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穿越時空之抗日特種兵》台兒莊戰役
台兒莊戰役,台兒莊會戰和血戰台兒莊。此次大捷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以來,繼平型關大捷等戰役後,中國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巨大勝利。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氣,滅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風。消滅了日寇大量有生力量。同時,也有數萬華夏英雄兒女為國捐軀。戰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孫連仲、張自忠、仵德厚、田鎮南、關麟征、池峰城、王銘章等抗日名將火線指揮。電影《血戰台兒莊》全面地反映了中國軍隊的全面抗戰。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台兒莊大戰紀念館”及戰場舊址可供參觀、憑吊。

簡介

  台兒莊大捷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一次重大勝利,也是徐州會戰中中國軍隊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

  日本侵略軍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繼佔領南京、濟南後,為了迅速實現滅亡中國的侵略計劃,連貫南北戰場,決定以南京、濟南為基地,從南北兩端沿津浦鐵路夾擊徐州。

  台兒莊大捷是抗戰爆發後中國在正面戰場取得的首次重大勝利。在歷時半個多月的激戰中,中國軍隊付出了巨大犧牲,參戰部隊40萬人,傷亡失蹤近3萬人。但也取得了重大戰果,殲滅日軍11984人。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必勝信心,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作為GMD政府在正面抗戰中的第一次勝利,此戰對於鼓舞軍民抗戰士氣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此戰也讓台兒莊這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城鎮成為了堪與蘇聯斯大林格勒、波蘭華沙並提的二戰名城。

  台兒莊位於棗莊南部.地處徐州東北30公裡的大運河北岸,臨城至趙墩的鐵路支線上,北連津浦路,南接隴海線,西面毗鄰南四湖,乃是南下徐州的最後一道屏障,乃兵家必爭之地,是日軍夾擊徐州的首爭之地,可見台兒莊地理位置的重要。日軍奪取山東要地後,增加兵力,追擊當面中國軍隊。日軍第10師團由北自南展開進攻,第5師團由東北方向從臨沂向嶧縣(今嶧城)進攻配合作戰。

戰前軍事形勢

  李宗仁剛抵徐州之時,正是上海新敗之際。大家感到,中國軍隊在京滬線上陳兵百萬,尚難保淞滬,今敵軍挾新勝之威,南北兩路向徐州而來,李宗仁以十余萬雜牌軍與之周旋,真如“螳臂擋車”。徐州城內人心惶惶,市面蕭條,形同死城。為了安定人心,李宗仁每日清晨或午後,都要騎馬到城內主要街道巡視一番。“心情雖極沉重,而態度故作悠閑”。可見,當時李宗仁的日子的確不好過。世人都以不同心情猜測著由他領導的這支雜牌軍,在勢頭正盛的虎狼之師的圍攻下的可能結局。

戰役進程

  徐州會戰,是1938年2月至5月,中國第5戰區部隊與日軍華北方面軍、華中派遣軍各一部,在以江蘇省徐州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隴海(寶雞至連雲港)鐵路地區進行的大規模的防禦戰役。此戰,日軍動用8個師、5個旅約30萬人,中國參戰部隊前後有70個師約100萬人,歷時5個月,中國軍隊廣大官兵英勇奮戰,首先在南線將日軍阻止在淮河南岸,打破其與北線日軍會合的企圖;繼而在北線將東路日軍擊敗於山東臨沂地區,又將西路日軍之右翼阻止在山東嘉祥地區,粉碎日軍在台兒莊會師的計劃。

