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農家記事》第234章 蓬勃
待到秋風蕭瑟,蘆花紛揚。

 又不過幾時,一夜之間,原本還只是砭人肌理的涼風已是刹那間浸入骨髓。

 哪怕飄帶似自蓮花山而來環繞著蓮溪城鄉的溪流依舊潺潺不息,不遠處的的蓮花山依舊綠意未消,可疏朗灰白的鄉間山野,還是被敷上了一層清霜,恬淡素淨中透著難掩的蕭索寂寥。

 隻本來人丁並不興旺的周家灣卻是例外。

 今冬一季,不但不似往年“麥一種,手一拱”後只見溪邊蘆葦般枯凉的凋敝,反而從骨子裡透出蓬勃的生機和鬧熱來。

 每日裡天蒙蒙地還未透出一絲亮來,公雞剛鳴了頭遍兒,周家灣就響起了“嘎吱嘎吱”的開門聲和窸窸窣窣的腳步聲,老老少少的丁壯們已是冒著濃霧和冬月刺骨的早風,扛著家夥什,精神抖擻地走出家門,直奔蓮溪而來了。

 尤其是有了春秋的老人們,也不知怎的就這樣好的筋骨,竟比正值壯年的精壯後山還要肯乾。

 還有好些個半大不小還未成年的小小子們,雖然難免毛手毛腳的,肯下力氣卻是真,倒也能襯個小工打個下手。

 這麽些人,卻根本不用人扯著嗓子大聲招呼,已然各司其職,有條不紊。

 竹篙一點,或是撐著五板船,在冒著霧氣的蓮溪上一壁唱著鄉間輕快婉轉的船歌,一壁罱著河泥;或是擔著彎彎的扁擔,“咯吱咯吱”地從臨靠在秦家門前大碼頭的板船上,往岸上挑河泥;或是一唱一應的高唱著詼諧逗趣兒的號子,在溪埂上全靠人力打樁……還有在堤腳處抽槽換土的,在堤坡上配漿修牆的,拎著擰麻花的追鑽一點一點兒探查蟻穴鼠洞的……

 這樣的時節,刺骨的寒風見縫就鑽,憑它甚樣的衣裳都抵不住寒,手一拱閑待著自然寒浸浸地隻冷到骨頭縫。

 可一旦乾起活兒來,待到日頭出來,這些個丁壯們哪怕衣裳大多單薄,額頭上也已有汗珠子在日頭底下熠熠閃亮。

 開河築堤都是男人們的活計,村裡的婦人們很少有上溪埂的,卻要把家裡地裡的活計都摟在手裡,為的就是好叫男人們一門心思的開河築堤。

 而她們自個兒在忙完手頭的活計後,往往還要抽出工夫來往秦家打下手。

 或是幫著同樣天不亮就過來秦家幫廚的婦人們磨豆腐、切鹹菜、燒開水、蒸饅頭、烙烙餅、殺魚劈柴清洗下水,乾淨利落地料理茶飯。

 或是幫著姚氏妯娌侍弄菜園子、喂雞喂豬,甚至於連撿柴劈柴、舂米磨面這樣的活計都乾在了前頭,就難有空閑的時候。

 就算難得略閑下來,嘴上東家長西家短的說笑著,手裡還要忙著編草鞋打草繩的。

 溪埂上水裡來泥裡去的丁壯們最是費鞋,這就地取材用稻草和著蘆花編成的蒲鞋厚實防寒,就是專給他們預備的。

 而好些個同茴香丁香差不多年紀的小丫頭大丫頭,待幫襯著母親祖母料理好自家的事務後,也喜歡跟著長輩往秦家跑,或是燒火或是捧柴,或是跟著長輩們編蒲鞋,或是往溪埂上送湯水,總之能乾甚的就乾甚的,手上不停,心裡亦是暖烘烘的。

 而小一些的,同花椒香葉一般年紀,甚至於還要再小上一些的小小子小丫頭們,放羊趕鴨、撩貓逗狗的雖然到處插不上手,起初也只有到處亂跑瞧熱鬧的份兒。

 只不過也不知道從何時起的,忽的在叔伯們的提醒下,在挑上岸的淤泥裡發現了好些個還在活蹦亂跳裹滿了黑泥的小魚蝦,還有呆頭呆腦躲在泥裡裝死的河蚌螺螄。

 就像給他們打開了個新世界似的,又驚又喜,俱是高興的不得了,直接上手去抓,把動或不動的螺蚌魚蝦都撿拾了出來,裝在魚簍或是簍筐裡,有的說要拿回家喂鴨喂鵝,有的卻是興興頭頭的往秦家送,說是要給大夥兒添個菜。

 秦家為人處世素來講究,開河築堤,周家灣的四鄰八舍男女老少都來幫忙,周遭村落也來了好些個鄉鄰,自是要管飯的。

 秦家的慣俗,既是管飯,桌上自是要能見到葷腥。

 一天兩頓,不是肉就是魚。

 只有了一遭,秦家人都未說什麽,幫廚的婦人們暗自怎舌替秦家肉疼,老舅公點一點人頭,還未來得及同秦老爹商量,村裡的老人倒是提秦家籌算起來了。

 旁的不說,隻說這每天半扇豬肉,按著市價,可就得六七錢銀子了。

 這也未免太不會營生了!

 其實莊戶人家,大多還是實誠厚道的。

 何況如今因著開河築堤一事兒再看秦家已與之前大不相同,那口風自然也就兩樣了。

 都說秦家如今雖說發達了,可這銀子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青菜豆腐保平安,已是好東西了。再說臨著一方水,後生們只要出些力氣工夫,就能從溪裡弄來魚,這就頂好不過的了。

 更何況別說桌上還有這些個下了重料有滋有味的葷素菜肴了, 光是一天能有兩頓乾飯吃,不吃菜都能活吞,哪裡還用豬羊大肉換著花樣來擺宴席。

 倒是縮起筷子來了。

 又說開河築堤本就為的他們周家灣,為著積德回向,這都不是鄉鄰之間的情分,已是本分了,若是秦家還要這樣外道,他們哪裡還有臉面咽的下這飯菜的。

 還有年輕時在崇塘鄉紳家裡做過幫工的老人,還真心誠意地指點秦老爹,說是秦家如今已經今非昔比,有些規矩也該立起來了。

 按著崇塘舊規,長工短工的飲食安排從來是夏秋一日葷兩日素,春冬一日葷三日素,葷日有的六個人甚至八個人才分一斤肉,一斤魚也得五個人吃……

 可秦老爹自小秉承的祖訓家規就是作家需得善待幫工佃戶,所以權衡之下,雖然把每天半扇的豬肉改成了兩天半扇,卻也添了下水豬頭,另外就是重魚重豬油。

 燉魚能有油鹽佐料下去,又不思量著廢柴,這些個淳樸的鄉鄰們,倒是比吃燉肉還要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