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電子重生》第226章 貝聿銘
塗岸北眼前一亮,連忙問道:“怎麽,周校長有意要擴建夢海微電子嗎?”

 “咱們進去再說吧。”周碩沒有直接回答,反而轉過身招呼了副市長劉延峰。跟著周碩回國的隨員和公務人員一道,向著樓內走了過去。

 其實即使劉延峰不出現,周碩也是要在帝都投資的。不然就是直接在機場轉機回奉天,而不是在帝都停留了。兩億美元將近二十億人民幣的資金,他不可能都放在繡城或者渤海省。一方面是繡城盤子沒有那麽大,而渤海省內情況又比較複雜,按照歷史沒幾年說不定大港的馮開貴就要向上走一大步。到時候他究竟是否會記仇,周碩可不敢把寶壓在他胸懷大度上面。

 既然如此,帝都在他的投資名單上,排名就比較靠前了。

 一行人穿過夢海微電子辦公樓老舊而昏暗的走廊,周碩幾乎懷疑自己聞到了某種發霉的味道。總算雖然大樓有些破舊,但會議室卻很寬敞。這也是那個年代辦公樓的一個特點了,平常會議有多、參加的人更多,當然需要一個大大的會議室。

 把劉延峰讓在了主位,塗岸北和周碩以及他的一眾隨員在左邊坐下,公務人員們則在右邊坐下。一切安置妥當,周碩這才說道。

 “劉市長,想來市裡應該知道我從事的行業,本身就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帝都對我來說最大的優勢,就是這裡豐富的教育和高科技人才資源。因此我希望能夠投資建設一個研究中心,負責泛翰集團研究院的一部分研究工作。”

 “研究中心?”劉延峰皺著眉頭說道:“周先生,帝都不僅有高科技人才的資源,同樣也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優勢。我看不僅是研究中心。生產單位也一樣可以放過來嘛。”

 劉延峰這倒也是沒有胡說,1995年時候帝都的工人工資並不比全國其他地方更高多少。如果是出口產業,其人力資源確實是有優勢的。但周碩當然不可能只看眼下,製造業想要發展地方上的關系是離不開的。和繡城相對單純的背景比起來,帝都的環境就實在太複雜了。

 “劉市長可以先聽聽我的設想。然後再做決定。”周碩向下面人招了招手,一個隨員連忙跑了過來。

 他對著隨員吩咐道:“把研究院的設計圖掛上去,然後把我們的計劃書拿一份給劉市長。”

 “這是我擬投資建設的泛翰研究院帝都研究所,設計佔地一百畝,建設投資三千萬美元。”這時隨員已經掛好了研究所的設計圖,周碩站起身來走到展台旁邊接著說道:“帝都研究所將涉及到幾個方面。首先是微電子集成電路設計,這方面有夢海微電子的底子在。”

 周碩看向塗岸北,見他微微點了點頭,顯然並不介意夢海微電子被算在泛翰集團研究院的勢力范圍裡。

 他指著設計圖上的兩棟別致的三層小樓,挨個講解道:“然後是網絡方向,這方面將會與美國的六耳軟件公司合作。主要是為他們提供後備的技術力量。軟件方向,負擔美國技術人員的技術支持工作……”

 “為什麽不能建設一棟大樓,而是非要這樣建設成分散的小樓呢?”劉延峰插進話來,不明所以的問道。

 周碩正色回答道:“這是因為電子產業是個高技術行業,在研究所工作的都是高技術人才,泛翰研究院希望能夠為他們提供盡可能優質的工作環境。”

 劉延峰明顯不怎麽同意他的說法,不屑一顧的說道:“我看建成一棟大樓也一樣嘛。這個設計圖上面土地利用率明顯不夠高,東一塊西一塊的好像狗啃的似的。與其把錢用來買地,還不如把樓建的高一點。”

 在他的角度來說,這種未來風格的辦公樓確實不怎麽討喜。既佔用了大片的高科技園區土地,又沒有什麽明顯的標志性。在這時候公務人員的眼裡,只有蓋樓、蓋高樓,才是經濟發展的表現。像泛翰研究院北京研究所這樣風格的建築,未免太低調、太內秀了點。

 別人沒事兒總不能進去泛翰研究所參觀,還不是看樓有多高、多密來判斷這裡的土地價值?周碩不蓋高樓,就帶不動周圍地價增長。又怎麽能出政績呢。

 周碩哭笑不得,為難的說道:“劉市長,這是建築設計,是藝術……”

 “什麽藝術嘛,高樓就不夠藝術了麽?就這麽定了。把這什麽破設計扔掉,我找人再給你設計一個高樓的方案。”劉延峰擺明了是希望能夠推動自己的想法,以此甚至不惜打滾耍賴了。

 周碩的眉頭抽抽著,用比哭還難看的笑容說道:“劉市長,這是貝聿銘先生設計的作品。”

 “呃——”劉延峰好像沒聽清似的,愣了愣問道:“你說是誰的作品?”