  1938年1月26日,日軍第13師團向安徽鳳陽、蚌埠進攻。日軍以為拿下蚌埠已是易如反掌之事,不料進至明光以南,即為李宗仁部署的李品仙的第11集團軍和於學忠的第51軍,利用淮河、淝河、匯河等地形堵截,雙方血戰月余,不分勝負。第5戰區以第59軍軍長張自忠率部馳援,進至固鎮地區,協同第51軍在淮河北岸地區頑強抗擊日軍。敵軍在此停留,竟不能越雷池一步,這大出日軍主將x俊六所料,十分惱怒。於是,x俊六遂自南京調集援兵及坦克、野戰炮等重武器,傾巢來犯。敵人洶洶而來,李宗仁感到硬拚、硬堵要吃虧,待敵援軍聚集明光一帶時,李宗仁命坐鎮蚌埠的李品仙將31軍於1月18日自明光全線西撤山區,伺機出擊,將津浦路南端正面讓開;將於學忠的51軍南調,布防淮河北岸,憑借險要地形,拒敵越河北進,敵援軍以餓狼撲食之勢猛撲明光,結果撲了個空,沒有捕捉到李品仙的主力。接著日軍攻下定遠、懷遠等地,但一無所獲。此時西撤的31軍遵李宗仁指示,從敵軍左側向東出擊,將津浦路之敵截成數段,圍而殲之。淮海前線之敵,後路忽被斬斷,不知凶吉,費九牛二虎之力將31軍從津浦線向西壓。李宗仁遂命部隊采用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戰術,牢牢地盯住津浦線;此時參加淞滬會戰的21集團軍北調合肥,以其第48軍固守爐橋地區,第7軍協同第31軍迂回攻擊定遠日軍側後,迫日軍第13師團主力由淮河北岸回援。第59、51軍乘勢反攻,至3月初恢復淮河以北全部陣地。第21集團軍和第31軍旋由淮河南岸向北岸集中,淮河兩岸日軍首尾難顧,與中國軍隊膠著於津浦沿線,從而使日軍對淮河流域的進攻宣告徹底破產。

  徐州以南地區之戰,日軍損失達三四千人,中國軍隊取得了輝煌的戰績,這次勝利,除了中國軍隊的浴血奮戰之外,皖北人民對軍隊給予了極大的支持。皖北人素稱強悍,英勇善戰,當地有句俗話說:“紙糊的江南,鐵打的皖北”。當日軍侵入淮河流域之際,皖北人民就自動組織起來,協助中國軍隊阻擊日軍,在定遠、明光等地,日軍都遭到了當地民眾武裝的襲擊,把日軍搞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些武裝的民眾潛伏在城鎮中、村莊裡、山林間,日軍每到一村一鎮都會遭到他們的打擊。當時的紅槍會等武裝組織約有3000多人在皖北到處襲擊日軍,攪得日軍日夜不得安寧。

  中國GCD領導的抗日武裝在淮河流域的阻擊戰中也起了配合作用。在南京淪陷前不久,ZGGCD駐南京代表團就派李世農到安徽,組建ZGGCD皖中工委,動員和組織皖中各縣人民抗戰。1938年春,ZGGCD無為縣委領導的遊擊武裝就開始在淮南鐵路兩側進行遊擊活動。1938年初,ZGGCD中央從延安將張如屏、曹雲露等派回壽縣,成立中央安徽工作委員會,開展抗日遊擊活動。

  1938年3月上旬,白崇禧奉命去徐州協助李宗仁作戰之前,曾請周恩來、葉劍英商談作戰方針。當時周恩來、葉劍英建議:津浦線南段應采取以運動戰為主、遊擊戰為輔的聯合行動,使日軍不敢貿然北上支援南下的日軍;徐州以北應采取陣地戰與運動戰相結合的方針,以達到穿插分割、各個擊破的目的。白崇禧對此建議非常讚賞,並在後來照此實行了。

  中國GCD領導的新四軍也積極配合淮河沿岸李宗仁的部隊,阻擊日軍北犯。張雲逸所率新四軍一部曾遵照中央軍委指示,進入蚌埠、徐州、合肥三點之間作戰。周恩來曾指示新四軍配合李品仙集團軍,牽製由南京渡江北上的日軍。新四軍積極配合淮河正面戰場的GMD軍開展遊擊戰爭,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抗戰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這次淮河血戰,雖然沒有把北犯日軍全部殲滅,卻使日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並將日軍遲滯於淮河一線,粉碎了日軍預定的“南北夾擊”的戰略,迫使日軍改取“南守北攻”戰略,從北面取道山東,進攻滕縣、嶧縣,造成孤軍深入的局面,從而為中國軍隊在台兒莊殲滅日軍造成了良好的戰機。

