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後鋒》第244章 理由
祟禎十九年正月底,大順軍南陽所部在昔日闖營大將李信與其妻紅娘子的帶領下,向衛**投誠。李自成求援的希望破滅,同時還要受到來自襄陽與南陽的巨大壓力,軍心再次大亂。李自成與劉宗敏等人費盡力量才終於將騷亂鎮壓,但此時此刻,誰都可以看得出來李自成這位曾經風光不可一世的闖王,今日的永昌皇帝已經是大勢已去。

 二月初,政務院總理楚鍾南下令,由李信接任陝西省行政長官一職,負責迅速安撫陝西,恢復其地生產生活秩序。得此任命,還在配合耿仲明接收南陽的李信立即快馬加鞭,挾妻子前往西安任職。而隨著李信的任命與就職,陝西以及湖北北部那些走亂的大順軍殘部紛紛走出了自己的所在地,向李信或者前來招降的衛**投降。陝西一省,這個李自成倚為大順國基地,寧可舍棄北京也要回來的省份,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便已經完成了從舊到新的轉變。尤其是在楚鍾南命人運送來大批的糧食之後,大順國更是迅速地消失在了陝西老百姓的心中。只是偶爾有些念舊的人還會念叨一二,只是,這種念叨卻根本與所謂的愛戴和懷念沒有任何的關系。

 而就在李信就任陝西的時候,因為接連戰敗失地而驚恐交加的李自成也終於再也坐不住了。他帶領剩余的不足十萬人馬向武昌進軍,之後,強行打破了武昌城。然而,就在許多人以為李自居與左夢庚要短兵相接的時候,緊接著,他卻又寫信給左夢庚,要求與左夢庚結盟。理由也十分簡單,就是左夢庚若想據地稱王,根本不可能被衛**所容,而且,楚鍾南對他們左氏父子,還有左家軍的惡感也是天下皆知的,一旦左夢庚投降,後果必然不堪設想。而他李自成此時面對衛**的猛攻也是獨力難支,所以,兩家合則兩利,分則兩害,最好能夠結盟共抗強敵。另外,李自成還承諾,若是左夢庚願意與他的大順軍結盟,他願意在擊退衛**的進攻之後,助左夢庚再伐南京,“以為將軍日後之根基”。

 身在九江的左夢庚此時也剛剛敗在明軍之手不久,有意向衛**投降,對方卻一直了不消息,這讓他擔心不已,生怕衛**會隨時翻臉,那樣他也將同時受到明軍和衛**的雙重攻擊。所以,很快便被李自成所說動,三月,兩軍於長江之中結盟,李自成與左夢庚約為兄弟,發誓共退強敵,日後再“並取中原”。

 但是,很顯然,此時的大順軍,還有剛剛敗於明軍之後沒多久的左家軍都沒有多少士氣。尤其是在衛**第一、第二集團軍大部,還有來自山東的孔有德部也開始向河南集結的消息傳出來之後,兩軍的士氣更是跌至了谷底。每天都有士兵逃亡,李自成和左夢庚采取了相同的辦法,那就是殺。可是,這種殺戮卻反倒更加速了士氣的跌落。三月中,武昌城中更是傳出了一個讓大順軍所有人都感到無比頹喪的消息,那就是李自成最信任的謀士,大順國的頭號文臣牛金星跑了!

 牛金星,字聚明,河南寶豐人。.二十余歲中秀才,天啟七年中舉人。為人質樸,性喜讀書,通曉天官、鳳角及孫、吳兵法。家中有田,平日設館授徒,過著僅足衣食的生活。約崇禎十年,牛金星因“以事忤同邑之巨紳”,被誣以抗欠賦稅、強佔婦女18人,而遭“盆冤”,被革去舉人,充軍盧氏當差服役。

