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時明和內廷的各監的牽扯不大,很快兵仗局那些存在嚴重貪汙問題的太監就全被揪了出來。經過連續三天三夜的嚴刑拷打盤問,高時明把各種證據和供詞都擺到了司馬應龍面前。
高時明小心翼翼地回話道:“陛下,有幾個不經打,死了。”
司馬應龍聽完眉頭皺了皺,對刑訊逼供死了人,他還是有點在意。雖然現在自己處於大明朝這個封建王朝,但是自己的靈魂還是來自後世,所以對此還是有些抵觸的。不過細想一下,那幾個是不是冤枉,或者是不是高時明是在殺人滅口,其實對他來說都不大重要,他要的隻是殺雞儆猴。
而現在正是缺少得力人手的時候,這個高時明近段時間的表現讓他還算滿意,他不想司禮監掌印再次換人。
更何況,那個早爛掉了兵仗局,哪裡還有太監是乾淨的。從萬歷朝中期開始,大明朝的火器製造質量就開始直線下降。原先完善嚴格的管理制度被無視,就算有皇上不重視的原因在,但是負責這一事物的宦官們自然難辭其咎。
想通這些關節,他便不再去管那幾個太監的生死。對高時明說道:
“傳朕口諭,明日將這些狗奴才都拖出去杖斃,讓二十四監少監以上的都在一旁瞧著。讓他們以此為戒。”說著他便把那份名單丟還給高時明。
輕飄飄一句話,很快就剝奪了幾十人的性命,而封建王朝的太監是最沒有人權的一群人,他們是皇上的家奴,不需要走司法程序,皇帝一句話他們就得死。
來到這世界後,這是司馬應龍第二次下令殺人,不過對這些人他沒有憐憫,他清楚不多殺幾隻雞,後面的猴子是吃不到教訓的,沒有合格的火器,他的軍事改革計劃便要泡湯,這些人不能不殺。亂世當用重典,正是這個道理。
聞言高時明面色一驚,身子抖了抖,語氣愈發恭順小心,望著司馬應龍道:“陛下,不知這兵仗局,以後該由何人接手?”
司馬應龍抬起頭,用詢問地眼神看向高時明,“高掌印,你覺得誰可以勝任?”
“奴婢以為,前軍器庫管理張德寶熟悉兵仗局事務,此番清查中他主動揭發,認錯態度良好,又是兵仗局的老人了,對於兵仗局甚是熟悉……”
司馬應龍冷冷地打斷了高時明的話,“他送了你多少銀子?”
“奴婢該死,奴婢讓鬼迷了心竅…奴婢該死。”高時明臉色刷地一下變了,撲通一聲跪下,開始不停地用力磕頭,直到把額頭都磕紅了。
見此,司馬應龍心想他這態度還算是不錯,直接承認了,沒有再狡辯,司馬應龍覺得很滿意,點了點頭,“起來吧,今日暫且饒了你,拿點銀子沒關系。若是那張德寶給朕把事情辦砸,休怪朕對你也不客氣。”
高時明本來見皇上下旨處死了那些兵仗局的犯罪太監,而自己又收受賄賂,他真的以為自己死定了,就是不死也好不到哪去,沒想到皇上卻繞過了他,於是先是一愣,之後才忙起身謝恩,過度的緊張和惶恐讓他身子都有些發軟,險些摔倒在地上,“謝陛下恩典,奴婢自當督促他為陛下辦好差事。”
“下去吧,記得讓張德寶先去把兵仗局好生整頓一番,過兩日朕要親自去瞧瞧。”
高時明很快領命退下。
初三朝會這天,朝臣們終於不再扯魏忠賢的事了,一位大概是屬於東林派系的禦史首先跳了出來。他說皇帝要親自接見那些下賤的匠戶是不務正業,拿稅賦賞賜匠戶是奢侈浪費,最後的結語是皇帝這麽乾肯定是奸佞教唆的,言下之意就是太監們和朝堂上的一些人都是奸佞,都應該清除。
閹黨們也不是傻子,一位閹黨的言官馬上站了出來,開始為皇帝說好話,他們說皇帝接見匠人是為了鼓勵匠戶打造利器,是為了遼東戰事,皇帝此舉是非常英明神武的,言下之意就是指責皇帝的人才是奸佞,他們這些胡亂狂吠的才應該滾回老家。
之後兩撥人就你一言我一語地吵起來了,場面無比熱鬧,剛開始司馬應龍還覺得閹黨們是真心為國,東林黨的腐儒們該死。
仔細一琢磨後司馬應龍猛然想起,閹黨也大多不是什麽好東西,他們中大多數人不管說得多麽冠冕堂皇其實都把自己的利益擺在第一位。他需要控制朝堂,不過也不能讓朝堂完全被閹黨把持,沒了反對力量只會讓閹黨也肆無忌憚地貪汙。
看了一會後,司馬應龍覺得這場面真的很無趣,決定完全無視他們,直接推說自己身體不舒服,宣布退朝,丟下一大波官員們在那裡大眼瞪小眼,王八對綠豆。
天啟皇帝為什麽不想上朝的原因,司馬應龍此刻已經明了,國家正處於危難之中,這些儒生們不討論大事,反倒在為了爭權奪利在這種乾系不大的小事上糾纏不休。(其實朱木匠是喜歡木工到了癡的程度才不上朝的,真可謂是極品啊。)
這些儒生張嘴閉嘴就是仁義道德,實際上沒有幾個不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國家之上,這種醜陋的嘴臉他也不想天天看著。而現如今的讀書人的價值觀都是先是家族而後國家,因此歷史上的無數儒家子弟才投降了滿清。
