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流氓法師》第7集武技10法
  第七集武技十法

  邵逸龍接著說:“我現在來講講武技。武技,激烈而多變,要想掌握戰鬥的主動權,有效地製服對手,必須在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技術、戰術、心理、方位、戰、機等10個方面下功夫。這十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緊密配合、協調一致的。

  第一速度,速度是指人體的快速運動能力。也就是說,在一定時間內,迅速完成某一動作或通過一定的距離的能力。它包括三方面內容:即快速通過某距離的能力,稱移動速度;對各種突發情況的快速反應能力,稱為反應速度;快速完成動作的能力,稱為動作速度。武技對速度的要求突出在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上,其速度的快慢是取勝的關鍵因素。在實戰時,不論拳打還是腳踢,都要動作快速、迅疾,以快來攻擊對方無防備或薄弱的部位,達到“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先發製人”的目的。

  第二力量,力量是指人奮力出招所表現出力的效應的能力。應當注意的是“力量”和“力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力道”是運用力量的一種能力,是通過苦練而獲得的一種用力技巧。在武技中它有明暗、剛柔、虛實、輕重、快慢等不同的表現形式。有力量不等於會力道。比如說一個普通人用肩挑數十公斤的重擔,行走較遠的路程,可算是很有力量了,但是如果讓他踢一腳就未必有多利害,這是因為他沒有掌握運動力量的技巧,不善於用力道對敵。在戰鬥中力量大小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攻防力量大者,威力也大,擊中對方的效果也顯著。所謂“一力降十會”就是這個道理。力量又可分為靜力性力量和動力性力量兩種。靜力性力量主要作用是使人體維持或固定在一定的位置和姿勢,而無明顯位移。動力性力量,是人身體產生明顯的位移運動,使人體和武器產生更快的速度,其發力特點是,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快的速度攻擊,這種力也叫“爆發力”、“寸勁”。我以後在訓練你們時,主要練的就是“爆發力”。

  第三耐力,耐力是指人體持久戰鬥的能力。在戰鬥中,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的搏鬥,沒有充分的體力和耐力是不能適應緊張而激烈的戰鬥的。戰鬥中所需要的耐力主要是力量耐力。因為它不僅要求能長時間的快速有力的出招,而且還要求每一個進攻動作都很有力量。一般來說鬥氣的濃鬱程度對耐力的影響最大,一個人的級別越高,鬥氣越濃鬱,這無可否認,但是鬥氣的濃鬱程度絕不僅僅只有等級能決定。

  第四柔韌,柔韌,是指人體各部位的彈性與伸展性。在戰鬥中,柔韌性好,可加大動作的幅度和力度,所謂“一寸長,一寸強”,能更好地發揮動作的威力。同時柔韌性強了,戰士的抗大能力也就變強,這就是平時所有的防禦力。

  第五靈敏,靈敏,是指快速、準確、協調地完成動作的能力。它是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韌的整體反映。反應能力又可分為接受能力和變換能力。“接受能力”是指對對方的攻擊,能迅速及時的作出相應反應的能力;“變換能力”是指在接受能力之後,及時進行自身變換動作的能力。靈敏性的好壞與掌握戰鬥技巧的多少和熟練程度有很大關系。身體的疲憊程度對靈敏性有很大影響。此外,靈敏性和心理狀態及情緒的穩定性也有一定關系。這是一種綜合素質,無一定的標準反映其好壞,然而在攻防格鬥中卻處處都有表現,也是所謂的劍術、功法優劣的核心點,大陸對此並不重視,但是我們一定要重視。

