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權柄大明》第1150章 殉葬
坤寧宮。更多精彩小說請訪問q.e

 還沒有到門口,太監和宮女們的哭聲,就已經傳了出來。

 作為下人們,他們伺候皇后娘娘的飲食起居,對皇后娘娘有了感情,所以,皇后娘娘一死,必然會很悲傷。

 當然,另外的一個原因,主子死了,有的情況下,她們會被賜死,下去繼續照顧皇后娘娘,因此,想到自己的可能的命運,她們更是悲傷不已。在這哭聲之中,朱元璋聽得心頭更是焦急,幾步跑進了宮中。

 床榻之上,那個人依舊在那裡。當朱元璋跑過去的時候,卻突然不敢再上前了,他希望馬秀英只是睡著了而已。

 終於,他撩開了簾子,伸手,摸到了馬秀英的額頭上,那裡,體溫已經慢慢散去,變得有些發涼。

 “秀英,秀英,你怎麽,就這樣去了啊!”朱元璋隻感覺到了一股悲憤,這麽多年來,一件件的事情,浮現在眼前。

 當初,被郭子興關到了牢裡,是馬秀英,懷揣大餅去看他,為了讓他吃到熱大餅,馬秀英剛烙好,就放到了胸前,把前胸都燙傷了,卻從未改變過。

 之後,四處征戰,馬秀英一直都在他的身邊,默默地奉獻著。

 最後,當了皇上,馬秀英成了皇后,按說,該過上好日子了,但是,大明朝由於國庫還很空虛,馬秀英的生活依舊簡樸,就連布匹,都是馬秀英在宮中自己織的。

 一生勤勞,到頭來,還是一閉眼,什麽都沒有帶走。

 看著皇上大哭,下面的人,哭得更起勁了。

 朱元璋在淚眼之中,向下看了一眼,首先看到的,就是溫太醫。

 “溫太醫,皇后娘娘到底是怎麽殯天的?”朱元璋向溫太醫問道。

 溫太醫一聽,頓時心中一驚,今日,本來是李太醫當值,但是,李太醫家中臨時有事,於是,溫太醫就替了他一晚上,誰知,卻趕上了這件事。

 溫太醫後悔極了,早知道,說什麽也不換。

 當溫太醫接到了宮女的消息,急匆匆地趕到的時候,只是按了按脈,確定了馬皇后已經殯天了,根本就沒有做別的事,他哪裡能將馬皇后翻來覆去地看個清楚,確定究竟是怎麽死的。

 因此,皇上的問話,溫太醫無法回答上來,只能說道:“啟稟皇上,皇后娘娘久病成宿,昨晚,身體終於抵抗不住邪氣入侵…”

 “放屁!”溫太醫的話還沒有說完,朱元璋就動怒了:“什麽叫做久病成宿?皇后的身體,一直都是好端端的。你,你這個庸醫,來人啊…將溫太醫給我拖下去,賜死!”

 所有的人都愣住了,皇上這個時候,似乎突然變成了一個人一樣。

 護衛沒有愣住,上前將溫太醫拖了出去。

 哭聲停止了一下,跟著,又開始了放聲大哭。

 “秀英,你在陽間的病,這些太醫們沒有給你治好,只能讓他們到陰間,再給你去治了,朕還得多給你送幾個太醫下去,你說,李太醫,劉太醫這些人,能在陰間治好你的病嗎?”朱元璋聲音不大,仿佛在和馬秀英嘮家常一樣。

 “你們這些奴才,也得跟著下去,來人,立刻就把他們賜死!”朱元璋說完,扭過頭來,望著這些哭哭啼啼的下人,立刻說道:“秀英,秀英去了那邊,一個人還孤單得很,你們都照顧慣了秀英,去了那裡,也得忠心照顧。”

 太監和宮女們,哭聲震天,他們沒有想到,這麽快,自己的命運,就到來了。

 這些太監和宮女們哭哭啼啼地被押了出去,朱元璋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對馬秀英說道:“秀英,這下,我心裡舒服多了,你在那邊,也有人照顧了。”

 此時,朱元璋並不知道,他的性格中暴戾的一面,終於開始出現了,被壓製了很久的這種性格,由於馬秀英的死,爆發了出來。

 用活人殉葬,這種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商周時代,奴隸社會,殉葬制度最為發達,最多的,一次殉葬有數千人。

