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武揮鞭》第234章 西新區
千千小說網,最快更新漢武揮鞭最新章節!

秋祭過後,劉徹原以為可稍稍緩口氣,過幾天輕省日子,豈料朝堂又為擴建長安城之事鬧得不可開交。

隨著近年長安周邊的作坊不斷增多,朝廷又刻意放寬工匠遷移至京畿三輔的諸多限制,長安城的人口數量驟然暴增。不算來往商旅,單是城中的常住居民,駐軍,官吏和皇室宗親,已然超過三十萬。

眼見大漢的工業化尚未開啟,城市化卻先行來臨,太子劉徹甚感悲催。

據史籍記載,漢朝的長安城最繁榮時也不到三十萬人,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漢武帝大肆擴建宮殿,佔據大半城區,把大量居民遷出城外的緣故。

無論如何,此時的長安城已人滿為患,即便中尉張湯心狠手黑,卻仍難以阻止長安城朝著髒亂差的方向不斷發展。

怨誰呢?

當然要怨老祖宗,選的地不好!

要知道唐朝的長安城最繁榮時曾容納了近兩百萬人,依舊能不斷增添新的宮殿群,可見是多麽寬敞。

如今劉徹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偏生就是沒地方擴建。

漢長安和唐長安其實隻隔了塊微微隆起的高坡,名為龍首塬。

昔年漢高祖劉邦聽了謀臣建議,決定定都關中,見得渭水南岸平原上竟隆著這麽塊高坡,又有個這般霸氣的名頭,便以此為基,興建長樂宮,其後又在長樂宮西側興建未央宮。

.未央宮和長樂宮東西並立在龍首塬上,俯瞰四方,盡顯帝皇威儀,且控制全城至高之處,便於宮城的防守。

想法雖是不錯,建得也很好,偏生在增建新殿和官員宅邸之時犯了傻,硬是往北邊擴建,或許是想著北臨渭水,西瀕泬水,守城時能直接當做護城河使用,卻壓根沒考慮過日後該如何擴建。

待到漢惠帝要修建城垣時,方才發覺自家老爹犯了傻,可也沒辦法,建城必須遵循固定的形製,又因先建宮殿居宅後圍城垣,裡面有建築物的限制,外面又有泬水和渭水的限制,為獲得足夠的空間,只能沿著渭水和泬水修建城垣,花了五年多,六十裡城牆方才完工。

故而長安城的城牆除東面平直以外,其他三面均凸凹曲折,壓根沒法再擴建了。

劉徹對老劉家的祖宗滿腹怨念,瞧瞧人老楊家和老李家,人家就知道在龍首塬的南面建都城,想怎麽擴建就怎麽擴建,住個百來萬人仍是寬敞得很。

大漢群臣朝議數日,爭執不休,卻依舊議不出個好法子。

不少朝臣傾向於將大量城中居民遷移至陵邑。

歷朝歷代的皇帝,大多喜歡幫自己提前修建陵墓。

高祖修建長陵時,將兩千戶中原巨富及其家眷大量遷徒關中,伺奉長陵,並在陵園附近修建長陵縣邑,供遷徒者居住。惠帝修建安陵時,亦效仿高祖,在陵園附近修造安陵邑,遷來不少中原的豪富之家。

陵邑的最大作用,無非就是將大漢的豪門富戶大量遷入長安周邊,以便盡可能削弱中原諸侯的實力。

大農令曹欒竭力反對將城中居民遷至陵邑,並非他有甚麽以民為本的高尚情操,而是不願耗費大量的貲財。

百姓們又不傻,誰會自願從天子腳下遷去守陵?

要麽朝廷適當給些補償,要麽就只能強遷。

依著皇帝和太子的性子,想來不會冒著引發民憤的風險,選擇強遷的。

那朝廷就必得補償要遷移的百姓,旁的且不說,至少得先在陵邑幫他們建好房屋吧?

且那些屋舍還不能太差,長安城的百姓可不似窮鄉僻壤的農人那般好應付。

曹欒想想那等龐大開銷便是肝顫,端是數以億計啊。

見大農令執意不肯從國庫撥出錢來遷移居民,朝臣們也沒有辦法,隻得繼續爭執,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層出不窮,便連重建新城遷都的主意都冒了出來。

劉徹著實再看不下去,擺手讓他們肅靜下來。

他環視群臣,緩聲道:“城中居民是要遷些出去的,但必得讓百姓們心甘情願才行。”

曹欒聞言,神情愈發苦澀,照著太子的意思,可不就是要花錢遷移居民麽?

然而不待他出言相勸,卻聞得劉徹話鋒一轉:“從國庫撥出款項補償移民卻也是個蠢法子。”

群臣皆是愣怔,心道殿下非但前言不搭後語,更是自相矛盾,莫不是迷糊了。

劉徹無奈的搖搖頭:“誒,如此簡單的事,你等竟朝議了數日,還想不出解決之道?”

