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後鋒》第205章 東北定
如果楚鍾南在場,他肯定會對著洪承疇舉起大拇指。沒錯,他真正的殺手鐧其實就在建州左衛。

 當初命令各部撤軍,他讓第三軍撤回了海上,第四軍一部撤回了鴨綠江畔,第二軍撤到了完達山,唯有建州左衛一帶的軍隊沒有動彈。這表面是因為建州左衛附近山勢連綿,又建立了不少的軍寨城堡,如果這樣撤了,很容易會被對面的清軍佔去,從而使得小北荒的煤鐵基地受到嚴重的威脅。可是,實際上,觸角已經伸到輝發地的建州左衛一部已經得到了大量的軍力補充,而且全部都是由鴨綠江沿岸抽調的軍團主力。而輝發等地已經屬於平原地帶,從這裡出發,向西,可以直擊開原以北,也就是滿清如今的聚居地;向西南越過哈達嶺,則可以直撲到鐵嶺城下。

 一如洪承疇所料,他就是想把那數萬官軍全部圍困在鐵嶺城內,逼迫他們投降。幾萬精兵,而且還是出自邊軍的精兵。這些士兵一個個都是見過血,打過仗的真正精銳,只要按照小北荒的方法稍加訓練,那就是一支難得的能戰之師。同樣,他也不擔心皇太極會阻撓自己,因為除非皇太極還沒有發瘋,就應該知道不能與他硬拚,只要他的部隊能突然出現在鐵嶺外圍,那麽,皇太極就只有“換防”。雖然數萬大軍的換防肯定會消耗一定的時間,讓城裡的官軍有隙可乘,可只要抓緊時間,大部分還是會被他堵在城裡的。他也不擔心皇太極退到外圍之後找他的麻煩,一來,皇太極即將糧盡,在沒有得到足夠的糧餉補充之前,招惹一支準備充分的精兵無異於自尋死路;二來,滿清因為皇太極的所謂“妙計”,如今已經衰弱的厲害,承受不起太大的損失。所以,在城裡的官軍還有戰鬥力的時候,八旗軍不可能,也不敢冒著連續作戰的危險來鐵嶺城下打野火;第三,在出兵鐵嶺的同時,小北荒的另一支軍隊也會向著開原以北進軍。那裡是滿清如今的聚居地,也是皇太極最後的根基所在,自己的後路出了麻煩,給皇太極天大的膽子,他也不敢繼續留在鐵嶺城下轉悠。

 當然,這一切計劃的前提就是他的軍隊能極為隱蔽的進至鐵嶺城下,在皇太極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出現在那城池的四周。

 這種事情如果放在一般的情況下,自然是非常艱難的。可是別忘了,現在是冬天!冬天的原野,冬天的山地,那都是屬於小北荒的戰士們的。因為他們有著隻屬於冬天的絕對速度,也有著隻屬於冬天的絕對殺傷力!

 ……

 祟禎十四年二月十六,夜!

 鐵嶺城城上的大明守軍突.然發覺城外一片亂糟糟,好像是圍在外面的清軍在匆忙撤退。士兵們急忙向上峰匯報,繼而,城內的高層全部驚醒。洪承疇親自帶人趕到了城牆之上,結果,他們卻發現,一隊黑甲黑騎的騎兵在那月光和城頭火光映照的土地上正來回的奔馳。

 那些黑色的戰馬高大神駿,甚至.比清軍攻城時,大家看到的皇太極等人所騎乘的戰馬還要高大的多。而除此之外,遠處,整齊而又有如雷鳴般的踏步聲也讓城頭的一眾人等感到頭皮發麻。洪承疇、邱民仰、楊國柱、王樸、王廷臣……鐵嶺城內幾乎所有的將領都被叫到了一起,他們注視著城下黑蒙蒙的空地,就那樣在森寒的夜裡等了整整一夜。

 十七日,清晨。

 天剛蒙蒙亮,鐵嶺城內的守軍.便看到了城外那一圈圈的拒馬,柵欄!裡三層外三層,竟整個兒地把鐵嶺城給圍了好幾圈兒。

 繼而,日上三竿!

 一隊隊黑衣黑甲的士兵排成了一個個整齊的方.陣,猶如閱兵一樣,一聲不響的站在城下,站在那些拒馬、柵欄的外圍。這一站就是一個時辰!期間,在依舊有如刀割一般的寒風之中,這些方陣裡沒有發出一點兒聲音,哪怕是一聲咳嗽也沒有,同樣,也沒有人哪怕只是晃動一下。之後,隊伍突然解散,數萬士兵倏然間變得散亂不堪,但兩刻鍾後,卻又戰鼓雷鳴!……集合!數萬大軍重新集合,隻用了不到半刻鍾!然後,又是站立,同樣的一個時辰!一聲不響的一個時辰!

 直到正午過後,這些方陣才在號角的指揮下,踏著.整齊如一的步伐,轉身回營!

 之後,鐵嶺城內外,重新陷入了寂靜無聲的狀態。

 據說,洪承疇和眾總兵回到住所,一個個都呆坐.著,整整一天多都沒吭半聲。

 鐵嶺城內,軍心大沮!

 數萬守軍,在幾.天內只是不斷地流傳著一句話——“這仗,沒法打!”