 崇禎十三年冬,李自成率義軍入.豫西,牛金星參加義軍,向李自成建議“少刑殺,賑饑民,收人心”,李自成納之,加上此時的起義軍極少有這種有功名的讀書人加入,牛金星遂成為義軍領導集團的重要成員。後來,牛金星又為李自成建政設官,又與眾謀士替李自成議定“取天下”的戰略戰術。祟禎十七年,李自成進入北京,牛金星為天祐殿大學士(丞相),幫助自成建設政權,但因忙於籌備登基大典,建政設官,迎來拜往,未能對時局采取正確決策,以鞏固政權。終於,衛**入關,大順軍敗退,被迫撤出北京城,退往西安。而之後的兩年間,牛金星雖然想方設法的為大順軍恢復元氣,但因為劉宗敏等武將一直鄙視其身無戰功,文人一個,且大順軍的諸多將領粗魯不文,不僅不喜學習,反而紛紛走上了**之路,使他的政策受到極大抵製,再加上大順軍對文人士子的籠絡力極差,根本就沒有多少能拿得出手的官員,以致於政策根本就沒能奏效。而由此,牛金星也終於預料到了大順的前途,心中常懷鬱鬱之志。

 祟禎十八年除夕,衛**的突.然進攻讓李自成驚慌失措,居然棄首都而逃,鬥志敗落如此,牛金星更是失望已極。而李信、紅娘子二人據南陽投降衛**,被授陝西行政長官,督一省政務的事情卻又讓牛金星看到了另外的希望。

 “良禽擇木而棲”!於是,牛金星找了個機會跑了。而隨.他一起走的,還有他的兒子牛佺一家人。

 而牛金星的逃跑無異於是敲響了大順的喪鍾。自.己最信任的謀臣叛逃,還有先前李信與紅娘子的離棄,也使得李自成變得多疑好殺。大順軍內部愈加不穩。對此,洪承疇抓住機會,派遣沃爾姆斯與約瑟夫兩路集團軍發動了對武昌一帶的猛攻。大順軍軍心不穩,將無戰心,倚之為依靠的高大城牆也沒能擋得住第一集團軍數百門火炮的凶猛轟擊。雙方激戰一日,武昌城破,李自成與劉宗敏等人敗逃過江,同時,李自成還下令焚燒了收集起來的所有船隻。之後,大順軍殘部進入江西一帶。而衛**因沒有過江船隻,隻得暫時停止進攻,奉命進行休整。

 ……

 “李自成完了。”

 北京城內,悠悠然地喝著杯裡的酒,楚鍾南笑呵.呵地對自己剛剛召過來的錢謙益說道。

 “李自成貌似強.大,卻如此不堪一擊。確實是讓人大為驚訝。只是……”錢謙益略為沉吟了一下,又問道:“大人,您為何讓洪承疇停止進攻?我可是聽說,咱們的衛**有一兵種,名為工兵。他們甚至能在黃河之上架起浮橋!既然如此,長江又有何難?讓洪承疇就此打住,豈非又給了那李自成坐大之機?您要知道,當初朝廷多次將其擊敗,就是因為沒能一擊斃命,才使得他最終能東山再起,打下了北京城啊。”

 “呵呵,李自成為什麽能夠坐大?還不是因為朝廷的政策不行?可到了江南,他就沒那麽多運氣了。江南百姓生活比北方勉強強些,他又是外來戶,難以像在北方一樣一呼百應。何況,九江的左夢庚在這一戰的時候連一點兒忙都沒幫他,如今他喪家之犬一樣,兩人不打起來就算不錯的了。江西往東就是南京的那夥人,再有就是鄭芝龍,那人視福建為自己的勢力范圍,絕不會允許李自成過去,雲貴一帶又有沐天波……他李某人別說再次坐大,能撐得下去,就是能耐!”楚鍾南笑笑,毫不在意。

 “話雖如此,可李自成既然能與左夢庚聯合,未必不能與他人再次合作,萬一……”錢謙益還是有些擔心。這位江左三大家之一的老才子如今已經是鐵杆的楚黨成員,對楚鍾南勢力的發展可說是極為上心。雖然不算是楚鍾南一方勢力的核心成員,他也是堂堂的統戰部長啊。而且,如今心向楚鍾南一方的已經不只是他一個。事實上,身為統戰部長,他比誰都清楚,要不是楚鍾南對手下的選擇向來極為嚴格,恐怕那些讀書人早就蜂擁而來了。這年頭,拳頭大的就是老大,楚鍾南潛勢力太強,讀書人要是不趕緊抓緊,以後還有什麽“士子”之輩?想拿架子也沒處拿了。而楚鍾南這種嚴格擇人的舉動,無疑又使得眾多的有識之士增加了對北京的認同感。就像有些人說的,“勝而不驕,時時謹慎”,這才是成功者所應有的表現。

