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農夫三國》二百三十五.塢堡
隊伍隨著屯長繼續往朝歌縣前行,道路兩旁經常可見兩棟並列直立豎起的塢堡,有的內中已有炊煙,有的還有大批人在建設,指著它們,領路的屯長道:“為防賊寇,河內各屯皆有‘杜公塢’兩棟,供民居住,若為三棟並立者,則為亭所所在。我等所居朝歌縣,算是外圍,今已俱建畢,這邊離懷縣近,算得安穩,多尚未完工!”

 這般一路行著,忽有一騎奔過,見得上面騎士竟是位白衣少女,方才及笄,尚未挽出嫁婦發髻的,牛車上李氏等婦人頓時“呀”一聲驚呼出來小說章節 。

 屯長“哈哈”一笑,挺胸自豪道:“我等老河南人家,幼童可舞長戟、婦人騎得大馬,這位阿姑家想亦是自河南遷來!”

 不少人早在河南見過女騎士,倒已不足為奇,蔡氏老婦人卻忍不住問了句:“此等阿姑已當許人,為何……”

 蔡氏老婦人膽子小,沒敢把後面的話問完,不過屯長已知其意,笑答道:“非她頑劣,河南此等阿姑盡奉太平道大賢良師,通藥理醫術,若許配卒兵者,夫隨軍征,妻亦可從之為軍中醫匠,故常有習馬術!”

 聽屯長語氣,對河南事知之甚多,黃屯好奇問道:“屯長原為河南民?緣何遷入河內?”

 屯長摸摸自家面頰,有些不好意思的模樣,過得一會才道:“我家在河南本只是平民,河內新建各民屯,因本份為官府挑中。戶籍換河內為良民。以任屯長。”

 一行人走走談談。也倒不覺得如何累,待到餉食時,屯長領著入一亭所所在內投宿、造食,次日再複上路。

 這般一連行得五日,方才到地頭。

 待兩棟“杜公塢”進入視線,屯長亦是長長舒口氣,指著道:“此便我等之雞冠亭庚屯所在!”

 眼前就是自家將要生活的地方,黃屯上前仔細打量。兩棟“杜公塢”座落在山坳中,周圍一大片開闊地,東邊則有溪流蜿蜒而過。

 待行得近些,看得更清楚,兩棟“杜公塢”與沿途所見盡都一樣,高十丈,寬五六十丈,相距隻十步,頂樓上有女牆,亦有木板連接。戰時兩塢可相互為援,亦能抽開木板獨自防禦。四牆上都挖有投擲的小牆洞,牆底則有排水溝。

 兩塢女牆上亦早有人看見他們,往內呼喊幾聲,頓時呼啦啦一群人衝出來,待接近,有的與屯長打招呼,有的牽牛,有的套車,盡顯熱鬧,卻都在打量他們這匹新住戶。

 引黃屯等進入東塢內,屯長指道:“四樓為功、良民所居,三樓屬平民,二樓堆雜物!東西塢諸位盡可擇空室居住,門前挑簾者既為空閑。所需寢褥、墊席、炊具皆可與我討要,來年以糧價折算。諸位初來,我卻需多嘮叨兩句:眾人合居塢內,需得各愛潔淨方好,童子盡當叮囑,頂樓不許攀爬去耍,入廁在樓下,東為男、西為女!”

 一切以防禦為主,塢堡唯一的入口做成閘門,上是鐵包木的厚厚千斤閘,若放下再以原木卡住頂端,外人別想能得入內。閘門上方還設有可澆沸水等物的門洞。

 看過入口,黃屯又看這塢內,樓下為廁房、牲畜圈,現有幾頭耕牛、豕、羊圈養在內,尚有散養的雞群,上面則是圍成圈的居室,門外都是五尺寬的木製走廊,用柵欄圍住,每層樓有三十五道門,意為可居三十五戶人家。因樓下有熏臭味,二樓隻用來堆放雜物,其余三四樓居人。

 卒兵居於最高的四樓,當是為遇戰事時方便上頂樓,亦顯身份貴於平民。

 “諸位糧種、鋤具二樓盡已備下,待明日朝食後我領諸位看田地,”屯長指點過,又道:“屯中設有公倉,存放各戶合捐之糧,亦換有肉食等物在,待諸位安頓下,亦需往內添加,戶給三鬥,為公事費用,耗盡再補;豕、羊、雞為屯有,輪戶喂食,若何家需宰殺取用,亦得折糧入公倉。今日我屯人得齊,又為初見,晌間便取公倉內糧、肉、雞子,辦一席合而食之。時日尚早,諸位可於兩塢內先擇居所,梳洗歇息一陣。寅時末,各戶婦人皆來幫手。”

 塢堡門內,左右皆有樓梯,聞得屯長之語,人群已是一哄而散,爭上樓去擇選房屋。

 東塢內入住的人戶尚不多,四樓卒兵就更少,不過有一戶監察、一戶夫子皆居住在內,別於旁人。

 東塢四樓上,有一間前面敞開的,專為夫子授課所在,其余住不滿的房屋便留給塢內人家待客時用。黃屯與蔡氏、李氏、順兒看一圈下來,各門後面造型俱都一樣,入門後為三丈見方的一間客廳,客廳左右前各有兩門。左側第一間是廚房,裡面擺有浴桶、鍋灶;其余五間則為居所,只是僅右側第一間有窗,其余房內都有些昏暗。

 四樓看過一圈,黃屯便只有滿意的,卻拿不定主意要哪一間,彎腰問計於順兒,小女孩指著正對塢堡門口的一間空屋道:“門口既可得見客來,甚好!”

