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農夫三國》二百一十.叛起
十月初時,蕩寇軍中突有流言四起,言若軍中卒兵改往投冀州,袁本初當以其河南田地雙倍賜之。

 流言引得卒兵們議論紛紛,軍中監察急查,卻只是尋不到源頭。

 軍心不穩,徐晃行事向來謹慎,本欲招全軍留守懷縣,然張晟等各縣宗賊近日突大盛,於修武、山陽、武德諸縣掠殺民眾,僥幸得生的小民爭相往懷縣相告,各個聲淚俱下,為安境保民,徐晃隻得親領蕩寇軍四處討賊,另遣輕騎飛報河南,又使監察小心留意小說章節 。

 仿佛殺不盡般,河內宗賊之亂已愈演愈烈,各縣俱有參亂豪族,蕩寇軍平日盡被拆散,分往各地討賊,懷縣內平日隻留一校人馬駐扎,以十日輪換一次。

 郝萌自歸營後,恐泄密,不敢早顯叛意,只是加倍籠絡身邊親信。待到十月中旬,正該郝萌校守懷縣,將韓浩校替換出城去後,郝萌乃密召往日親近齊聚,謂之雲:“近日得報,袁本初遣大將領精兵數萬,南下與張晟合兵,共謀我河內!”

 親兵俱被郝萌遣出門外看守,這次召集起來的二三十卒兵中,只有四五人早知其已叛,其余要麽是當初呂布過境時留下的降卒,要麽為西涼人,皆非河內新納入的,不過他們全是在軍中不肯安穩或鬱鬱不得志者,故為郝萌籠絡親近。

 百人將之流郝萌料說之不動,招來的這些人中,多不過什長、伍長,與之近親許久。聞得郝萌之言。俱驚。有人急問道:“校尉所言當真?徐將軍處可知此事?河南知否?”

 “俱不知!”郝萌搖頭道:“此乃河內舊識密告於我處,郡中上下尚不知!”

 又有人問道:“既如此,軍情緊急,校尉何不速報於徐將軍?”

 將手按劍柄上,郝萌冷笑道:“袁公、張晟合軍十余萬,諸位以為此戰我等可勝否?”

 蕩寇、虎牙兩軍之眾亦不過萬余,兩下兵力相距本懸殊,看出今日形勢又有些不對。大多數人便選擇沉默,卻亦有人道:“河南兵馬甲胄精良,亦能一戰!”

 “河南卒兵自勇悍,然袁本初亦不缺精銳,此戰堪憂!且鄧季兩軍守河南有余,外圖卻不足,使丈夫不能建功立業,隨之何用?”

 郝萌竟然敢直呼主公之名,說的又不似平日語,終有人忍不住問道:“校尉之意如何?”

 “嗆!”

 揮手將腰中佩劍抽出。劍鋒高舉向天,郝萌喊道:“鄧季實為漢賊也。近日假稱元侯後裔,卻於河內屠殘士民,世人不恥,吾等隨之卻如明珠暗投!今天下群雄並起,然余皆庸碌輩,唯袁本初四世三公,有明主之姿,若投其麾下,或有公侯之望!吾等不如順勢而降?”

 思維敏捷的雖早已察覺今日詭異,卻未料到郝萌是要鼓動眾人棄鄧季去投奔袁紹,尚驚愕莫名間,人群中已有人大聲應道:“校尉所言甚是!我等唾鄧季小兒久矣!”

 卻是郝萌安插在其中的心腹鼓噪應和,其余人等面面相覷,然而其中多有在蕩寇軍不得志者聞言心動,又觀今日事,外間盡為郝萌親衛守住,若不從之,恐立即便要被取去首級,盡不敢言。

 過了許久,才有人小心問道:“我等雖願隨校尉成事,卻憂從者甚寡,莫說蕩寇全軍,便是校尉親轄之戟騎校,亦難掌局!”

 這次叛亂,關系自家性命與富貴前程,如何完全掌控自家麾下卒兵,郝萌早就想過,他笑道:“有諸位襄助,吾尚有親衛五十人,城中大戶費氏亦許以部曲千人相助。鄧季平日所為,不恥者甚眾,死忠不過數人!若諸公肯助我行事,吾便令校下軍候、百人將入此地議事,有諸位伏於內屋,待盡誅彼輩,有吾等登高一呼,定當從者如雲,大事可成也!”

 河內戰敗麴義、張楊之後,蕩寇軍從降卒中挑選卒兵,如今已近滿編,郝萌校有卒兵一千八。然軍候四人,百人將隻十八人,將這二十二人盡誅殺,掌控局面便不難。

 想到殺死這些將領後,將要空出的二十二個位子或許便有自家一席,又有袁本初做大靠山,原先還有些猶豫難決的也便心動,開口喊道:“我等願助校尉成事!”

 “願助校尉!”

 “反鄧季,投本初!”

