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墨蓮仙緣錄》第91章 事件余波,欲入金丹境
  周老一句話果然好使。三天后,省城林業廳的廳長和省生命科學研究所的梁主任在凌水縣縣委書記等人的陪同下來到了古井村。楊省長一紙批文,哪個敢不服。本來應該是很繁瑣的事情,省長的文件下來,立刻辦得妥妥帖帖。

  古井村和生命研究所在以往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層次的項目合作,古井村成為了省級的科研項目的合作單位,地位一下子提升了不老少。

  這下,那些個或明裡或暗中,想打古井村主意的人,不禁傻了眼。這村子裡有高人啊,連省政府都有人脈,以後還是少打算盤為好,於是不少人就此偃旗息鼓。當然也有人覺得自己力量足夠大,對此事持觀望態度。

  對於古井村成了省級合作單位這件事,反應最大的就是冠生集團了和王副縣長了。本來,這雙方勾結在一起,就是篤定古井村沒有反抗之力,一群的土包子還不是任自己拿捏,哪裡想到古井村還真是手眼通天。

  冠生集團的劉董在省城裡也是個知名的企業家,掌管著這麽大的一個集團,自然也有些自己的人脈。仔細一打聽,立刻便有些警醒,這可是楊省長親自下發的文件,說不定自己的一些勾當已經入了省政府的視線了。

  劉董得知這個消息,可是驚得出了一身的汗。別看他在王副縣長面前也算是個人物,那是因為雙方各取所需。對於省裡領導來說,弄垮像冠生集團這樣的企業,並不需要耗費多大的精力。所以久在商場沉浮的劉董馬上就取消了這個投資計劃。

  而王副縣長就比較淒慘了。原本正在做著發財的美夢,誰成想,突然接到了市紀檢委的電話,要求自己協助調查一些事情。王副縣長大驚失色,作為一名國家幹部,當然清楚,凡是與紀委掛上鉤,絕非普通的事情,難道是自己的事情泄露了?

  王副縣長心中狐疑,但是還沒等他弄明白是怎麽一回事兒,市紀委便已經開始著手調查他了。王副縣長在副縣長這個位置上已經坐了多年,從開始時的小心翼翼,不敢踏越雷池一步,到後來膽子越來越大,收賄受賄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秘密了。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也有這麽一天,原本以為自己會平平安安在副縣長這個位置上坐到退休,誰成想......

  很快,王副縣長的事情就已經被調查得清清楚楚,有些個年深日久的事兒,甚至於連王副縣長都不太記得了。

  由於貪汙受賄的數目巨大,王副縣長被紀委移交了法院,在開庭審理的時候,王副縣長看到了和自己同樣處於被告席上的趙秘書。

  是他.....望著無精打采的趙秘書,王副縣長仿佛被雷劈一般,腦海中瞬間閃過那個詭異的夢境......原來夢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真實的。

  望著趙秘書的,王副縣長的目光滿是怨毒......

  古井村以李村長為首的頭面人物,熱情的接待了省裡來的客人,村子裡的燃眉之急一朝解決,李村長心中輕松了不老少,就好像壓在心頭的一塊兒大石頭,被挪開了,再也沒有了幾日前的那種思慮過甚,心力憔悴的感覺了。

  村子裡和省裡簽訂了極為正式的合作協議,這不但實現了創收,而且還不用擔心有冠生集團那樣對古井村虎視眈眈的存在來找麻煩,這個才是重中之重。

  普通的村民當然不會想到這些深層次的東西,而作為一村之長,李村長對這些卻是有著深刻的認識。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兒,這位一心為了古井村的中年漢子,才算是把心放進了肚子裡。

  幾天后,李村長去鎮裡開會,回來時,帶來了一個令整個古井村村民為之歡喜雀躍的消息。

  市紀委派下來了調查組,對凌水縣王副縣長進行了隔離審查。調查結果是王副縣長在當選凌水縣掌管經濟建設工作的副縣長以來,多次收賄受賄,金額巨大,被開出黨籍,撤銷了一切黨內職務,移交法院,判處了十年有期徒刑。

  李村長在鎮上聽到這個消息時,心裡驚喜不已。別人不曉得其中的原因,對王副縣長的突然落馬所震驚的同時,卻又疑惑不已。

  特別的縣委縣政府的那些頭頭腦腦,更是一個個提心吊膽,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步了王副縣長的後塵。整個凌水縣的領導班子一時之間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李村長卻心裡明鏡似得,這件事兒肯定是和住在墨非家的周老爺子脫不了乾系。得,有了這尊大靠山,古井村以後還怕誰。是以,李村長再一次肯定了墨非是村子裡的大福星,沒有墨非的到來,怎麽能引來這位老爺子在古井村生活。

  夏日炎炎似火燒,溫度是一天高過一天。但是古井村卻是涼爽無比。被層層綠蔭籠罩下的小山村寧靜而安詳,仿佛成了一方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

  山鳥婉轉清鳴,山風習習吹來,松濤陣陣,綠雲翻滾,令人不禁從心底生出一股清涼之意,頓時心曠神怡,仿佛置身於水墨浸染的山水畫卷中,這才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墨非自從來到古井村,開啟了墨蓮圖中的道家傳承後,夜夜苦修,做的一點一滴的水磨工夫。有道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修道一途,本就是逆天行事,以人力打破天道枷鎖,獲得大自在,大解脫,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無數的機緣、氣運、再加上苦修積累而成。

  《勸學》中有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又雲“駑馬十駕, 功在不舍”,說的正是這個道理。而墨非為人,心性淡泊堅韌,正是修道的好苗子。因此雖是按圖索驥,獨自修行,卻也是進步迅速。

  化為玉佩,藏身於墨非身上的大青山玉石山魂,雖說時常嘲諷墨非見識淺薄,但是對於墨非的上佳的資質,品性,也不得不心生讚歎。

  再加上它不時指點一二,墨非在修行上真可謂是一日千裡,幾個月下來,便已是脫胎換骨,於修道一途,已然有登堂入室之像。

  墨非修的是天地自然之道,便不像其他修士那般,隻知一味的從天地中索取,日日吸取天地精華,以求壯大己身。

  自然之道講究的一個平衡,即人體小天地與天地大宇宙之間的平衡。在吸收天地靈氣,日精月華的同時,又會緩緩釋放有助於自然萬物生息的生命元力,人體內外,形成一個完美的循環,從而達成一種互利雙贏關系。

  墨非近日來多次頓悟,並且感悟人道至理,已然達到了築基境的巔峰,只差臨門一腳,就可以成為金丹真人。雖說只是一線之隔,但是對於修道之人來說,卻是千難萬難。

  金者,堅剛永久不壞之物,丹者,圓滿光淨無垢之物。古仙借金丹之名,以喻本來圓明真靈之性。此性在儒名太極,在釋名圓覺,在道名金丹。

  一入金丹之境,便可延壽八百秋,可以說是仙凡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俊傑之士,止步於金丹,令人惋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