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武揮鞭》第275章 發行邸報
千千小說網,最快更新漢武揮鞭最新章節!

漢六十三年,丙申。

年節到來,大漢君臣普天同慶,長安城內爆竹聲聲,除舊迎新。

臘月時,權貴們再度從皇室實業獲得巨額的紅利,秋季落成的造紙作坊和印刷作坊成為皇室實業今歲最大的營收來源。

成摞的潔白紙張由新華書局代為販售,以刀計數,每刀百張。皇室實業還不斷刊印出各式新書,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野史軼聞,乃至女子最愛的言情話本,幾乎無所不包。

不到半年間,非但將興建作坊的成本盡皆回收,更賺取了數以億計的貲財。

聯合製衣也向入了份子的貴婦們發放了大筆紅利,至少都有千萬錢。

貴婦們雖是眉開眼笑,卻也沒太多意外,畢竟江都王妃楊綺羅會按月將那甚麽財報公布於眾,她們早曉得聯合製衣盈利頗豐。

尤是年節之前,百姓們紛紛添置新衣,聯合製衣的三色成衣物美價廉,自是供不應求,即便作坊內的匠人晝夜不停的趕工,讓清河百貨代為販售的成衣仍是盡數告罄。

清河百貨如今已在關中各郡的郡治皆設了鋪面,並正籌劃著在中原各郡也增設鋪面,太后母族的名頭還是很好用的,各地官府和世家大族皆會暗中給竇氏行些方便,能省不少事。

竇憲跟著國舅田勝學了不少經營產業的本事,與之交情頗深,儼然已是稱兄道弟。

他與阿父竇浚商議過,在太子殿下劃設的那處長安商區盤了塊地,待得開春後,便請田氏商團的營建工坊為清河百貨興建個總部,形製規模與田氏商團的總部相同即可。

太子劉徹知曉此事後,對竇氏的知情識趣分外滿意,又想著長安商區雖已入駐了四大商團,但尚是不夠,建立商貿區是為形成群聚效用,優質商家應是越多越好。

只可惜大漢臣民不懂他的心思,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得想個辦法進行政策宣傳,向臣民傳達他的指示精神,劉徹沉思良久,卻毫無辦法,總不能每次有甚麽新想法便重新將那本漢帝語錄改版刊印吧?

劉徹召來掌印太監孫全,詢問他這大宦官有甚麽好主意,畢竟在皇帝老爹身邊服侍了數十載,閱歷見聞豐富得緊。

孫全略作沉吟,便是道:“聽殿下所言,與各郡國派駐於長安的邸舍諸官所掌職守頗為相似。”

劉徹不由眼神發亮,忙是細細詢問,這才曉得漢朝也有類似於後世各省的駐京辦事處,名為邸舍。

大漢各地郡國皆在長安城設有邸舍,且在邸舍派駐官吏,定期將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後由信使騎著快馬,通過驛道傳送給各郡太守。

這應該就是後世朝代所謂的邸報了!

“何必讓各郡太守費心搜集政情,索性朝廷直接發行邸報好了。”

劉徹眸光熠熠,先整份後世華夏的內參,向朝臣和各級官府傳達政情,日後再尋個合宜的時間辦份官方報紙,引導民間輿論,還愁他的指示精神難以貫徹落實麽?

劉徹不是拖泥帶水的性子,想到就盡速去做。

他召了禦史中丞張騫入宮,將發行邸報之事交由他去辦,畢竟禦史中丞掌殿內蘭台,除在殿中受公卿奏事外,並負責典校秘書或撰述,帶有後世秘書處的職能。

張騫乃是劉徹親手栽培起來的,曾隨侍多年,不難領會他那些頗為新奇的想法,出於謹慎複又出言詢問了幾句,便是躬身應諾,即刻去召集蘭台屬官,將相應事宜分別交辦下去。

過得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劉徹以皇帝老爹的名義頒布詔令,日後將由殿內蘭台刊印邸報,向朝臣及各郡縣秩俸在三百石以上的官員發放。

漢朝在郡以下設縣,領民萬戶以上的大縣設縣令,領民不足萬戶的小縣則設縣長,縣令的秩俸為一千石至六百石,縣長的秩俸則為五百石至三百石。

故而秩俸最低的縣長亦能獲得朝廷發放的邸報,得以知悉朝廷頒布的各項政令乃至治政方略。

各郡縣的邸報將由少府郵政司通過驛站用最快的速度傳送至各處官府,交到相關官員手中。

這郵政司乃是前些年新設的部司,非但負責民間通郵,更已承接除卻緊急奏報或密函之外的大部分公文傳遞,用來發放邸報最是合宜。

“想好好為朝廷效力,必得多讀書,多看報!”

