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武揮鞭》第284章 登基為帝
千千小說網,最快更新漢武揮鞭最新章節!

十月初一,祭祖之日。

漢帝劉啟率劉氏宗親至太廟祭祀先祖,十月朝是本是族祭,加之皇帝將禪位太子的消息早已傳遍大漢,故而各地的劉氏王侯盡皆回京祭祀,老得走不動的讓子孫抬著也非要回返長安。

皇子乃至劉氏諸侯嗣子無論長幼,皆也參與祭祀,場面頗為浩大。

時辰有限,主持祭禮的老宗正劉通特意囑咐太常卿劉歂諸事從簡,古舞樂曲稍稍意思意思即可。

劉歂也知事關重大,自是依言照辦,樂舞獻祭不到半個時辰便是結束。

漢帝劉啟向先祖供奉祭品,焚化寒衣,便即擺駕長安南郊的太社與太稷所在,所有劉氏王侯及有朝官身份的宗親盡皆伴駕隨行。

太社與太稷兩座祭壇在長安城正南的安門外,太社在東,太稷在西,兩座主祭台相距五丈,壇高五丈,長寬亦為五丈。

兩壇皆為北向,門朝長安城內的皇宮所在,乃是天子為群姓祈福、報功而設立的祭祀祀社、稷神祇的祭壇。

社壇祭奠土地神,中間實以常土,上以黃土覆之,四面壇體分以四色泥飾之,東青、南紅、西白、北黑,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亦象征東、南、西、北、中五方。五色土由大漢各地進貢而來,寓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稷壇祭奠五谷神,形製同如社壇,惟土不用五色,其上四周純用一色黃土,寓意大地生長五谷,養育萬物。

朝臣們早在社稷兩壇外等候多時,見得皇帝駕臨,忙是跟著入了祭壇,站在主祭台之下。

漢帝劉啟領太子劉徹登台行祭,隨即鍾鼓齊鳴,群臣將笏版插在腰帶上,隨聲舞蹈,四拜迎神。

漢帝劉啟奉太牢三牲與祭案,告天祭地,將禪位於太子劉徹,永保社稷穩固。

群臣拜付在地,同聲告祭。

因時辰不早,祭典依舊從簡,群臣四拜辭神後,主祭的漢帝劉啟本應飲福散胙,與群臣分食酒蔬,卻也是免了。

祭典結束,漢帝劉啟率眾人擺駕回宮。

漢帝劉啟回得未央宮,歇息片刻後,稍事梳洗,著冠冕袞袍升殿臨朝,高居禦座之上。

宦官宣了太子劉徹,劉氏王侯及群臣入殿參拜,跪伏殿中。

皇帝身側的近侍宦官贛褚趨步上前,屈膝跪地,直起上身,面向殿內群臣,朗聲宣讀聖旨,正是漢帝劉啟親筆所書的禪位詔書。

太子劉徹此時也已換過袞袍朝服,頭戴通天冠,行至禦階之下,向漢帝劉啟行三拜九叩大禮,領旨謝恩。

禦案旁,掌印太監孫全亦屈膝跪地,雙手托盤,向漢帝劉啟呈上傳國玉璽。

此玉璽乃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鐫刻而成,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漢帝劉啟緩緩起身,喚劉徹登上禦階,將傳國玉璽交托於他,亦在托付大漢社稷,沉聲道:“汝當竭心盡力,為我劉家列祖列宗守好這大好河山!”

劉徹雙手微顫,接過這方重愈山河的傳國璽,重重點了點頭,承諾道:“父皇放心,兒臣非但會守好社稷,更會開疆拓土,富國強民,將更為強盛的煌煌大漢傳承給後世子孫!”

“好!”

劉啟欣慰的看著他,亦是重重點頭,“為父會努力多活些時日,好生看看你鑄就的煌煌大漢。”

“贛褚,擺駕回宮……回太壽宮!”

劉啟吩咐一句,大笑著轉身邁下禦階。

“恭送父皇!”

劉徹將傳國玉璽放回孫全捧著的托盤,

亦是下得禦階,再度向正往內殿行去的劉啟三叩九拜。“恭送太上皇!”

殿內群臣跟著行三跪九叩的大禮,恭送從此成為太上皇的劉啟起駕還宮。

“請陛下禦殿登極!”

掌印太監孫全朗聲道,他心中五味雜陳,隨侍劉啟數十載,如今卻是換了主子。

劉啟昨夜與他深談,言明今日他隻得以死效忠新帝劉徹,而非劉啟這太上皇。

“請陛下禦殿登極!”

群臣亦是朝向劉徹跪伏,齊聲道。

劉徹緩緩起身,邁步登階,步步沉實,走得穩穩當當。

行至禦案之後,他環視殿內群臣,心潮澎湃萬千。

監國臨朝兩年來,他從未似這般真實的感受到這禦座之高,可俯看群臣,俯瞰天下。

今日起,吾君臨大漢,執掌社稷,手握萬民生死!

