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電子重生》第337章 中中外
這“中中外”項目是什麽?它又不是安利,也不是傳銷,怎麽能讓周碩在胡老面前,就沉下了臉?

 不由得他不擔心,因為這個“中中外”項目,實在是個深的不能再深的大坑。原本周碩以為胡老找到自己是為了華虹的事情,卻沒想到竟然轉過彎來是為了聯通!

 作為未來中國通信業市場的一大霸主,周碩當然知道聯通的意義。可以說單純從體量上和前途上,十個華虹也比不上一個聯通。能夠有機會參與到聯通的建設中來,應該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

 但這個“中中外”項目,真的是讓人躲之不及。

 什麽是“中中外”項目?這還要從聯通剛成立的時候開始說起。一九九四年七月,由電子工業部、鐵道部和電力部三者聯合,未來的電信業霸主聯通終於成立了。然而這個稚嫩的聯通,剛開始的資本金卻只有少的可憐的13.4億元人民幣。從剛一出生,先天的營養不良就開始糾纏在聯通身上。

 這麽一點錢,對於一個要想建立全國網絡的電信運營商而言,無疑是杯水車薪的。而競爭對手中國電信隻固定資產就總值上千億,因此,盡快籌到建設資金成為當務之急。由於聯通剛剛成立,毫無資質和業績可言,根本不可能通過銀行貸款。為了籌集資金,聯通不得不開始考慮走一些“彎路”,簡單地說就是招商引資。

 但是別忘了,聯通最大的競爭對手電信,可是郵電部的親兒子。郵電部人家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當起黑哨來,那可當真是肆無忌憚。何況電信業事關國家命脈,不允許外資進入是再正當不過的理由了。沒事兒都要折騰一下的郵電部,當然不會這麽容易就讓聯通獲得外國投資的幫助。

 這個時候,也不知道是哪位聰明人、或者是笨蛋,想出來一個“中中外”的辦法來。說他聰明。是因為這個辦法作為繞開郵電部障礙,確實是起了很大的作用。說他是笨蛋,則是因為“中中外”本身不啻是一杯偽裝成可樂的毒藥。

 這個“中中外”究竟是做了什麽呢?

 其實說起來很簡單,既然電信業投資不對外國資本開放,那總要對國內資本開放吧?而合資企業,這個究竟算是國內資本,還是國外資本?一時間倒還真是說不清楚。

 “中中外”正是抓住了這一不算漏洞的漏洞。通過電子工業部、電力部和鐵道部下面的企業,和有投資意向的外國資本進行合資,先成立一個外資和國資的合資企業,然後以這個合資企業參與到聯通的組建中來。

 說白了,這裡面的國資不過是個拿乾股的。所謂的合資企業,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外資而已。

 本來沒事兒都要找茬的郵電部。又怎麽會對這麽大的破綻松手?從聯通1995年成立開始,到2000年上市為止。“中中外”就好像陳年肺癆一樣,始終伴隨著聯通的成長。沒有被它拖死,反而還讓聯通成長起來,只能說對手電信真的是壟斷地位坐久了,市場能力廢柴到了KMT的程度。

 而原本引入“中中外”項目的目的,通過自身運作完成原始積累。卻根本沒有成效。原因很簡單,外資並不是雷鋒,怎麽會願意為聯通做嫁衣?聯通本身資金極為稀缺,在很多地方外資股份都佔有絕對優勢。像是吉林或者煙台,甚至有外資出資100%的情況發生。聯通在中中外模式的合作中,很大程度上成了外資進入中國電信市場的一張皮。

 中方的聯通在合作中只能那到一些乾股,現金流分配的70%、甚至是90%都被外資抽走了。外資也不傻,當然知道聯通強大起來之後。自己是難免被拋棄的命運。也正是這種覺悟,讓這種合作從一開始就變得困難重重。

 產權模糊和管理分散,讓聯通為此吃盡了苦頭。原本應該是一個大電信托拉斯的聯通,卻最後變成了數十個小電信公司的松散邦聯。

 這裡面牽扯到的各種麻煩事和利益關系,只要一想想,周碩就會覺得頭大無比。

 胡老那是什麽人,周碩稍微露出一點表情。就讓他抓了個正著。他呵呵笑了笑,擺著手說道:“你不要擔心,中中外項目雖然說有些麻煩,但總體上來說還是解決了有無的問題。這個事情。上面沒有那麽快就出結論。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項目進展也確實是不怎麽順利。”

