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權柄大明》第795章 立儲
李善長自認是除了徐達之外,皇上手下第一能臣,但是,現在卻一直不被重用,風頭被那個劉基壓了過去。

 李善長心中不滿,但是,對此毫無辦法,由於劉基的整頓吏治,雖然讓劉基將大多數人都得罪了,但是,也讓劉基在百官之中的地位變高了,群臣見到劉基的時候,都非常恭敬。

 這更是讓李善長不滿。

 整日裡,李善長所想的,就是怎麽樣,才能在皇上面前受到重用,或者,讓群臣們知道,自己是丞相,是皇上之下,最重要的大臣,許多朝政,都是由自己來替皇上定奪的,比如,有的,哪怕是皇上反對,也是自己才能決定的。

 “丞相大人,后宮之中,碽妃娘娘生了,生了個皇子!”就在這時,一名官員向李善長說道。

 李善長一看,是中書左丞汪廣陽,也是自己的親信。

 “生了?”李善長聽到這個消息,頓時一怔:“按說,還有一個多月呢吧?”

 “是啊,不過,聽說是因為碽妃娘娘在大都的時候,曾經給皇上擋了一箭,動了胎氣,所以,就早產了。皇宮裡,寧妃娘娘因為多說了幾句,就被皇上狠狠地訓斥了一番。”汪廣陽說道。

 這些事,他都打聽得很清楚,寧妃碎嘴,在皇后面前說碽妃早產,正好被皇上聽到,惹得龍顏大怒。

 這種時候,可不能觸霉頭。

 聽到汪廣陽的話,李善長突然在腦子裡,閃出了一個念頭。

 “現在,皇上已經有三個皇子了,而且,皇上雖然現在還年輕,但是,國家早立了儲君,才能確保大明江山穩如泰山,作為大明的臣子,我覺得,我們該向皇上建議,立太子的時候到了。”李善長說道。

 立太子?聽到李善長的話,汪廣陽問道:“丞相大人的意思,是要立碽妃生下的皇子為太子嗎?”

 現在,碽妃剛剛生了個皇子,丞相就這般說法,難道是要拍皇上馬屁?汪廣陽想到。

 “當然不是,立儲之事,關系大明江山社稷,自古以來,都是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現在,大皇子朱標已經四歲,是該立大皇子為太子的時候了。”李善長說道。

 立大皇子?聽到李善長的話,汪廣陽才知道了丞相大人的意思,丞相大人已經看出了,皇上對碽妃的寵愛過度,那麽,以後會不會在碽妃的皇子長大之後,立碽妃生下的皇子為太子?這樣,有違祖訓,會導致明朝陷入動亂。

 如果皇帝有嫡生子,也就是皇后所生的孩子,就要首先要立皇后所生的孩子。如果皇后無子,那麽,就再立皇貴妃所生的孩子。如果皇貴妃也無子,再立普通的妃子,這就叫做立嫡不立庶。而在這個前提下,如果同時有兩個繼承人都符合規矩的時候,年齡大的為先,這就是立長不立幼。

 那麽,如果那個符合條件的皇子,腦子不是很聰明,手段也不足以治理群臣,又該如何?

 那也必須要立這個皇子,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其他的皇子動歪心思,畢竟,那個皇位,誰都想坐。

 要是沒有規矩,誰覺得自己最有能力,最適合當那個皇帝,那就非得當的話,整個皇室,就亂套了,這樣,就會引發赤裸裸的殘酷的皇權鬥爭。這種鬥爭,對於朝廷來說,是非常有危害的。

 所以,李善長說這話的時候,自然是大義凌然。

 “是,丞相大人所言極是,這是關系到我們大明朝未來的大事。”汪廣陽知道,自己必須要緊隨丞相大人的腳步才行。

 現在的朝廷裡,分成了兩個派系,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一派和以劉基為首的浙東一系。淮西一派,都是皇上起家時的班底,上朝的時候,說著和皇上一樣的家鄉話,就感覺是同鄉一般,做事也更踏實。而浙東一派,都是後來進入朝廷的大官,他們大多來自江浙東部的文人,既然融不到淮西一派之中,隻得團結在劉基周圍,得以自保。

 本來上次,劉基被發配回家,丞相大人揚眉吐氣一次,但是,沒有想到,這還沒過多久,劉基就又被請回來了,而且,回來之後,大家誰都沒有好日子過。

 團結在丞相大人周圍,按照丞相大人的意思辦事,這是他們必須的一個態度。

 “明日,你當堂啟奏,向皇上提出這立太子之事。”李善長向汪廣陽說道。

 自己去打頭陣?汪廣陽眉頭一皺,還是答應了下來:“是,下官知道了。”

