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州城的輪廓已在眼前,先有飛馬前去通報,隨後城內轟動,本地知府、廣西的都指揮使,帶著城內文武官員幾乎是連滾帶爬的衝來,有的人連靴子都顧不得穿,一個個面如土色,驚疑不定。
大隊的騎兵已到了城下,緊接著這些彪悍的騎士分出道來,一人勒馬而出。
百官們並不認得聖駕,況且來人身穿著尋常的鎧甲,並沒什麽特殊,不過看他虎目四顧的樣子,那高貴之態,眾人哪裡還敢遲疑?一起拜倒在泥濘之中,齊聲道:“恭迎陛下。”
朱棣直接翻身下馬,踩著泥濘,不去理會他們,隨即步行入城。
數十個親衛亦是下馬,飛快的追上去。後頭的馬隊亦步亦趨,浩浩蕩蕩的進入城中。
朱棣滿臉風霜之色,看著這座並不大的府城,並沒有打量的心思,只是滿是滄桑的眼眸深處帶著一種深深的疲倦。
不過他的腳步依舊堅定,氣勢依舊十足,任何城池都有章法,衙門在哪裡,但凡是懂得其中規則的,往往不用去尋便知道。
朱棣的目的便是知府衙門,而此時,在門洞這兒,已有人過來高聲道:“請諸位大人進衙候命。”
數十個官員們聽了,紛紛從泥濘中爬出來,也顧不得髒,乖乖地魚貫入城。這些平日裡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現如今卻實在是狼狽不堪,偏偏他們一點脾氣都沒有,甚至覺得這是理所當然。
到了知府衙門,疲倦的朱棣已經穩穩坐下。他一臉倦容,喝了口茶。隨即看了一眼兩班垂立的文武官員。
沒有拐彎抹角,直截了當地問:“朕在路上接到了奏報,說是諒山沒事了,這……是真的嗎?”
奏報確實是接到了,這一路上有許多的奏報。都是觸目驚心,唯一讓朱棣微微心安的消息就是諒山那邊似乎沒出什麽差錯。
朱棣突然問起,文武大臣們不由面面相覷。那祿州知府隻得出來,硬著頭皮道:“陛下,諒山的事,微臣所知的也是不多……”
朱棣眯著眼,冷冷地道:“朕接到的奏報,是數千叛軍裹挾上萬變民攻打縣城。被火銃隊擊潰,此事可是有的嗎?”
祿州知府想了想,道:“只怕……會有出入吧。”他實在不敢確認,畢竟虛報功勞的事太多,畢竟是數萬人,卻被三百火銃隊擊潰,這說出去,只怕也沒多少人會信。
當然。這祿州知府也有私心,因為變民也曾蔓延到了祿州府其他各縣,其他地方的不少運糧的官兵被殺。本地的衛所官兵也被擊潰了不少,他這知府非但不敢出城迎戰,反而龜縮在城中,一直等到賊勢散去才敢開了城門,才讓城中的官兵和差役出去‘殺賊’。
與那諒山縣相比,他這祿州府簡直就是個笑話。一旦禦使彈劾,朝廷追究,他這烏紗帽可就不保了。
假若各地都是如此,至少還可以辯解一下,說是賊勢甚大,叛軍洶洶,可諒山縣三百人就破賊數萬,那流竄到了府城附近的千余變民卻是嚇得他這祿州知府如此失態,他還有臉辯解嗎?
本心裡,他自然也覺得這應當是虛報了功績,現在聖駕到了,又親自問起,他索性咬咬牙,道:“下官以為,諒山縣所報的三百火銃手大破叛軍數千,安撫數萬亂民,理應是邊鎮的習氣,近年來,許多邊鎮都有謊報軍功的先例,想來,這諒山縣……諒山縣……”
朱棣的臉色陰沉下來:“你的意思是,諒山那邊未必擊潰了叛軍,或許還有叛軍滯留。只是那諒山縣令怕朝廷治他失地之罪,所以才上了如此奏報?又或者是,諒山縣可能打了一場小勝仗,叛軍大部並未受損,而這諒山縣為了報功,所以才上了這樣的奏報?”
