱手說道。

 “推行全民識字,其實是為了長治久安。”路一辭解說.道:“因為只有大家都讀書認字,才會盡可能的減小甚至消彌士人與農工商之間階級差距。”

 “這話何解?”黃宗羲立即問了出來,“自古,便是士農工.商四民並立,士人為首腦,農為根本,工為用,商主流通,四民健全,方可天下安定。全民識字雖然好,可真若做到了,豈非消彌了士人的存在?如此,何人可為首腦?而若無首腦主持,天下必亂啊!”

 “呵呵,三位先生,大明如今也是四民並立,可它亂.得可夠嗆!”路一辭微微一笑,也不正面回答,只是說道。

 “這不一樣。”王夫之搖頭答道。

 “有什麽不一樣?.士人自古便自認高人一等,什麽‘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什麽‘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他們掌握了知識,掌握了政權,可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卻對自己所需要做的工作卻基本不了解。而士人所代表的縉紳們,在每個朝代,其實都是天下大亂的根源。”路一辭冷笑道。

 “顧某知道,當今天下確實有許多為富不仁之輩,也知道確實是有著數之不盡的貪官汙吏,正是因為這些人,才會使得我大明陷入如今的境地。可是,路小先生所言,似乎有些過於偏激了吧?”顧絳皺眉說道。

 “一點兒都不偏激。”路一辭笑了笑,又向顧絳說道:“聽說顧先生並不是一個讀死書的人,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深入細致地研究過歷朝歷代的各種情況?不管是他們的發展,還是最終的滅亡!”

 “路小先生這話又是什麽意思?”黃宗羲的興趣這時候已經徹底提了起來。他知道錢謙益為什麽要把這個路一辭留下來了,這個少年人已經不僅僅是不簡單的問題了,光從剛才的那句問話,他就發現,這個路一辭,或者說是那個什麽東北大學所研究的問題似乎遠比大明的那些書院所研究的要深入的多。大明的書院學習的是聖人的學問,可這個東北大學似乎已經研究到了歷代王朝的興衰的根本。而很顯然,這中間的差距不可以道裡計。

 “是啊,路小先生,難道你們那東北大學研究過這些?”王夫之也問道。研究歷朝歷代的發展滅亡,這要是放到大明的那些書院,又有誰敢去做?

 “當然。”路一辭微有些傲然地答道。

 “那不知……你們研究出了什麽結果?”黃宗羲緊接著問道。他在史學上的造詣非常深,心裡對歷朝歷代的發展滅亡自然也有著自己的看法。但也正是如此,他才想聽一聽路一辭能不能有什麽新穎的見解。畢竟,從對方剛剛所說的,推行全民識字居然是為了長治久安這一條上,他就發現,東北的執政方法與歷朝歷代有著很大的不同。

 “知識!”

 “知識?”

 “正是。”路一辭點了點頭:“其實,王朝的興亂,不過是利益的再分配。而這種再分配,也正是因為知識的不能共享所導致的不平等所致!”

 “願聞其詳!”

 幾乎一致地,黃宗羲、顧絳、王夫之三人都伸長了脖子。三人不說是學究天人,也都還比較年輕,可是,他們三人的學問卻是不用說的。路一辭的話雖然有些模糊,卻頓時觸動了三人的內心一直在研究並且渴望的東西,似乎為他們張開了一扇窗戶。可是,窗戶的開口太高,他們無法看到外面的東西,只是看到了透過窗戶的那一縷光線。所以,他們才會這樣急不可耐的想要知道外面到底是什麽情況。