丞相袁盎忙是問道:“殿下可有良策?”

劉徹頜首道:“讓內史張貼布告,待過得年節,城內各類作坊的商稅皆提高五成。另在泬水西畔劃出塊合宜的地界,年節過後,遷入此地界的作坊皆減稅三年,稅率為原本的五成。”

朝臣們皆是瞠目結舌,唯有曹欒眼神大亮,出言問道:“殿下是想誘使城中的諸多作坊搬遷至城外的泬水西畔?”

“不錯,外地工匠之所以想遷居長安,無非是因城中作坊眾多,給的工錢又高。若那些作坊都遷到城外,工匠們自然也會跟著遷走,何須諸位勞神費心?”

劉徹頓了頓,見朝臣們大都明白過來,方才繼續道:“那地界便稱作泬西新區,將其劃分南北兩闕,南闕遷入工坊,北闕則交由皇室實業大舉興建民宅。”

內史王軒忙是起身出列,躬身提醒道:“殿下,泬水西畔毗鄰上林苑,建那泬西新區怕是會侵佔到皇苑之地。”

“無妨,上林苑遼闊廣袤,真正圈養著野獸的獵苑隻佔去小半山林,泬水西畔不過是上林苑的邊緣,百姓平日皆可入內,哪算得上甚麽皇苑?”

劉徹不以為意的擺擺手,又不是甚麽自然保護區,與其放著拋荒,不如好好利用起來。

史籍記載,漢武帝還在那挖了個昆明湖呢,白瞎了那麽大塊地,將之劃為工業園區,將作坊盡數遷過去,長安北闕隻留商業區和少許居民區就好了。

王軒本就不是刻意反對,出言提醒無非是本身職守,此時見得太子發了話,便也不再多言。

劉徹望向旁的朝臣,問道:“諸位可還有異議?”

群臣皆是搖頭,他們著實想不出比這更好的法子。

曹欒略帶猶豫的問道:“殿下,那泬西新區可要興建城垣?”

“不用建!若外敵能攻到長安城外,我大漢與亡國又有何異?”

劉徹毫無忌諱,坦然道:“若後人當真如此不成器,留城牆給他們又有何用,頂多困守孤城,苟且偷生,還不如盡數死了的好。”

“……”

朝臣們皆是啞然,這話太子敢說,他們可不敢聽啊。

“若無事再議,便退朝吧。”

劉徹抬眸望向殿外日冕,儼然已近午時,徑自道。

見得群臣無人出言,他便是起身離席,往內殿去了。

劉徹回到太子府,正待吩咐近侍李福備膳,便見得阿嬌邁入殿門,匆匆而來。

“你不是正跟那卓文君學經史麽,怎的今日得閑?”

劉徹笑著打趣道,也不知那卓文君用了甚麽法子,短短數日便將阿嬌收拾服帖了,每日皆是老老實實到她那埋頭苦讀。

阿嬌頗是自得道:“先生誇我近來愈發勤勉,學得也快,便讓我歇個半日。”

劉徹笑而不語,心道那卓文君怕是瞧清了阿嬌的脾性,端是頭順毛驢,順著捋就熨帖了。

阿嬌似是想到了甚麽,拍了拍腦門:“險些忘了正事, 你是不是有三十六策的正本?”

劉徹不明所以,疑惑道:“甚麽正本?”

“便是那本《皇后是如何煉成的》裡的三十六策啊。”

阿嬌自顧自的斟了茶,仰頭飲盡,瞪著大眼道:“先生說了,那三十六策必有正本,絕非僅是你故作玩鬧寫的那些小手段,而是真正的大道理。”

劉徹聞言,險些沒吐出口老血,訝異道:“你竟將那書讓她看了?”

阿嬌理直氣壯道:“那是自然啊,不讓先生看,她怎的知道我想學甚麽?”

“……”

劉徹端是無言以對,隻得叮囑道:“那書你可不能再讓旁人看到了,更不能說是我給你的。”

阿嬌得意道:“你當我傻麽?我隻讓先生看過,且還騙她說是南宮給我的。”

“是,你不傻,我傻!”

劉徹不禁搖頭苦笑,複又問道:“你要那三十六策的正本作甚,那原是本兵書。”

“先生說了,那些手段雖頗有奇效,卻失之堂皇,不過小術耳;唯有真正悟透根本,持之以正,方是大道。”

阿嬌柳眉微揚,認真道:“依我的性情和出身,行此等陰私手段無異以己之短,攻人之長,反是落了下乘,失了身份,唯有行光明正大的陽謀,以大義逼人,以大勢壓人,方才最是合宜。”

劉徹訝異道:“這些都是卓文君對你說的?”

阿嬌臻首輕點:“是啊,先生不許我說與旁人聽,我便連南宮都未漏半句。”

“嗯,是不能對旁人說。”

劉徹微是頜首,複又歎道:“若非她特意提點,我怕反是會害了你,待哪日得空,是該見見她。”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