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紅綠燈拜求支持~~~~
“馬老師,您的意思不會是說於老師買的那塊水晶就是傳說中消失已久的垂棘之璧吧?”王光水總算是明白過來了,難以置信的說道。
“應該是這樣沒錯了。”馬尚都說道。他曾經對垂棘之璧有過一段時間研究,也比較了解,才能第一個想到“三棘六異”。不過因為事涉重大,即便是他都不敢斷言,所以用了“應該”這兩個字。
“可是不對呀?”王光水疑惑的說:“垂棘之璧顧名思義是美玉,而這卻是一塊水晶呀。它們倆怎麽可能是一回事呢?”
王光水所問的問題也正是於飛所奇怪的。便也看向馬尚都,想聽聽他的解釋。
“關於這一點,還是請董老來解釋吧。”馬尚都卻樂呵呵的說道。
“你呀你呀。”董德昌笑了笑說道:“水晶在中國最古老的稱法叫水玉,意謂似水之玉,又說是千年之冰所化 。水玉一詞最早頻繁出於《山海經》,多次提到。也就是說在古人的印象中水晶也是玉,所以才會有‘垂棘之璧’的說法。”
“原來是這樣。”王光水點了點頭,然後又疑惑的問道:“那還不對啊,之前在拍賣會上,馬老師說玉璧是圓形的,中間有圓孔,玉肉比孔洞大的叫玉璧,玉肉比孔洞小的叫玉環。即便水晶在古人的眼中也屬於玉,可是這個水晶卻不是圓形的呀。而且中間也沒有孔呀。”
“嘿!我說小王呀,你還真有些做學問的人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董德昌哈哈一笑說道:“關於這形狀一說,就要落在‘垂棘’二字。還有‘三棘六異’這幾個字上了。關於垂棘之璧,小馬曾經專門研究過,知道的比我多,還是聽他講解一下吧。”
董德昌又將這個皮球踢回給了馬尚都。
馬尚都苦笑說道:“董老呀,對於這一點恐怕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研究過吧?”
董德昌並不否認,卻也不接話茬,無奈馬尚都隻得接著說下去。
“‘垂棘’和‘三棘六異’之中。重點便是這一‘棘’字。之前有人認為‘垂棘’指的是地名,從而把垂棘之璧解釋成了垂棘這個地方所成產的美玉。如果是這樣的話,垂棘之璧就不應該是一塊。而可能是很多塊了。但在《左轉》中有明確的描述,晉垂獻公說棘之璧是他的寶貝,因此垂棘之璧不可能是很多塊玉的統稱,而應該專指一塊玉。而且。時至今日也沒有人考證出春秋之時古晉之地有‘垂’或‘垂棘’的古地今在何處。所以。我認為‘垂棘’二字應指寶石名稱而不是地名。”
馬尚都停頓了一下,見於飛和王光水的臉上依然是不解的神情,便繼續說道:“至於‘三棘六異’這四個字則來源於《墨子》的記載。他說:‘和氏之璧,隨侯之珠,三棘六異,此諸侯之良寶也。’”
和氏之璧,隨侯之珠於飛都曾經聽說過,不但聽說過。甚至隨侯珠此時就在於飛的手中,如果於飛拿出來恐怕還將引起一番轟動。不過這與“隨和”二寶齊名的“三棘六異”他卻從來沒有聽說過。“三棘六異”中的“棘”與“垂棘”中的“棘”字一樣。是否有什麽關連?如果說《墨子》中的“三棘六異”中的“一棘”就是“垂棘”。那麽其余“二棘”又指什麽呢?
