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電子重生》第124章 戰略投資者
江大橋市長很忙。

 自從他當上市長之後,基本很少有機會能夠和老婆孩子在一起,完整的吃一次晚飯了。

 他今天難得的早早回了家,老婆做了他最愛吃的赫魯曉夫菜。本來應該是其樂融融的一次團聚,卻讓他的心不在焉破壞了完美的氣氛。

 他的妻子是市醫院的一名主治醫師,平常工作也忙。不過幸虧女兒懂事早、學習好,平常不用兩口子多操心。吃完了飯,幫媽媽收拾了桌子洗好了碗,自覺的就回房間寫作業去了。

 “老江,怎麽工作上面不順心嗎?”妻子高芳芳點開電視,倆人並排坐在沙發上。

 “也不是。”江大橋握住她的手,歎氣道:“有些事情,想要下決定需要很大的魄力啊。”

 “你這個市長啊,擔子也太重了點。”高芳芳無意識的換著台,有些心疼的拍了拍他的手掌。

 “怎麽能不重?”江大橋眉間的愁困幾乎像化不開的堅冰,也只有在家裡才會退下他強勢的外表,露出這樣明顯的情緒來:“國家大氣候不行,東北更是重災區。市裡的企業有一個算一個,個個不省心……”

 江大橋正在抱怨著,突然門外響起了敲門聲。高芳芳起身向門口走去,邊走邊皺了皺眉頭。這時候會來家裡找江大橋的,肯定是有重要事情,說不定今晚對江大橋來說又是一個不眠夜。

 “江市長……哦,嫂子。市長在嗎?”何夕收起來敲門的手,有些尷尬的問道。

 “請進吧。”高芳芳見過何夕。知道他是新來的副市長,側身將他讓了進來。

 “老何來了。”江大橋站起身來,迎了他兩步,然後把他帶進了書房。

 “坐吧。”江大橋指了指書房裡的沙發,然後為他倒了杯熱茶。問道:“剛從泛翰集團回來?”

 何夕搓了搓手,東北的冬天夜晚拔涼拔涼的。他喝了口溫熱的茶水,這才有些緩了過來。

 “鑄石廠的工人把解放路攔住了,耽誤了一會兒。”說著。他還歎了口氣:“跟著武區長好說歹說,才把人勸了回去。”

 “市裡今年的情況不容樂觀啊!”江大橋深有同感的點了點頭。

 “我和周校長談了談。”何夕將從周碩那裡拿來的文件交給江大橋,感歎的說道:“日本的軟件市場,比我們預計的最好情況,恐怕還要更好。什麽時候,咱們要是能把國家建設到日本人那樣,該有多好!底薪都是兩千美元起。繡城一百萬人,一個人一月能賺兩千人民幣就好,那是什麽概念?”

 何夕仿佛陷入到自己幻想出來的那個場景裡,不禁目弛神搖。

 江大橋失笑道:“想啥美事兒呢,那不是要在現在的工資基礎上翻上四五倍?就怕我活著都看不到那天咯!”

 他一邊說,一邊翻開手裡的市場調查報告。快速的閱讀起來。

 “十億美元的市場?”江大橋倒吸一口涼氣,搖頭道:“好大的口氣。要都能囊括懷中,說不好還真的能讓繡城的工資標準翻一個跟頭。”

 江大橋摸著報告書的封皮,向何夕問道:“老何,你下來前可是商務廳的老手了。以你的眼光。這份報告書的可信度有多少?軟件園項目對招商引資的效果有多少?建設上難度有多大?”

 江大橋終究是不甘心的,繡城市委書記已經快要退了。但是他自己卻是剛剛就任的市長。想要再進一步,幾乎就是不可能。明年市委書記退位,再調任一個市委書記來的話,少不得就是五年時間。要是新市委書記連任兩屆,這幾乎太正常了,那對他的仕途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所謂一步遲,步步遲,十年之後?也許退休之前他也能撈到一任跛腳書記當當,但也就是那樣了。所以說,對日軟件園項目就是他的救命稻草。只要今年在他的任上能把這個項目落實下來,那麽明年老書記退居二線之後,為了項目的穩定他就可能代書記。

 代理個一年之後,項目發展如果初見成效,那麽這個代字就能去掉。

 何夕低頭想了想,謹慎的說道:“我覺得報告書裡的水份不大,這是日本櫻花銀行出具的商業調查書。櫻花銀行在日本是數得上號的大銀行,信用和專業水平是不會差了的。從軟件園項目目前的規劃來看,政策可以算得上是非常有力,減稅、免稅、補貼可以說國家能給的,幾乎都給了。”