 ……

 祟禎十四年三月,因滿清大軍撤退,鐵嶺又有小北荒大軍合圍,久戰疲敝之下,祖大壽率眾沿遼河回撤,意圖回還錦州。然而,到達廣寧之時,卻又得知小北荒第三軍已然佔據大凌河與義州(遼東也有一個義州,大凌河以北),阻斷了他回師之路。廣寧無糧,祖大壽坐困愁城,終於於祟禎十四年五月,接受了小北荒的勸降,率眾投奔小北荒。

 之後,祟禎十年六月,因為天氣炎熱,斬殺的戰馬肉不能長久放置,城內卻又已經沒有糧食草料,無法喂食,戰馬頻頻餓斃,期間又不斷受到小北荒的招撫與勸降,士兵多有逃亡……最終,鐵嶺副將夏承德首先忍受不住,派人乞降。之後,七月初,夏承德與小北荒裡應外合,第四軍攻入鐵嶺。數萬守軍幾乎不戰而降,洪承疇意欲自盡,被部將所阻,遂與眾人一起被俘。

 而在洪承疇被俘之前,祟禎十四年三月,小北荒第二軍由北方南下,奇襲滿清後背。剛剛退至開原的皇太極匆忙之間無暇北顧,只能命多爾袞率軍迎戰。最後,多爾袞雖勉強將約瑟夫等人擊退,百姓牲畜卻“被擄”甚多。之後,沃爾姆斯等人率領新編朝鮮軍團北上,進至開原一帶,與第四軍一部兵馬對八旗主力進行牽製。由此,皇太極對遷移百姓的控制力大為下降,百萬民眾紛紛南逃,並在小北荒軍隊的幫助下,回轉遼東、遼西。因為實行了土改,朝鮮的經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楚鍾南也可以輕松地從朝鮮調撥大批糧食農具,對南逃百姓進行安置。同時,宣傳局也派出工作隊,對這些受到滿清傷害或者毒害的百姓進行教育宣傳,使其對小北荒歸心。

 四月,楚鍾南便率領各部軍隊,還有小北荒一乾官員、將領進駐沈陽。

 五月,楚鍾南派遣使者前往蒙古,邀請蒙古各部台吉前往沈陽見面。蒙古各台吉多有不至,楚鍾南大怒,命第二軍進入草原,對不合作者進行打擊。尤其是對滿清的鐵杆盟友科爾沁部進行了猛烈的攻擊。同時,對願意前往沈陽,並願意與小北荒進行合作的各部台吉貴族,楚鍾南又分別授予官職。許多小部落的台吉、族長、頭人之類都被他授予了各級行政官的名頭。使得蒙古大貴族與小貴族之間矛盾加劇。七月,武力壓迫和內部分化共同進行的政策初見成效。內喀爾喀蒙古部出現大規模內亂,第二軍奉楚鍾南之命,迅速前往“鎮壓”,不久,內亂平定,內喀爾喀部被楚鍾南分為幾大行政區,一些原本只有百多族人的小台吉被楚鍾南授予行政官職務,內喀爾喀初步成為小北荒的附庸。

 八月,皇太極糧盡,又得知小北荒原本圍困鐵嶺的主力部隊已經休整完畢,正要北上。無奈之下,遂於深夜率四萬八旗鐵騎突出開原,向蒙古方向逃竄。但其所逃竄的方向為科爾泌部,該部首領科爾沁貝勒,博爾濟吉特氏寨桑因為是滿清鐵杆盟友,早就被楚鍾南命第二軍進行過嚴厲的打擊。寨桑早已遠遁,科爾沁各部也被楚鍾南強行分割,並取消了貴族封號,該部牧民也被收錄入小北荒民籍之中!如今,被分配了牧場和牲畜,又受到了工作隊的宣傳教育的牧民已經對滿清不抱任何好感,皇太極才剛剛到達科爾沁沒多久,部下便在當地牧民的襲擊下損失數百。皇太極大怒,有心血洗草原,卻又受到了小北荒的壓迫,尤其是此時追兵已近,又有坐鎮內喀爾喀部的第二軍由南方逼近,無奈之下,只能放棄報復,一邊搶掠,一邊向北逃竄。沿途之中,數萬大軍因為離心離德,多有逃兵。等他越過大興安嶺, 逃入外喀爾喀境內之時,原本的四萬大軍僅剩不足兩萬。

 祟禎十五年春節,楚鍾南於沈陽建立“大明東北執政府”,遼東、遼西,東蒙古,奴爾乾都司,小北荒以及朝鮮等地,除山海關至寧遠一帶依然還在戰敗而逃的吳三桂之手,其余盡皆被劃入管轄區域。之後,遼東遼西被合並為遼寧省,東蒙古被命名為內蒙古自治區,奴爾乾都司與原小北荒轄區被分為吉林省和黑龍江省,朝鮮被劃為兩部分,北為高麗省,南為三韓省。六省各設行政院主管行政,法院管理司法,檢查院負責監督,各院長官均由執政府任命。楚鍾南則為東北六省總執政官。

 十五年二月,楚鍾南下令改組全軍。小北荒各軍更名為“大明東北戍衛軍”,全軍改編為五個軍團。第一軍團三萬人,由沃爾姆斯任軍團長,下轄三個師,為野戰主力;第二軍團兩萬人,全編騎兵,軍團長約瑟夫,野戰主力軍團,暫時鎮守東蒙古;第三軍團三萬人,各式大小戰船千余艘,軍團長李惟鸞,屬於水軍;第四軍團四萬人,為預備役軍團,軍團長祖大壽;第五軍為守備軍團,分別鎮守各地以及朝鮮,人數達六萬之巨,直屬參謀部統籌,不設軍團長。

 三月,楚鍾南命令第三軍團帶領第一軍團第二師由海路南下,進兵山東登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