  李宗仁在指揮徐州以南阻擊北進之敵的同時,又積極阻截華北日軍南下。

  按原定作戰方案,徐州以北保衛戰,由第5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3集團軍總司令韓複榘指揮,豈知駐扎山東的韓複榘,大敵當前,還為保存實力打小算盤。12月23日,日軍一部攻陷歸仁鎮後,韓複榘未戰而走,造成了嚴重後果。27日,濟南失守,日軍由博山、萊蕪進攻泰安。1938年1月1日,泰安落入日軍北方軍第2軍磯谷廉介之手。韓複榘連連喪池失地,致北段津浦路正面大門洞開,使日軍得以沿線長驅直入,給徐州會戰投下陰影。李宗仁屢屢嚴電韓複榘奪回泰安,並以此為根據地阻截南下之敵。韓複榘對李宗仁的命令置若罔聞,一錯再錯。為此,韓遭到蔣介石槍斃的處置,由孫桐萱代任其職。韓複榘的不戰自退,非但使我軍失去了黃河天險,更將濟南、泰安等地拱手讓敵,其後果之惡劣,實難形容。他也因此成為在抗戰中第一個被處決高級將領。

  日軍驕狂無忌地南北亂竄,他們做夢也沒想到,此時的中國軍隊,經過蔣介石殺韓複榘,以鎮軍威以後,中國軍隊上自戰區司令長官下至普通士兵無不受到震動,士氣大振。

  為確保徐州地區的安全,李宗仁命孫桐萱部(原韓複榘的第3集團軍),向運河以東推進,襲擊濟寧、汶上的日軍據點,以牽製敵人主力。孫桐萱部第22師於2月12日晚由大長溝渡運河,14日晚有一小部攀登入濟寧城,雙方短兵相接,血戰數日,終因敵我雙方力量懸殊,入城部隊傷亡極大,17日晚撤至運河西岸。

  與此同時,第12軍81師也直取汶上,於12日晚由開河鎮渡運河,一部由城西北攻入汶上城內,與日軍進行激烈巷戰,終因人少勢弱,損失嚴重,13日奉李宗仁之命撤向運河西岸。19日,日軍攻陷安居鎮,22日突破曹福林第55軍陣地。25日,日軍突破杏花村陣地,守軍被迫撤至相裡集、羊山集、巨野一線。但李宗仁在這一線布置大量兵力,不斷側擊北段南下之敵,使敵軍在這一帶徘徊不能南進,暫時穩定了戰局。

  日軍津浦線主力南攻不成,遂改變策略,由少壯派軍人板垣征四郎、磯谷廉介率2個師團企圖會師台兒莊。日軍一旦在台兒莊得手,便可策應津浦路南端日軍攻勢,一舉拿下徐州。板垣、磯谷兩師團,是日軍精銳之師,此次進攻,來勢相當凶猛,大有一舉圍殲中國軍隊之勢。日軍以七八萬兵力,在華北方面第二軍司令官西尾壽造指揮下,分兩路向台兒莊進發。一路為板垣第5師團,沿膠濟路西進,進逼臨沂;一路為磯谷的第10師團,該師團沿津浦路南下,直取台兒莊。中國軍隊為堵截日軍前進,在臨沂、滕縣同日軍發生了激烈的戰鬥,揭開了台兒莊會戰的序幕。