太子劉徹在大漢朝堂再度發布重要訓示,這是建設精神文明的重要環節,不仔細看內參,不好生領會指示精神的官員,不是好官員。

朝臣們倒是沒甚麽異議,厚實的漢帝語錄都已熟背在心,還在乎多花些功夫閱看這邸報?

何況殿下已是言明,若無甚麽緊急政情,這邸報則每月隻刊印一份,倒是不算頻繁,看看也不費甚麽事。

劉徹也瞧出朝臣們對這邸報有些興致缺缺,畢竟他們位列朝堂,邸報內的國策和政令早已在朝議時聽聞,沒甚麽新鮮的。

他倒是沒再多言,首份邸報自是不宜摻雜太多私貨,待得大漢官員們對邸報習以為常後,再緩緩加些料即可。洗腦是項細致活,太過冒進往往會弄巧成拙,極易引發洗腦對象的逆反情緒,急不來的。

朝臣們對邸報毫不在意,各郡縣的官員卻是頗為欣喜,有邸報在手,日後可少些派人手前往長安打探消息了,亦不需再費心勞神去揣度朝廷政令的本意。邸報已將近來發布的各項政令細細剖析,立意及施行章程皆條陳分明。

邸報末尾還特意言明,各地官府施行政令時應因地製宜,若覺此政令不宜在當地施行,需向朝廷上奏,切不可盲從蠻乾。

若有官員能對朝廷政令提出合理的諫言,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並提出改善之策,朝廷將視其輕重,給予重賞,甚至可破格拔擢提出重要諫言的官員,讓此執掌此項政令的施行。

這豈非是通天之徑?

不少有真才實學的地方官員皆是心下暗喜,對自個的前程多了幾分期盼。

大漢取官多為世襲,先帝和今上的數度重手整治,雖是吏治清明,但屍餐素位的官員仍不鮮見。有這等混吃等死的上官,下屬胸中縱有溝壑萬千,卻也是無處施展。

依邸報所述,鼓勵地方官員向朝廷進諫,雖仍如過往般不可越級上奏,但頒有嚴令:若有膽敢壓製下屬諫言,不向朝廷呈報者,將視同瀆職,予以重懲;若有膽敢竊奪下屬諫言,謊報爭功者,更視同欺君,梟首抄家!

劉徹曉得人性貪婪,再嚴峻的律法也無法杜絕官員強奪下屬功勞,這種事在後世的華夏也屢見不鮮的,但也不能因噎廢食不是?

他也不會為廣開言路而準允官員越級上奏,這等破壞體制的作法,極易導致整個官僚體系的崩壞,且極有可能走偏,變成官員相互攻訐誣陷的渠道。

最顯著的例子便是後世明清兩朝那種風聞言事的舉措,皇帝為整頓朝綱,肅清吏治,使為官者可以憑風聞上奏,互相彈劾,查實屬實者嘉獎,不實者不罰。

最可怕的是,官員即便全無真憑實據,仍可隨意舉發直屬上官,為了扳倒上官,得以上位,有甚麽破事是做不出來的?

為官者人人自危, 終日如履薄冰,哪還有心思處理日常政務?

劉徹正逐步建立大漢的監察體制,已在禦史府增設了監察禦史,負責暗中巡查各郡縣,檢舉官邪,肅整官箴。

每種社會體制都是在不斷演化的,全看為政者如何引導其演化的方向。

體制內的問題,最好在體制內解決,若實在無法解決,就對體制做進一步的完善甚或改進。

華夏的官僚體制能延續數千年,自有其獨到之處,盲目的衝撞官僚體制,乃至想徹底打破官僚體制,那是極為愚蠢的作法,智者不取!

後世不少崇洋媚外的國人,壓根沒去過大洋彼岸的燈塔國,亦不了解美帝的政治體系,就天天鼓吹皿豬,皿犬,三犬分栗甚麽的,殊不知美帝比華夏更為官僚主義。

某些在國內叫囂得厲害的磚家叫獸,到得燈塔國後,連屎都吃不上!

所以說,要多讀書,多看報,多動腦,避免青少年腦殘及中老年癡呆。

大漢群臣既不腦殘也未癡呆,直覺敏銳得緊,尤是對皇帝的舉動分外在意。

正月下旬,漢帝劉啟回返長安未央宮。

離二月廿九的春分尚有月余,皇帝已遣內侍知會老宗正和太常卿,他會親領臣民出郊設壇,舉行大典祭奠日神。

群臣聞訊,不由有些疑惑,紛紛揣測皇帝的用意,去年皇帝可是讓太子殿下代行春祭的,今年怎的要親自行祭?

太子劉徹卻是暗暗歎息:皇帝老爹無非是想有始有終,親自舉行今歲的幾大祭奠。

年節過去,按著大漢歷法,劉徹的虛歲已滿十五。

待過得六月初九的生辰,大漢太子就該束發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