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農夫三國》二百七十五.討伐
七月

 七月流火(1),

 九月授衣(2)。

 一之日觱發(3),

 二之日栗烈(4)。

 無衣無褐(5),

 何以卒歲(6)?

 三之日於耜(7),

 四之日舉趾(8)。

 同我婦子,

 饁彼南畝(9),

 田畯至喜(10).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春日載陽(11),

 有鳴倉庚(12)。

 女執懿筐(13),

 遵彼微行(14)。

 爰求柔桑,

 春日遲遲。

 采蘩祁祁(15),

 女心傷悲,

 殆及公子同歸(16)。

 七月流火,

 八月萑葦(17)。

 蠶月條桑(18),

 取彼斧斨(19).

 以伐遠揚(20),

 猗彼女桑(21)。

 七月鳴鵙(22),

 八月載績(23).

 載玄載黃,

 我朱孔陽(24),

 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25),

 五月鳴蜩(26)。

 八月其獲,

 十月隕蘀(27)。

 一之日於貉,

 取彼狐狸,

 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28),

 載纘武功(29)。

 言私其豵(30),

 獻豣於公(31).

 五月斯螽動股(32),

 六月莎雞振羽(33)。

 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

 九月在戶,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34),

 塞向墐戶(35).

 嗟我婦子,

 曰為改歲(36),

 入此室處。

 六月食鬱及薁(37)。

 七月亨葵及菽(38)。

 八月剝棗,

 十月獲稻。

 為此春酒,

 以介眉壽(39).

 七月食瓜,

 八月斷壺(40)。

 九月叔苴(41),

 采荼薪樗(42),

 食我農夫。

 九月築場圍,

 十月納禾稼。

 黍稷重穋(43)。

 禾麻菽麥。

 嗟我農夫,

 我稼既同,

 上入執宮功(44)。

 晝爾於茅(45),

 宵爾索綯(46)。

 亟其乘屋(47),

 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鑿冰衝衝(48),

 三之日納於凌陰(49)。

 四之日其蚤(50)。

 獻羔祭韭。

 九月肅霜(51),

 十月滌場(52)。

 朋酒斯饗(53),

 曰殺羔羊。

 躋彼公堂(54),

 稱彼兕觥(55),

 萬壽無疆。[1]

 (1)流:落下。火:星名,又稱大火。

 (2)授衣:叫婦女縫製冬衣。

 (3)一之日:周歷一月,夏歷十一月。以下類推。觱(bì)發:寒風吹起。

 (4)栗烈:寒氣襲人。

 (5)褐(hè):粗布衣服。

 (6)卒歲:終歲。年底

 (7)於:為,修理。耜(sì):古代的一種農具。

 (8)舉趾:抬足,這裡指下地種田。

 (9)饁(yè):往田裡送飯。南畝;南邊的田地。

 (10)田畯(jùn):農官。喜:請吃酒菜。

 (11)載陽;天氣開始暖和。

 (12)倉庚:黃鸝。

 (13)懿筐:深筐。

 (14)遵:沿著。微行:小路。

 (15)蘩:白蒿。祁祁:人多的樣子。

 (16)公子:諸侯的女兒。歸:出嫁。

 (17)萑(huán)葦:蘆葦。

 (18)蠶月:養蠶的月份,即夏歷三月。條:修剪。

 (19)斧斨(āng):裝柄處圓孔的叫斧,方孔的叫斨。

 (20)遠揚:向上長的長枝條

 (21)猗(jī):攀折。女桑:嫩桑。

 (22)鵙(jú):伯勞鳥,叫聲響亮。

 (23)績:織麻布。

 (24)朱:紅色。孔陽:很鮮豔。

 (25)秀葽(yāo):秀是草木結籽,葽是草名。

 (26)蜩(áo):蟬,知了。

 (27)隕:落下。蘀(tuò):枝葉脫落。

 (28)同:會合。

 (29)纘:繼續。武功:指打獵。

 (30)豵(zōng):一歲的野豬。

 (31)豣(an):三歲的野豬。

 (32)斯螽(zhōng):蚱蜢。動股:蚱蜢鳴叫時要彈動腿。

 (33)莎雞:紡織娘(蟲名)。

 (34)穹室:堵塞鼠洞。

 (35)向:朝北的窗戶。謹:用泥塗抹。

 (36)改歲:除歲。

 (37)鬱:鬱李。薁(yù):野葡萄。

 (38)亨:烹。葵:滑菜。菽:豆。

 (39)剝(pū):敲擊。介:求取。眉壽:長壽。

 (40)壺:同“瓠”。葫蘆。

 (41)叔:抬起。苴(jū):秋麻籽,可吃。

 (42)荼(tú):苦菜。薪:砍柴。樗(chū):臭椿樹。

 (43)重:晚熟作物。穋(lù):早熟作物。

 (44)上:同“尚”。宮功;修建宮室。

 (45)於茅:割取茅草。

 (46)索綯(táo):搓繩子。

 (47)亟:急忙。乘屋:爬上房頂去修理。

 (48)衝衝:用力敲冰的聲音

 (49)凌陰:冰室。

 (50)蚤:早,一種祭祖儀式。

 (51)肅霜:降霜。

 (52)滌場:打掃場院。

 (53)朋酒:兩壺酒。饗(ǎng):用酒食招待客人。

 (54)躋(jī);登上。公堂:廟堂。

 (55)稱:舉起。兕觥(sìgōng):古時的酒器。[2]

 七月火星向西落,

 九月婦女縫寒衣。

 十一月北風勁吹,

 十二月寒氣襲人。

 沒有好衣沒粗衣,

 怎麽度過這年底?