 “天下大亂,直接原因其實很簡單,要麽是外族入侵,要麽是土地兼並,要麽是昏君當道……但是,不管是哪一條,歸根到底,其實都是因為老百姓不堪其苦。可是,老百姓為什麽會苦呢?只要讀過兩年書的人,都知道‘以農為本’這句話,也都知道,我華夏大地,有九成以上的百姓都是農民。可是,話雖如此,不管是誰,卻幾乎從來都瞧不起農民,並且將其當成了可欺之輩,甚至於農民本身也瞧不起自己,有的農家為了擺脫這個身份,幾乎傾家蕩產的去培養一個讀書人。這都是為什麽?因為農民沒有知識!他們除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種,其他的什麽都不能做。只要是農民,就幾乎沒有權利,只有義務,他們要承擔來自朝廷、官府、地主、外寇……這個國家幾乎所有的壓力,卻不能去享受自己所創造的成果,甚至連最起碼的溫飽都做不到。為什麽?因為他們沒有知識。學習知識的權利,都在士人或者商人之輩中掌握著,而其中的絕大部分,都在士人手裡,甚至於,士人還把手伸到了商人之中,使其成為自己的附庸,這就是所謂的官商勾結。這樣一來,士人幾乎完全壟斷了知識,並且借用知識,定下各種規則,為自己謀利。而沒有知識的農民,還有無數的老百姓,因為不懂這些,就成為了這些規則管束的人,進而受到了各種壓迫。”

 “……”黃宗羲三人沉思著,都沒有說話。身為士人,路一辭的話自然不好聽,但以他們的功底當然知道這些話只是泛指,所以,他們也沒有必要去拿一些例子來反駁。畢竟,特殊不等於普遍。

 “老百姓沒有知識,只有按照有知識的人所定下的規則去行事,如此,他們沒有話語權,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逐漸的被壓迫下去,並最終到了無法忍受的境地。於是,他們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爆發出來,這就有了歷代王朝末年的亂象,然而,同樣的,因為沒有知識,這些動亂的最後,老百姓又被某些有知識的人所利用,變成了對方手裡的工具。之後,這些有知識的人利用老百姓打敗了另一些有知識的人,取得了國家政權,然後,他們對老百姓稍稍好一些,又立下表面是新,其實依舊的規則,繼續享用老百姓的勞動成果,壓迫他們,再之後,老百姓忍受不住,再次爆發,如此循環往複,也就成了說書人口中所說的‘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惜,那些說書人並不知道,他們的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不知道凝結了歷朝歷代億兆百姓的多少痛苦與血汗。”路一辭微微歎了一口氣,轉頭望向了窗外。

 ……

 “所以,楚大人才要推行全民識字,為的就是讓所有人都擁有知識?”好一會兒,顧絳才又向路一辭問道。

 “是的。不過,全民識字只是基礎,老百姓能不能借用知識參予製訂規則,並且進而用之維護自己的利益,這將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可能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說不定更久!我們大人的所作所為,只不過是一種試驗罷了。”路一辭答道。

 “天下百姓何止億兆,所有人都讀書,又如何科舉?如何選拔官員治理?”王夫之問道。

 “不知楚大人想過沒有,天下刁頑之人甚多,若是這些也讀了書,懂了法,找出其中漏洞,進而借此做惡,又該如何?”黃宗羲也問道。

 “全民識字, 固然是非凡之舉,可是,如此一來,士人豈非就要真的消彌於世間?天下因循守舊之人不知凡幾,楚大人若要入關,難道不怕這些人生亂嗎?……還有,楚大人如此作為,似乎對君王之位不以為然,莫非他無意問鼎中原?若是這樣,他何不起兵入關,助朝廷伐滅各地叛軍?然後,以再造乾坤之功的巨大威望,將各項政策推行下去?”顧絳又接著問道。

 “呵呵,三位的這些問題我們有的想過,有的沒想過。不過,這就要靠三位自己找答案了。”路一辭笑道。

 “自己找答案?”

 “沒錯。我們大人說了,三位在東北期間,可以多走走,多看看,除了極個別的軍事要地,我東北六省對三位不設防。所以,路某覺得,三位可以自己去尋找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路一辭微笑著說道。

 “楚大人如此大方?”黃宗羲問道。

 “當然。三位不是普通人,我們大人自然另眼相待!”路一辭笑道,略略地掃了一眼顧絳。這人居然直接就問楚鍾南是否有意問鼎中原,膽氣果然不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