 於是便定下,知道這是以後自己家,順兒歡喜得緊,各房內跑出跑進,先熟悉地盤。

 黃屯在廚內尋到兩隻水桶、扁擔,盡是新的,廚內鍋灶亦有,隻缺薪禾,便下樓去擔水來,又向屯長借些柴禾,燒開水,請蔡氏、李氏帶順兒先洗淨一路灰塵,自家也洗刷一番。

 待出得門來,渾身神清氣爽,疲倦盡去。順兒正歪著頭,思考她要住哪間房,黃屯便上前語道:“入門右側第一間,光亮卻佳,順兒與蔡阿婆住此可好?”

 順兒立即搖頭,回道:“黃叔,順兒要與母親住哩!”

 黃屯便有些不好意思起來,李氏在旁亦臉紅得緊,倒惹蔡氏老婦人咧著缺牙的嘴“呵呵”笑個不停。

 黃屯畢竟臉厚些,溫言去哄順兒,只是小孩兒死活要隨母親睡,他是左右無法。

 隨行到此,自家命運已定,能感覺到黃屯是個可依靠的,李氏終忍住羞澀,對順兒道:“順兒,日後管黃叔喚阿爹,可好?”

 這一路照拂下來,幾個鹹蛋全進了她的小肚子,順兒對黃屯還是很有好感的,她生父死得早已記不住模樣,又肯聽母親的話,眨眼盯黃屯看一會,乖乖叫道:“阿爹!”

 一聲叫喚惹得漂泊多年的黃屯幾乎淌出眼淚來,頓時將孩子抱起,下樓玩耍,順便尋屯長討要各種必需品。

 晌午時,雞冠亭庚屯塢堡內大擺宴席,全屯聚齊會餐,雖然無酒飲用,但比起之前朝不保夕日子,已是如同在天上。

 待天黑後,逗弄得順兒困到睡著,抱請蔡氏照拂,兩口兒終於得第一次親熱。黃屯積攢下三十年之精力,幾乎折騰得李氏腰斷。

 樓下雖有牲畜不時鳴叫,待完事後,黃屯卻隻覺得塢內足夠寧靜,這第一夜睡得格外踏實,到又被順兒小家夥吵醒,戀戀不舍地松開李氏離床榻時,已是日上三竿,屯長正在塢內呼喚朝食畢後選田地之事。

 以良民之家,黃屯可得四十畝地,屯長所劃薄地肥田各半,黃屯抱著順兒去看過,倒也無甚異議。

 待新入的三十八戶人家田地劃分出來,屯長又領新到的卒兵往亭所去。

 屯長是為尋亭長上報新戶籍、田地,以便官府查問,順便給黃屯等指路;新入住的十七名卒兵則需尋遊繳報備。

 雞冠亭之名,只因亭所旁山坡上有一塊大石,形似雞頭而得。黃屯隨屯長到此,見此地塢堡比自家所在要多出一棟,三棟塢堡共呈“品”字立在一起。

 屯長又指語道:“後兩塢僅是民眾居所,前塢則亦為亭長、三老、遊繳所在,此三塢乃本亭甲屯,亭所所在,比我等屯多許住五十戶人家。”

 待得入前塢,可見樓下滿是騾馬、黃牛,想是等著全亭新入戶之卒兵來以糧換取的。

 遊繳卻只是位十歲的少年人,見黃屯等後,將姓名、住址、家人一一問明錄在冊上,又新製黑色腰牌發給十七位卒兵後,少年遊繳道:“磐石軍薪資雖少,卻不比蕩寇、虎牙忙碌。若平日無戰事,諸位每月只需在我處輪值十日,或操演、或討賊,余時皆可自便!只是患重病需請同屯者報上求假,若戰事起時,各屯將有狼煙傳遞,無論家有何事,非重病者皆得速奔最近之遊繳、軍候處備戰,一日不見報備者,免功、良戶籍,貶為罪民!”

 認真地說完,見卒兵們點頭表示記下,少年又繼續道:“你等可預支半年薪資,求與官府換牲畜,此事雖不歸我管,然軍中未曾賜給你等戰馬,建議諸位皆求換騾馬,既可用於農事,急時亦不誤事。”

 若論耕種,自然是黃牛好用,只是自家等身份與平民不同,終究還要顧及護民安穩,想及家中順兒、李氏、蔡氏面孔,黃屯與同伴們一起施禮道:“喏!”

 (本卷完)

 (險險的擠入歷史前十,謝謝各位兄弟了,不過還是要求月票,後面一名只差我一票,隨時有可能被爆菊啊….也求讚、推薦票)

 (農夫群:二三零三七五二七九,歡迎大家進來討論,更新時間也會在裡面通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