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抗戰烽火之單兵突擊》2戰日軍使用槍械(上)
  手槍篇

  明治二十六年式手槍                 該手槍為日本第1種自製製式手槍,精度較高,殺傷力與穿透力也不差,但容易損壞,使用壽命不長

  明治26年式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893-1945

  口徑:9mm

  槍管長:120mm

  全槍長:230mm

  重量:927g

  裝彈數:6發

  有效射程:50m

  最大射程:700m                                   大正十四年式手槍                        日軍陸軍使用最廣泛的戰鬥手槍,這種手槍使用南部式8mm子彈,指向射擊精度極高,子彈傷害力極大基本與達姆彈相同,無防護人員被擊中,通常非死即殘。但這種子彈穿透力很弱,用5層棉被就能擋住,此外該槍采用的設計結構,必需嚴格保養才能保證可靠性,否則擊發後容易出現第2發子彈上膛不到位的現象,導致射擊停頓

  大正14年式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925-1945

  口徑:8mm

  槍管長:117mm

  全槍長:230mm

  重量:900 g

  裝彈數:8發

  有效射程:60m

  最大射程:600m                                      南部式甲型自動手槍                     該手槍特性與大正14年式手槍基本相同,進行高速指向射擊時,彈著點有逐漸朝左上漂移的現象,這也是所有南部式自動手槍的特性,所以通常隻進行慢速瞄準射擊,這型手槍的保養要求比14年式低些

  南部式甲型自動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5

  口徑:8mm

  槍管長:117mm

  全槍長:230mm

  重量:―

  裝彈數:8發

  有效射程:60m

  最大射程:600m                                       南部式乙型自動手槍                這種手槍為南部甲型的改良型,保養要求更低,單手射擊時精度更準

  南部式乙型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5

  口徑:8mm

  槍管長:117mm

  全槍長:230mm

  重量:―

  裝彈數:8發有效射程:60m

  最大射程:600m                              南部式特型袖珍手槍                   這型手槍主要用於裝備便衣偵察部隊,特高科部門人員,子彈為特製的7mm口徑,手槍尺寸很小,便於隱蔽攜帶,發射時噪音低,無煙,無槍口焰,精度與子彈穿透力比戰鬥手槍略差,這種槍用於暗殺時通常使用劇毒彈頭殺傷力很大,但使用普通彈頭時殺傷力不強

  南部式特型袖珍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5

  口徑:7mm

  槍管長:―

  全槍長:112mm

  重量:―

  裝彈數:7發

  有效射程:30m

  最大射程:400m                         九四式手槍                              94式手槍為戰車乘員,汽車兵,飛行員等重要非直接地面戰鬥人員所裝備的自衛手槍,這種手槍精度上乘,而且重量比大正14年式戰鬥手槍輕,並且也不需要經常保養擦拭,由於同樣使用8mm南部子彈,該槍殺傷力與大正14年式一樣也是極度凶殘,此槍的絕對射擊精度不如大正14年式與南部戰鬥手槍,但指向射擊更準,特別適合沒有時間苦練槍法,射擊技術生疏的技術兵員

  94式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934-1945

  口徑:8mm

  槍管長:95mm

  全槍長:180mm

  重量:720 g

  裝彈數:6發

  有效射程:50m

  最大射程:550m                                          一式將佐手槍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攻擊一帆風順,日軍高級軍官經常要出席一些談判或接受對方投降的儀式,以及日軍要在佔領區內建立殖民政府或傀儡政府,日軍陸軍高級軍官也要經常出席一些高級場合或盟國外交場合,而日軍陸軍當時的軍官手槍,基本都是戰鬥手槍不適合高級軍官攜帶,隻適合低級軍官攜帶,當出席重要禮儀場合時,日軍陸軍的高級軍官往往因無合適的配槍感到尷尬,這使日軍陸軍的將佐非常不滿,強烈要求裝備一種外觀適合高級軍官佩掛的禮儀手槍,於是陸軍立即研製裝備了多型軍官手槍,1式將佐手槍是第1種,這種手槍使用.32 ACP彈,射擊精度也不差,外觀適合高級將佐配掛                         1式將佐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1-1945

  口徑:.32英寸

  槍管長:―

  全槍長:―

  重量:―

  裝彈數:.32 ACP 子彈 8發

  有效射程:50m

  最大射程:―

  二式將佐手槍  2式將佐手槍是裝備中高級軍官的禮儀手槍,使用8mm南部子彈

  2式將佐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3-1945

  口徑:8mm

  槍管長:95

  全槍長:176.5

  重量:―

  裝彈數:8發

  有效射程:50m

  最大射程:600m      R垣式將佐手槍資料    裝備中高級軍官的禮儀手槍,使用8mm南部子彈   R垣式將佐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5

  口徑:8mm

  槍管長:―

  全槍長:―

  重量:―

  裝彈數:―

  有效射程:50m

  最大射程:600m       杉浦式將佐手槍    陸軍高級軍官禮儀手槍,與1式將佐手槍一樣使用.32ACP子彈

  杉浦式將佐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5

  口徑:.32英寸

  槍管長:―

  全槍長:―

  重量:―

  裝彈數:.32ACP子彈 8發

  有效射程:50m

  最大射程:―      南部式16連發自動手槍      這種戰鬥手槍主要裝備日軍的便衣偵察隊等特殊部隊,為這些不便攜帶顯眼武器的特殊部隊提供一定的近距離突擊火力。這種槍單發精度非常高,但連發射擊時,子彈的散布會逐漸向左上偏移