 “聯合起別人又怎麽樣?其實,現在我如果給洪承疇一條命令,別說是李自成這個流寇,就是南京他也打得下來。可問題的關鍵不是能不能打得過去,而是咱們能不能應付得過來啊。”楚鍾南歎道。

 “此話何解?”錢謙益的這個問題其實也是許多人想問的。楚鍾南先前與李自成、南明等勢力對峙,人們還可以理解為他是囿於三方鼎立的局面,生怕被別人佔了便宜,同時,也可能是沒有必勝的信心。可如今一看,四大集團軍才出了兩個,就打得李自成抱頭鼠竄,看似強大的大順王朝也轉眼間土崩瓦解……人們這時候才清楚,其實楚鍾南已經是如此的強大。可是,這麽強大的力量,為什麽不趕緊去平定天下,反而要這樣打打停停呢?

 “整頓地方要有時間。比如這一次,如果沒有多方的糧食儲備,你覺得陝西和湖北能這麽快平定麽?那些大順軍民能那麽容易轉變過來對咱們的看法麽?要是沒有足夠的彈藥,攻打潼關、武昌的這些硬仗,能那麽快就取得勝利麽?而這些都需要時間去準備。而且,情報、滲透……種種前期工作,這也需要大量的時間。……而現在我們打下了陝西、湖北,還奪了河南,長江以北,除了四川、甘肅、江蘇,幾乎全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但同樣的,剛奪下了幾個省份需要時間去鞏固。生產生活的秩序必須恢復,民力需要恢復……這需要時間。當然,我們的實力確實足夠打下全天下,可是,在陝西、湖北、河南這些包袱還背在背上的時候就再去找別的包袱背上,有必要麽?而且,現在江南還在那些人的手中,想反對我的,自然也可以到那邊兒去發展。可如果我迅速地平定了天下,這些人說不定就會成為我境內的流寇,流寇是最讓人厭煩的,如果地方不先穩定下來,這種流寇說不定還會真的再次起複。可是,三個省已經是我們的極限,如果再一下子去承擔更多的省份,我怎麽讓地方快速穩定?吃穿不足,老百姓會不滿的!……”楚鍾南歎了口氣,又扳著指頭數道:“再有,就是官員的儲備,對敵的宣傳……等等等等,這些還需要時間!說到底,還是我們的時間不夠啊!”

 “大人思慮周全,非屬下能及。”錢謙益籲了一口氣,他發現,自己竟然真的沒有想到這些。而很顯然,楚鍾南想的比他要深入仔細的多。而且,由楚鍾南所說的這些,他還想到了更多。比如:南方的地理環境與北方不同、民俗不同等等,而這些也都是會影響戰事的。

 “這也是歸納總結出來的。 軍校裡其實都有。”楚鍾南笑笑,又道:“你們都是文人,不習慣這些,其實,只要好好想想,自然也就能想的到了。”

 “大人說笑了。”錢謙益搖頭感歎:“隔行如隔山。以往我們這些人總以為天下大事不過爾爾,甚至就連軍國大事,也以為讀上兩本兵法就可以應付自如。卻哪裡想得到那麽多?輕狂若斯,難怪最終東林一黨反倒成了天下人的笑柄,為天下人所憎惡。”

 “呵呵,不說這些,”楚鍾南笑了笑,他當然知道現在的那些讀書人都是什麽毛病,說白了就是理論脫離實際,可是,那己經不是他想關心的了:“對了,你這個統戰部長可是身負重任呢。黃宗羲那幾個家夥還沒答應出仕,這可是要追究你的責任的。”

 “大人見諒。黃宗羲等人雖然年青,卻都是頗有主張。雖有向民之心,卻始終難脫忠義二字的桎梏!屬下雖然盡力勸說,可看他們的意思,好像非得等到大人您徹底平定天下才有可能出仕了。”錢謙益答道。

 “徹底平定天下?”楚鍾南苦笑,“哪有那麽容易?南方可比北方難平定多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