  2月下旬,日軍東路第5師團從山東濰縣南下,連陷沂水、莒縣、日照,直撲臨沂。中國軍隊第3軍團第40軍等部節節抵抗。李宗仁派遣龐炳勳部,先在臨沂建立防禦陣地,以誘敵深入,先擋住日軍第5師團的正面攻擊,然後迅速調派張自忠將軍的第59軍,兼程馳援臨沂。張自忠部此時遠在淮河流域一帶,但是在接到命令之後,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向臨沂方向增援。此時日軍也掌握到張自忠部的動向,但是日方估計,59軍最快也要3天的時間,才能從嶧縣趕到臨沂,所以日軍認為可以搶先擊潰在臨沂彈盡援絕的龐炳勳部,然後再以逸待勞地反擊張自忠部,因此日軍估算張自忠部不但不能及時趕到臨沂成為救援軍,反而成為送上門來的“找死軍”。但是張自忠卻率領59軍進行日夜的急行軍,這是吃苦耐勞與豪氣乾雲的西北軍特質,在軍長的一聲令下,竟然能夠在一日一夜之內,提前趕到臨沂。因此59軍在敵方完全沒有預備的狀況下,就有如從天而降般地猛攻日軍第5師團背側,龐炳勳部將士更是用命地從陣地反擊,日軍絕對沒有想到中國軍隊竟然會進行這種內外夾攻的拚命打法。因此,在3月14日到18日的臨沂決戰中,日軍第5師團遭到極其慘重的損失,造成日軍部隊已經無法繼續支撐作戰,隻有先撤退回莒縣以困守待援(當時日軍雖以超過一百多輛的卡車,滿載陣亡的日軍屍首匆促地奔逃,但戰場上仍然遺留了不少的死屍。日軍一向非常重視同胞屍首的處理,不是危急到沒有辦法,通常都會設法帶回焚化,將骨灰帶回日本)。臨沂之戰得勝,它砍斷了津浦路北段日軍的左臂,促成了之後台兒莊會戰中,李宗仁圍殲孤軍深入台兒莊的磯谷師團的契機。

  需要提到的是,臨沂大戰的指揮張自忠、龐炳勳原本相識,更有一段仇怨。張、龐均是西北軍馮玉祥舊部,中原大戰時,龐炳勳暗降蔣介石,臨陣倒戈,使張部大損,張自忠亦受重傷,此次臨沂危急,李宗仁無可調之兵,遂派張自忠前往。二人盡棄前嫌,共禦外敵,方有臨沂之捷,更有言若無戰場決策失誤,將可全殲板垣征四郎師團。“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此正是我八年抗戰之依靠。

  正當板垣敗績累累之際,日軍西路第10師團長磯谷仍然武士道精神十足,不顧一切,日益向南推進。李宗仁調來川軍鄧錫侯第22集團軍,孫震的第41軍趕往滕縣,拒敵南下。孫震部剛在滕縣部署就緒,3月14日,磯谷師團就發動攻擊。日軍以數十架飛機30余門大炮狂轟濫炸,守軍師長王銘章督戰死守。3月17日晚,日軍配合炮火攻陷滕縣 (今滕州)。中國守軍第22集團軍第41軍英勇抗擊,傷亡甚重,苦戰至17日,該軍守城的第122師師長王銘璋殉國,傷亡達5000之眾。李宗仁見滕縣危險,又急令新撥歸第5戰區指揮的第20軍團司令湯恩伯派部馳援。湯的主力81軍王仲廉部因行程過遠,未能及時趕到,滕縣失守。敵軍損失也極大,死傷達2000多人。此戰,22集團軍以劣勢之裝備與兵力,阻擊絕對優勢之敵達3天半,為第5戰區之後的台兒莊會戰爭取了有利時間,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3月20日,日軍磯谷師團借攻克滕縣之威,在飛機的掩護下,集中4萬人,配以坦克、大炮,向台兒莊發動了猛烈的進攻,企圖一舉攻佔徐州。