  南部式16連發自動手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5

  口徑:8mm

  槍管長:―

  全槍長:―

  重量:―

  裝彈數:16發

  有效射程:70m

  最大射程:650m

  衝鋒槍篇

  南部式衝鋒槍    這種衝鋒槍很多國家把他歸類為衝鋒手槍,該槍主要用於裝備戰車部隊,由戰車乘員通過車體上開的翻蓋射擊窗口射擊戰車外面近距離敵軍士兵,阻止對方步兵對戰車實施破壞,這種衝鋒槍與手槍一樣把彈匣安在扳機後方的握把裡

  南部式衝鋒槍資料

  服役年代:1935-1945

  口徑:8mm

  槍管長:―

  全槍長:―

  重量:―

  裝彈數:50發彈匣

  發射速度:500發/ 分

  子彈初速:370 m/sec

  有效射程:50m

  最大射程:700m        百式衝鋒槍   這種衝鋒槍主要裝備日軍傘兵,空挺特戰部隊,敵後滲透部隊,等特殊部隊。100式衝鋒槍連發時射擊密集度極高,單發時精度更高,有效射程達120米,這是很奇異的。這種衝鋒槍產量不大,隻裝備特殊部隊,陸軍的正常戰鬥部隊一般不裝備100式衝鋒槍

  100式衝鋒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0-1945

  口徑:8mm

  槍管長:240mm

  全槍長:900mm

  重量:3.9 kg

  裝彈數:30或20發彈匣

  發射速度:450發/ 分 ― 800發/ 分(可調)

  子彈初速:370 m/sec

  有效射程:120m

  最大射程:700m        二式衝鋒槍    這種衝鋒槍是100式衝鋒槍的後續型,射擊精度比100式衝鋒槍更高,號稱打的最準的衝鋒槍。該槍同樣也是一般隻用於傘兵,空挺特戰部隊,敵後滲透部隊等特殊部隊

  2式衝鋒槍資料

  服役年代:1942-1945

  口徑:8mm

  槍管長:―

  全槍長:638 mm

  重量:2.95 kg

  裝彈數:30發 或 50發彈匣

  發射速度:600發/ 分

  子彈初速:334 m/sec

  有效射程:180m

  最大射程:700m       手槍 / 衝鋒槍子彈篇   南部式手槍彈

  步槍篇

  明治三十年式步槍    該槍為明治38年式步槍的前身,明治30年式步槍與明治38年式步槍的外觀區別是,明治30年式步槍沒有防塵蓋。該槍的優點是所用的6.5mm子彈穿透力大,射程遠,發射時無煙無焰比較隱蔽,而且可感後坐力不明顯,便於射手發揮水平,實戰射擊精度極高。不過這種槍發射的6.5mm子彈彈頭長徑比大,擊中人體後不會發生翻轉造成附帶傷害,在沒命中人體重要部位的情況下,對人體的傷害比其他子彈小

  明治30年式步槍資料

  服役年代:1897-1945

  口徑:6.5mm

  槍管長:797mm

  全槍長:1275 mm

  重量:3.95 kg

  裝彈數:5發

  子彈初速:765 m/sec

  尺標射程:2400m

  最大射程:3700m      明治三十八年式步槍    該槍為30年式步槍的修改型,增加了防塵蓋,更能適應惡劣環境使用,其他方面與30年式步槍都一樣

  明治38年式步槍資料

  服役年代:1905-1945

  口徑:6.5mm

  槍管長:797mm

  全槍長:1275 mm

  重量:3.95 kg

  裝彈數:5發

  子彈初速:765 m/sec

  尺標射程:2400m

  最大射程:3700m

  明治三十八年式卡賓槍   在30年式步槍服役後,日軍通過多年的訓練與實戰經驗,得出了標準步槍重量較大也太長,不便於複雜地形攜帶,而極遠的尺標射程意義不大,很少有人會被2000米以外射來的槍彈射中的結論。所以日軍認為部隊除了裝備標準步槍外,還有必要裝備一種不需要太大尺標射程,但長度較短重量較輕的步槍。所以在選用38式步槍以後,工廠在生產標準38式步槍時,同時也生產了一種截短槍管的38式步槍,這就是明治38年式卡賓槍的來歷,38式卡賓槍的槍管比38式標準步槍的短了不少,相應的尺標射程也從38式標準步槍2400m降低到了2000m,不過在步槍的常用有效射擊距離,與標準步槍相比並沒有精度差異

  明治38年式卡賓槍資料

  服役年代:1905-1945

  口徑:6.5mm

  槍管長:487mm

  全槍長:965 mm

  重量:3.95 kg

  裝彈數:5發

  子彈初速:708 m/sec

  尺標射程:2000m

  最大射程:3000m

  明治四十四年式卡賓槍   該槍是專門為乘馬騎兵設計的卡賓槍, 根據乘馬騎兵的特點要求在38式卡賓槍的基礎上做了些修改設計。外觀上44年式卡賓槍與38式卡賓槍有所差異,最大差異是44年式卡賓槍的刺刀直接折疊安裝在槍上,用手一甩槍就能打開刺刀,進入拚刺狀態

  明治44年式卡賓槍資料

  服役年代:1911-1945

  口徑:6.5mm

  槍管長:487mm

  全槍長:965 mm

  重量:3.95 kg

  裝彈數:5發

  子彈初速:708 m/sec

  尺標射程:2000m

  最大射程:3000m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