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武田信幸》第41章 霸主之使
  “殿下,您什麽時候學會的漢文?”武藤舜秀一臉崇拜的看著信幸,那大段大段流利的漢話由信幸嘴裡說出來,簡直就像是夢幻一般的場景。要不是親眼看到信幸把那兩個明國人說的傻愣在原地,武藤舜秀甚至不敢相信他們之間真的能夠溝通暢快。

  信幸憋了半天也想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給武藤舜秀,隻好裝腔作勢起來:“你忘了我是得了彥火火出見尊庇佑之人?這是見尊傳授給我的。”

  見尊?見尊好像也沒去過明國吧?雖然武藤舜秀心中是這麽想的,但是神明大概總歸是萬能的,會漢話可能也是很正常的吧?無奈的武藤舜秀抬起頭看看天邊已經斜沉的夕陽,感慨萬千:殿下真是個神奇的人物啊,渾身都是神秘的氣息。

  信幸和這兩位從明國來的走私販從街上一直談到信幸的住所中,從上午一直談到夕陽西下——深入的交談過後,雖然和這位走私販達成了一些協議,信幸卻發現自己之前的想法實在是太天真了。

  張大源只是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走私販,原本他只是在以松浦津為據點的大海商兼大走私販汪直手下供職的小頭目,直到前不久才獨立了出來。

  汪直這個人,對於所有在明日之間的走私販來說,都是一個傳奇一般的人物。早在1540年開始,汪直趁著明朝對於海禁的政策稍微寬松之時,以廣州為據點,進行與日本和東南亞的走私貿易。他建造的巨艦可以乘坐兩千人,甲板上可以馳馬,裝載硫磺、絲綿等貨物,積蓄了巨額財富。最初汪直以平戶為據點,勾結倭寇,自號徽王,其宅邸建於半山之中,豪華無比。之後他漸漸吞並了其他海盜、走私販,成為擁有超大勢力的明國走私販第一人,在走私販之間甚至有傳言“若不跟隨汪直,就沒辦法存活”的說法。而張大源就是依附於汪直這巨大勢力之下的一個小小的新晉頭目,手下隻節製著百余名為商人實為海盜的親族同鄉,聽候汪直的命令而行事。

  汪直在海上依靠大炮巨艦成為了一方霸主,按照張大源的話說,在汪直手下有20萬兵眾以及巨艦百余艘,只要一句話就可以呼風喚雨。汪直不僅在海上有巨大的勢力,在日本本土更是擁有強悍的軍隊,聚在他手下的各色武裝竟有五千人之多,裝備精良驍勇善戰。

  明政府如何能夠容忍這樣一個汪洋大盜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興風起浪?然而興師動眾的討伐卻屢戰屢敗,軍隊居然打不過這個財勢滔天的大海盜頭子。明政府雖然恨得咬牙切齒,卻拿他沒有半分辦法,直到一位名為胡宗憲的巡查監使上任江浙。這位後世的抗倭名人對汪直曉之以情誘之以理,希望能夠將他招安,更是派了自己的貼身親信為人質作為保證。汪直一開始雖然還有猶豫,但他終歸是個商人,在他心中最想要的是通商的自由,而不是當個土皇帝。汪直回到明國後耀武揚威,終於可以回歸祖國的他一吐胸中憋悶之氣。然而讓汪直沒想到的是,就連胡宗憲都不敢惹的他,生生碰上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二愣子禦使,這位禦使大人不管不顧的在杭州把他給抓了——這個海盜頭子的入獄直接導致了麾下勢力的分崩離析,而這不過是不到一年前才發生的事情。

  自從二月份汪直下獄之後,張大源便得到自立的機會——現在所有以前在汪直手下做事的走私販和海盜紛紛擁兵獨立,這走私界也成了群雄並起的戰國亂世。

  如果說汪直在的時候,信幸能直接和汪直取得聯系,別說是硫磺火器,便是弗朗機大炮汪直也可能替信幸搞到手。但是以張大源的能耐,就是硫磺都未必能保證替信幸搞到,更何談神機火器呢?談到最後,張大源也只能承諾替信幸盡力去搞硫磺和火器,兩個人僅僅就最基本的漆器和瓷器、絲綿等貨物的買賣價格達成了協議。

  說是協議,其實也只是信幸就若狹塗漆器給予了張大源的船隊兩成的價格優惠而已,為了安撫掌握著漆器交易特權的得珍保商人眾,信幸也就放棄了和張大源所交易的所有漆器的貿易稅收——然而這些走私販所帶來的瓷器、絲綿、藥材等物,卻又為信幸提供了新的貿易稅收來源。總而言之,對於信幸和得珍保商人來說,張大源的到來,讓他們都得到了新的財路。

  不管張大源的勢力到底是小還是大,是正經的良民商人也好,還是窮凶極惡的海盜走私販也好。見到了同樣說著漢語的故鄉人,又為小浜港的貿易發展拓寬了方向,信幸的激動之情還是無與倫比的——如果說張大源只是個線頭的話,抓出線後所牽引著的更大的集團也就變成有可能的事情了。就算張大源已經告辭了,信幸還時不時的嘴角帶笑,蹦出幾句誰也聽不動的漢文——搞得武藤舜秀緊張兮兮,以為這幾個明國人對信幸施展了什麽奇怪的法術,差點就要衝出去跟他們拚命。

  接下來的幾天,信幸每天都要跑到小浜町中去,眼看著張大源手下一個個長相各異的海盜和走私販們將各種明國產的貨物搬進得珍保商人開設的商鋪之中,他就覺得像是看到了大量的金錢流入了自己的口袋中一樣。如果能夠以此為契機,通過優惠的政策,招攬來更多的明國和朝鮮的走私販,小浜町也許很快就會變成第二個敦賀港的——為此信幸還特別把今堀喜三郎請到了自己在小浜的住所中,拜托他全權負責處理和明國以及朝鮮商人間的事務。在信幸眼裡,今堀喜三郎已經幾乎等於變成了自己的家臣,他大概會權衡好本家和商人之間的利益,不會讓本家吃虧的。

