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紅色大導演》第671章 甲午發端!
這好像不夠奇葩吧?

 這不就是一個皇帝跟他的老師在一起,倆人抱頭痛哭嗎?

 這不是妥妥的愛國主義教育嗎?

 這怎麽能是奇葩呢,對不對?

 沒錯,是這樣,這算是愛國主義教育,但也僅僅算是。

 因為這個愛國主義教育,它裡面埋藏了一個東西,那就是‘亂臣賊子’!

 對,就這四個字,這四個字是什麽意思?

 不就是‘亂臣賊子’嗎?壞蛋嘛,小人嘛!

 確實,但這也僅僅是表面的意思,往深一點兒來說,那就是這個愛國主義教育,是儒家的愛國主義教育。

 也就是傳統的愛國主義,說白了,我皇帝自己做自己的事兒,我讓自己的什麽道德啊,自己的人品啊,變的鋼鋼滴,那就ok了,這個國家也就ok了。

 可是咱們都知道,現代國家是這麽整就能ok的嗎?

 而且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你皇上想ok,那你就得沒有什麽錯誤啊,一個人怎麽能沒什麽錯誤呢?除非那個人什麽都不做嘛,對不對?

 那麽,這裡就引出了一個非常非常自然的推論,那就是按照儒家的傳統思想,想要做一個聖君,你就得溜肩膀!

 什麽是溜肩膀?

 就是不擔責任,這個事兒做了,做好了,那是我皇帝領導有功。做的不好,那不好意思,那就是你們‘亂臣賊子’!

 看明白了吧。現在的好多的單位裡,領導也都這樣,都’溜肩膀’。反正我自己是沒責任的,我是ok的嘛。

 那麽,現在這還只是教育哦,真的能發展到那一步,就是溜肩膀嗎?

 現在還沒有結果,咱們還得往下看。

 《真相!1894》這部電影到了這裡,都已經快一個小時了。可到現在,還沒演到1894年呢,你吳祥是要鬧哪樣?

 可別急。馬上咱們的1894年就來了!

 甲午戰爭真正的導火索是什麽呢?

 很簡單,就是朝鮮的東學黨起義,這個也叫做東學道起義,東學道這聽名字能想象的出來。是個宗教。這個宗教吧。還有個名字,叫做天道教。這個教吧,就是一朝鮮人把咱們中國的道教,儒教,佛教,給捏合到了一起,然後自己整了一個教出來。一開始是為的對抗西方的天主教,這個教就到今天都有。因為現在的韓國,天主教的勢力可是非常的強大。不可小視。

 以宗教為依托,那這個起義……好像跟太平天國有些相似呀?

 確實很像,所以呢,咱們就把這個起義叫農民起義。要不怎麽說,某黨就喜歡把造反傳遞給咱們民眾呢,農民起義那都是正義的。

 這次的起義還真的比較正義,朝鮮當時的王啊,太了,關鍵還有外戚作亂。那朝鮮有事情,一定要找‘爹’呀。

 必須找清朝啊,因為這是朝鮮的宗主國,肯定得找啊。不過,在幾年前的時候,滿清這邊又糊塗,被小日本又給折騰了一回,就是小日本本來攻擊朝鮮,可是被滿清給打敗了,但小日本聰明,在談判桌上撈了實惠,就是現在大銀幕上字幕的這一段。

 “根據《中日天條約》,朝鮮叛亂中日雙方要協同行動。”

 出兵那是肯定了,雙方出兵,那這裡面小日本就開始找事兒了,反正就是要挑起戰端,那麽,打還是不打呢?

 “打!”“打!”

 “必須打!”

 滿清朝廷上下呀,那一片喊打之聲,那一個個的恨不得親自上戰場,跟日本人決戰,就好像跟日本人有殺父奪妻隻恨一般!

 “……”光緒那是個什麽狀態呢?

 他這心裡可是有點兒小興奮哦,可算是可以自己乾點兒大事了。

 這個時候的於少群,那臉上帶著一股非常自信的微笑,而且還不張揚,不顯露,他現在演的是帝王嘛,要穩重。

 別小看這段戲,就這段戲,抓這個表情都用了能有十來條,不容易哦。

 “皇上!不可妄動刀兵啊!”

 誰不想打呢?

 當然是李鴻章了,這個我們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是最了解當時北洋水師跟日本的海軍,現在已經有差距了。

 這時有畫外音出來了。

 “自1891年起,北洋水師就沒有得到過一兩銀子的軍費,而日本已經購得了吉野號,該艦4000噸的排水量雖然不大,但速度是亞洲最快,可以說是此時亞洲最先進的戰艦……日本海軍另有24艘魚雷艦,總噸位已經達到了72000噸,遠超北洋水師……”

 沒錯,其實那個‘世界第六,亞洲第一’,那是1891年以前的事兒,到了1892年亞洲第一就不複存在了,可是這一點,誰也沒提過,至少在影視劇裡那是沒有的!