  李宗仁以第2集團軍總司令孫連仲率部固守台兒莊,第20軍團軍團長湯恩伯率部讓開津浦鐵路正面,轉入蘭陵及其西北雲谷山區,誘敵深入,待機破敵。

  3月23日,日軍由棗莊南下,在台兒莊北側的康莊、泥溝地區與守軍警戒部隊接戰。24日起,日軍反覆向台兒莊猛攻,多次攻入莊內。守軍第2集團軍頑強抗擊,與日軍展開激烈的爭奪戰。日軍猛攻3天3夜,才衝進城內。城內中國守軍同日寇展開了激烈的巷戰。盡管日軍佔據了全莊的三分之二,但堅守在南關一帶的中國守軍至死不退,死守陣地,目的是為了外線部隊完成對日軍的反包圍。這是李宗仁早已制定好的作戰計劃,以部分兵力死守台兒莊,守軍盡量拖住敵人,以便莊外的大軍將日寇團團圍住,來個甕中捉鱉。

  28日,日軍攻入台兒莊西北角,謀取西門,切斷中國守軍第31師師部與莊內的聯系。該師師長池峰城指揮,以強大炮火壓製敵人,並組織數十名敢死隊員,與敵肉搏格鬥。湯恩伯軍團關麟征第52軍和王仲廉第85軍在外線向棗莊、嶧縣日軍側背攻擊。29日,日軍瀨谷支隊再以兵力支援,並佔領了台兒莊東半部。31日,中國守軍將進入台兒莊地區的瀨谷支隊完全包圍。是時,阪本支隊由臨沂轉向台兒莊馳援,到達向城、愛曲地區,側擊第20軍團。該軍團即命第52軍和剛到的第75軍圍攻阪本支隊。激戰數日,予日軍以重創,使其救援瀨谷支隊的計劃落空。

  磯谷師團見救援無望,決定以死相拚,一個個殺紅了眼。GMD軍隊雖以5倍的兵力圍攻,並付出極大的傷亡代價,但竟難以將敵人消滅,戰爭一時呈膠著狀態。

  4月3日,李宗仁下達總攻擊令。第52軍、第85軍、第75軍在台兒莊附近向敵展開猛烈攻勢。日軍拚力爭奪,佔領大部分街市。中國軍隊展開街壘戰,逐次反擊,肅清敵人,奪回被日軍佔領的街市。

  4日,中國空軍以27架飛機對台兒莊東北、西北日軍陣地進行轟炸。當晚,日軍瀨谷支隊力戰不支,炸掉不易搬動的物資,向嶧縣潰逃。

  4月6日,李宗仁趕赴台兒莊附近,親自指揮中國軍隊向磯谷師團發起了全線出擊。一直防守遭攻的孫連仲部,聽說反擊,神情振奮,命令一下,殺聲震天。雙方便展開了巷戰、肉搏戰,一時間,台兒莊城內槍林彈雨,血流成河。日軍頭一次遭到了GMD軍隊的如此頑強進攻,很快便潰不成軍。台兒莊北面,槍炮聲漸密,湯恩伯軍團已向敵人開火。磯谷知已陷入反包圍圈,開始動搖,下令部隊全線撤退。此時敵軍已成強弩之末,彈藥汽油也用完,機動車多被擊毀,全軍喪魂落魄,狼狽逃竄。李宗仁命令部隊猛追,敵兵遺屍遍野,各種輜重到處皆是,磯谷本人率殘部拚命突圍。

  激戰4天,中國軍隊重創日軍瀨谷支隊、阪本支隊,其余日軍殘部於7日向嶧城、棗莊撤退。至此台兒莊戰役勝利了。台兒莊會戰,在李宗仁的親自指揮下,擊潰日軍第5、第10兩個精銳師團的主力,殲滅日軍2萬余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嚴重地挫傷了日軍的氣焰,是GMD戰場在抗戰初期取得的一次大勝利。振奮了全民族的抗戰精神,堅定了國人抗戰勝利的信念。