 正月開始修鋤犁,

 二月下地去耕種。

 帶著妻兒一同去。

 把飯送到南邊地。

 田官趕來吃酒食。

 七月火星向西落,

 九月婦女縫寒衣。

 春天陽光暖融融,

 黃鵬婉轉唱著歌。

 姑娘提著深竹筐。

 一路沿著小道走。

 伸手采摘嫩桑葉,

 春來日子漸漸長。

 人來人往采白蒿,

 姑娘心中好傷悲,

 要隨貴人嫁他鄉。

 七月火星向西落。

 八月要把蘆葦割。

 三月修剪桑樹枝,

 取來鋒利的斧頭。

 砍掉高高長枝條,

 攀著細枝摘嫩桑。

 七月伯勞聲聲叫,

 八月開始把麻織。

 染絲有黑又有黃,

 我的紅色更鮮亮,

 獻給貴人做衣裳。

 四月遠志結了籽。

 五月知了陣陣叫。

 八月田間收獲忙,

 十月樹上葉子落。

 十一月上山獵貉,

 獵取狐狸皮毛好,

 送給貴人做皮襖。

 十二月獵人會合,

 繼續操練打獵功。

 打到小豬歸自己,

 獵到大豬獻王公。

 五月蚱蜢彈腿叫,

 六月紡織娘振翅。

 七月蟋蟀在田野。

 八月來到屋簷下。

 九月蟋蟀進門口,

 十月鑽進我床下。

 堵塞鼠洞熏老鼠,

 封好北窗糊門縫。

 歎我妻兒好可憐,

 歲末將過新年到,

 遷入這屋把身安。

 六月食李和葡萄,

 七月煮葵又煮豆。

 八月開始打紅棗,

 十月下田收稻谷。

 釀成春酒美又香,

 為了主人求長壽。

 七月裡面可吃瓜。

 八月到來摘葫蘆。

 九月拾起秋麻子,

 采摘苦菜又砍柴,

 養活農夫把心安。

 九月修築打谷場,

 十月莊稼收進倉.

 黍稷早稻和晚稻,

 粟麻豆麥全入倉。

 歎我農夫真辛苦,

 莊稼剛好收拾完,

 又為官家築宮室。

 白天要去割茅草。

 夜裡趕著搓繩索。

 趕緊上房修好屋,

 開春還得種百谷。

 十二月鑿冰衝衝,

 正月搬進冰窖中。

 二月開初祭祖先,

 獻上韭菜和羊羔。

 九月寒來始降霜。

 十月清掃打谷場。

 兩槽美酒敬賓客,

 宰殺羊羔大家嘗。

 登上主人的廟堂,

 舉杯共同敬主人。

 齊聲高呼壽無疆。[2]

 《國風?豳風?七月》是《詩經?國風》中最長的一首詩。《毛詩序》認為它的主題是“陳後稷、先公風化之所由,致王業之艱難”;陳奐《詩毛氏傳疏》則認為是“周公遭管蔡之變而作”,兩者時間相距甚遠,似不可憑信。《漢書?地理志》雲:“昔後稷封斄(lí),公劉處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鎬,其民有先王遺風,好稼穡,務本業,故豳詩言農桑衣食之本甚備。”據此,此篇當作於西周初期,即公劉處豳時期。

 豳地在今陝西旬邑、彬縣一帶, 公劉時代周之先民還是一個農業部落。《七月》反映了這個部落一年四季的勞動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它的作者當是部落中的成員,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極準,從各個側面展示了當時社會的風俗畫,正如姚際恆《詩經通論》所說:“鳥語蟲鳴,革榮木實,似《月令》;婦子入室,茅綯升屋,似《風俗書》;流火寒風,似《五行志》;養老慈幼,躋堂稱觥,似庠序禮;田官染職,狩獵藏冰,祭獻執宮,似國家典製書。其中又有似采桑圖、田家樂圖、食譜、谷譜、酒經:一詩之中,無不具備,洵天下之至文也!”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績、縫衣、狩獵、建房、釀酒、勞役、宴饗,無所不寫,“無體不備,有美必臻,晉唐後陶、謝、王、孟、韋、柳田家諸詩,從未臻此境界”(引同上)。這一評價,基本上符合詩中實際。

 詩從七月寫起,按農事活動的順序,以平鋪直敘的手法,逐月展開各個畫面。必須注意的是詩中使用的是周歷。周歷以夏歷(今之農歷,一稱陰歷)的十一月為正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以及四、五、六月,皆與夏歷相同。“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夏歷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蠶月”,即夏歷的三月。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