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現場記者所得到的消息,還有這次發布會上,國家文物局兩位局長的不斷感謝,就可以知道,這次能夠找到傳國玉璽,陳逸有著最大的功勞。
沒有他這段時間的尋找,光靠著國家文物部門,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夠發現徽陵。
如果陳逸沒有去到徽陵的話,那兩個盜墓賊很有可能盜墓成功,從墓中得到傳國玉璽,如果盜墓賊將傳國玉璽,賣到國外,那真的是國家最大的損失。
給予華文博物館三個月的展出時間,這分析起來,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一想到接下來可以在華文博物館,看到傳國玉璽,許多記者的內心都是充滿了激動。
這一次的發布會,絕對會震撼華夏,甚至於震撼整個世界,因為傳國玉璽,是華夏最為珍貴的幾件國寶之一,是失傳的十大國寶中,唯一一個現世的寶物。
“好了,接下來,我們可以回答五個問題,你們可以任意的問我,或是張副局長,還有陳逸先生。”接著,劉局長笑著說道。
聽到這聲話語,現場所有記者都是再次舉起了手,他們內心早已是饑渴難耐了。
旁邊的一名助手,隨意選擇了一位記者,“各位領導好,我是中央電視台的記者,我想向陳逸先生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您的尋寶能力,讓人無比的驚歎,莎士比亞的手稿,還有這一次的傳國玉璽,都是數百年,甚至上千年沒有人找到的寶物,我想問的是,您有什麽尋寶的秘訣嗎。”
聽到這個問題。所有的記者,包括現場坐的一些官員,都是產生了濃濃的興趣。
確實。陳逸這些年,可以說找到了許許多多的寶貝。其中更有一些是無比珍貴的,這一次的傳國玉璽,莎士比亞手稿,王羲之真跡,還有驪珠等等。
聽完了這個問題,陳逸面上露出了笑容,沒有絲毫考慮的說道:“這個世界上,沒個人都是不同的。別人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你做不到,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一些消失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寶貝,看起來無跡可尋,根本找不到,但是,沒有去找。你怎麽知道找不到呢,除了找之外,還要有敏銳的嗅覺。能夠在浩瀚的書海之中,發現關鍵的信息,而我,恰巧就具備了這種能力。”
“當然,除了敏銳的嗅覺之外,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那就是運氣,如果沒有運氣,估計我這次來徽陵尋找傳國玉璽。就不會碰到這兩個盜墓賊。”
陳逸的回答,也是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一直以來,陳逸都是以觀察力而著稱。尋找古玩文物,還有繪畫書法,都是如此。
至於運氣,這是任何人都不可缺少的,人的一生之中,或多或少,都會有運氣出現,只是多與少的問題罷了。
換而言之,就算陳逸真的有一些特殊的秘訣,或是能力,也不會公開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秘密。
接下來,又陸續選擇了四名記者,只不過,其中有三名記者,都是讓陳逸回答他們的問題。
這使得國家文物局的兩位局長,內心不禁苦笑了一下,這也是在他們的意料之中,畢竟陳逸可是比他們受歡迎的多。
直到最後一名記者,才向劉局長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華文博物館展出之後,傳國玉璽的安放地點。
劉局長也是回答了這個問題,在華文博物館展出結束之後,將會把傳國玉璽,放入故宮寶庫中嚴密保管,不過每年,都會抽出一段時間,進行展覽。
之後,這一次徽陵考古發布會正式結束,傳國玉璽重現於世的消息,也是以極快的速度,傳遍了華夏大江南北,以及世界上的許多國家。
頓時,整個華夏沸騰了,傳國玉璽,這一個寶物,在華夏的知名度非常的高,幾乎每一個人,都知道這一件代表著皇權的至寶。
沒想到,現在竟然被找到了,而且還是在一個後唐皇帝的墓中,實在是出人意料。
很多猜測傳國玉璽的人,在網絡上有了炫耀的資本,他們一開始就覺得這件寶貝是傳國玉璽,現在事實證明,他們是正確的。
與此同時,國內也有一些專家學者,發布文章,對傳國玉璽的埋藏地點,進行了分析,詳細解讀了發布會上所透露出來的一些資料信息。
當然,也有一部分學者對此有爭議,認為傳國玉璽,不可能在後唐皇帝的墓中,只是很多人覺得,這些學者,都是在嘩眾取寵罷了。
經過國家文物部門,以及陳逸等一眾代表著文物界最高權威的專家的鑒定,這件傳國玉璽的真實性,已然是不容置疑的。
更何況,這不是意外發現的,而是陳逸順著得到的信息,找到的。
一件傳國玉璽,在整個華夏,和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所有華夏人都在歡呼著這件華夏至寶的發現。
在上學的時候,看到和氏壁的文章時,幾乎所有人的內心,都想要看一看這一件完美無暇的美玉,只不過,由和氏壁所製成的傳國玉璽,已然是消失在了世界上,這是很多人內心的遺憾。
而現在,傳國玉璽終於找到了,他們能夠在華文博物館,看到這一件珍寶,這讓許多人的內心充滿了激動。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他們最想看到的華夏珍寶是什麽,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傳國玉璽,他們都想要看看,這一個被皇帝們爭來爭去的玉璽,究竟是什麽樣子,而現在,他們的願望快要實現了。