  一、戰前態勢

  3月18日,日軍磯谷師團瀨谷支隊攻陷滕縣後,當晚攻佔臨城(今薛城),以一部沿津浦線南下,於20日攻佔韓莊,企圖直犯徐州,遭到布防於運河沿線的我第52軍鄭洞國第2師的阻擊;另一部福榮大佐的第63聯隊沿臨趙(墩)鐵路於18日攻佔棗莊,20日攻佔嶧縣城,矛頭直指台兒莊。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關於台兒莊戰役的意圖和部署是,以擅長固守的原西北軍孫連仲部防守台兒莊運河一線,一方面防堵日軍進窺徐州,一方面將驕狂冒進的磯谷師團吸引到嶧縣南部地區,而後以隱藏於嶧縣東北山區的湯恩伯第20軍團拊敵側背,加以聚殲。日軍的作戰意圖是:“確保韓莊、台兒莊一線,並警備臨城、嶧縣,同時用盡可能多的兵力向沂州方面突擊,協助第5師團戰鬥。”

  二、台兒莊外圍戰

  為誘敵深入,3月23日,第31師劉蘭齋連長率騎兵連從台兒莊出發,向嶧縣方向搜索前進,91旅旅長乜子彬率183團跟進,在嶧縣城南20裡康莊與日軍遭遇。台兒莊地區戰鬥正式打響,我軍馬隊為誘敵深入邊打邊撤,3月24日,日軍逼近台兒莊開始向台兒莊地區大舉進攻。

  日軍在台兒莊北五裡劉家湖村設有炮兵陣地,排列10門大炮,向台兒莊猛轟。91旅183團3營營長高鴻立率領士兵,每人一把大刀,8顆手榴彈,殺入敵人炮兵陣地,砍得敵人無法招架,棄炮而逃。當時台兒莊戰場上流傳著:“活張飛大鬧劉家湖的佳話”。

  三、北門爭奪戰

  3月24日,日軍2000多人在飛機、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下,開始向台兒莊大舉進攻。堅守台兒莊北門的186團1營在王震團長和薑常泰營長的指揮下頑強抵抗,並在城北門外與日軍展開白刃戰!打退日軍的多次進攻。1營是新兵,入伍才半年,幾乎全犧牲在台兒莊北門。王震團長也親自架起機槍向城外日軍掃射,當晚,日軍200人突破小北門,躲進小北門附近的泰山廟,王震團長親率將士圍攻泰山廟之敵,終將其消滅。

  四、慘烈的巷戰

  3月27日,得到增援後的日軍對台兒莊城發動第3次攻擊。日軍炮轟台兒莊圍牆,北城牆被炸塌,小北門亦被毀,守衛小北門的181團3營官兵犧牲殆盡,300多日軍突入城內,慘烈的巷戰開始

  五、台兒莊反擊戰

  4月6日,李宗仁趕到台兒莊附近,親自指揮部隊進行全線反擊,4月7日凌晨1時,我軍吹響了反攻的號角,以孫連仲第2集團軍為主組成的左翼兵團和以湯恩伯第20軍團為主組成的右翼兵團在台兒莊及其附近地區大舉反攻。

  台兒莊戰役,歷經月余,我軍斃傷日軍11984人,俘虜719人,繳獲大炮31門,裝甲汽車11輛,大小戰車8輛,輕重機槍1000余挺,步槍10000余支。

  辭賦家韓邦亭為紀念台兒莊大捷,創作了《台兒莊大捷賦》,全文如下:

  噫籲劍『紋渥吃眨≡撕又保肼持稀=蚱衷諭ずO嗔6笫嘏遝侵嘔В白鞅抑胤F淶卦惶ǘ5狽蛉湛莧肭鄭鑫抑惱渙崢犢ü康鼻啊鬧⑿郟ㄙ僚妗S謔俏牢蟻繚埃擻幸徽健S胱油穡叩泄頡 可恨扶桑之敵,東海之水引來,未洗其惡;南山之竹伐盡,莫狀其愆。虜陣圍城,亦畏中華之浩氣;賊星照眼,未及日月之大觀。李將軍指麾,多懷奇策;孫仿魯固守,穩若太山。挽銀漢之仙浪,洗胡塵於雲間。