 他低頭猶豫了一下,接著說道:“唯獨建設問題上,在我看來這是咱們繡城最大的短板。大港和大古市都是副省級城市,更別說還有帝都了。這三個城市比咱們繡城都富裕太多了,建設資金非常充沛。咱們市裡……”

 何夕說到這裡,試探的看向江大橋。他搖了搖頭,說道:“市裡最多能拿出兩千萬,再貸款三千萬,這已經是極限了。”

 何夕點點頭,乾脆的說道:“那就假定咱們爭取到了軟件園項目,按照市裡五千萬,省裡支援五千萬,軟件園項目再從國家配套一個億,這才兩個億而已。”

 “兩個億,不少了吧?”江大橋問道。

 真的是不少了,之前繡城一口氣拍賣了十二個陷入經營困境的國有企業,也不過才積攢下來八千多萬。這還是周碩和聖迭班互相競爭,把華光廠賣出了個好價錢。剩下的十一個企業,最少的甚至隻拍出了個底價三百萬,差一點就流拍了。

 但關鍵是,偌大的繡城有幾個華光廠這樣的單位?

 何夕苦笑道:“兩個億對繡城來說確實不少了,但是對這樣的一個項目來說還不夠。咱們要建設的可是容納十多萬人的一座新城,兩個億不過杯水車薪而已!”

 “那就沒有別的辦法嗎?”江大橋不信邪的問道。

 “有。”何夕沉重的點了點頭,說道:“周校長給我提了個建議,我覺得可以考慮。”

 “什麽?”

 “讓出軟件園項目的主導權,引入戰略投資者。”

 江大橋心裡一驚,脫口而出道:“這可是國家級項目!”

 “不如此,我們就一點機會都沒有。國家確定項目歸屬地的時候,肯定要考量資金落實的問題。”何夕面無表情的說道。

 江大橋點起一根煙,眼光穿過煙霧,心裡激烈的交鋒著。

 在事業上沒有欲望的人是走不遠的,江大橋能一步步走到市長這個位置上,企圖心和能力缺一不可。他今年剛滿五十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年輕的時候,為了仕途甚至耽誤了要孩子的年齡。但是在市長的位置上,再想前進一步就只有市委書記才是最好的選擇。

 像他作為一方諸侯,這時候再去謀求省裡廳長之類的職務,只會相當於走下坡路。但是不通過市委書記的位置直接跳到副省級?他還沒有這個力度。

 “我需要想想,再想想……”江大橋喃喃自語道。

 “市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何夕何嘗不是和江大橋一樣急迫?他的年齡小一些,但他上面是比他沒大多少的江大橋。不能拱著江大橋上去,他何夕又怎麽去掉這個“副”字?江大橋耽擱不起十年,他何夕同樣耽擱不起。

 他咬了咬牙,陰惻惻的說道:“市長,周校長雖然是咱們繡城人,可我想著他未必就一定要支持軟件園項目落戶繡城。你想想,如果其他城市願意做出一定的讓步,把他爭取過去的話,那咱們繡城可是連唯一的優勢都沒有了。”

 江大橋悚然而驚,怒道:“這是他的想法?”

 何夕搖了搖頭,否認的:“這是我的想法,但是恐怕其他的城市,已經有人在打這樣的主意了吧?”

 江大橋越想越覺得有道理,繡城如果不能拿出別的城市所沒有的優勢,別人憑什麽支持希望更小的繡城?高投入必然是要求高回報的。只是這個回報,實在是風險太高。

 想到這裡,他覺得自己今晚恐怕又要睡不著了。

 今夜同樣無眠的不只是江大橋,周碩坐在自己小屋子裡的書桌前,用鋼筆在筆記本上寫下一個個的名字。

 1995年注定不是一個平靜的年份, 如今擺在他面前的就有三個大項目。

 軟件園、電纜調製解調器和六耳IM。

 幾乎每一個項目都需要他全力以赴,才有可能獲取成功。他的手下雖然有牛星和湯軍這樣的未來大牛,但是現在他們尚且還是弱弱的雛鷹。究竟是否冒險把這樣大的項目托付給他們?這考驗著周碩的決心。

 周碩在筆記本上劃掉了牛星的名字,這把刀太鋒利了一點。軟件園項目運作起來,要耐得下心去和各種勢力打交道。牛星的那顆大腦袋,用在這種事情上面,恐怕會磨鈍了鋒銳。

 湯軍,他心思縝密、善於溝通,而且熟悉國際商業規則,還有在日本留學的經驗,確實是軟件園項目的最佳選擇。梁景輝雖然是土生土長的繡城人,但是勝在對周碩一片忠心,是個平衡湯軍的好人選。有他來把握整個項目的審計工作,睡覺也安心一些。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PS:第一章,本書終於走到這個階段了,淚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