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農夫三國》一百七十二.大戟士
172.大戟士

 車黍領dang寇軍抵達滹沱河畔的時候,才知袁紹兵馬已到常山,張燕不yù其軍近前,已先出軍對陣去了,兩軍在常山已大戰過兩日,互有死傷,未分勝負。

 此時乃是六月中,1uan世中又有位下邳人闕宣扯旗幟造反,自稱天子,口氣雖大實力卻不濟,徐州牧陶謙率部進剿,一戰便擊殺闕宣,尚幸太史慈領徐盛等此時已過了徐州,未受波及。

 張燕不在滹沱河,車黍忙又領軍往戰地去匯合,待到戰場,日頭已開始偏西,還離得老遠便聽殺聲震天響,再近一些,可見兩軍在方圓數裡的地盤上絞殺正惡,場中張燕部尚剩兵馬九萬,袁紹軍七萬余,十余萬人馬死死糾纏在一起,麾旗遮天。

 這般戰場上,每一瞬幾乎都有生命消逝,任何個人的力量都微不足道。

 一把利刃,一匹驚馬,一支流箭,都有可能帶走自己的xìng命,戰中的人們只能盡力砍殺翻周邊敵人,再祈求自己不丟了xìng命。

 車黍之前做賊時雖見過更多人馬廝殺,卻多為散沙一盤,這般大而慘烈的戰場乃是生平僅見,又在戰場中覷見兩面“呂”字軍旗,隻不知哪面旗是呂布的。

 此地難看清,但殺到戰場中去就能分明,車黍熱血漸起,卻也還記得鄧季吩咐,回問道:“公明,吾等且去助戰?”

 比起它部賊眾,張燕做了數年魁,麾下兵馬甚精,這九萬人馬可要比於毒、劉石等部強上不少,然袁紹麾下名將猛士極多,又有呂布、於夫羅相助,黑山軍也隻堪能抵擋,若仔細分辨,其等還略處於下風中。

 徐晃身肩重任,放眼用心看過一陣,張燕軍尚有兩萬步卒為本陣,留在後面未動,袁紹軍亦有兩萬余人馬未加入戰中,想必袁紹就留在那裡。

 車黍話語落下好一陣,他才指著袁紹本陣開口道:“戰場中絞殺得緊,一時敵我難辨,恐有誤傷,吾等不如徑自去衝撞袁紹本陣,若得逞,此戰其軍自敗!”

 鄧季讓徐晃做自己身上的韁繩,車黍隻道他是個謹慎的,萬料不到竟比自家還瘋,更有膽略,仔細想想,如此提議自比去1uan軍中尋呂布晦氣好得多,他亦不由豪氣頓起,高聲喝道:“好,便依你!”

 dang寇軍遠來初到,人馬甚疲,然此時貴在出其不意,顧不得歇息,車黍、徐晃拿定主意,令棄下軍中輜重,大麾一指,全軍便動了起來,洪流滾滾般衝向袁紹本陣。

 八千余騎河南兵馬出現在戰場旁,相隔尚有數裡地時,袁紹軍中便已得探馬回報,張燕有河南援兵到,今日再戰不利,袁紹本待鳴金收兵,不讓其等衝突場中去做生力軍,卻見其等竟是往自家本陣衝來,若此時收兵恐遭大1uan,便止住念頭,令旗揮出,調動本陣變動陣勢,迎向衝殺來的鐵騎。

 徐晃緊緊隨在車黍馬旁,才衝過兩裡地,已見袁紹竟迎著自家等換了陣勢,片刻功夫之後,前端雁行陣已隱隱成型,兩翼頗多弓弩手,不由暗讚了一聲,若就此衝進去,傷亡定大,見兩軍相距已不過一裡路,他忙高喊道:“校尉,變向!”

 步卒變陣再快也比不過騎兵馬,車黍卻是明白的,得徐晃提醒,忙喚號手吹響牛角,領頭的韓浩部頓時調轉馬頭,往袁紹軍陣外側奔去。

 軍馬不入雁行陣口中,陣法便無效,袁紹急讓再變陣勢,奈何兩軍此時相距已近,比不上河南軍馬快,待全軍衝到外圍左側,車黍一聲暴喝,全軍拉轉馬頭,縱隊變為橫隊,狠狠地撲殺了上去,不過數息,便“砰”地撞入袁軍中。

 數列排開的騎兵隊足有百余丈長,這下如怒濤拍擊,撞入袁紹陣中時,無數步卒要麽被撞飛,要麽被戰馬踩到蹄下,慘嚎哀叫聲響成一片,只是瞬間,已有兩千余兵士丟去xìng命。

 河南兵馬能演得這般純熟,多虧已死去的苦蝤,這下驟然難,讓袁紹軍吃了大虧!

 “向前,殺!”

 車黍夾兩隻鐵戟,大聲咆哮著,召喚卒兵們奮力往前。

 “殺!”

 軍侯徐晃舉大斧緊隨主將,韓浩揮動長戟在陣勢側翼,王曠提刀盾斷後,周毅調弓弦遊走於外,口裡亦都高聲呼喝著。

 “殺!”

 曹xìng、郝萌、謝允等屯長大聲用呼喝激勵自己部下,不甘後人。

 河南兵馬所到之處,如沸水潑雪,無數軍士消融在這股鐵流之下,數千人馬只顧突前,突前,再突前!

