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電子重生》第363章 智能製造
時間進入了1996年的4月,春回大地的氣息籠罩了繡城。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這不過是個平常年份的平常春季。

 但對於中國電子產業發展來說,這是所有美好未來的起點。中國的芯片製造業,從來沒有過的巨大機遇,終於降臨在了繡城。

 尼康對於生產線的建設是最為積極的,畢竟如果有一個數十億美元的壟斷市場吊在前面,恐怕就連阿聯酋人也會行動起來。

 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搬遷和安裝調試,起碼光刻機的生產設備方面是已經全部完成了。當然中國人想要實際把生產線開動起來,還是一個非常長遠的工作。整個工廠80%的崗位,需要交給尼康派遣到中國來的日本員工負責操作。

 按照泛翰集團的估計,非核心崗位一到兩個月之後,可以換成中國員工。核心崗位至少要半年時間,才能培養起足夠的人才。至於最核心部分的工作,能否找到替代人才仍然還是未知數。

 可即使如此,這仍然是中國第一次擁有世界第一流的光刻機生產線。對於發展芯片製造業的意義,不可同日而語。

 “我們的生產線采用的是先進的精密智能製造技術。”白石茉莉奈帶領著周碩,走在已經完成裝配的生產車間裡,侃侃而談道:“通過將精密製造技術與信息化技術結合,尼康的光刻機生產線是世界上科技含量最高的生產線之一。大量的使用了加工中心、焊接機器人、裝配機器人和定位輔助系統……”

 “由於大量使用數字化設備,我們的生產車間用工人數極少。整個生產過程只需要二十名一線操作工程師。”白石茉莉奈走到一台設備旁邊,指了指說道:“但是與人員需求相反。我們的生產過程卻極為繁瑣。就如最簡單的設備外殼衝壓,為了將溫度對材質的影響降到最低,尼康光刻機的外殼在衝壓之後還要經過十三道加工程序……”

 白石茉莉奈對車間裡的設備如數家珍,實際上別看她一介女流,但說起技術來卻頭頭是道。這裡的絕大多數設備,都是經過她的手引進的。雖然後來轉做了管理崗位,但她的學術功底還在,這也是她能夠在尼康穩坐光刻機事業部部長的憑借。

 周碩不緊不慢的跟在白石茉莉奈的身後。一邊聽著她的介紹,一邊不住的點頭應和。而他的身後,則是一支上百人的參觀隊伍。

 這些人可不是什麽湊熱鬧的領導,或者過來找新聞的記者。他們是泛翰集團從全國上百家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花費了無窮精力才搜集到的高科技人才。

 在尼康安裝生產線的這段時間裡,泛翰集團人力資源部可是全國出擊,尋遍了自動化控制和精密製造等專業。才湊齊了這百十來人的隊伍。

 這支隊伍不說是國內的全明星陣容,起碼也能算得上遠超專業水準了。

 然而在日本頂級水平的裝備生產線面前,卻也只能像小學生一樣從頭開始學習。

 這些設備名義上雖然都是范尼光學製造公司所有,但在中國的土地上,中國人想要操作、甚至是觸碰這些設備,都還要日本人進行批準。

 一路走下來。中方的隊伍雖然龐大,但卻壓抑的一絲聲音也沒有。沒辦法,沒看過別人水平的時候,還能自欺欺人一下。

 但當差距明顯的擺在面前,每一個中國人都心裡沉甸甸的。距離國際先進水平。中國人還得繼續努力補課。

 不過隊伍裡並非所有人都面色沉重,至少還有一小群人。毫不在意身邊的眼光而顯得眉飛色舞。

 “周總,這就是當今國際上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山諾像個貪婪的獵人一樣看著周圍,幾乎想要抱走每一件他看到的設備。

 “光刻機生產是當今世界上最複雜的過程,擁有最先進的設備並不奇怪。”周碩也小聲的回答道:“如果你能攻克下這裡的任意一種設備,我們的合資工廠就能賺下數不盡的財富了。”

 “喏,那邊是德國產的數控加工中心,是從數控銑床發展出來的。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自動替換加工刀具,極大的節省了加工時間和步奏,效率提高五到十倍,能夠利用計算機技術直接一次性成型複雜零件……”

 這是他轉述的白石茉莉奈的介紹,要是周碩自己可說不了這麽詳細。誰也不是全知全能,如果說芯片製造那他還能長篇大論一番,可若是工業製造設備,就隻好安心當個翻譯機了。

 山諾聞言卻嚇了一跳,雙目放光的說道:“那這麽一個加工中心,豈不是能頂七八件數控機床的工作?自動換刀就節省了大量的工時,我看他們生產過程中鑽、锪、鉸、鏜、攻、銑削這些功能都有,減少了工件夾裝的過程自然也就避免了人為的操作誤差,這對提高良品率的好處看是太大了!”

