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農夫三國》五十二.變革
  不知發生了什麽事情,聽到在谷中數處同時吹響的牛角號,按人指引,精壯、婦女、老翁、幼童們一個個停下手中正做著的事情,往房舍後半坡上聚去,就連奉命堅守谷口的卒兵都大半被召回。  頭上陰雲遮住驕陽,只是有些悶熱,坡腳一塊巨石是剛叫車黍郭石等人合力從坡上搬來的,足有丈余高,鄧季站在上面,環顧四下全是黑壓壓的人頭,有些像前世學校開校會的場面,只是人要比那時多許多,領導不是那麽好當的,除了上次鼓動逃潰老弱與官兵拚命外,他還是第一次站在這麽多人面前準備講話,自然免不得有幾分緊張。

  站在最前列的是田豐、伍恭、李當之、常德、車黍、韓齊、郭石、馬皮、懶顧、伍寧、謝允等人,一個個看過去,還有悄悄跟來藏在人群中的伍窕和焦沁,不知不覺,自己身邊竟然已聚起了這許多人。

  之前只要保住自家一個就成,待做了渠帥,每一個決定似乎都關系著這五六千老弱、千余精壯的生死,由不得他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劫糧成功之後,在鄧季眼裡,他們全都成了不安定因素,所有人都不被信任,就連看守谷口的卒兵,也要他們互相監督,彼此防范才放心。

  還是伍窕不經意的話提醒了他,自己此時想的,不應該是防范,與面前這些人一路走來,和他們是能連為一體的,能生死與共的,即便真有宵小生出異心,領旁人來打秋風,拚他個魚死網破、玉石俱焚也就是了,丈夫行於世,豈能畏首畏尾到如斯!

  如今出入有人前呼後擁,有了這許多家當,有了家室,倒忘記自己還在亂世掙扎,便在家中安坐,也不定何時喪命的。

  要活命,機會從來都是自己爭來,不獨這時,每一次死裡逃生都不容易,何必還如此不安。

  心中思緒萬千,直到估摸著人們已來得差不多,鄧季才輕輕吐出口氣,大聲喊道:“諸位!”

  這不是有麥克風的時代,說話也並非讓鄧季得名雷公的那種怒吼爆喝,他聲音一向很大,但後面也難聽見,還好提前安排了,人群中每隔五丈便有一名精壯,他們會將鄧季的話一字不漏地往後傳下去。

  “諸位原為農夫、匠人、官兵、部曲、豪族子弟,可如今身份一樣,都是山賊,我有些規矩、有些話要說一說!”

  一旦開口,初始那種緊張感便消失了,待一聲聲“諸位”傳到最後面,他接口道:“自明日始,鐵匠、陶匠趕製鑊、甑、鬲、釜(注)等物,分發各家,谷中老弱按人頭每兩月領糧一石,各人自家造飯!”

  之前流離失所,隊伍中一直實行的其實是公有制度,如今谷中人又增多,倘若還合在一起吃,難度可不小,且要想調動人們積極性,必須讓私有製存在,因此這是他提出來的第一項改變,當然,這也是一種在配給製下的私有,並不純粹。

  對於老賊們來說,這可謂是重大變革了,按人頭兩月一石糧,大多數都能吃飽,當聲音傳下去時,人群裡便嗡嗡議論起來。

  下面議論一陣稍微安靜下來,鄧季才接著道:“即日起,谷內卒兵更名為‘勇卒’,非悍勇者不得選入,每月俸二石糧!夫子、醫匠、弓匠、甲匠、能製百煉鋼鐵匠、有大功之匠人老弱,同例!”

  讓他們每月領二石糧就是老弱的四倍,可卒兵是鄧季的最大武力,要保證忠誠,除了更名讓他們顯得與眾不同外,還得有差距彰顯。

  田豐站在下面,

初始的時候隻當是看戲,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待聽到這話,臉色立即就變了。  這能每早堅持到學堂的賊首的打算,他亦能猜明白,並不以為異,可這廝居然提到“俸”,將他也算入此列,田豐初時不過為意氣之爭才願意出來教授學生的,若是接受了這俸,就表示是為賊首效力的,真是豈有此理!

  田豐不知鄧季真好意還是別有他意,趁這廝下面的話還未出口,忙開口拒絕:“謝閣下好意,豐願與老弱同例!”

