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農夫三國》三百二十八.滅麴
閻行、牽招領殘騎撤出勇士縣,馬超等並未出城追殺,隻令親信緊守四門,嚴禁任何人等出入。

 待次日天明閻行、牽招在郊外整頓兵馬,方得散兵告知曉薑敘、趙衢身死於亂中,隨二人逃出的殘騎只剩下一千二百余。

 在郊外等待到正午,再不見多一騎逃過來,料田磊、楊秋等不是隨叛,就是已身死。眼下這點殘騎擋不住馬超,其余郡縣缺兵少將,眼見西涼大亂已難製止,閻行、牽招萬般沮喪無奈,計議過後,隻得先撤離勇士,到冀縣去憑借堅城死守等待援軍。

 從勇士到冀縣的道路途中,所到的第一個縣城為平襄,鄧季委任的縣令就是薑冏。

 待閻行等敗兵到,突聞馬超、龐德反叛,族兄薑敘戰亡,薑冏少不得灑淚悲切,大罵逆賊不休,只是職責所在,當前賊勢正盛,平襄縣城矮小難守,治下數千戶百姓不能做那擋車的螳臂,隻得壓住滿腔痛恨與悲切,急令差役分往告各民屯,俱要拋家棄地,先趕往冀縣去暫避。

 此番撤離比不得之前堅壁清野有組織、有準備,倉促下各種混亂自難免,百姓財物損失極大,然而刀兵之禍就在眼前,總不能不先顧惜性命。

 隻可憐千裡迢迢搬遷來的南陽民,尚還立足未穩,又遭此亂事波及再次搬離。

 退兵途中,閻行早遣快馬往周邊郡縣及長安告變求援,見憑薑冏之力無法帶走這許多百姓,又與牽招商議定,千余殘騎一路緩行,護送平襄民往冀縣去。

 招呼民眾逃難已耽誤去一日功夫,他等護著民眾行路緩慢,本待還有一場苦戰,然直到五日後望見冀縣城頭,仍不見身後有賊兵追來。

 ——

 馬超得報攻破縣衙後。縣庫只剩下一片灰燼,之前預料中的物資大多已被燒毀,暴怒得直想殺人,只是田磊以下縣吏差役盡已身亡於刀兵之下,城內再無人抵抗,他並無泄憤機會。

 起事時,本在計劃內的韓遂舊部楊秋觀望、閻行未附。兩名校尉處皆出了意外,導致人手很不足,這次起事便未得盡全功,千余殘缺走脫不說,滿是物資的縣庫亦未能奪下。

 塵埃落定的時候,一直駐守觀變的楊秋。方才開營稱降。

 馬超納其降,然後將其部眾並入自家麾下。

 若按馬超本意,楊秋也要斬殺掉才好,只是其軍中尚有韓遂使者在,看韓遂臉面,留他條活路,隻讓他領數十名親衛。去城中征召民夫為兵。

 實不料自家一時猶豫,便導致如此下場,此時大局已定,全無反抗之力,眼睜睜看著人馬被奪走,楊秋也只能乖乖聽令。

 掌控住勇士縣城,馬超並不急著追敵去擴大成果,反倒下令叛軍整頓起城防。讓人甚為不解。

 不料隔日之後,城外鐵騎轟轟而至,卻是麴演領近萬騎渡河過來,有使者在城外高呼:“馬孟起,吾軍已至,速開城門!”

 起事之前,馬超早遣人暗中聯絡過麴氏。然而之前兩下全無交情,麴義之前早吃過鄧季無數虧,處於劣勢小翼得緊,想不通馬超為何如此行事。唯恐又是針對他布下的陷阱,半信半疑不敢輕動,隻暗中往相鄰之縣增兵備變。

 直到勇士叛事真起,混在城內的細作急將消息送回金城,麴義方大悔錯失良機,自思有袁紹、曹操在東牽製,鄧季大軍急難回手救援,又有馬超反叛,此乃天予之機。

 麴演所領騎兵便是麴義先遣來的前鋒,然其等到城外叫門,馬超卻不肯放入,隻令人在城牆上高喊:“麴氏來遲,此城已為馬氏所有,貴軍且屯於外,待麴帥至,再做計較!”

 兩下本就互不信任的,自家又確實理虧來遲,馬超不肯放大軍入內實屬正常,不過麴演亦暗笑馬超剛愎:勇士縣遭此大變,城內所剩兵馬當不多,是否還有必要兩家聯手?

 不過如此大事,憑麴演身份不是能定奪的,只能先駐扎在城外,待麴義至再做計較。

 麴演在城外又等一日,麴義方領兩萬余大軍渡河來,再使人喚馬超出城相見。

 數度相請,馬超置若罔聞,並不出城。

 難得鄧季後方空虛,正當趁大好時機奪地稱雄,鞏固地盤,這寶貴的時間可是能耽誤得的?

 幾番呼喚城頭皆不理會,麴義終才察覺有些不對勁了。

 城牆上,馬超正對龐德解釋:“麴氏之起甚速,麴義反覆小人,豈可信之?吾等兵微將寡,本不足成事,當先助韓公取金城為基!”

