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閨門秀》第420章 試探
好好地說著話,趙琹就察覺到太后走了神,一時喜,一時愁的,也不知道在想什麽.她本想叫太后一聲,忽然又想到這宮裡比不得家中,若是祖母張氏走了神,她叫喚一聲倒沒什麽,可太后走神,誰知是在想什麽要緊事呢?若是打斷了思路反而不好,便老老實實地閉了嘴,端坐一旁等候.

 太后身邊的心腹宮人見狀,也知道她老人家年歲大了,精神不濟,慣會說著說著便走了神.因她地位尊貴,除了皇帝與廣平王父子,再沒旁人敢在她走神時叫醒她的,所以幾乎人人都是等她自個兒醒轉,時間再長也只能呆等.這種時候,為了多少保住太后娘娘的面子,不叫"太后精神不濟"的流言傳得滿廄都是,就要看她們這些宮人的本事了.她言笑晏晏地輕聲喚趙琹,把茶桌上的精致小點送到後者面前:"方才聽說趙姑娘有一手好廚藝,也嘗嘗我們宮裡做的點心如何?"

 趙琹回了個笑,客客氣氣地道了謝,想著應該無妨的,便接過了點心碟子放下,從碟子裡挑了個看起來不容易掉碎屑又容易入口的小點拿起,斯斯文文地吃了,讚了聲:"果然好味道.這是菊花糕吧?宮裡的點心,比我們自家做的又格外不同."

 她剛說完這話,太后就回過神來了,看著趙琹的眼神裡透著慈愛,卻又帶了幾分惋惜.趙琹心下疑惑,面上隻大大方方地露出微笑來.

 太后也聽到了她方才說的最後一句話,笑道:"宮裡的點心說是精細,其實都是老黃歷了,大都是太祖皇帝時流傳下來的方子.頂多就是外頭換個模樣,味道卻差不離.無論用的材料是不是當季,吃著都是一樣的,再新鮮的東西,都嘗不出什麽新鮮的勁兒來.開始吃還覺得有趣,幾十年下來,早已吃膩了.比不得你們外頭住著.想吃什麽就吃什麽.還得個新鮮."

 張氏笑道:"太后娘娘是在宮裡享慣了福,才覺得宮裡的好東西吃多了膩.比如我們想要嘗禦廚做的吃食,卻只能在晉見時有那福份.反倒覺得新鮮美味."

 太后擺擺手:"不是這麽說的,你不知道這宮裡禦膳房的規矩,哪裡有什麽新鮮的好東西?烹製得再精細,也只是累贅.真正的好東西.都在宮外呢!"說著便笑道:"前兒哀家那大孫子便進了幾匣子重陽花糕,說是自別家得的方子.做得好生精細.哀家吃了幾十年的重陽花糕,如今才覺得從前那楔糕都是白吃了."

 張氏聽得好奇,問起了是什麽樣的花糕,太后身邊那心腹宮人細細說了.自然也是讚歎不已.趙琹一聽,便已知道端倪,可惜沒能攔住.那邊廂張氏已經非常實誠地說了實話:"聽著象是我們家廚娘今年新出的糕點?說來這水晶糕裡夾花的主意還是我孫女想的,那廚娘費了好大功夫才做了出來.直說要當作不外傳的秘方呢.前兒我孫女往廣平王府送花糕時,王爺與世子也甚是喜歡,要借我家廚娘一用.難不成是王爺使喚了給太后娘娘做糕去?"

 太后早對高楨的那點兒小心思有所了解,此時一聽,眉梢一跳,再看一眼趙琹,見她淡定地微笑點頭其實內心已經萬分無奈了,便知張氏所言是實話.太后一時不知該生氣還是該好笑.孫子打的是什麽主意?她心裡已盡知了.雖然他遲遲不肯跟老祖母說實話,可也在悄悄兒地在她面前為趙琹做臉呢.若是她喜歡那糕,說得多了,他再"不經意"透露是趙琹想出來的,也是趙家廚娘所製,她豈不是對這靈巧的姑娘多了幾分好感?

 只是不知……趙琹對高楨那份心思,是否知情呢?若她知情,又是個什麽意思?

 太后雖然希望自家孫子能得個稱心如意的媳婦,但如果這媳婦未嫁過來前,便與孫子有私,她又不樂意了,總覺得這樣的姑娘於品行上有緒欠.只是趙琹又與旁人不同,不但是她好友的嫡親孫女,與皇家還有大功在先.即便是在她心裡,回想起當初宮中大亂時的凶險,也時常慶幸,若不是皇帝與高楨遇上了趙家祖孫,趙家兄妹又冒險將他們叔侄巧計送回京中,只怕這江山早歸了旁人,她的兒孫們沒一個能保得住性命的.如此細細一想,她又怎會不喜歡趙家人呢?

 思來想去,她覺得還是得探一探趙琹的口風,確定一下小姑娘的品性才好.若是品性端正,只是自家孫子起了心思,那這門親事倒也匹配.若是不妥,大不了她好好給趙琹做個大媒,為後者挑個四角俱全的好夫婿得了,孫子那裡,還是要細細勸得回轉才好.皇家娶媳婦,品性最重要,若是娶了不合適的,以廣平王府如今的情形,還不知日後會不會生出事來呢.

 太后心下拿定了主意,便順著張氏那重陽花糕的話頭,與她說些過節的習俗,吃食點心,花卉飾物,樣樣都提了,然後便轉到了養花上頭:"哀家記得你曾經提過,年輕時在京裡,也好養幾盆花,不知如今可得了什麽好名品?"