當天,原兵仗局掌印太監和其手下大小頭目幾十人在皇城廣場內被杖斃,二十四監的大小頭目悉數到場全程參觀。隻不過每個人都是一副‘苦澀’的面容。
司馬應龍也不指望這種震懾有多大效果,不過總比放任這群宦官胡作非為好。而此法至少能震懾一些膽子小的宦官。
罷朝第二天,司馬應龍便再次移駕兵仗局。
這兵仗局是皇家自己的手工兵工作坊(而軍器局則是隸屬工部,屬於國家政府范疇),兵仗局出產精良武器,同時也有熱武器,火藥等等大殺器。出於軍事安全顧慮,設在了皇城范圍裡,不過離紫禁城還是有些距離,明朝的火藥爆炸事件不知發生了多少次,誰也不敢拿宮中貴人們的性命開玩笑。
其實這兵仗局離紫禁城也沒多遠,也就兩三公裡的樣子。司馬應龍跟著高時明七拐八拐,很快就到了兵仗局。
對於皇帝駕臨兵仗局,兵仗局的新任掌印太監張德寶既感到惶恐,又覺得很興奮,惶恐是因皇帝連他賄賂司禮監的高公公的事情都知道,興奮的是皇帝沒處罰他,慶幸自己暫時算是成了這兵仗局的頭頭。
“奴婢張德寶叩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張德寶後面還跟了幾十人,看樣子是他剛提拔起來手下們,他們也跟著張德寶一齊跪倒,山呼萬歲。
“免禮平身,都起來吧。”
進入兵仗局後,司馬應龍直接就命人取來一隻鳥銃,司馬應龍接過掂量了下,差不多二十斤重,粗略地估計了下槍管厚度,發現這隻沒有偷工減料的產品至少外形看著還行。
命人試射了幾發,對比了下同時代的複合弓,司馬應龍覺得這種火繩槍的威力和射程優勢還是不夠明顯,顯然是製作工藝方面還是存在問題。
召來幾個老工匠詢問一番後,司馬應龍給出了些粗略的改進意見,加大口徑加強破甲能力,選擇合適的槍管長度,要求他們尋求改良工藝的方法,特別是槍管制作工藝。最後他特別強調一點,要求工匠們找出盡量將槍管制作成同一口徑的方法。
雖說在手工打造時代要求標準化有點難,但是不這樣做,大量列裝火繩槍後會給後勤補給帶來極大的困難。
“張德寶,你說說,現在,兵仗局的具體情況,一共有工匠多少?”
“回陛下的話,整個兵仗局聯同雜邑一共不足一千人。”
司馬應龍記得來之前問過高時明,得知兵仗局人最多時有兩千,效率最高時和同工部管的軍器局一起一年可造出鳥銃一萬隻。
可是如今聽了還不到一千人,司馬應龍皺了皺眉又問道:“怎這麽少?”
察覺到皇帝不高興了,張德寶連忙跪下,張了張嘴確不知從何說起。
原因無非是盤剝得太厲害,另外便是實行以銀代役以來匠戶制度的瓦解,再就是兵仗局的工匠在朱木匠時大多被他抽調到了其他地方。
司馬應龍無奈地搖了搖頭,也不多說:“起來吧。要善待這些匠人,讓他們吃飽穿暖,而且每天都要有一定的肉吃。朕不怕花銀子,但你定得把差事給朕辦好。”
見張德寶面露疑色,司馬應龍不滿地瞪著他,“銀子朕會給,你只需照朕說的辦便是,切莫因貪心壞了朕的事。朕要讓朕的將士們用上最趁手的兵器,你若是將這事辦好,朕自然不會虧待你。昨日的事兒,你也在一旁瞧著在,可不要忘了。”
“奴婢不敢。奴婢定當給皇上好好辦差。”張德寶哆嗦了一下,昨日杖斃的都是他昔日的同事,回想起的時候豈能不膽寒。
在兵仗局轉了轉後,司馬應龍大部分時間都在強調提高工匠待遇,也沒有再多說什麽。回去後,司馬應龍又召見了工部尚書,讓工部管理軍器監的鳥銃製作班底和兵仗局的采用同一技術標準,同時讓工部也提升了工匠待遇,貪墨苛待工匠的一律撤職。
對軍事和技術他都不是太懂,琢磨了下還是決定放棄閉門造車,他準備把歷史上的那些名人都請來,還有就是外國人,比如盤踞在澳門的葡萄牙人請來,向他們請教下,看看歐洲陸軍現在的主流裝備、戰術以及軍隊訓練方法如何,借鑒歐洲人的方法練新軍。
雖然不是很願意承認,不過司馬應龍也清楚,大明在科技上,此時已經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大明的海盜們雖然和歐洲人有過幾次小交鋒,也都獲得了勝利,不過都是以多勝少,或者以計勝之,而實際上傷亡大多超過了對方。雖然他們是海盜如鄭芝龍,但是他們可是已經比大明的海軍強多了。
此時的歐洲人在科學、部分工業還有軍事領域都已經趕超中國。值得慶幸的是,他們超越得還不算很多,迎頭趕上還來得及。不過司馬應龍還是打算先調戲一下這幫只知道黨政,滿腦子漿糊的明朝的精英們。求收藏,求推薦,各位大大多多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