 這也是為什麽,吳祥要在一開始以1891年這個時間點來作為整部電影的切入點,因為這一年,中日的海軍實力已經發生了逆轉,至少是北洋水師跟日本的聯合艦隊實力上逆轉了,這可不光是因為當時的日本,有那些個奇葩事件。

 沒人這麽拍過,或者說,沒有人以這樣的視角去拍!

 “……”觀眾們現在基本山都處於一個目不轉睛的狀態,因為這個電影所展現的甲午,跟他們以前所知道的,好像完全的不一樣。

 “哼!”聽李鴻章如此說法,那光緒能高興?他正準備做一個大清的中興之主呢,這麽好的一個機會,豈能放過?

 可是這麽大的一個事情,想直接就通過也不容易。而且李鴻章那可是太后老佛爺的紅人兒。

 於是,那光緒得找幾個近臣,清流。聽聽他們的看法。

 “打呀!為什麽不打?我大清養海軍三十多年,洋務運動三十多年,這麽長的時間,難道連個撮爾小國都不敢打?”

 光緒的老師,那翁同龢就是這麽說的,而且他還多說了兩句。

 “那李鴻章就是個亂臣賊子,他為什麽不想打?北洋水師就是他的寶貝。打壞了,他還如何在朝廷裡立足?”

 你看這話,挑撥之意多麽明顯啊?

 可此時光緒的表情。那也真叫一個義憤填膺!

 感覺有點兒像個中二病的患者,真的很像,或者說,吳祥這個家夥就是照著中二病拍的。

 那還有沒有別人支持光緒呢?

 “皇上。我們必須要打呀。朝鮮。可是不能丟的,那裡是我們大清跟海外的一個緩衝之地,如果朝鮮丟了,那我大清龍興之地,如何自處?”

 說這個話的是個當官的,但字幕給的是這個人叫‘志銳’。

 這個人吧,得稍微多熟悉一點兒歷史的人才能知道,這個人挺重要的。因為他是珍妃的哥哥!

 哎對,珍妃呀。就是後來傳說中被老佛爺給推井裡的那一位呀!

 這不就是大舅哥?

 不管是不是大舅哥吧,這位志銳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沒錯呀,丟了朝鮮,那東北就危險了,那裡可是滿清的龍脈啊,他們是特別的重視那個地方。

 但實際上吧,這個地方也很好的解釋了日後的抗美援朝,沒錯,其實意思都一樣,想要入侵我中華,朝鮮半島那是個絕好的跳板。

 這麽看來,那肯定得打了,那不用說了,誰也攔不住了!

 “皇上!老臣也同意對日用兵,可是,我們不能在朝鮮打呀,在朝鮮打,我們是客軍作戰,那就有很多的問題呀……”

 哎,你看,李鴻章也改變了態度,他也同意打了,但是這個怎麽打,得好好的研究一下,對不對?

 說實話,打那真的是必須得打,這一點並沒有錯,可是要不要現在打,或者得怎麽打,必須要好好的研究才行。

 就現在的情況,三年沒有給海軍撥款了,然後還要雄糾糾氣昂昂的跨過鴨綠江?

 這麽說吧,此時滿清的明白人,也就是李鴻章了,現實的情況告訴他,要打只能在自己的國土上打,利用咱們國土的大縱深,誘敵深入,這樣一來,日本就是客軍,他們的各方面就會出問題。

 當然了,這個事兒聽上去不好,不靠譜,有些喪權辱國的意味。

 是呀,誰不想禦敵於國門之外呢?

 但現在,就這個大清朝,他們辦不到!

 “朝鮮之事,不用再議了,朕要增兵!”

 哎對,光緒拿了主意了,這就準備好好的打上一場了,戰場是朝鮮!

 沒錯,也就是說,他完全不管李鴻章這個老家夥的說法,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了。

 大清這邊是這樣的反應,那日本方面呢?

 “……跟清國之間的戰爭,就是文明跟野蠻之間的戰爭!……我們大日本帝國,一定會勝利的!……”

 那個福澤諭吉老家夥又出來了,這家夥可是很能叫喚的,就用他手上的筆,寫文章,主戰!

 “朕要禦駕親征!”那天皇也有意思,一身的軍服,特別的鄭重,然後……他真的準備去嗎?

 當然不是了,這個家夥去了廣島,在那裡建了一個臨時的指揮部,反正與清國之間的戰爭,就住這兒了!

 而與此同時,此時的日本國內,那也是群情激奮。

 “我要參軍!”

 “我們要上前線!”

 “我們要打仗!”

 小日本的國民性此時又發揮了作用, 所有的人都爭著上前線。

 “哎~”看到這裡的時候,好多的觀眾都歎了口氣。

 到了這裡,似乎甲午為什麽會失敗,已經是昭然如揭了……

 ps:感謝大家的支持,真心的感謝!

 哎,黑車最近看了一個新聞,那啥,大家不是吐槽黑車寫的那個對孩子的教育比較奇葩嘛,黑車看的這個是,當媽的找了幾個認識的,扮成了劫匪,把自己的孩子給綁架了,以此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怎麽樣?黑車根本就不算奇葩吧,對不對?好吧,以上那個事兒發生在美利堅,嘿嘿嘿……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嘿嘿,不多說了,求支持,多謝!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