 因河南兵馬,戰場上驟起變化,見到這般,黑山軍中士氣頓時大振,紛紛奮起余勇斬殺著官兵,張燕本陣所剩兩萬余人馬亦開撥往廝殺場中去助戰。

 本陣被襲殺,袁紹軍則有數部人馬開始猶豫不決,麴義、於夫羅、呂布等部俱開始抵不住。

 袁紹空有威名,xìng格上確實有很大缺陷,或優柔寡斷,或一意孤行,或昏庸1uan令,卻獨獨不缺膽略,本陣遭此重創,河南兵馬尚向著自己帥旗急突來,麾下抵擋不住,他亦仍面不改色,揮動令旗急調戰場中顏良部騎兵回救,又令擂響戰鼓,讓其余各部死戰不許退。

 袁紹軍步卒擋不住河南兵馬,車黍等再進!

 “事急矣,袁公且避讓!”

 再過片刻,dang寇軍最前者已殺到帥旗兩百步外,沮授、審配等大急,忙出聲招呼袁紹先行避讓。

 “大丈夫焉能避敵?”袁紹手指頭頂麾旗,大聲道:“吾為三軍主帥,此旗不可輕動,否則必遭大敗!”

 解釋過萬不能退的緣故,袁紹又衝一乾謀士道:“吾為主帥不可退避,未料河南軍馬如此雄壯,實為大敵,戰陣凶險,諸位先生文弱,倒不必隨此冒險,可暫退一二!”

 這是收買人心的話語,主公在此,除非以後再隨他袁紹,否則誰真敢言退?

 當然,也少不得有人受感動,審配、辛評頓時接上道:“吾等生死皆願隨主公!”

 聽到意料中言語,袁紹哈哈一笑,在眾謀士身上掃過兩眼,又道:“今日才知,河南兵馬實為天下雄兵,前番郭援戰敗,倒非戰之罪!然吾亦有大戟士在,亦不輸他分毫!”

 大戟士是袁紹精挑細選出的精銳壯士,俱都身披重甲,手執長戟,由張郃統帶著,兩年前與公孫戰界橋時還隻得百余人,如今袁紹勢力大漲,其軍已擴到千余人,常隨袁紹左右。

 本陣局面已越來越凶險,說這幾句話的功夫,河南兵馬又突前了不少,離帥旗處更近了,袁紹冷哼一聲,厲喝道:“儁乂何在?”

 儁乂便是張郃的字,他隨袁紹身側,數日不得參戰,見敵軍往本陣突來,早就按捺不住心頭興奮,聽到呼喚,忙大步飛奔過來:“末將在!”

 “領大戟士,頂河南兵馬衝擊,以待顏良軍回援!”

 車黍等奮力一直往前突進,袁紹本部兩萬兵士在其等面前也只能暫緩行,無人能真擋住鐵騎腳步,全軍便只顧直衝袁紹所在之地,兩下相距六七十步時,張郃領大戟士才堪堪頂到。

 無論是西涼的飛熊軍、呂布陷陣營還是袁紹大戟士,論精銳程度都與鄧季的勇卒相差不多,然其等虧在人數少。

 不過今日dang寇軍已深入敵陣,四周皆敵,非隻大戟士一股對手,這種優勢已被抵消。

 dang寇軍尚有七千余人,勇卒近三千,四千輜輔兵助戰,大戟士才千余,然袁紹本陣兵馬多由心腹帶領,四面努力撲殺抵擋糾纏的步卒尚不下萬人。

 這般可謂棋逢對手,甫一手,雙方都吃了些虧。

 大戟士全為步卒,被對方高頭批甲馬衝撞來,立時便不能保持陣型,頗有些死傷;dang寇軍則不妨敵軍中cha入許多好手,其等所用器械也是長戟,刺不到人馬時,便彎腰去勾馬蹄,1uan中有百余馬匹被放翻在地,馬鐙雖好用,同時卻也是桎梏,戰馬上騎士若一時掙不脫被拖住,就只有被敵軍分屍的命。

 大戟士上前,雙方互有死傷,dang寇軍前進步伐卻已被擋住,四周敵軍乘機圍攻得緊。

 袁紹之所以現在才讓大戟士出手,為的就是將這股精銳人馬陷在陣中深處,好待顏良回軍一舉圍殺。

 張郃雖被袁紹封為寧國中郎將,卻與普通大戟士一般步戰,並未騎馬,他將軍旗掩去,混在人群中便一點也不顯眼,早看中這支精銳騎兵中的大將車黍旗幟所在,領著百余人趁1uan混殺,悄悄靠近過去。

 騎兵突入最怕失去機動xìng,dang寇軍衝鋒之勢已被遏製住,車黍猶自不覺,徐晃卻已知不妙,回頭又瞟見戰場中有袁軍騎隊退出,恐其等斷去後路,忙扯住車黍戰馬道:“校尉,事已不濟,退!”

 袁紹麾旗相距不遠,此時若退,車黍自有不甘,好在聽到這話,他亦清醒過來,回頭看見寧願吃虧亦要退出戰場的顏良部騎兵,知此地不能久待,忙回喝令道:“吹牛角,退兵!”

 牛角號“嗚嗚”一長兩短響過三聲後,王曠部由後隊變為前隊,領全軍往外衝殺而去。

 張郃一直在靠近,河南兵馬往外退卻,陣型略1uan,揮戟勾翻數匹戰馬斬殺掉騎士後,車黍已近在眼前,此時戰局甚1uan,他身邊親衛多已頂上前,身邊護衛亦不過百余人。

 “殺!斬敵渠魁者,袁公重賞!”

 一聲暴喝過後,張郃領頭往前衝去。

 (月末求月票,同時求推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