 這時已經是1996年的2月了,從1995年7月聯通成立開始,現在已經有一批中中外項目取得了進展。對於一手把聯通扶持起來的胡老來說,保持關注是很正常的事情。扶上馬送一程,也算是盡到責任。

 胡老歎了口氣,微微搖頭道:“現在困擾聯通最大的問題,就是設備和資金兩個方面。從技術上來說,我研究過泛翰集團在渤海省的鐵路通信網絡,你們之前從夢幻集團引進了程控機的研發團隊和技術,後來又陸續開發出多種網絡設備。這次華晶在光刻機技術鑒定上面使用的校園網技術,很多都讓我眼前一亮啊!”

 周碩微微愣了愣,實在是沒想到自己種下的種子,竟然在這裡開了花。原本媚眼是拋給未來電信業小霸鐵通的,哪裡想得到竟然釣出來聯通這樣一頭大白鯊!這可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其實說到底,還是時機的問題。一方面是鐵路通信目前還在滿足自用的階段,另一個則是聯通的成立確實在這個時間點上極為脆弱。

 機緣巧合之下,也就造成了現在這個局面。電子工業部的大領導親自找上門來,哪裡容得下周碩牙縫裡蹦一個“不”字?

 周碩勉強的點了點頭,乾笑道:“呵呵,胡部長您太過獎了。我們的技術和國際上仍然有些差距,不是這麽容易彌補的。不過如果國家需要我們做什麽,泛翰集團一定會盡力而為。”

 胡老在突然停下腳步,看了身邊的小錢一眼。淡淡的對他說道:“你去後面看一下,暫時不要讓人走過來。”

 將小錢支開,等他走得遠了,胡老這才無奈的搖頭看向周碩道:“沒有那麽大的麻煩,咱們先坐下說。我從科委那邊知道,你對尼康有一個計劃?如果能夠順利執行,應該可以獲得自己的光刻機制造能力吧?”

 周碩對此倒是絲毫不覺得奇怪,畢竟胡老的身份地位在那裡擺著。科委和中科院想要計劃順利的執行,肯定是離不開電子工業部支持的。而且胡老這個層面上政治可靠性就更不用說了,絕不會有泄密的可能。

 於是周碩乾脆的點了點頭,承認道:“不錯,如果計劃順利,我的目標是能夠獲得尼康在光刻機上的全部技術。從目前來看,計劃進展的比較順利,接下來就要看日本人是不是上鉤了。”

 胡老靜靜的在走廊邊上的塑料椅子上坐下來,邊思考邊說道:“國家準備在華虹909工程上投入100億資金,建設一條從設計、生產到銷售和出口的完整產業鏈。九五規劃提出的要求,是要建設一條200mm的0.5微米生產線。但是我覺得具體情況還是要根據情況變化做出相應調整的,華虹目前來看生產線技術水平不應該低於0.35微米工藝。如果泛翰集團能夠拿出這個技術來,華虹的生產線從泛翰集團引進也不是不可能……”

 周碩聽的簡直腦子裡一陣眩暈!為華虹提供生產線?要知道歷史上國家為了保持華虹的技術延續性,斷斷續續可是投入了十億美元以上,更別說投入的人民幣了,那可是上百億的大單!如果泛翰集團能夠接下這個訂單,簡直不敢想象未來會成為什麽樣的巨無霸。

 生產線改造是有延續性的, 華虹今天敢用泛翰集團的生產設備,那以後想轉投別家成本就會極為高昂。想想從0.35微米到90納米要經過幾代技術更新,就知道這裡面究竟蘊藏著多少利潤了。

 0.35、0.25、0.18、0.13,晶圓廠想要賺錢,一是要有自己的產品線,自產自用。要想靠代工過活,就不能在技術上被國際主流落下太多。

 在未來二十年裡,華虹歷史上起碼經過了四到五次技術更新,每次少說也要幾十億,多的上百億也不奇怪。要知道隨著芯片線寬不斷縮小,晶圓廠的投資可是打著滾往上翻番的。

 九十年代能算得上國際主流水平的晶圓廠少說也有幾十上百家。但到了2014年,真正站在業界頂端的晶圓廠,卻一隻手就能數的過來。

 “但是我有一個請求。”胡老鄭重其事的看著周碩說道:“希望泛翰集團能把光刻機上的利潤,投入到聯通的發展中去……”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