 張氏聽了便歎道:"從前在京時,我院子裡也有幾盆不錯的蘭花,菊花,親手照顧著,日日精心.只是後來郡公爺沒了,家裡小人作祟,亂得那樣,我隻搬走了幾盆,南下時通通沉入了水底,沒帶走的,也不知道叫那些小人弄到了何處去,再找不回來了.到了南邊老家,得空時我也曾種過幾.[,!]盆花,卻都是尋常品種,少有珍稀花卉,再次回京也就懶得帶回來了.如今我雖有閑暇,卻沒了那心思,也懶怠動,隻命莊子上的佃戶種楔卉,逢年過節送到家裡裝點.再有花園裡種的各色花朵,叫懂行的婆子料理了.我高興時便賞一賞,平日卻是丟開手不管的."

 太后便勸她:"總要尋些事情做做才好,否則長日無聊.人越懶,便越不愛動彈,越不動彈,越容易生病,反而對身體不好.你如今家裡也沒什麽可犯愁的,孫子爭氣,用不了多久就能出仕做官.孫女兒也懂事能乾.年紀輕輕就撐得起家業.你有空閑,正好尋些消遣,平日裡有事可做.精神才能好,日子也能有盼頭,你孫兒孫女們見了也能放心."

 張氏聽得眼圈都紅了,非常感動地說:"太后娘娘說得是."

 太后又道:"你素日也好舞文弄墨的.或是看個書.你家現有一座書館,偌大的名聲連宮裡都能聽聞.哀家也不替你愁這個.只是除了看書寫字兒,你也需動一動的好.不如尋些名花好草養了,平日看著高興,有興趣時就親自料理料理.若是懶怠動,便尋個懂行的丫頭照管.看著小小的花苗長成,抽了枝葉.長了花苞,再開出花兒來.自己心情也會好許多呢.哀家在後面大佛堂前的院子裡就養了許多盆花,長得可好.每日從佛堂念完經出來,看著百花爭豔,心裡都覺得平靜了."

 張氏聽得心生向往:"既如此,待我回去便命人搜羅些好花回來,親手養了.若有心得,還要跟太后好好討論一番呢."

 太后笑了:"如此大好."又說:"不如你就從後院裡挑幾盆回去?別跟哀家客氣.橫豎後院花兒多,哀家一個人也有些照管不過來."

 張氏猶豫了一下,太后那心腹宮人忙在旁幫著勸說了兩句,張氏便應了,千恩萬謝.太后不以為意,笑著命那宮人領張氏去挑花,卻又指了指趙琹:"你自去挑選,留這丫頭與哀家聊天吧."

 張氏便命趙琹好生陪伴太后:"不許淘氣,這是在宮裡呢!"趙琹無奈地答應了,心裡卻犯了嘀咕——她怎麽覺得太后好象是在故意支開張氏呢?難不成有什麽話要私下跟她說?

 張氏跟著宮人走了,另一名宮人給太后與趙琹分別添了茶,便遠遠退開,站到門口處,也不知是不是接到了太后的暗示.趙琹雙眼往她身上轉了一圈,便收回視線,微笑著雙目微垂,乖巧地等候太后示下.

 太后卻糾結了一陣,拿捏了一下語氣輕重,才輕聲細語地開始跟趙琹說話,卻又重複了之前曾經聊過的話題,問她平日在家都做些什麽,玩些什麽,在江南長大,回京後是否過得習慣,又問她回京後可曾四處觀過光,見識過各處名勝,等等.

 趙琹便實話與她說了.回京後,她生活上倒還能適應,只是出門不多,皇宮還是頭一次來,有些名氣的風景勝地則是幾乎沒去遊玩過的,只有西山是個名勝.除此之外,她曾去過的地方,廣平王府是一例,廣平王府的溫泉莊子是一例,再來便是方家的園子,曹家的宅子,眉山伯府的花園……等等等等,還有一處廣化寺,卻是他們祖孫住在鼓樓斜街時常去燒香禮佛的地方.

 太后一聽說廣平王府有關的就有兩處,心裡就不知是什麽滋味,不由得歎道:"你這也太老實了些.雖然女孩兒不好常出門,但京中有數的幾處名勝,官家女眷平日也是常去的,並不礙事.你祖母懶怠出門,你就讓你哥哥帶你去."

 趙琹笑著應了.

 太后猶豫了一下,又說:"你連門都少出,上別人家做客也少,聽著似乎並沒有結交下幾個朋友?"

 趙琹忙道:"朋友還是有幾個的,太后娘娘的侄女兒雯姐兒,還有方家五姑娘,曹家大姑娘,素來與我交好,我們相約了時常通信.如今雯姐兒與方五姑娘俱在外地,我也時時有信與她們."

 太后聽說趙琹與蔣雯交好,臉上也露出笑來,但接下來便仿若無意般問了一句:"你與我們楨兒也相熟吧?"

 趙琹頓了一頓,覺得這也不是什麽秘密,便笑著點頭承認了:"時常往王府給王爺請安,與世子也是自幼相識的,確實相熟."

 太后便慢慢問了一句:"哦……你們確實是小時候就認得了.哀家隻當你哥哥與楨兒交好,卻忘了你們兄妹是在一處的.說起來,當年你們兄妹護送皇上自海路返京時,楨兒也在船上呢.哀家常聽楨兒說起你們兄妹的事,他常常去找你們吧?這孩子真是的.你哥哥是要備考的人,別叫他擾了你哥哥溫習."

 趙琹眨了眨眼,覺得自己有些聽明白了,但又有些糊塗:太后忽然問這些,到底是怎麽想的呢?難道是高楨跟太后說了什麽?可即使他說了,太后作為長輩,又何必跟她小姑娘家把話挑明白?未完待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