 “貝聿銘先生的。”周碩用力的點了點頭。

 貝聿銘就是百人會的創始人之一,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法國盧浮宮門前的玻璃金字塔,就是他的作品。周碩也是走了於瓊的關系,若非是趁著她新加入百人會,多少有些賀禮性質,死皮賴臉才求來了這麽一套設計圖。雖然不是大師的巔峰之作,但放到市場上也絕不是有錢就能得到的。

 “哦,你早說啊!”劉延峰一拍大腿,哈哈笑道:“原來是貝聿銘先生的,我說怎麽設計的如此與眾不同!”

 劉延峰當然知道貝聿銘是誰,不提1982年建成的著名的香山飯店,帝都近一點的還有中國銀行的總行,全都是貝聿銘先生的作品。若說百人會成員的成就都是需要一頁A4紙,那貝聿銘的成就就是一頁A4紙都裝不下。作為世界知名的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在國內名氣可是非常大的。而且由於祖上的關系,他在國內也並不缺少可靠的政治關系。

 周碩心裡為他默默的鞠了一把淚,不管怎麽說劉延峰也是堂堂副省級副市長,轉的這個彎可真是有點跌份了。

 他臉上沒有太多的表示,不露聲色的繼續說道:“那麽我接下來繼續說明泛翰研究院北京研究所的具體設置,除了集成電路設計、網絡和軟件方向以外,還會設置兩個重點實驗室,就是納米光柵實驗室和液晶顯示實驗室。”

 “納米光柵?”塗岸北皺眉說道:“周校長是想進行光刻機的研究?可是我們國家目前沒有納米光柵的研究基礎,這一塊要是從頭開始非得下十年的功夫不可。”

 “這個塗老不用擔心。”周碩呵呵笑著,向下面用英語喊道:“愛德華先生,請你過來一下。”

 周碩這邊隨員的隊伍裡,突然站起來一個三十多歲、四十歲的男人,一身合體西服、中分髮型配合上俊秀的面容,倒是有幾分安靜的美男子味道。

 周碩在自己身邊添了一把椅子,請他坐下說道:“這位愛德華先生,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博士,主攻方向就是納米測量技術。我在離開美國之前,斯坦福大學的物理系主任朱麗雯教授,特別向我推薦了他。”

 斯坦福大學的博士這幾個字,一下就把場面給鎮住了。斯坦福大學是什麽地方?那是美國矽谷的發動機!沒有斯坦福大學,甚至可以說就沒有矽谷,沒有美國半導體科技的突飛猛進。這種地方出來的博士,就連塗岸北也要另眼相看。

 “愛德華先生將負責這個納米光柵實驗室的組建,而液晶顯示實驗室我則希望能夠有市牽線,和帝都電子管廠共同合作。”

 別看帝都電子管廠好像默默無聞的樣子,這家公司未來可就是大名鼎鼎的“京東方”,中國液晶產業國產的頂梁柱!周碩若想布局電子產業,怎麽也不會放棄液晶顯示器市場。相信有他的大力投資,中國未來的液晶產業再也不會是韓國人的天下了。

 周碩翻開他手裡的文件,直到文件的最後接著說道:“整個泛翰研究院北京研究所,預計將招收一千一百二十三名工作人。其中研究人員八百人,剩余的則是後勤和管理人員。整個研究所的建設預算,初步估計在八千萬美元以上。”

 “八千萬美元!”劉延峰興奮的把手裡的文件嘩啦啦的翻到最後,看著詳細的支出預算。除了建設費用以外,北京研究所還會涉及到為數眾多的采購計劃。各種實驗室需要的設備、和各個大學進行合作的預算,與帝都電子管廠的合資或者是委托研發費用……

 “不錯,不錯!”劉延峰再也不覺得研究所有什麽不好了,一家上千人規模的研究所哪裡是一個製造廠能比的了的?同樣規模的工廠,一千名工人需要的投資最多也就是一千萬美元。哪裡像泛翰研究院北京研究所這樣,能劃出一百畝地,總投資價值八千萬美元的?

 可憐的劉延峰哪裡知道,不說別的,只是中關村的一百畝地產,再過十年也不止是八千萬美元啊!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