 而到了漢朝的時候,殉葬制度逐漸變弱,而到了唐宋時期,用活人來殉葬,幾乎就沒有了,就連宋高宗趙構,駕崩之後,才有兩人殉葬。這種最悲慘的制度,幾乎就消失了。

 可惜,到了蒙古人統治中原之後,自認為是黃金族,而漢人都是下等人,蒙古貴族死後,用漢人來殉葬的事情開始普遍。

 趕走了蒙古人,漢人重新坐上了皇位,本來,這種制度可以繼續按照唐宋時期,逐漸消除。

 但是,朱元璋開了個惡例。

 馬皇后一死,朱元璋就命令二十多人殉葬,包括太醫,太監,宮女,他絲毫沒有覺察到這樣的錯誤。

 整個大明朝,在馬皇后的殯天之後,開始出現了轉折。

 “皇上今日,還不來上朝嗎?”在宮門外,等候了很久的百官,看到天色大亮,宮門依舊緊閉,不由得問道。

 “看來,今日又白來了。”又一個官員說道,剛剛說完,就感覺到自己說錯了話,趕緊捂住了自己的嘴。

 劉基在百官之中,不由得搖了搖頭,皇后殯天,舉國悲哀,但是,作為皇上,還是要理朝政的,這幾日來,已經有一大堆的事務,等著皇上處理了,皇上一直這般下去,也不是辦法啊。

 看來,該去勸勸皇上了,劉基在心中想到,雖然劉基知道,在皇上心情不好的時候,過去勸阻的危險非常大,但是,為了大明朝的未來,劉基必須要這麽做。

 百官正扭頭要走,卻聽到身後的宮門開了。

 “上朝。”裡面的太監大喊一聲。

 百官們趕緊回過頭來,整了整自己的衣冠,邁過了宮門。

 皇上終於上朝了!

 大殿上,朱元璋靜靜地坐在那裡,本來,以前的時候,是等著百官都站立,準備好了之後,皇上才從後面出來的。重要人物,永遠是最後上場。

 但是現在,朱元璋卻已經提前坐在了那裡,似乎就在等著他們一樣。

 百官於是都變得不安起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們跪了下來,像以前一樣,給皇上跪拜,請安。

 一般來說,百官們說完了這句話,皇上就該答“眾愛卿平身”了。

 但是今日,皇上卻並沒有說話,於是,百官們隻得繼續停留在那裡,低著頭,心中都在納悶,怎麽回事?

 “一個人,再怎麽被別人喊萬歲,千歲,人,總是要走的啊。”朱元璋在龍椅上,說出了這麽一句話來:“你們都起來吧。”

 朱元璋的話裡面,充滿了沒落。

 眾百官面面相覷,知道皇上今日的心情不怎麽好,站了起來,誰也不敢多發言。萬一說錯了話,被國王派去侍奉皇后娘娘,那就麻煩了。

 “皇后走了,朕非常悲痛。”朱元璋說道:“不過,人終究是要走的,劉基,皇后的陵墓,準備好了嗎?”

 朱元璋在登基之後,就和其他的帝王一樣,開始建造陵墓,每個皇帝都想長生不老,但是事實上,每一個皇帝,都會死的。

 本來,朱元璋的陵墓,是歸李善長建造的,之後,當李善長失勢之後,就歸劉基監督建造了。

 聽到皇上的問話,劉基說道:“啟稟皇上,陵墓的地方,在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茅山西側,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風水寶地,有龍脈之所在,那裡也是您卿典的陵墓所在,到現在為止,已經建造了十五年,陵墓主體已經完工,只差地面上的建築。”

 “禮部,擇一良日,將皇后,葬於陵墓之中,皇后跟隨朕一生,一直都很勤儉,現在,這個葬禮,朕要辦得規格高一些。”朱元璋說道。

 “是,微臣遵旨。”禮部尚書趕緊站出來說道。

 “皇后諡號孝慈。”朱元璋又繼續說道:“命在外駐守的幾個皇子,都回來,給皇后辦喪事。”

 朱元璋的幾個皇子,都被封為了王,除了秦王和燕王之外,還有周王。

 只要一被封王,那就需要立刻離開應天,到自己的封地去,若沒有重大的事情,沒有皇上的命令,是不能回到應天來的。所以,在這個時候,朱元璋的這些兒子們,都在外面。

 聽到朱元璋說,叫這些皇子們都回來,這也是符合情理之事。

 不過,在劉基的感覺中,皇上叫這些皇子前來,恐怕,還有別的事情啊,比如,太子之事,是不是該在現在有個結果了?

 今日皇上如此悲痛,顯然不是向皇上提這件事的時候,乾脆,等到皇子到來之前再說吧,從傳令,到皇子到來,至少也得半個月。

 驛卒們從應天出發,快馬加鞭,向著四方跑去,他們去傳皇上的聖旨,召集皇子們前來。

 天上的信鴿,在快速飛過,相比信使,信鴿的速度要快得多。而且,這次是緊急情況,所以,先後有三隻信鴿,飛上了天空,飛往寒冷的北方。

 皇后殯天,皇子回應天,這些事情,都算是國家的大事了。在應天的韓娥,接到了這些情報之後,立刻就意識到了會發生更多的事情,因此,將這些情況,緊急地發往了北方。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