  微微一怔,田豐這頑固名士不識趣就算了,鄧季倒沒想得那麽多,也不願此時與他多費口舌,點頭同意後,再繼續道:“除勇卒外,谷中即日組建輜輔兵,入選規矩按四類勇卒稍減幾分,此各由各部勇卒議出,月領糧一石,其余匠人,有功老弱,同入此列!落選精壯隻按老弱例!”

  挑選卒兵的時候,鄧季就發現精壯中有些人雖達不到標準,所差卻並不太遠,歸入精壯中未免可惜,便想將之前的輜輔兵再組起來。

  下面少不了一陣歡喜,鄧季挑選四類卒兵太過嚴苛,許多精壯自度絕難入選,這輜輔兵待遇是老弱兩倍,入選條件降低,便是沒本事的,自家練練說不定也有機會能入選呢。

  前世初中學科中政治最好,從中感悟了一些,再糅合這世經驗,他才苦思出這種等級制度,目前也隻得這些,閉門造車,還不知效果如何。

  待人群消化得差不多,鄧季又大聲道:“吾等歸來那日,便有人欲偷潛出谷,諸位應明白他欲做何事,若不是被勇卒阻住,今日谷中已遭塗炭!”

  這事下面大多人都還不知曉,此時聽聞,頓時便有忍不住開口怒罵的,其中倒數常德老爺子罵得最凶。

  “老子不知他貪圖什麽!”若不是谷口防備森嚴,下面報一樣心思的絕不僅有一個,鄧季肚裡冷笑兩聲,喝問道:“貪權勢麽?”

  沒有人回應,他便自顧道:“便是到別部做屯長、軍侯,一樣得上陣搏命,且這般無義小人,事成後那位渠帥又敢重用?”

  “貪女色麽?”說得激憤,鄧季已是口沫橫飛:“我谷中數千婦人,還有誰找不到家室的?比別部差麽?”

  “貪錢財富貴麽?我等賊人,便有錢財萬貫,何處花費?貪飽腹麽?如今何部有老子糧多?”

  “便以此功如那唐周般投了官府,天下傳名,賊人俱念爾命,暗殺不休,一世能得安穩麽?大漢已勢弱,天下動亂,官府能護爾幾時?”

  這一串問題卻是要讓想再出首者考慮清楚,接下來才是威懾手段,他站在巨石上手指身後山坡樹林:“老子十日後開谷,不禁出入,欲去者輕便!即日起,精壯於此林中建糧倉,將此番所得七十余萬石糧,盡藏於此處!”

  糧食就藏於谷中,這是鄧季最後的決斷,他面色猙獰起來,衝下面大喊:“老弱伐薪尋禾,皆堆於糧倉之外,谷外但有敵來,老子先燃火焚了此處,再與之一戰!”

  這就是從伍窕一句玉石俱焚得來的想法了, 這樣做,無非就是告訴有異心的人,即便他告密,別人也休想奪走這些糧去,到時大家竹籃打水一場空,只怕人家也饒不了他。

  “哈哈哈,痛快!”車黍一陣大笑,大叫道:“但有敵來奪糧,死戰而已!”

  有車黍帶頭,韓齊等剛更名為勇卒的卒兵們亦隨之狂吼,接著是滿谷老弱不甘示弱,全都一個聲音:“但有敵來奪糧,死戰而已!”

  注:我國古代炊具有鼎、鑊(huo)、甑(zeng)、甗(yan)、鬲(li)、釜等。鼎,最早是陶製的,殷周以後開始用青銅製作。鼎腹一般呈圓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說;鼎的上沿有兩耳,可穿進棍棒抬舉。可在鼎腹下面燒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別較大。古代常將整個動物放在鼎中烹煮,可見其容積較大。夏禹時的九鼎,經殷代傳至周朝,象征國家最高權力,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為天子,可見它是傳國之寶。鑊是無足的鼎,與現在的大鍋相仿,主要用來烹煮魚肉之類的食物;後來它又發展成對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將人投入鑊中活活煮死。甑,是蒸飯的用具,與今之蒸籠、籠屜相似,最早用陶製成,後用青銅製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許多孔眼,置於鬲或釜上,甑裡裝上要蒸的食物,水煮開後,蒸氣透過孔眼將食物蒸熟。鬲與鼎相近,但足空,且與腹相通,這是為了更大范圍地接受傳熱,使食物盡快爛熟。鬲與甑合成一套使用稱為“甗”。鬲隻用作炊具,故體積比鼎小。這些炊具都可分為陶製、鐵銅等金屬製兩大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