 周碩看著山諾喃喃自語的樣子,不可察覺的搖了搖頭。他對數控加工這一塊了解的不多,只是從2014年開播的《大國重器》紀錄片上看到過。但這並不影響他對加工中心重要性的認識,這是在二十年後使用量最大的工業設備。

 可是相應的,這種設備的製造難度也非常大。歷史上國內也是在2010年左右,才形成了自己的技術突破。山諾如果想要一口吃成個胖子,恐怕並不現實。

 周碩忍不住給他潑冷水道:“山廠長,數控加工中心固然先進,但它也是從幾種基礎的數控機床發展起來的。我看最好還是先小步快跑,完成數控銑床的研發之後,再來考慮加工中心的研發問題。”

 也不知山諾是否聽進去了周碩的話,他心不在焉的點了點頭說道:“那是自然,周總你放心好了。我們廠的銑床早十年在國內也是名牌產品,如今雖然賣不過進口設備,但卻也只是差在數控這一塊而已。怎麽樣,我這可是等了大半年,你許諾的支持也該到了吧?”

 “資金上面沒有問題,關鍵還是趙襄市是否能夠同意合資的要求。”周碩倒是很痛快的答應道:“只要國資委同意了泛翰集團的合資條件,我們立刻就能拿出這筆資金來。但現在的問題是你這邊,遲遲沒有動靜啊……”

 山諾當然知道這是怎麽回事兒,說白了不過是有些人放不下手裡的小利益而已。泛翰集團要注資,首先就要改製。改成合資企業之後,趙襄第一機床廠就是獨立的法人資格了。

 這也就是說原本可以予取予求的機床廠,在成為合資廠之後,市裡就只能獲得正常的經營分紅。想要對工廠做出任何調整,都要上董事會,經過管理層的討論。原本隨支隨取的大海,從此就要變成定期開工資的小溪了。

 第一機床廠的合資,也就相當於攔住了不知多少人伸過來的手。作為市裡不多的還能正常盈利的公司,山諾的改製要求面臨了不小的壓力。

 不過這也激起了他從部隊上帶出來的血氣,山諾用力的點了點頭,信誓旦旦的說道:“周總你放心,我這次回去一定盡快促成合資的問題。市裡哪個領導不同意,我就帶全廠職工上他家吃飯去!”

 周碩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麽。趙襄市畢竟離他太遠了,鞭長莫及之下,讓他下意識的想要回避風險。除非山諾真的能夠擺平那些錯綜複雜的關系,不然他是不會貿然下場的。

 白石茉莉奈和周碩這一行人,從頭到尾的參觀完了整個車間。感覺確實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技術,起碼是目前中國可望而不可及的。好在麻友公這邊帶著泛翰帝都研究所的科學家,將負責另一個沉浸式光刻改造車間的建設,這樣不至於在氣勢上徹底被尼康壓倒。

 “哦,對了!”周碩猛然想起來,拉著山諾說道:“奉天自動化研究所有一個研究員, 好像叫做曲道奎的。如果有時間的話,山廠長可以去見一見他。在智能製造方面,他們應該是有些成績的。”

 周碩也是才剛想起來,這是大國重器裡介紹的新松機器人的主要研發人員,新松機器人公司的董事長。如果山諾能夠得到他的幫助,在技術上應該會有所收獲。

 機器人雖然在技術上和數控機床不同,但都是自動化技術、結合信息化的新領域,多少也是個希望。

 山諾將周碩的話牢牢記在心裡,能入了周碩法眼的人想來也不會是個小角色,他當然會慎重對待。

 將山諾送走,周碩又把手下這百十來號學生安排給白石茉莉奈。雖然不是非常情願,但她心知未來尼康光刻機子公司未來的前景,主要還是依靠泛翰集團的沉浸式光刻技術,為了雙方的合作關系也就隻好捏著鼻子認了下來。

 當然,最後究竟能學到多少本事,那就要看中國人自己的“能力”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