朱棣的皇位畢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曾在北平呆過,當然知道這裡頭的內情,邊鎮那邊,打了敗仗卻謊稱大捷的有不少,破賊三百也敢自稱是破賊數萬。這種事已是不勝枚舉,他心裡早有疑竇,現在這祿州知府又如此說,讓他更是動搖。
朱棣拿出了袖子裡一份一直藏著的奏報出來,又反覆看了一遍,奏報不是郝風樓也非趙王上陳,而是諒山縣令席凡所奏,這個席凡,朱棣沒有多少了解,此時他的眼睛眯起來,不由失笑道:“朕原本深信諒山或許已經太平了,之所以深信,是深信這三百火銃手能夠破數萬賊軍,能夠一次鏖戰,斃敵兩千,俘獲兩千余人,其余人等盡皆抱頭鼠竄。朕之所以相信……只是因為朕希望這是現實發生,因此一直都如此反覆對朕說,此事絕不會有假,或許當真是上天保佑,祖宗顯靈,出現了這等奇跡。”
他不由苦笑:“可是朕亦是明白,小小一座縣城怎麽能抵住這麽多的叛軍,怎麽一場鏖戰就能殺傷十倍、二十倍之敵。朕自從戎以來,也曾屢獲大捷,可是這樣的奇跡前所未有。即便是面對五十萬南軍也不曾是一場鏖戰就將南軍全部覆滅。假若奏報中所言的是三百火銃收擊退叛軍,叛軍不得不分兵抵縣城各門,火銃手趁勢襲其一營,大獲全勝,朕或許還能相信幾分。可是今日聽了卿家之言,亦覺有理。”
這祿州知府呼了口氣,他心裡其實也很是糾結,只是硬著頭皮道:“陛下聖明。”
誰知這時候,朱棣兩行老淚不禁流出來,突然道:“如此說來,這諒山縣依舊還處在危險的境地,朕犯了大錯,本不該讓郝風樓在這個時候趕赴安南,也不該準了燧兒來這安南之請,還有凌兒,她的父親和朕是同胞兄弟,朕和湘王的兄弟之情總比其他兄弟要深厚一些,湘王全家葬送在大火之中,隻留下凌兒一人……哎……朕犯了大錯啊,這個大錯卻是不知還能不能彌補。”
朱棣的眼眶已是徹底紅了,吩咐道:“叫將士們準備,歇息之後立即準備出發。”隨即他站起來,整個人顯得老態龍鍾,那臉上深深的疲倦換成了一種難以言喻的不安,他冷冷地道:“朕這一輩子做任何事都不曾後悔過,可是朕今日實在是後悔莫及,朕只是但願事情不至於壞到……讓朕一輩子不能安生的地步。假若……假若有人讓朕一輩子後悔莫及,那麽朕就要將這安南翻來覆去,無論是誰,無論牽涉到了多少人,朕都要將他們千刀萬剮,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
朱棣的怪異舉止和奇談怪論讓這些廣西的文武官員們一頭霧水,朱棣也並不在乎他們的看法,直截了當地揮揮手道:“下去吧,朕要歇一歇。”
眾人隻得退去。
出了衙門,這知府和都指揮使幾人湊在一起,俱都露出不安之色,他們感覺到陛下的舉止實在有點始料不及,尤其是那祿州知府,總是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麽。
……………………………………………………………………………………………………………………………………………………
在衙堂之裡,朱棣的手握成拳頭,撐著自己的腦門小憩片刻。可是無論如何他都睡不著。每次剛剛入睡,卻又仿佛被夢魘驚醒,眼睛微微張開,最後歎了口氣道:“茶,上茶吧。”
近侍立即斟上熱騰騰的茶水,但朱棣並不去喝,只是愣愣的看著茶盞上頭嫋嫋升騰起來的熱氣發呆。
最後他突然道:“鄭和歇下了嗎?”
鄭和也一道來了,他雖是都知監太監,可是從前的時候也曾跟著朱棣南征北戰,早已習慣了這等軍旅生涯,因此這一次,朱棣依舊帶著他。
陛下既然問起,過不多時,鄭和便心急火燎地趕來,道:“陛下有何吩咐?”
朱棣看他一眼,道:“將士們都歇了?”
鄭和道:“是,都已安排了,祿州府這邊安排得還算妥當。 ”
朱棣苦笑道:“朕真恨不得他們都是天兵天將,是鐵打的身子骨,朕現在就已經想出發了。諒山那邊的事,朕若是不親眼去看看,始終是放心不下啊。”
“遂兒那個家夥,平素雖然有些胡鬧,可是三個兒子之中,朕心裡清楚,最有情有義的就是他。還有那郝風樓,平時為朕鞍前馬後,也不曾說過累,在京師的時候,他做得明明對了,卻因此得罪了滿京師的大臣,朕是他的義父,又是天子,本應徹徹底底地袒護他,結果還是怕麻煩,卻是命他到這安南來躲避;凌兒呢,平時寡言少語,每次看到她,都能想到她的父親,哎……不說了,不說了,朕是真的老了,朕聽說人只有老了才會這樣絮絮叨叨,才會這樣啊……喝茶吧,陪朕喝兩口茶。”
…………………………………………………………………………………………………………………………………………………
第275章送到,今天材料帝國的作者齊橙路過江西,老虎代表江西作者前去南昌慰問,那啥,最近的事確實太多,實在有點對不住,盡量會做到三更,實在不成,還是會有兩更的,希望大家能諒解老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