 河南兩軍中,將軍有百人親衛,校尉五十人,軍候十人,郝萌之五十親衛,趁在河內納降卒之機,已將不聽話的剔除得乾淨,如今倒能指使如臂,再說動眼前這些人,便可行事。

 見眾人願隨,郝萌自覺計議已定,隻恐夜長夢多,便遣親衛往各曲召百人將以上將校來議事。

 怕眼前這些人中有告密者,令其等盡不許離屋,隻靜待軍候與百人將們來。

 被郝萌叫來參與行事的諸人中,有一位名李騎的,本並州遊俠兒,後入呂布軍中,向與郝萌相熟,呂布東逃時隨宋憲、郝萌、曹性降河南,已有兩年余,卻只在蕩寇軍中任伍長之職,平日常歎不得重用,故為郝萌所親近。

 李騎不滿意現狀,卻未料郝萌膽敢生出異心,突驚見此局,暗度道:“袁軍南下之言,我等盡不知,恐為詐言!其以校尉之身作反,驅動者隻我等八十余人,可謂無能之極!便如他所願,盡殺得校中軍候、百人將,待明其反意,亦不見便能掌全軍,豈能擋徐晃、太史慈二軍一掃?郝萌是在作死,我卻不可為他陪葬!家中嬌妻賢惠,老慈幼可,又何忍棄之不顧?我常自歎於河南不得志,今日此局,莫不便是扶搖而上之機?”

 “如今之局,只能先逃出此間,告於諸軍候處,此局得解,便是大功一件!”

 心中“砰砰”亂跳,思量間卻已拿定主意,暗尋脫身之機,只是郝萌亦提防得緊,院門為其親衛看守,院牆高大,急切不可得便。不多時,離郝萌居所最近的軍候領兩名百人將先至,便被其等誘至內屋,眾人湧出亂刃刺死。

 郝萌所居之處,周圍甚廣,誅殺三人,他們臨死的慘叫並未能引人注意,不多時,又有一百人將行至,又被誅。

 李騎心中越發著急,才見有同伴緊張,頻往廁中去,便亦隨之。

 待到廁前,環顧四周,忽見東院牆下有一株青桐高大,離牆不過一二尺遠,頓時大喜,急棄刃,又將魚鱗甲卸下,奔至青桐樹後,攀爬而上。

 棄刃、卸甲、攀爬這番舉動早為郝萌親衛所見,便有人驚呼出聲。聽有人疾呼,郝萌等轉頭看到李騎欲逃,直嚇得魂飛魄散,郝萌大叫:“弓手速射!”

 便有三五名帶弓的叛卒取箭疾射,萬幸有樹乾遮擋,多能避開,隻躍牆時後背中一箭。

 得越牆而出,院中郝萌等便追之不及,李騎只聽得牆後各種驚叫狂呼聲不斷,他方得意一笑,亦顧不得背上箭傷,急發足狂奔。

 郝萌校四曲人馬中,留駐城中的軍候、百人將盡已遭害,卒兵已亂不可用。其余三曲皆在城牆上,郝萌所言之大戶費氏住在北城,李騎不敢去,隻往南奔。

 郝萌等見事已敗,追不急李騎,便於內高叫起喊殺聲,急招納卒兵,又遣使通報焦觸、費氏處,敦促其等起事相應。

 外間,李騎帶傷已在大街上狂奔,口中不停喊道:“郝萌反叛!諸君速討!”

 這番模樣自引得路人驚呼詫異,又聽城內喊殺聲大作,盡都驚恐,急自歸家避禍。

 李騎亡命奔走,一路向前,終於撞見楊飛領十余人乘騎而來,有百人將,亦有親隨,皆欲往郝萌處議事,李騎急高喊:“楊軍候!郝萌反叛!請速討之!”

 城中喊殺聲楊飛也已聽到,正驚疑難定,聞得此言,急勒馬不前,喝問道:“此言可真?”

 “我乃蕩寇軍郝萌之戟騎校後曲乙屯勇卒伍長李騎,有牌為證!郝萌已反,費氏亦從,其等正於城中誅殺侯、屯,招納叛軍!”

 草草在李騎遞上的腰牌上掃過一眼,楊飛喝道:“吹牛角示警!吾等速回營,招卒兵!”

 不管眼前的李騎所言是真是假, 聚合卒兵避免無謂死傷總歸沒錯,楊飛指著李騎,對自家屬下幾位百人將道:“帶他一起,爾等歸營召集卒兵,盡於南城樓匯,卻不許出戰!郡衙處去一騎報急,請太守與文吏自往南城樓來避難!”

 楊飛尚不知焦觸亦叛,尚使人告知避禍,方才又遣輕騎出城,急報徐晃與各校軍馬處,虎牙軍處亦遣騎告知懷縣生變!

 郝萌與費氏部曲作亂,前後共有一軍候與六位百人將遇害,懷縣內的戟騎校已大亂,萬幸得聞楊飛、項文等在南城牆處聚卒兵,五首之卒兵才漸往附之,然前番河內新挑出的卒兵,有三百余隨郝萌反。

 郝萌作亂,全校卒兵隨之反者近五百,尚有費氏部曲千人相助;好在楊飛等在南城門樓亦聚起千余卒兵,兩下各自涇渭分明,卻皆恐亂中為敵所乘,俱不相攻,都耐心等著自家援軍。

 卻是韓浩校剛換防出城,離得最近,待聞懷縣生變,韓浩急領軍還,待其軍到,方是日落時分。

 (今日兩更,大家中秋快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