  第六技術,技術指在實戰中,能夠充分發揮本人力量、合理有效地完成動作的技巧與方法。一般可分為進攻類技術和防守類技術兩大類。進攻技術是克敵製勝的唯一手段,也是組成戰術的主要內容之一。進攻技術又可分為搶攻和防守反擊兩種形式。搶攻就是先於對手發動進攻,搶攻有“先下手為強”之利,可以掌握技擊的主動權,甚至一舉成功,製服對手。搶攻,要搶在對手未做好防守和進攻準備時進攻,使其防守不及;搶在對手舊力略過、新力未發時進攻,使其來不及換勁變招;搶在對手發生失誤時進攻,使其來不及作出新的判斷和反應。搶攻是“先發製人”的打法,動作必須快速、突然、勇猛,以“手快打手慢”。防守反擊是進攻的另一種形式。根據雙方攻防時間的差異,又有“回擊”、“迎擊”、“反擊”三種技術。回擊,是先防後攻。這是在製根防守、或迎襠防守、或碰擊防守、或閃躲防守之後的進攻法。迎擊,就是在防開或擋住對方來招的同時進攻對手的打法。反擊,是閃開對手攻勢的同時,或者不管對手的攻擊,直接攻擊對手。這是迎擊動作與閃躲防守同時進行,以及“以攻為守”的打法。防守反擊是一種“後發製人”的技術,運用要沉著冷靜地尋找對方空隙,創造迎擊的條件,並力爭轉變防守的地位為主動進攻。防守技術主要用於破壞對方進攻,包括直接防守和間接防守兩種形式。直接防守又分製根防守、迎襠防守、格擊防守三種。製根防守指對方向我進攻時,不防其用手擊我的發力點,而是製其出擊身體,使其勁力傳不出去,攻勢無法展開,而達到防守的目的。迎襠防守,是對方剛發起攻擊時,速度較慢,身體處於不便發力的情況下,我可逆其攻擊方向,迎面硬檔其攻勢,使對方不能形成有效的攻擊動作而達到防守的目的。格擊防守,是防守中最常用的技術。此法是在對方攻擊即將觸及目標時,我用手臂以及身體各部分格擊對方攻擊的發力部位,使其偏離攻擊方向而達到防守的目的。攻擊和防守是一對矛盾,相輔相成。攻擊是為了克敵製勝,達到最徹底地保護自己的目的;防守是為了保護自己,積蓄攻擊的力量,等待攻擊的時機。有攻有守方為搏鬥。因此,在實戰中攻時不能忽視防,要考慮到進攻失利時的防守;防時不能被動挨打,要注意創造還擊條件,由防守轉變為進攻。這就是平常所說的“攻中有防,防中寓攻”。

  這前六中都和劍士鬥氣等級有很大關系,也是戰鬥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也是大陸上隻重視鬥氣等級的原因,但影響這六方面的絕不僅僅只是鬥氣的等級。還有後面三種。

  第七戰術,戰術即平時所說的實戰經驗,是指戰勝對手而采取的計策方法。其作用就是把已經獲得的身體素質、技術技能,在實戰中進行綜合應用。目的是通過鬥智鬥勇,不斷地破壞對方的進攻,同時不斷的伺機攻擊對手,並力爭“製人而不製於人”。實現戰術的目的,必須掌握戰術原則、戰術形式和發揮戰術的作用。這是運用戰術的基礎,其掌握的程度,直接影響戰術的質量和效果。因此在實戰中首先必須有良好的戰術意識,就是在複雜多變的格鬥中,認真觀察和分析情況,隨機應變,快速準確的決定自己的行動方案。戰術意識通過行動的預見性、判斷的準確性、攻防的主動性、技術的目的性、動作的隱蔽性、配合的一致性,以及靈活運用的靈活性等諸多方面反映出來。技擊格鬥中的戰術意識,是贏得勝利的關鍵。每一個嫻熟的招法和技能,無不受到戰術意識的製約。缺乏明晰的戰術意識的任何技能和招法,都會因為其盲目性而失去良好的戰機。在積極格鬥中常用的戰術有:強攻硬進戰術、虛實結合戰術、奇正轉換戰術、先發製人戰術、後發製人戰術、以快製慢戰術、迂回進攻戰術等等。在雙方實力相當時,誰能正確而靈活的運用戰術,誰就能掌握技擊格鬥的主動權,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在一定的條件下,如果戰術運用得當,還可以以弱勝強,以小製大。因此,在實戰中,掌握和運用好戰術,是很重要的。