 除此外,還有馬超不能說出口的原因:如今麴義勢大,有整個家族為後盾,若選擇聯合麴氏,便得成事基業終歸也不會是自家的。

 而另一個選擇就好得多,韓遂已老,更關鍵是子嗣全亡後繼無人,之前在各部羌氐中終於尋找到韓遂時,馬超所言就是:“馬氏合族陷於鄧賊手,為西涼計,今超願棄父,以公為父侍之;公喪子,可以超為子驅之!”

 再怎麽說韓遂與馬騰也曾是結義弟兄,認韓遂為父馬超完全能放得下臉來,多個便宜老爹而已,日後搞不好就能繼承韓馬兩家的全部力量。

 而且兩相比起來,馬超更為熟悉韓遂,自認韓遂乃是西涼豪傑;麴義麽,關東混得不如意狼狽逃歸的喪家之犬而已。

 經上次聯軍討司州之敗後,韓遂實力雖然大損,但也不是完全就沒有翻盤的機會——金城郡畢竟是韓遂老窩,經營多年,其故舊之輩遍地皆有,麴軍中舊部更多。

 故此,預備起事之前,馬超心目中的首選盟友就是韓遂而非實力更強的麴義。招麴氏大軍來,不過是為引蛇出洞,先滅其勢,畢竟麴家如今已不可小覷,麴義野心又大,若舍家亡命行此大事,最後卻鬧得為麴氏作嫁衣可就太憋屈了。

 選擇行事的是馬超,實施定計的則是成公英,只可惜韓遂帳下第一驍將閻行投入鄧季麾下不過半年,卻已拋棄舊主真心改換門庭。

 鄧季在勇士有七千人馬,之前麴義還甚忌憚,然而經過馬超這番折騰,還能剩下多少來?聞勇士叛起後,麴義已未將馬超放在眼中,隻道是天賜良機,若非如此自家不知還要隱忍多久。

 麴義以為大事可期,急衝衝便渡河而來,周邊斥候派得極少,全然不知踏入陷阱,這邊方才起疑,早暗藏於野的上萬羌氐鐵騎已轟然發動,急襲麴氏大軍身後。

 萬蹄洪流踐踏而來,地動山搖,驚得麴義駭然回首,只看見為首大麾上一個刺眼的“韓”字高掛。

 一直緊閉的勇士縣城門亦轟然開啟,馬超、龐德領數千精騎自內殺出。

 龐德耿直卻不是呆傻,韓遂大軍殺至,到此時,眼見馬超為叛亂已有許多準備,心中暗叫不妙,這些豈是聞馬氏遭屠才來得及布置的?

 只是事已至此,並無他回頭之路,有所疑惑也只能深藏心中,隨馬孟起這位少主躍馬殺出。

 戰場上麴義也算得一代名將,然而政事謀劃上卻只是七竅通了六竅,從未料到馬超會算計如此、韓遂尚能借上萬羌氐騎為用,突受兩下夾擊,大軍已陷入死地,尚未接戰,他便面色蒼白,渾身無力。

 耳中傳來敵陣中數聲厲喝:“韓公舊部,尚敢不附命倒戈,隨吾等誅麴氏亂賊?”

 渡河來的麴氏三萬余大軍,首尾盡倉惶難顧時,又有之前韓遂暗遣使溝通好的舊部在其中響應:“助韓公,誅麴氏!”

 麴軍已是大亂,羌氐與之前鄧季甄選出的卒兵無不是精兵,馬超、龐德這等猛將來回衝突不停,前後夾擊下又有人領頭倒戈,只求活命掉轉器械的軍士越來越多。

 麴氏隱忍多年苦心練出的數千精兵也萬敵不過,戰至黃昏,麴氏軍馬一敗塗地,麴演死於亂軍中。

 其余倒戈、請降、泅水、戰死者不計其數,麴義領三千余騎欲歸金城去,卻為黃河所阻不得渡,被韓遂、馬超團團圍住。

 馬韓所領之軍盡精銳,左右衝突皆不得出,眼見一腔霸業夢最終只能成空,麴義大悲。

 回顧身邊,還跟隨在側的多是麴氏族人,自家事敗,總要為其等覓條活路,麴義選擇了自刎,死前令左右持自家首級往韓遂馬前求降。

 身為反叛者,卻最容不得別人反叛自家,馬超不願西涼再有異志者存在, 萬難容麴氏,力勸韓遂將最後這三千騎誅殺在黃河南岸。

 接下來收攏人馬,整頓一日後,馬韓聯軍渡河去收復金城。

 麴義大軍已煙消雲散,金城郡留守的人馬雖還上萬,卻如何敵得過氣勢洶洶的虎狼之師?這舊主韓遂殺回來,各地自然如同之前迎麴氏一般,又紛紛改換旗幟,誅殺麴氏族人響應。

 之前韓遂的叛將蔣石、田樂、陽逵,麴氏子弟麴光、麴英盡被誅殺。

 甚至為免前事之罪,眾豪傑下起手來比馬超還狠,麴氏姻親皆不放過,才四五日功夫,西平、金城兩郡已無人再敢自稱姓麴、與麴氏有親。

 一番屠殺後,韓遂輕松奪回金城,下一步自然要將利益最大化,便傳檄武威、隴西、安定、漢陽四郡,令各地官衙獻城稱降,否則必領大軍擊之。

 他自家則與馬超領兵再次渡河,準備趁虛一路攻到長安、奪取三輔之地。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