劉徹輕拂袍袖,穩穩危坐於禦座之上,淡然道:“眾卿免禮,平身吧!”

“謝陛下!”

群臣隨即起身,卻並未歸席落座,而是齊齊躬身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劉徹輕笑道:“朕初即位,還需諸位卿家多多用心輔佐才是。”

“諾!”

朝臣們雖是齊聲應諾,心下卻是叨咕,新帝真是愛說笑,都臨朝監國那麽些時候了,還扯這些虛的有意義麽?

劉徹擺手讓群臣歸席落座,複又道:“孫全,擬旨,朕要大赦天下,減免賦稅!”

孫全已將傳國玉璽重新收好,自是躬身應諾。

大農令曹欒卻是硬著頭皮,離席出列,躬身道:“陛下,朝廷近年已連番減免賦稅,尤是大多郡縣的田稅皆已降到六十稅一,還如何減免啊?”

劉徹不以為意的擺手道:“無妨,近年商稅大漲,且因連年豐收,太倉和各郡縣的陳糧太多,暫且先將田稅降到百稅一,為期三年,日後待得陳糧出清,若國庫能支應各地官倉繼續購糧,再延期。”

曹欒出言試探道:“隻降田稅?”

劉徹揚眉道:“商稅不變,人丁稅及口賦減半!”

漢襲秦製,對傅籍的百姓征收人丁稅,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賦錢,人百二十為一算,治庫兵車馬。即一個青壯年男女每年繳納人丁稅一百二十錢。而另據規定,商人與奴婢須“倍算”,即加倍繳納人丁稅。

惠帝六年,朝廷為獎勵生育,提倡女子早婚,又定“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所謂口賦,則是對七歲至十四歲未成年人所征的人丁稅,為每人每年二十錢供宮廷用費。

“陛下,這……不妥吧?”

曹欒不由大急,口賦是少府征收的,他這大農令管不著,可人丁稅是國庫歲入的主要來源,數額比連番減免的田稅龐大得多,減半征收就意味著國庫歲入減少數十億錢。

“既要鼓勵百姓多多生育,就不能在意些許貲財,你且安心,日後國庫歲入若少於百億錢,少府會出貲財填補虧空,便算朕賞賜給百姓的。”

劉徹端是財大氣粗,他在皇室實業有著最大的份子,每年坐享高額紅利,如今登基為帝,少府又成為他的私產,雖說要分出部分產業到太壽宮,作為太上皇老爹和太后老娘的棺材本,但足夠他大展拳腳了。

曹欒啞然無語,皇帝都這麽說了,他若再出言反對,傳揚出去要被百姓們戳脊梁啐唾沫的。

群臣也不得不出言附和劉徹,直道陛下仁德,愛民如子。

劉徹頗是滿意的頜首輕笑,做皇帝和做太子就是不一樣,真真一言九鼎,言出法隨,爽歪歪啊!

心下暗爽的可並非劉徹一人,堂邑翁主陳阿嬌更是爽得飛起!

劉徹已然及冠,又登基為帝,那不就可以大婚了?

她比劉徹大了三歲有余,虛年都快二十了, 再不成婚就要成深閨恨嫁的老姑娘了。

大婚,皇后!

母儀天下的皇后啊,儼然已是唾手可得,怎不教她心花怒放?

不過想到文君先生的提醒,阿嬌深知不可喜形於色,更不可得意忘形,免得生出甚麽事端。

不知多少長安貴女在盯著新帝劉徹,即便她們不敢奢望皇后之位,但入宮為妃的心思怕是少不了的。

相貌堂堂,文武雙全的少年天子,豈不是萬千懷春少女夢寐以求的良人?

阿嬌不斷告誡自個,要沉心靜氣,不能教小人轉了空子。文君先生說得對,婚姻乃是人生大事,非朝夕可決,未來前路漫長,需得穩步前行才是。

自劉徹及冠後,阿嬌除了前往女學聽經筵講席,便是安生的呆在長公主府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甚至有閉門謝客的心思。

南宮公主雖亦是嬌縱莽撞的脾性,但好歹出身天家,自是曉得阿嬌的顧慮,也陪著她靜靜呆著,不再邁出皇親苑。

好在楋跋子如今嫁給了梁王嗣子劉買,住在皇親苑的乘氏侯府,三人即便不出皇親苑,也能彼此作伴。

倒是已成為太皇太后的竇太后悶得慌,最疼愛的孫女和外孫女竟多日不曾來向她請安,閑得她只能終日抱著尚在牙牙學語的泰安公主,在長樂宮四處晃悠,想尋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兩個沒良心的丫頭!

太皇太后牢騷滿腹,卻是無處傾訴,索性頒下懿旨,以教導阿嬌宮規為由,將她召入長樂宮,住些時日。

阿嬌接到懿旨,不禁皺了小臉,卻也不敢忤逆太皇太后,隻得將南宮公主生拉硬拽,一道住進了長樂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