  至於外圍一戰,喜縱馬蹄,騎兵誘敵以深入;休謂螳臂,寶刀勝炮而凱旋。當夫利彈摧骨,驚槍入面。赤血奔流,黃雲黯淡。懷壯志而赴死,聚士卒以爭先。城牆陷而北門毀,官兵殞而東風寒。爾其巷戰之始,表丹心我當敵愾,揮白刃誰肯息肩?健兒做國殤,殺氣衝乎疆場;人民禦外侮,兵威動於昊天。於是全線反擊,自多良將;征衣振土,誓斬樓蘭。提銳旅以張雙翼,舉大旗而掃諸頑。敵師遂敗績,磯谷率殘部以突圍,盔丟甲棄;將軍遣豪傑而蕩寇,地覆天翻。輜重如丘,千秋之罪狀已志;遺屍遍野,萬裡之遊魂難安。

  台兒莊破敵之功,刑天多猛志;李宗仁得意之作,青史映宏篇。滅日軍之神話,爭國際之奧援。剩穿牆之彈痕,千載當銘記;憐滿目之焦土,萬眾迎凱旋。《書》雲:“紂有臣億萬,惟億萬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想我中華兒女,眾志成城,豈有不勝之理哉?且夫扶桑之兵,視我仍如清末之師,不亦謬乎?

  烈烈征師,皆成歷史;茫茫血雨,已化雲煙。於今烽火之色無尋,和平之意正酣。遠承千百年之丕業,自當求穩;新造億萬人之福祉,慎勿控弦。觀盛世之神州,重興百業;看和諧之世界,最需多元。社稷騰華,續精誠於炎黃之績;人民頌美,載歌舞於堯舜之前。

滕縣血戰簡介

  3月中旬,日軍分兩路撲台兒莊。在津浦路膝縣方面,中國守軍是川軍孫震部第四十一軍,他們以寡敵眾,阻敵南下。從3月14日起,日軍磯谷第十師團獺谷第三十三旅團自兩下店向滕縣進攻。17日,日軍以數十架飛機、30余門大炮狂炸猛轟滕縣,守軍一二二師師長王銘章率參謀長趙渭賓、團長王麟、縣長周同等督城死守,指揮3000余守城軍警與敵肉搏,日軍屢登城垣,屢被擊退。17日午前,我軍傷亡慘重。王銘章急電孫震請援,無望,即“決心死拚,以報國家”。遂去西關指揮守軍繼續戰鬥。行至電燈廠附近,遭敵密集火力射擊, 身中數彈,當即身亡。趙渭賓、王麟戰死,周同墜城而死。至18日中午,膝縣陷落。

時間及傷亡

  膝縣保衛戰共打了四天半,守城部隊自師長王銘章以下官兵傷亡5000余人。 王師長殉國消息傳出,城內300名重傷員,寧死不落敵手,互相以手榴彈自炸,全部壯烈犧牲。整個戰場屍橫遍野,滕縣城硝煙蔽空,一片焦土。此役,日軍死傷2000余人。國民政府下令褒揚王銘章,追諡陸軍上將軍銜,準予國葬。

罪行

  日軍破城後,挨家搜殺。見婦女先奸後殺,見男人或當場刀砍槍射,或捆綁集中槍殺。在鄭家林、馬神廟兩地,百姓42人遭日軍集體槍殺。日軍闖進董友君家中,從窖口扔迸數枚手榴彈,裡面避難的人無一幸免。王某的剛過門3個月的媳婦, 被日軍從地窖裡拖出來輪奸後,又用刺刀挑腹刺死。有一個18歲的姑娘,盤起辮子裝作媳婦從城裡往外逃,迎面碰上日軍,遭輪奸後又被破腹刺死。北大街和沙窩街遇難的有50家,慘死者82人。日軍還在東門裡和東門外南北大街十幾家商號和店鋪的地洞裡進行大屠殺。僅在徐家的德源號、李家的德聚泉酒店、油坊和恆盛公染坊的地洞裡,就有110人遇難。在破城後的短短3天時間裡,日軍在滕縣城殺害無辜群眾2259人,奸汙婦女224人,燒毀房屋6萬余間。血戰之後,滕縣被日軍摧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