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原始人生》第107章 排戲
  這年頭的樂器非常少,雖說有鼓,有笛,有哨(簫),有塤、有瑟(多弦樂器),有笙簧(多管樂器),有箜篌(豎琴),有號角,對於初到原始社會的唐歌來說,如此多的樂器以足矣讓他感歎原始文明之多彩,但是唱戲怎麽能沒有二胡,怎麽能沒有梆子,怎麽能沒有嗩呐,怎麽能沒有三弦呢!雖說銅鑼已經被唐歌給鼓搗出來了,但沒有這些東西,唐歌還真不知道一出戲該怎麽唱才能好看好聽。

  其實唐歌對戲曲並不了解,在他上輩子生活的那個年代,戲曲的輝煌已經過去,走向了沒落,他和同齡人是聽著港台歌星的“流行歌曲”長大的,雖說經過國家的保護和推廣,戲曲也從來沒有在他們生活中消失過,但真正用心了解過的人的確不多。

  唐歌也沒認真了解過戲曲戲劇之類的東西,但他是跟著父母雙方的親人長大的,他父母那輩人的時代,是不限制生育的,所以兄弟姐妹眾多,而且,在他父母的那個時代,戲曲還是極為輝煌的,他的叔伯舅姨中,有好幾個都是愛聽戲的,雖說算不上發燒友,但屬於那種電視台裡只要有戲看,就絕不換台看連續劇電影的類型,所以,從小到大,他也沒少跟著聽戲看戲。

  到現在,唐歌想要推出戲劇時,經過仔細思量之後,發現戲劇其實挺有味道的。除了《蘇三起解》、《鬥智》、《打虎上山》、《誰說女子不如男》這些電視台滾動洗腦式逢晚會必唱,大家已經耳熟能詳的段子之外,還有許許多多超好聽的內容,不但旋律優美,而且內容豐富,比那些你愛我我愛你,你不愛我你愛他,煎餅果子油油油之類的流行歌曲要有內涵的太多太多。

  可惜,唐歌上輩子的同齡人中,誰要是沒事放個戲曲聽,會被人嘲笑土鱉,反倒是那些過上三兩年就被人漸漸忘卻,不知道流到哪裡去的的“流行”歌曲,卻是一個人是否跟上潮流的特征,結果就是導致先人們千百年不斷演化總結出的優美藝術漸漸流失,甚至面臨後繼無人的尷尬處境,也害的唐歌想編一出戲劇,都要頭疼不已不知道從哪兒下手。

  其實創造出這些樂器並不難,什麽二胡三弦梆子之類的,想鼓搗出來很簡單,就連嗩呐、笙等吹奏樂器想做出來難度也不大,但是難就難在,東西做出來,誰來演奏。

  唐歌是不會演奏樂器的,雖說部落裡有一些樂奴,但是這些新樂器他們卻從沒接觸過,想要學會並演奏出唐歌制定的調子,還是合奏,根本就不是一天兩天能做到了。而且唱戲的演員也需要多加培訓,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想要把一出戲演好,能把觀眾帶入帶情節當中,甚至把故事情節演繹的引人入勝,非的勤學苦練才行,雖說如今大家都沒接受過戲劇,就算演出過程中有瑕疵,別人也不容易發現或者說是可以原諒的,但是做事力求完美的唐歌卻覺得,如果不能把一出戲完整的演繹好,那還不如不上台。

  現在才入冬,距離明年開春,還有幾個月功夫,但是想要把一出戲排好,時間上就已經非常緊張了。

  唐歌把自己的戲劇計劃告訴了胖巫,胖巫覺得非常可行,但是當唐歌表示他要在戲中演主角時,卻遭受了族人的一致反對。

  開玩笑!聖火城的少巫,怎麽可能演戲來娛樂其他部落的泥腿子!他們沒那個資格!而且族人們反對的理由也很充實,因為唐歌還有軍訓教官的職務以及管理部落日常事務的重任,這其中哪一條都比去唱戲重要的多。

  於是,唐歌的明星夢,徹底胎死腹中。

  想到就去做。唐歌的作風一向雷厲風行。明星夢沒了就沒了,對唐歌來說那本就是一個打發時間的消遣而已。還是部落的建設和族人的訓練更加重要。

  提升族人的戰力,就能減少將來的傷亡,所以,軍訓這事,唐歌同樣也非常重視。而且不但族人要軍訓,就連奴隸們都要訓練,不過奴隸們不需要唐歌親自訓練,他只需要把族人訓出來就好了。