除了華夏,世界上一些國家對於傳國玉璽的現世,也是充滿了震驚,當然。他們更加震驚於陳逸尋寶的能力。
這一次傳國玉璽的找到,讓世界再一次震撼於陳逸的尋寶能力,消失了數百年。一千年的寶物,都能夠找到。簡直是恐怖至極。
外國很多的收藏家,都是充滿了羨慕嫉妒恨,如果他們能夠得到這一件傳國玉璽,立即就會成為世界著名的收藏家,對於陳逸,他們的內心,更是產生了敬意。
通過對這次徽陵考古事件的分析,很多人都看出來了。陳逸可以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得到這一件傳國玉璽,只是他放棄了這一個打算,以國家名義發掘出來了傳國玉璽。
同時,陳逸尋寶能力的強大,也讓很多華夏人期待著他能夠尋找到,更多華夏失傳的寶物,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也在網絡上提出了建議,希望政府能夠讓陳逸幫助尋找他們自己國家消失的一些寶物。只要給予豐厚的獎勵。
很多人對這個建議,都是搖頭一笑,除非用珍貴的華夏文物。來換取陳逸的幫助,否則的話,陳逸又有什麽理由幫助呢,他自己尋找不是更好一些。
過了幾天,傳國玉璽正式入駐華文博物館,開始了為期三個月的展出,而前來華文博物館的人流,在第一時間猛增,哪怕隨著文物的增多。華文博物館已經進行了擴建,可是。依然無法滿足整個世界無數人的觀看。
無數的人湧入華文博物館,進入了傳國玉璽的展廳。在安保人員的指引下,觀看著這一件華夏至寶。
這一個展廳,可以說是華文博物館最大的展廳了,在最中央的地方,就是傳國玉璽的展櫃,為了最大限度的使更多的人觀看到傳國玉璽,每個人也只能繞展櫃一周,然後就必須離開。
傳國玉璽是橫著擺放在展櫃之中的,繞展櫃一周,可以觀看到玉璽的整個面貌,包括底部那由李斯所書的鳥蟲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所有人在觀看到這一件傳國玉璽時,內心都感覺到一股巨大的威嚴,玉璽頭頂所雕刻的五龍,栩栩如生,極有氣勢,觀看時,仿佛感覺到這五條龍就像從玉璽上騰空而起。
那玉璽底部所雕刻的八個篆字,則是讓許多人為之驚奇,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都是沒有見過這鳥蟲篆的,而此時,在傳國玉璽上看到,讓人充滿了濃濃的興趣。
除此之外,經過旁邊工作人員的提示,他們也是看到了傳國玉璽不同的色彩,從側面看,傳國玉璽是碧色的,而從正面看,卻是猶如羊脂白玉一般,讓人為之驚歎。
在看完傳國玉璽之後,每個人的心中,有的只是震撼,這一件傳國玉璽,讓他們感受到了皇權的威嚴,更讓他們圓了兒時的夢想,看到了這一個傳說中的和氏璧。
又過了一段日子,傳國玉璽帶給世界的震撼,還未平息,華夏再次出現了一個令人關注的焦點,那就是第一屆王羲之杯的報名日期截止。
王羲之杯的報名時間,從三月一號開始,到五月三十號結束,為期三個月,現在已經正式截止,整個書法大賽,進入到了正式審核的階段。
根據書法大賽組委會公布的數據,從三月一號,到截止日期的三個月內,全國賽區共收到國內包括海外華人寄送的書法稿件總數,為七百萬幅。
其中,華夏國內共六百五十萬幅,海外寄送的為五十萬幅,這一個數據,再次震撼了整個華夏,整個世界。
華夏現在的總人口,為十三億多,書法稿件六百五十萬幅,代表著每二百個人,就有一個人投稿此次書法大賽,這已然是全民書法的概念了。
雖然有很大一部分稿件,都是一些書法愛好者支持這次大賽所寄送的,並沒有太高的水平,但這足以顯示出了,書法,這一個之前沒落的文化,現在受到了全民的歡迎和支持。
另外,在七百萬幅書法中,青少年組的投稿數量,為二百萬,而成年組則是五百萬,從這個數量,就可以看出,華夏書法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書法大賽組委會所公布的數據,讓許多華夏人歡呼了起來,毛筆字這一個在古代,幾乎有點文化的人,都會寫的東西,在現代,在普通人的眼中,卻是成為了高大上的存在。
在很多人的內心之中,是非常渴望能夠寫毛筆字的,只是沒有人教導,他們亦是找不到門路,而現在,隨著華夏書法文化的複蘇,各大院校都開設了書法課程,讓大部分人,從小都能夠接觸到,這一個完完全全屬於華夏的文化。
七百萬幅書法稿件,這是一個恐怖的數字,當然,比起現在中考,高考時學生的試卷數量,還是少了很多。
只不過,評審試卷,只要是學校的老師,都能夠勝任,畢竟有著標準的答案,而評審書法,卻不是任何人都能夠做的,同樣,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全靠評審人員自己人眼光和水平。
在三個月的報名期間,各個賽區的評審人員,都是在不停的評審著書法稿件,在很多的書法,打開一看,就能夠知道水平,所以,根本無需浪費時間,直接就可以淘汰出局,這在無形中加快了評審的速度。
而接下來的三個評審階段, 時間是三到五個月之間,同時會盡量在十月一號之前完成終審,並且於品藝畫廊,展出六百件入展作品,之後,將會舉辦下一環節的比賽。
這七百萬幅稿件,也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包括陳逸,在報名結束後,他也是與書法大賽組委會,以及書法家協會,進行了一些商議。
決定從書法家協會中,抽出一些人員,組成書法預審團隊,對書法稿件進行預審,只有他們覺得水平不錯的書法,才會被送到評審團隊的手中,進行三個階段的審核。
這也是加快評審速度的方式,畢竟在這七百萬幅稿件中,有很多都只是支持類型的稿件,哪怕審核起來速度很快,也會浪費很多的時間。
以這一類書法稿件的水平,不需要書法造詣很高的人來審核,也能夠一眼看出來。
畢竟在這接下來的審核中,不僅僅要審核書法稿件,還要對某些可能成為入展作品的作者,進行面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