  本來因為雜事而煩惱著的信幸因為這件事情而轉換了心情,在小浜町中迎來第二場小雪的時候,他甚至還把武田信豐請到了住所之中,讓已經自稱法號為紹真的這位爺爺輩人物開展了一場以雪為題的連歌會——信幸本身對於這歌道幾乎一竅不通,只是單純的為了哄惠姬開心——自從這小兩口以養傷養病的名頭搬到溫泉調養以來,逸見昌經和粟屋勝久都托人送來了慰問品:大飯郡特產的甜酒、三方郡特產的海蟹,更有許多信幸連名字都叫不出來的海鮮魚類。這兩個人每日除了泡湯,便是吃吃喝喝,嘻嘻笑笑打打鬧鬧,當武田信豐再見到信幸的時候,差點認不出這個連臉都漸漸有些圓潤起來的少年就是自己的孫子了。

  面向精致庭院的推門被推開,圍坐在室內火爐旁的老少三人看著夜空中隨風飄舞的雪花,品著溫潤的甜酒,不覺興致大好。武田信豐詩興大發,抬手一指空中便吟:“似春花正舞,似秋葉飛落。”

  這老爺子一張嘴水平就這麽高,不愧是比起國家更愛詩歌的人,前大半輩子就乾這個了吧?本來水平就一塌糊塗的信幸呆愣愣的看著正滿面笑容望著自己的老爺子,心中吐槽不已卻一時想不出該如何應答,隻好向惠姬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景如畫,微風卷細雪,對月談。”惠姬隻沉吟片刻,便輕笑著用袖子捂住嘴,做出了後句。

  武田信豐只聽的眉開眼笑,一酒碟甜酒直接就喝下肚皮,他一邊自己動手從酒壇中倒酒一邊大笑著誇獎這個孫媳:“作得好!作得好!我祖孫三人正好對著這雪中之月,作風雅之談!哈哈哈哈!孫次郎,你娶的好媳婦,好媳婦啊!一點都不像你和你父親!若不精通這連歌一道,是不能成為好家督的!你要好好的學習啊!”

  信幸鬱悶萬分,這老頭子還沒喝幾杯酒,連自己的幼名都喊出來了,精通歌道和當好家督有什麽關系?但是眼見著就連惠姬都在看著自己笑了,他實在忍受不了了:“雖然我對於歌道一途並不十分精通,但是對於漢詩一道,我卻是很有信心的。”

  “漢詩?”武田信豐的興趣被勾起來了,他又再一次端起酒碟一飲而盡,“孫次郎,你便賦一首漢詩來聽聽看?”

  眼下已經是明朝了,再糊弄個唐詩宋詞的也許瞞不過這個精通此道的老爺子,怎麽辦?信幸想來想去,決定把那首偉大領袖所做的氣象萬千之詞稍作修改拿來糊弄這老爺子。他故意咳了一下嗓子,端起酒碟:“北國風光千裡冰,大河上下萬裡雪……”

  信幸故意一頓,看著老爺子正瞪大了雙目仔細等著聽他接下來的兩句,他心中一陣得意,正準備要再說出兩句,卻被一個近侍的聲音無情打斷:“殿下,白井大人剛剛從後瀨山城趕到,有重要的消息要稟告。”

  信幸隻好向老爺子道聲歉,匆匆走出推門。好在武田信豐這老爺子也是做過家督的人,雖然不太開心歌會被半途打斷,卻也並不是多麽在意,這不是還有個貼心又多才多藝的孫媳婦陪著他呢麽——老爺子一碟接一碟的喝下大飯郡滑而不膩的甜酒,伴著惠姬的淺笑聲自顧自的吟起了和歌。

  等到信幸再回到和室中時,武田信豐和惠姬都清楚的看到了這個少年的面色鐵青,臉上也沒了笑容。老爺子這一生經歷了無數次內亂和反叛,他忍不住小心翼翼地出聲相詢:“孫次郎, 後瀨山城發生什麽事了?”

  “沒什麽,只不過是一位大人物的使者到了後瀨山城中,想要見我而已。如此想來,大概是我在這裡修養的時間太長,所以對外面的事情都不清楚了吧?明天我便回後瀨山城去,阿惠,你再在這裡安心休養些日子,一定要完全康復,明白嗎?”

  在這種時候還被信幸如此擔心著自己的病情,惠姬臉上一陣紅暈,輕輕點頭。

  “到底是哪位大人派來的使者啊?”武田信豐實在是放不下心,他好歹也是這若狹一國曾經的守護,遇到敏感的政治問題不由得不緊張了起來。

  “是三好築前守長慶殿下。”

  ps.終於又能在舊夢習慣的六點多鍾更新了~那麽昨天的章節一發布,就引來了很多讀者大大的評論,對明國的問題眾說紛紜~舊夢其實狠開心。

  那麽舊夢的寫作習慣是把下一章要寫的內容和引子都放在上一章的最後,所以其實看到書評區的評論就會覺得:“啊!這個想法跟我想的一樣誒!”或者是“欸?我不是這麽想的啊!”,也算是很有意思的體驗~

  最後還是要感謝各位讀者大大的支持!書評區變得活躍起來讓舊夢十分開心。舊夢會繼續努力的!也希望各位大大可以繼續幫助舊夢一起讓本書能夠向更好的方向前進!九十度鞠躬!

  (最近一直在挖坑也實在是不好意思TAT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