 第二日,朱元璋坐在高高的龍椅上,望著下面的群臣。

 “昨日,碽妃喜得龍子,雖然早產了一月,也是因為去年因為替朕擋了一箭,導致動了胎氣所致。朕昨日尋思一夜,決定給這皇子,起名叫做朱棣,這是朕的第三個兒子,也是最懂事的一個。”

 朱元璋這番話,自然是為了堵住這些大臣們的口,萬一哪個不識相,又把這早產的事情說出來,朱元璋保不住在大殿之上動怒,立刻將那大臣給推出午門之外斬首。

 而且,話語之中,充滿了對這個孩子的喜愛。

 由於陳風的穿越,雖然以前注定的事情不會再改變,而到了現在,卻還是發生了變化。本來,朱棣應該是第四個兒子,李淑妃所生的第三個兒子,要比朱棣還要早。

 但是,李淑妃嫉妒碽妃,惹下大事,最終自殺,這個孩子,也就煙消雲散。

 朱棣已經成了三子。

 聽到皇上的話,下面的百官在心裡不由得有各種想法。

 這朱棣,是最懂事的一個?開什麽玩笑,才剛剛出生一天,就懂事了?若真是這樣,那就是妖孽了。

 他們知道,這是皇上愛屋及烏,非常疼愛這個孩子。

 “恭賀皇上。”雖然心裡各種想法都有,嘴上依舊得說這拍馬屁的話。

 “有事稟告,無事退朝。”一旁的高公公喊道。

 “啟稟皇上,微臣有事稟告。”聽到了高公公的話,下面群臣之中,一個人站立了出來,正是左丞汪廣陽。

 “汪愛卿,有事請講。”朱元璋說道,今日他心情很好,說話也就柔和了很多。

 “啟稟皇上,自古以來,儲君制度,都是國家延續的一個重要方式,現在,我大明已經立國三年,微臣感覺,立儲君之事,已經刻不容緩。”汪廣陽說道。

 立儲君?聽到汪廣陽這麽說,頓時,群臣一陣喧嘩。

 皇上剛剛說了朱棣這個皇子聰明伶俐,這汪廣陽就提出要立儲君,又是在朱棣剛剛出生的第二天,該不會,是要提出立朱棣為皇太子吧?

 群臣們都知道,立儲君,絕對是國家的大事,要是出了什麽紕漏,有可能會導致國家動蕩。

 現在,皇上這番高興,這汪廣陽,該不會是要溜須拍馬吧?反正皇上出身低微,大明朝又是剛剛開國,皇上很隨性,萬一真要是立了朱棣,那麽,以後的皇子該怎麽辦?每一次政權交替,恐怕都是一場明爭暗鬥了。

 絕對不可以!不管是哪一個派系,此時他們的意見,卻幾乎都是相同的。

 李善長看著群臣,知道自己這次的提議,非常合適,所有的大臣,都是讚同自己的那個主張的,這次,算是群臣和皇上之間的一次交鋒,一定要讓皇上妥協才行!

 雖然貴為皇上,在某些事情上,也不能是說了算的,比如,這立儲,就不能壞了規矩!想到這裡,李善長心裡還有些得意。

 朱元璋聽到汪廣陽這番話,心中也是一陣欣喜,這個時候,汪廣陽提出這個意見來,該不會是說,要立朱棣為皇太子吧?

 其實,本來,朱元璋對朱標還是比較滿意的,他和馬皇后一直未生育,得到了朱標這第一個兒子之後,喜悅之情,當時也是油然而生的。

 之後,朱元璋也注意培養朱標,有意將他扶成太子,既然皇后未能生育,那朱標就幾乎沒什麽懸念了。

 在大明朝建立的時候,朱元璋就有意立朱標為太子,只是,當時一遲疑,覺得自己還年輕,立太子一事,未免太早,所以,才放下了此事。

 還好,當時沒有提出,當時若要提了,眾大臣一讚同,那就成了事實了。

 直到遇到碽妃之後,朱元璋的心裡,就發生了某些變化。

 尤其是,李淑妃的倒行逆施,居然敢做出那樣讓人所不恥的事情來,朱元璋對李淑妃非常不滿,甚至開始憎惡了,捎帶著,對於朱標,這個李淑妃生的孩子,就刻意地疏遠了。

 那個賤人,居然能做出那種事情來,她生的孩子,要是和她相同的性格,那可就是江山社稷的禍亂。現在,碽妃生了個皇子,碽妃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她生出來的孩子,肯定也不會是心腸歹毒之人,因此,朱元璋還真動過讓朱棣當皇子的念頭。現在,聽到汪廣陽這番說法,朱元璋先入為主,以為汪廣陽要提議立朱棣為太子,因此,臉上笑呵呵地,說道:“汪愛卿,你覺得,立誰為太子比較合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