  唐歌這次又選了幾個助教,全都是和老六同齡的一些老人。雖說是老人,但也就四十多歲,只不過看起來有些蒼老而已。這些族老在部落裡輩分極高,想要把族人們訓練的服服帖帖的,也需要借助這些老人的威望,不然,唐歌很難把那些平時散漫慣了的族人們降服。

  要知道,雖然唐歌貴為少巫,在部落裡也極受尊敬,權力也不小,但是想在部落裡作威作福還真不可能。聖火城遵行老巫黑蛟的理念,追求人人平等,除了胖巫地位有些超然之外,其他人不管做什麽事,都得講個理字。可是偏偏軍訓時,根本沒道理可講,教官就是天,就是要各種故意折騰人,唐歌雖然是天賜神聰的神奇少巫,但一旦激起眾怒的話,他也不覺得自己就能鎮得住場子,真要是族人們全都罷工不幹了,那軍訓就成了一個笑話了,也是部落不小的損失。雖說這樣的可能性很小,但也得以防萬一,做好萬全準備。

  有了這些族老們就不一樣了。部落現在的這批獵人,可都是族老們從小揍到大的,早就揍皮了。有了這些族老們鎮壓,哪怕唐歌折騰的再狠,也沒有任何族人膽敢炸刺的。

  選定了幾個助教之後,唐歌把族人分成了兩批。一批參加為期兩個月的軍訓,另一批帶領族人大搞建設。等第一批族人軍訓完畢之後,輪換另一批參加,軍訓過的族人則繼續搞建設。另外再從第一批參加軍訓的族人中,選出一些表現出色者作為教官,教導奴隸們開始軍訓,而部落的建設也在同時進行,這樣的話,等這個冬天過去,族人和奴隸們的軍訓剛好結束,聖火城的建設也不會耽誤太多。

  把族人分好批次之後,唐歌再次開始了忙碌的生活。他要一邊照顧族人們的訓練,一邊還要指點樂奴們製造樂器以及譜曲編戲,還要從奴隸中選出一批能歌善舞的開始排戲。

  有些事情,沒有做的時候,覺得難如登天,可一旦開始做了,就會發現並沒有想象中那麽難。

  族人的軍訓很順利,對唐歌這個教官的各種折騰也沒有不服氣的,即便唐歌故意為難他們,也沒人表示不滿,因為大家都知道,唐歌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軍訓的效果,為了部落的強大,在這個大前提下,沒人會對唐歌的做法表示反對。

  另一方面,排戲的進展也出乎意料的順利。 樂器製造出來了,等樂奴們漸漸熟悉了各自手中的樂器,演員們也適應了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以及台詞和身段走位,帶樂排練也就順理成章的開始了。

  一開始,唐歌覺得,排練一出新戲太難太難了,可當他真正做起來,才發現,事情要比他想象中順利的太多太多。

  一出戲,從無到有,從舞蹈、身段、走位、唱腔以及背景音樂,全要從無到有的創造出來確實很難,但唐歌腦海中可是有數不清的戲曲段子和故事,只需要把這些故事改編一下,把段子潤色一下,七拚八湊之下,一部全新的戲曲就輕輕松松的誕生了。

  排練進行的很順利,於是唐歌的心情也就更加高興,唐歌的心情好,靈感也就越發的多,這出戲也就變的越來越精彩。

  靈感其實和便秘是一樣的。靈感來的時候,憋是憋不住的,憋的越是厲害,噴湧的也就越發激烈,但是沒有靈感的時候,硬擠也擠不出來,即便擠出來了,得到的東西也不是那回事。

  軍訓走上正軌之後,靈感大噴發的唐歌,已經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排戲這邊。在唐歌的不懈努力下,這出戲的排練進度越來越快,演員們也越來越出色,甚至已經可以完整的將故事演繹出來,所以,唐歌決定,先來上一場試演,試一試效果。

  唐歌排的這出戲,改編自《白蛇傳》。思來想去,唐歌覺得,還是白蛇傳的故事更適合這個時代,只不過劇情需要大改。

  (緊趕慢趕也沒趕上十二點之前到家,那就兩章一起發,把昨天的補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