於飛的腦海中在不斷的搜尋這方面的知識,在混沌之氣恢復之後,他都快把自己的大腦當成電腦了,不斷的儲備知識,這讓他的學習效率提高了很多。但是也有一個壞處,就是這些內容雖然被混沌之氣“拷貝”進了大腦,但是如果不調取的話,於飛依然不知道。
但是於飛很快就失望了,雖然吸收了很多知識,但是卻絲毫沒有“三棘六異”相關的內容。看來只能聽馬尚都解釋了。
“我又查詢了《說文解字》。”馬尚都繼續說道:“其中對於‘棘’的解釋是這樣的:‘棘:小棗,叢生者,從並。’,而小棗則是‘木芒’,也就是‘刺’一樣的東西。”
馬尚都的這一番考證可把王光水聽得雲裡霧裡的,其實他根本就不需要馬尚都說的那麽詳細,只要告訴他結論就好。不過,雖然有些不耐,但王光水卻不敢有絲毫的表現,只能耐著性子坐在那裡任馬尚都說下去。
很明顯,馬尚都對自己的考據也很得意,說的口若懸河:“這也就是說,‘棘’就是形態類似木芒一樣,比羊角要小的東西,叢生在一起的物體。‘棘’字就是從形態上描述出該件物體的精確形象。這種形象用現代寶石學中寶玉石礦物結晶學來研究:它完全符合水晶晶簇的形態。‘棘’指的就是水晶晶簇。那麽‘垂棘’的‘垂’字、‘三棘六異’的‘三’字和‘六異’的含意又如何呢?”
馬尚都說著目視於飛和王光水,他很希望兩人以一副期待的眼神看著他,同時還要連連問道:“含義到底是怎麽樣的呢?您快說呀,我們都等得快急死了。”
但是兩人聽得幾乎要昏昏欲睡了。馬尚都的聊性也就沒了,隻得草草的說道:“水晶絕大多數是出產在水晶礦的晶洞中;百分之百的優質光學水晶晶體是產於水晶晶洞的頂部,頂部的水晶比四周洞壁生長的水晶品質優良,最差的是晶洞底部的水晶,晶體短,混濁的部分較多。從“垂棘”的研究,深知古人用字造詞的形象性和表達的準確性。兩個字既指出了水晶晶簇的形態,又表明了晶簇在晶洞中生長的部位。“垂”是指方位而言。即晶洞四壁中所生長的水晶晶簇我們暫稱為“壁棘”,晶洞底的也可稱為“底棘”。因為“壁棘”和“底棘”與“垂棘”相比,其品質較差,故古人隻推崇“垂棘”為寶。而很少提及其余“二棘”。由此可知:《墨子》記載的“三棘六異”中的“三棘”,便是上面提到的“三棘”。這“六異”便是水晶中有六種色彩不同的顏色而言。水晶中有茶色水晶、紫色水晶、紅色水晶、黃色水晶、綠色水晶和無色水晶等多種異樣的色彩。也就是說中國古代的垂棘之璧很有可能就是水晶!而且我國古代並不把小晶體礦物當做“良寶”。所以這垂棘之璧的體積也應該比較大,從這幾點來說,於飛手中的這塊水晶完全符合。而且從水晶上的包漿可以看出,這塊水晶流傳的時間應該很長了。其吻合度就更高了。”
馬尚都一口氣說完,又向董德昌說道:“董老還有什麽補充的嗎?”
“你說的那麽全面,哪裡還有需要補充的?”董德昌笑道。不過話雖如此,董德昌還是說道:“根據《古礦錄》和現代《礦物學》中的資料:古晉地、古梁地均有水晶礦產。水晶在現代人看來也許不怎麽珍貴,但是,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中晚期,既沒有玻璃,又少見大的透明礦物晶體。 發現優質的天然水晶,有棱有角,晶瑩通透的質地,自然會當做‘良寶’。這也是垂棘之璧為什麽會成為和氏璧之前的第一美玉的原因。”
“還是董老研究的透徹呀。”馬尚都笑道。
“得了,得了,你小子在我這還拍什麽馬屁?”董德昌笑道。
聽到垂棘之璧不過是一塊水晶,王光水不由有一些失望,即便它傳了有兩千多年了,但是其價值恐怕還是有限吧。
仿佛看出了王光水心中的所想,馬尚都又說道:“評價一件古玩的價值,除了看他的材質,還要看他的歷史地位!垂棘之璧的歷史研究價值很大,就價值來說也就水漲船高了。”
至於價值幾何,最終馬尚都也沒有給出一個確切的估價。
說完這一切,馬尚都又用一種討好、期待的眼神看著於飛,仿佛一個等待老師發糖的幼兒園小朋友!
馬尚都的想法,於飛又豈能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