  第八心理,心理指在實戰中,一系列心理反應和諸行為的表現。昂揚的鬥志、振奮的情緒,可以提高技擊者的反應速度和知覺的敏銳性,戰術思維的敏捷性和有效性,以及技術工作的準確性和協調性,可以使身體發揮出巨大的潛能。相反,膽怯、恐懼、過度緊張、激動、情緒消極等,會使技擊者動作反應能力下降,準確性和協調性大受影響,戰術思維貧乏,總之,使其技術水平不能充分得到發揮。精神狀態是實戰中心理活動的外觀表現,首先要有必勝的信心,沒有信心會導致心理過程紊亂,影響技術水平的發揮和戰術能力的靈活運用。造成無信心的原因很多:如經驗不足,過高估計對手的力量,害怕自己受傷等。俗話說“兩軍相遇勇者勝”,有勇就能使自己充滿戰勝對手信息與力量。在實戰中就能無所畏懼、勇往直前、敢打敢拚、勇於取勝。良好的精神狀態,必然會帶來行動上的主動,分以上的敏捷,方法上的多變,戰術上合理,戰略上正確,這樣就能一舉製敵成功。當然勇不等於蠻乾硬拚,要講戰術講智謀,使自己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良好的競技狀態。頑強的戰鬥意志,是心理素質的另一表現,也是取得技擊勝利的精神支柱。他表現在頑強的鬥志、必勝的信念、旺盛的士氣等方面。在實戰中,具有頑強的戰鬥意志,決不會因為一招一式失利,或暫時的失敗而手忙腳亂,更不會因為對方的強大而失去取勝的信心。頑強的意志常常可以挽救殘局,反敗為勝,扭轉乾坤,在氣勢上可以壓倒對手,挫其銳氣。在這種良好的心理狀態下,技擊者往往會超水平發揮,並能適應任何艱難困苦的環境,變困難為勝利,變被動為主動,變劣勢為優勢。甚至可以彌補體力和技術的不足,直至取得最後的勝利。

  第九方位,方位又叫距離感,是指在進攻和防守,對於對手離開自己遠近的正確度量。這種距離是隨著雙方的進退閃躍而時刻變化著的,它直接影響著進攻和防守實際效果,是技擊法中不可忽視的技術要素。在實戰中,雙方之間距離遠一點點,就不能擊中對手;而距離近一點點,又不利於出招發力。因此,要不斷調整和對手之間的距離,搶佔有利於自己進攻和防守的方位。在對方攻來時,如果來不及防守,只須微微退步或閃身至對手進攻動作夠不到的方位即可。有時甚至只需要松胯、縮腰、含胸,就能使對方攻擊自己胸腹部的動作落空。此時,可乘其舊力略過、新力未發之時,進行反擊。對這兩種距離,能否正確、及時地作出判斷,是決定技擊雙方勝負的關鍵。這是與中樞神經系統的靈活性、視覺的敏銳判斷力、技術的嫻熟以及戰術的運用相聯系的,而步法的進退快慢、身法的閃展騰挪又是決定方位的先決條件。因而要想得心應手的掌握好最佳方位,就必須加強步法和身法的專項練習。

  第十戰機,戰機既有利於攻擊對手時機。它包括有效地攻防距離,可擊的空虛部位,不能擊中對方而對方來不及防守時間差等。一般通過心理戰術、假動作佯攻等方法去創造戰機,引起對方錯覺,造成對方錯誤判斷;我則趁其失誤或趁其來不及作出新的防守反應,“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擊中或製服對手。

  這後四種大陸武學統稱戰鬥經驗,但是籠統這樣說,別人很不理解,一分開了,反倒容易學了。”

  ps:寫完之後才發現這麽多介紹很沒有必要,哎,這幾張太沒狀態了,抱歉啊。三章吧。希望狀態回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